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坳陷及周缘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斯春松 张润合 +6 位作者 姚根顺 郭庆新 朱振宏 楼章华 金宠 金爱民 黄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0-1021,共12页
黔北坳陷及周缘地区自晋宁期基底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加里东运动、燕山-喜山运动为主线,从构造作用引起的剥蚀、构造变形、断裂、岩浆活动及地层水化学响应等方面,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分析黔中隆... 黔北坳陷及周缘地区自晋宁期基底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加里东运动、燕山-喜山运动为主线,从构造作用引起的剥蚀、构造变形、断裂、岩浆活动及地层水化学响应等方面,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分析黔中隆起→黔北坳陷→川南坳陷构造作用差异性及其与油气保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揭示由黔中隆起→黔北坳陷→川南坳陷方向油气保存条件的渐变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构造作用的差异性使油气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油气保存条件由黔中隆起→黔北坳陷→川南坳陷方向逐渐变好;2)研究区地层水化学特征表现为平面分区性和垂向分带性.平面分区性:由黔中隆起→黔北坳陷→川南坳陷方向,同一地层地层水浓缩特征明显,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垂向分带性在川南坳陷表现明显,地层水随着埋深的增加逐渐浓缩,油气保存条件也逐渐变好,推测埋深800m以下地层整体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构造作用 海相地层 水化学 油气保存条件
原文传递
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8
2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3 位作者 朱翠山 詹兆文 蒋兴超 申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 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实用性。虎47井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和孕甾烷系列丰富,但C27-35藿烷系列和C27-29甾烷系列的丰度极低,显示生油窗晚期的产物特征。绝大多数烃源岩中nC16-28正构烷烃系列呈现以nC20或nC21为低谷的前、后2个峰群的分布模式,但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则十分接近,它们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呈负偏态变化,即随碳数增加其δ13 C值变小,且这一特征不受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的影响,表明高演化烃源岩中特殊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布模式是客观地球化学现象。虎47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呈负偏态变化,但其δ13C值较高演化烃源岩中的轻约3‰,这可能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有关。因此,在利用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开展油源对比时,所用样品的成熟度应该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态分布 单体烃碳同位素 烃源岩 原油 黔北 黔南
下载PDF
黔北坳陷过成熟烃源岩和固体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包建平 斯春松 +5 位作者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马立桥 王鹏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成熟海相烃源岩 固体沥青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态分布 黔北
下载PDF
高演化地质样品中三芳甾类标志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2 位作者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8-911,共14页
借助色谱质谱仪,对黔南坳陷和黔北坳陷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液态石油、岩孔古油藏中的热裂解焦沥青和研究区发育的震旦系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四套高演化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 借助色谱质谱仪,对黔南坳陷和黔北坳陷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液态石油、岩孔古油藏中的热裂解焦沥青和研究区发育的震旦系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四套高演化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尽管已有研究认为凯里残余油藏和岩孔古油藏的油源岩均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但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三芳甾类分布与组成。如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的液态原油中C28三芳甾烷优势明显,其含量相当于C26+C27三芳甾烷之和的一倍,且三芳甲藻甾烷在甲基三芳甾烷中的含量极低,它与其他甲基三芳甾烷的比值介于0.02~0.05;而在岩孔古油藏的焦沥青中,C26-28三芳甾烷的相对含量呈现C27>C28>C26的趋势,三芳甲藻甾烷丰富,它与其他甲基三芳甾烷的比值约为0.50,即比前者高一个数量级,这与研究区四套高演化烃源岩中三芳甾类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十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一样,三芳甾类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在四套高演化烃源岩中也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从而失去了其在油源研究中的实用价值。因此,在利用常规甾、萜烷和三芳甾类标志物开展油源研究时,应尽可能在成熟度相近的地质样品之间进行,且样品的成熟度应限制在生油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芳甾类 三芳甲藻甾烷 原油 焦沥青 烃源岩 黔北 黔南
下载PDF
黔北坳陷小草坝古油藏储层沥青来源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包建平 斯春松 +5 位作者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王鹏万 马立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5-328,共14页
小草坝古油藏是黔北坳陷新近发现的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但还未被系统研究的古油藏。储层沥青的实测反射率值大于3.4%,甲基双金刚烷指数MDI大于65%,表明这些固体沥青已处于过成熟阶段,它们是早期聚集的原油经历了热裂解作用改造后的产物,目... 小草坝古油藏是黔北坳陷新近发现的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但还未被系统研究的古油藏。储层沥青的实测反射率值大于3.4%,甲基双金刚烷指数MDI大于65%,表明这些固体沥青已处于过成熟阶段,它们是早期聚集的原油经历了热裂解作用改造后的产物,目前已变成了焦沥青。通过与源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的岩孔古油藏中同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对比,发现它们在各类生物标志物包括链烷烃、甾萜烷及三芳甾烷系列的分布与组成特征上十分相似,此时已无法据此分辨这两个古油藏中同体沥青的来源及异同,表明高演化固体沥青中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与此相关的参数在高、过成熟地区的油源研究中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但它们在具有有机母质继承性的碳同位素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小草坝古油藏中固体沥青的δ^(13)C值均大于-26‰,而岩孔古油藏中固体沥青的δ^(13)C值都小于-32%‰,其δ^(13)C差值大于-6‰,表明小草坝古油藏中的固体沥青不可能来源于具有轻碳同位素组成的下古生界烃源岩。相邻地区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含煤源岩中干酪根的δ^(13)C值介于-27‰^-22‰之间,这与小草坝古油藏中固体沥青的δ^(13)C值十分接近,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由此可见,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较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可以为高演化地区的油源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区以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油源的古油藏的确认,表明该地区还存在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沥青 生物标志物 稳定碳同位素 金刚烷类化合物 岩孔古油藏 小草坝古油藏 黔北
下载PDF
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5 位作者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张润和 马立桥 王鹏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51,共19页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系列、C_(0-1)四金刚烷系列和C_(0-1)五金刚烷系列的复杂组合,而在中等成熟的地质样品(镜质组反射率Ro=0.9%~1.4%)中一般仅出现烷基单金刚烷系列或烷基单金刚烷系列与烷基双金刚烷系列的简单组合,表明不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是衡量其经历热演化作用强度的定性指标。但黔北坳陷B1井Є_(1)n烃源岩和六井剖面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烃源岩中缺失此类化合物,这可能与这些老地层经历的热演化作用强度(类镜质组反射率介于4.0%~5.5%之间)超出了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极限,并使它们遭到了分解破坏有关。研究区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明显高于中等成熟湖相烃源岩,结合类镜质组反射率的实测值判断,表明它们是衡量地质样品中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玉京山剖面S_(1)l烃源岩中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较低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正大量生成;羊跳寨剖面Є_(1)n烃源岩中低的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高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说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已遭到分解破坏;东皇剖面S_(1)l烃源岩在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上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开始发生明显分解破坏。因此,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是反映高演化地区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类化合物 高成熟度 海相烃源岩 黔北 黔南
下载PDF
黔北坳陷过成熟海相烃源岩中的25-降藿烷系列 被引量:4
7
作者 包建平 张润合 +3 位作者 蒋兴超 王鹏万 朱翠山 马立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25-降藿烷系列是常用来指示原油遭受深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但在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剖面上的前寒武-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中普遍检测到了这类生物标志物,且丰度较高,说明25-降藿烷系列在高、... 25-降藿烷系列是常用来指示原油遭受深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但在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剖面上的前寒武-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中普遍检测到了这类生物标志物,且丰度较高,说明25-降藿烷系列在高、过成熟烃源岩中的存在是个客观现象,它应该与生物降解作用无关。不同样品中25-降藿烷同系物与相应碳数17α(H)-藿烷同系物的比值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但这一相关性与层位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表明样品自身的特征决定了25-降藿烷系列的组成。与17?(H)-藿烷系列相比,25-降藿烷系列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这是它们出现在高演化烃源岩中的内在因素。尽管其确切的形成机理目前并不清楚,但推测它们可能源于键合在干酪根结构中具有藿烷骨架的结构单元在高演化阶段发生断裂后的产物。换言之,高温热裂解作用可能是这些地质样品中25-降藿烷系列的重要形成机理,此时它们可能与正常藿烷系列一样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降藿烷系列 前寒武-下古生界 海相烃源岩 过成熟作用 抽提物 黔北
下载PDF
黔北坳陷小草坝古油藏储层沥青成因及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润合 斯春松 +5 位作者 黄羚 包建平 马立桥 王鹏万 鲁慧丽 蒋兴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5,共7页
黔北坳陷小草坝泥盆系古油藏储层沥青充填于生物碎屑白云岩的溶蚀孔洞、晶间孔及裂缝中,储层沥青为固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4.08%~4.14%之间,在有机溶剂中基本不溶解。沥青正构烷烃轻重比较高,一般介于1.5~9.0之间,前峰优势显著;多... 黔北坳陷小草坝泥盆系古油藏储层沥青充填于生物碎屑白云岩的溶蚀孔洞、晶间孔及裂缝中,储层沥青为固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4.08%~4.14%之间,在有机溶剂中基本不溶解。沥青正构烷烃轻重比较高,一般介于1.5~9.0之间,前峰优势显著;多数沥青样品的萜烷中三环萜丰度相对于霍烷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样品甾烷中C_(21)孕甾烷和C_(22)升孕甾烷丰度相对于C_(27)-C_(29)甾烷同样具有明显优势。沥青及沥青包裹体不发荧光,红外光谱中无脂族基团和含氧基团吸收峰。沥青的物理、光学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经历了高温热演化,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甾萜烷参数和碳同位素组成与筇竹寺组、龙马溪组烃源岩区别明显,而沥青碳同位素与上古生界烃源岩有很好的可比性,表明沥青的油源来自上古生界烃源岩。成藏史恢复表明,古油藏于三叠纪中晚期形成,白垩纪早期深埋裂解形成固体沥青,燕山-喜马拉雅期抬升暴露至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成因 沥青演化 储层沥青 古油藏 泥盆系 黔北
下载PDF
黔北坳陷及周缘下组合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9
作者 张权 楼章华 +3 位作者 张润合 金爱民 斯春松 姚根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6,共7页
黔北坳陷及周缘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具备良好的原始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后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研究区内发育中-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娄山关群膏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以及中-下... 黔北坳陷及周缘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具备良好的原始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后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研究区内发育中-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娄山关群膏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以及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韩家店组泥页岩三套下组合区域性盖层,盖层分布稳定,封闭性良好;该区构造运动强烈,燕山-喜山运动造成区内区域性抬升剥蚀、断裂发育,是本区早期油气藏破坏的主导因素。整体而言,由北向南,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但黔北坳陷复向斜深层、川南盆缘区仍具备一定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油气保存 盖层 构造运动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威信凹陷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与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86
10
作者 梁兴 叶熙 +1 位作者 张介辉 舒红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3-699,共7页
根据页岩气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钻探和地震勘探成果,研究滇黔北坳陷威信凹陷页岩气成藏条件,优选页岩气勘探"甜点"。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威信凹陷页岩气两套重点勘探评价层系,单层厚度达50 m以上,有机质... 根据页岩气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钻探和地震勘探成果,研究滇黔北坳陷威信凹陷页岩气成藏条件,优选页岩气勘探"甜点"。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威信凹陷页岩气两套重点勘探评价层系,单层厚度达50 m以上,有机质丰度高,具有低孔、低渗和富硅质特征,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并易于后期储集层压裂改造。上覆碎屑岩盖层、无通天断层、浅层整体封闭3大因素并存利于页岩气藏保存。岩心解吸显示页岩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含量随保存条件变好、页岩TOC丰度增大和地层压力加大而增加。页岩气勘探甜点综合评价优选认为,凹陷北部的筠连—罗布地区为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气目的层叠合的最有利甜点勘探区,中部的花坭—威信地区为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甜点区。建议重视下石炭统旧司组、上二叠统乐平组的页岩气勘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威信凹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区带优选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岩相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科洛 张廷山 +2 位作者 梁兴 张朝 王高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3-755,共13页
滇黔北坳陷为南方海相地层的有利研究区域,发育多套海相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而备受重视。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判识,对其进... 滇黔北坳陷为南方海相地层的有利研究区域,发育多套海相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而备受重视。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判识,对其进行页岩岩相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滇黔北坳陷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地层共划分出六种页岩岩相: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钙质混合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其中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的TOC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四种岩相。V/(V+Ni)、V/Cr、Ni/Co和U/Th指标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总体处于低能、滞留、局限条件,与深水陆棚环境匹配,Mo元素含量与四川盆地均值相当。五峰早期与龙马溪早期海侵的发生形成了以深水陆棚占主导的沉积格局,低能、滞留、局限的厌氧环境与快速海侵是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 页岩岩相 沉积环境 厌氧条件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及邻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舒兵 张廷山 +3 位作者 梁兴 杨洋 谢磊 张朝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于8口钻井、2个剖面点的岩样观察和测试分析,滇黔北坳陷及邻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是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层段,有机质演化达到过成熟阶段。X衍射全岩分析表明,龙马溪组泥页岩由黏土矿物、石英、碳酸盐、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组成... 基于8口钻井、2个剖面点的岩样观察和测试分析,滇黔北坳陷及邻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是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层段,有机质演化达到过成熟阶段。X衍射全岩分析表明,龙马溪组泥页岩由黏土矿物、石英、碳酸盐、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组成,黏土矿物则以伊利石为主。泥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56.11%~73.21%,压裂时易于形成网络裂缝;常规物性测试,孔隙度、滲透率很f氏,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级孔隙和裂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志留系 龙马溪组 页岩气 泥页岩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川南罗布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分形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3
作者 段文刚 吝文 +3 位作者 田继军 马静辉 杜猛 罗锦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四川盆地南缘罗布向斜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表征研究区页岩非均质性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根据... 四川盆地南缘罗布向斜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表征研究区页岩非均质性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根据岩矿、地化、测井资料以及CO_(2)和N_(2)吸附实验,对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亚段各小层开展了页岩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小层的总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和孔隙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页岩孔隙分形维数为2.7110~2.7948,平均为2.7470,其中五峰组和龙一;小层的分形维数较高,龙一;小层的分形维数最低;有机碳和生物成因石英对页岩微孔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孔隙数量越多,孔隙结构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黔北 罗布向斜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 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下石炭统旧司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8
14
作者 梅珏 计玉冰 +2 位作者 任景伦 张涵冰 周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1-59,共9页
下石炭统旧司组是滇黔北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其页岩气资源有利分布区位于垭紫罗断裂带控制的裂陷槽区,估算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过1×108m3,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为了评价和优选该区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区... 下石炭统旧司组是滇黔北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其页岩气资源有利分布区位于垭紫罗断裂带控制的裂陷槽区,估算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过1×108m3,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为了评价和优选该区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区,基于对垭紫罗断裂带结构样式及其控沉积的再认识,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资料、3口新井岩心资料、碳氧同位素、有机碳含量以及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等地化测试资料,对滇黔北坳陷旧司组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旧司组页岩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北西向展布的垭紫罗裂陷槽的控制,垭紫罗断裂带"南地堑、北断阶"结构样式及其在旧司期海侵背景下形成了南部深水陆棚与北部浅水陆棚沉积格局,裂陷槽内发育低能、滞留的厌氧与准厌氧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的重要条件;(2)台盆陆棚相的黑色页岩具有区域分布相对稳定、单层厚度较大的特点,厚度超过300 m的黑色页岩沉积中心位于威宁—六盘水地区,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偏腐殖混合型为主,有机碳含量峰值介于0.5%~1.6%;(3)页岩气成熟度较高,处于干气阶段,旧司组具有形成一定规模页岩气藏的良好地质条件,其中旧一段是较为现实的勘探目标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垭紫罗断裂带 下石炭统旧司组 页岩气成藏条件 有机质丰度
下载PDF
上扬子地块黔北坳陷及周缘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振宏 楼章华 +3 位作者 金爱民 张润合 斯春松 姚根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2-873,共12页
从地下水化学-动力学角度对上扬子地块黔北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北坳陷及周缘自震旦纪以来共经历了3次重要的水文地质旋回,即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黔北坳陷及周缘在加里东期和海西... 从地下水化学-动力学角度对上扬子地块黔北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北坳陷及周缘自震旦纪以来共经历了3次重要的水文地质旋回,即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黔北坳陷及周缘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印支期是两次主要的油气成藏期,但加里东末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运动使得区内原已形成的油气藏几乎被破坏殆尽。多次构造运动和多期大气水下渗作用使得现今黔中隆起埋深小于2 500 m、黔北坳陷埋深小于3 000 m的地层水矿化度低,处于自由交替带且底界尚不清楚,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川南坳陷在埋深800 m的浅部地层已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水动力 油气保存 黔北及周缘 上扬子地块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筇竹寺组岩相古地理特征与优质页岩展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锦宇 祝海华 +6 位作者 梁兴 张介辉 张廷山 闵华军 张喜 邹辰 李军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7-1270,共14页
滇黔北地区筇竹寺组早期沉积的黑色页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层。为明确其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揭示优质页岩展布规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滇黔北坳陷筇竹寺组上、下段的岩相古地理演化... 滇黔北地区筇竹寺组早期沉积的黑色页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层。为明确其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揭示优质页岩展布规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滇黔北坳陷筇竹寺组上、下段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了恢复。筇竹寺组总体表现为西部薄,拉张槽内及东部厚的特点,同一沉积期内岩石类型也具有区域性差异,下段沉积期内西部地区以砂岩为主,中部与东部地区以泥页岩为主。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浅海陆棚相,上、下段水体深度不同,具有不同的沉积相特征,可细分为6种微相。下段地层由西至东依次主要发育浅水砂质陆棚微相、深水泥质陆棚微相。上段地层由西向东依次主要发育浅水砂质陆棚微相、浅水泥质陆棚微相以及浅水砂泥质陆棚微相。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为黑色页岩及炭质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普遍高于2%,泥质深水陆棚亚相是优质页岩发育的最有利的相带。纵向上,优质页岩主要发育在筇竹寺组下段底部;平面上,优质页岩主要沿研究区中部受拉张槽控制的CL1井、B1井、Z101井、镇雄JZ1井以及FS1井一带及东部地貌低且水体深度较深的金沙—遵义地区展布,是有利的优质页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黔北 筇竹寺组 优质页岩
下载PDF
黔北坳陷北缘寒武系娄山关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海洋环境恢复
17
作者 曹子颜 徐国盛 颜瑞晶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2-1665,共14页
黔北坳陷北缘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巨厚的白云岩,前人已开展了储层特征和成藏条件等方面研究,但关于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海洋环境的研究还较薄弱。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娄山关群岩石学特征与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开展古海洋环境及... 黔北坳陷北缘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巨厚的白云岩,前人已开展了储层特征和成藏条件等方面研究,但关于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海洋环境的研究还较薄弱。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娄山关群岩石学特征与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开展古海洋环境及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娄山关群白云岩有序度在0.63~0.91之间,平均为0.78,白云石含量基本在95%以上,碎屑矿物含量较少。岩石δ^(13)C值介于-1.94‰~2.78‰之间,平均为-1.02‰,分布在中—晚寒武世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内,δ^(13)C曲线演化趋势显示娄山关群沉积早—中期海平面较低且波动频繁,中期曾发生一次较高级别海侵,沉积中后期海平面总体呈低频低幅震荡下降的趋势。δ^(18)O值分布在-8.32‰~-6.24‰之间,平均为-7.19‰,较寒武纪海水和寒武系灰岩小幅正偏,锶同位素^(87)Sr/^(86)Sr值分布在0.70945~0.71033之间,显著高于同期海水锶同位素组成,这种异常或与深埋藏期下部地层富锶流体的改造作用有关。古盐度指数Z值分布在120.02‰~129.65‰之间,平均为121.63‰,指示娄山关群属于咸化海水沉积,古海水温度集中分布在18~23℃之间,平均值为21.17℃,显示娄山关期主体为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地层中黏土矿物组合表明娄山关期蒸发作用较强,沉积水体为盐度较高的偏碱性介质,Th/K值分布在3~6之间,指示水体能量总体较低,U/Th值在0.75~1.25之间波动,反映古海水呈贫氧特征。各古环境要素与沉积特征耦合关系较好,沉积特征反映了该时期独特的全球气候和古海洋条件,上述成果对扬子台地乃至全球寒武纪古环境和古生态演化史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北缘 娄山关群 白云岩 地球化学 古海洋环境
原文传递
滇黔北坳陷灯影组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18
作者 艾笛 姚亚彬 +3 位作者 芮昀 魏宝军 郭宁 丁邦春 《录井工程》 202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溶蚀孔洞是滇黔北坳陷灯影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了研究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和电成像资料分析了区内岩溶的地质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将岩溶层划分为垂直渗流岩... 溶蚀孔洞是滇黔北坳陷灯影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了研究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和电成像资料分析了区内岩溶的地质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将岩溶层划分为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岩溶发育受古地貌影响大,岩溶坡地岩溶发育程度高,其中溶缝、溶洞、溶孔发育,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进而通过在横向上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加以对比,揭示了该区岩溶地层勘探潜力,为精细评价该区储层奠定了基础,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决策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 地层特征 测井响应 黔北 灯影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