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潮暖流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曼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1-23,共3页
以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湖南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为基本资料,分析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与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遥相关关系,黑潮暖流区海温异常... 以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湖南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为基本资料,分析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与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遥相关关系,黑潮暖流区海温异常是导致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异常和洪涝发生的重要气候背景之一。利用该区域海温变异预测洞庭湖区汛期降水趋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汛期降水 洪涝 洞庭湖区
下载PDF
评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霍有光 《水利经济》 2007年第5期1-4,30,共5页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有关重新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舆论与提案,介绍了历史上胶莱运河的开凿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胶莱海峡",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理论不能成立,并从4个方面质疑了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有关重新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舆论与提案,介绍了历史上胶莱运河的开凿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胶莱海峡",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理论不能成立,并从4个方面质疑了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海洋运河 胶莱海峡 黑潮暖流 工程利弊
下载PDF
元代回回乌马儿史事札记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兆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刘家港 江浙行省 《元史》 赛典赤·赡思丁 天妃 福建民间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 黑潮暖流 穆斯林 春运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上的“巨河”——黑潮
4
作者 太北 《海洋世界》 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
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有一股强劲的海流犹如一条巨大的江河,从南向北,滚滚向前,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它就是黑潮。黑潮从我国台湾东侧流入东海,继续北上,过吐噶喇海峡,沿日本列岛南面海区流向东北;大约在北纬35°、东经141°附近海... 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有一股强劲的海流犹如一条巨大的江河,从南向北,滚滚向前,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它就是黑潮。黑潮从我国台湾东侧流入东海,继续北上,过吐噶喇海峡,沿日本列岛南面海区流向东北;大约在北纬35°、东经141°附近海域,离开日本海岸蜿蜒东去;最后在东经165°左右的海域里向东逐渐散开。黑潮流到了这里,人们就叫它北太平洋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西太平洋 北太平洋 吐噶喇海峡 黑潮暖流 日本海 海流 附近海域 日本列岛 东海
下载PDF
我国东部黑潮海域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变化特征
5
作者 高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海域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的冷暖分布均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即大风速区位于暖脊上,而小风速区出现在冷槽上空。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季节和年份的不同有所变化,在冬、春季节表现最为明显,且春季强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海表风速 海表温度 变化特征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冬季黑潮暖流区加热异常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1 位作者 刘健 郭兰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9,共9页
通过对大气环流格点模式GAMIL性能的检验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型态、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及表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关键区加热异常对高空西风急流影响,数值试验结果... 通过对大气环流格点模式GAMIL性能的检验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型态、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及表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关键区加热异常对高空西风急流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区加热正异常将引起东亚大槽偏东,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及位于低纬太平洋上的西太平洋副高均有所增强,从而导致了冬季风环流加强。相应地,东北太平洋上出现了明显的气旋差值环流,而在中高纬大陆海洋交界地区出现反气旋式差值环流;同时,西风急流区南侧的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及温度场为正异常,而北侧的中高纬地区为负异常,这种分布将使得急流区经向气压梯度和南北温差加大,导致急流的增强。模式结果分别从热力适应理论及热成风的角度验证了黑潮暖流区表面加热异常对急流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表面加热异常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数值研究
下载PDF
遣唐船航路的探讨
7
作者 汪义正 《国家航海》 2013年第1期56-67,共12页
日本学者主张的遣唐船航路有二:一为南岛路。一为南路。南岛路从九州南下到琉球群岛那霸一带后,直接逆溯黑潮主流横渡东海。抵达长江口;南路从五岛列岛直接逆溯黑潮支流,横渡黄海抵达长江口。这个学说显然违背了古代航海的自然规律,不... 日本学者主张的遣唐船航路有二:一为南岛路。一为南路。南岛路从九州南下到琉球群岛那霸一带后,直接逆溯黑潮主流横渡东海。抵达长江口;南路从五岛列岛直接逆溯黑潮支流,横渡黄海抵达长江口。这个学说显然违背了古代航海的自然规律,不符合当时的航海条件。相对地,明代史籍《筹海图编》记载着两条"历代以来及本朝国初中国使臣入番之故道":一为太仓使往日本针路,一为福建使往日本针路。前者从浙江出东海后,沿黑潮支流直航日本:后者从福州沿黑潮主流,经琉球群岛那霸后再前往日本。根据古代航海条件。可推断前者为宋代以后的航路,而后者为宋代以前的航路。因此可推论:从福州经琉球那霸再前往日本的针路,才是遣唐船的可信航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日本暖流) 遣唐船航路 福建使往的日本航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