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制约瓶颈和突破路径 被引量:39
1
作者 孟凡杰 于晓芳 +1 位作者 高聚林 赵益平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保护性耕作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新世纪以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经历了从农机主导向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历程,呈现出技术结构集成化、推广主体多元化、应用主体规模化的... 保护性耕作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新世纪以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经历了从农机主导向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历程,呈现出技术结构集成化、推广主体多元化、应用主体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农户认知、技术结构、土地规模、推广体系、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现实障碍。因此,需要从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加强先进适用的技术研发与集成、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法制建设等方面营造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保护性耕作 制约瓶颈 突破路径
原文传递
科技创新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齐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用好养好黑土地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7
2
作者 梁爱珍 李禄军 祝惠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7-564,共8页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文章聚焦水-土-种-肥-药等农业资源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在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卡脖子”问题。提出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黑...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文章聚焦水-土-种-肥-药等农业资源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在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卡脖子”问题。提出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黑土地保护和作物增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构建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和抗逆作物优化种植模式、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加快粮食生产向精准化、智慧化转型,构建多种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安全模式。提出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技力量建制化和多学科优势,紧密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农民,组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团队,以及推动黑土地保护性利用和健康管理核心技术落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科技创新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吉林省土壤类型分布与黑土地保护 被引量:25
3
作者 窦森 郭聃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6,共8页
黑土地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准确的面积分布,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致范围。一般是指东北大区(含内蒙)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常说的黑土类)为主的,拥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质表土层的,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虽然黑土地不是一个学术概念,但... 黑土地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准确的面积分布,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致范围。一般是指东北大区(含内蒙)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常说的黑土类)为主的,拥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质表土层的,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虽然黑土地不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是要想保护好黑土地,还需要土壤学学术内涵的支撑。文中在对黑土、黑土类、软土、黑土区等概念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吉林省黑土地与土壤类型、土壤质量、面积、分布的对应关系,并将《吉林省土壤图》《吉林土壤》《吉林土种志》有关黑土地的数据进行校核、修正,形成了《吉林省黑土地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提供土壤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土壤图 土壤分布 黑土 软土 黑土地保护 吉林省
原文传递
黑土地保护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地膜残留及其污染 被引量:23
4
作者 丁凡 严昌荣 汪景宽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4-240,共7页
"黑土地保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经写进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科学院与东北三省政府签署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全力开展"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当前... "黑土地保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经写进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科学院与东北三省政府签署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全力开展"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当前"黑土地保护"科技攻关主要关注提升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侵蚀、减少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推广保护性耕作等热点问题,而黑土地地膜残留与污染已经日渐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尤其当前"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中,不能忽视东北地膜碎片(粒径大于5 mm)及微塑料(小于5 mm)的残留与污染问题。本文从东北地区地膜应用及污染概况、地膜残留与污染的影响因素、地膜残留对黑土地农业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提出黑土地地膜污染研究亟待开展的研究方向:(1)摸清东北黑土地地膜残留的分布和数量;(2)明确残膜对作物/蔬菜等农产品安全的负面作用;(3)评价长期地膜覆盖对土壤健康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地膜覆盖 地膜污染
原文传递
感知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以“梨树模式”为例 被引量:23
5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谷国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53,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2)感知经济、生态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有负向影响,感知社会利益对其有正向影响。在各维度感知利益中,感知生态利益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经济利益,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4和-0.06,且农户感知生态利益降低成为激发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重要原因。(3)“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保护性耕作和质量保护等行为实施,但由于“行为态度→农户行为”的负向作用,农户行为决策与感知利益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户黑土地保护热情的间断性缺失,阻碍了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研究区应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发挥黑土地保护行为与经济、社会、生态利益感知的协同效应;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和选择,构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一体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资源要素共享与政策制度协同,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农户行为决策 感知利益 梨树模式
下载PDF
国际粮食贸易影响下东北黑土地生产压力变化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20
6
作者 邓祥征 梁立 +6 位作者 廖晓勇 刘玉洁 李志慧 岳天祥 董金玮 孙志刚 陈明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9-2217,共9页
黑土地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保护好黑土地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测算与分析2000—2020年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国际贸易对东北黑土地粮... 黑土地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保护好黑土地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测算与分析2000—2020年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国际贸易对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的耕地压力的影响,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东北黑土地农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东北黑土地粮食生产的耕地压力基本处于安全压力区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玉米、大豆、稻谷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耕地压力分别从2000年的1.94、1.09和0.63下降至2020年的0.69、0.26和0.54。国际粮食贸易对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减缓的作用显著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对黑土地粮食生产耕地压力减缓的贡献率达26.22%,其中对大豆生产的耕地压力减缓的贡献率达511.48%。农产品贸易优势度分析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地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的贸易竞争优势,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为此,提出了国际贸易粮食贸易变化背景下黑土地保护的若干建议,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及其粮食产能保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黑土地保护 农产品贸易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原文传递
黑土地保护与秸秆富集深还 被引量:22
7
作者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516,共6页
介绍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特别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模式及其优点、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我国黑土是世界上四大黑土区之一,吉林省的黑土区(软土)为8.63万km^2,其中发生学分类的黑土为1.1万km^2,分别占全国... 介绍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特别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模式及其优点、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我国黑土是世界上四大黑土区之一,吉林省的黑土区(软土)为8.63万km^2,其中发生学分类的黑土为1.1万km^2,分别占全国的32%和15%。黑土退化的主要表现是黑土"变少了""变薄了""变瘦了",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不当耕作。黑土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合理耕作和秸秆深还来形成深厚、肥沃、健康的耕作层和亚表层;对于不可避免的建设占用耕地实施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同时尽快完成城市边界、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生态边界的"三界"划定,保护黑土资源。就秸秆深还而言,提倡机械化秸秆富集深还,即将玉米秸秆粉碎并富集到一个条带后,以风力注入的方式埋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的技术模式。其优点是土层顺序不变,并可2~4倍量富集秸秆,达到连年条带轮耕深还秸秆的目的,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和土壤培肥之急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黑土地保护 表土剥离 秸秆深还 秸秆富集深还
原文传递
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主要路径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5
8
作者 葛全胜 王介勇 朱会义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5-1183,共9页
用好养好黑土地是东北黑土区乡村振兴的前提与保障,而乡村振兴发展则是实现区域黑土地长效保护的根本途径。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以黑土地保护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才能破解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 用好养好黑土地是东北黑土区乡村振兴的前提与保障,而乡村振兴发展则是实现区域黑土地长效保护的根本途径。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以黑土地保护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才能破解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全面推进东北黑土区的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主要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乡村振兴 实现路径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黑土地保护的对象特性、面临形势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国明 梁常安 +2 位作者 张树文 郭玥 何平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7-899,共13页
【目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黑土地保护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提升。【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合归纳了黑土地的自然特性、生产特性和生态特性,系统、分层次... 【目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黑土地保护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提升。【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合归纳了黑土地的自然特性、生产特性和生态特性,系统、分层次地梳理了黑土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研究发现:(1)黑土地具有特殊的成土条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特性;(2)黑土地保护工作形势复杂,在微观的要素结构、中观的人地关系和宏观的区域发展中均有体现,可以概括为土地利用过度、土壤退化多发、人口问题严重和经济发展滞后等4个主要问题。(3)黑土地保护策略也应当从微观技术体系、中观农业体系和宏观政策体系着手,采取自然、社会多学科相交叉,技术、经济、制度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有效、有力、可持续。【结论】黑土地兼具自然与人文特性,应当综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系统的要求,统筹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粮食安全 生态文明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黑土地保护的实践逻辑及其关键机制分析——基于典型试点区域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国栋 吕晓 +1 位作者 彭文龙 马王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23-2535,共13页
黑土地保护对于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运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探究四个典型试点区域黑土地保护的实践逻辑及其关键机制。结果表明:(1)黑土地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经历内外部... 黑土地保护对于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运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探究四个典型试点区域黑土地保护的实践逻辑及其关键机制。结果表明:(1)黑土地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经历内外部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后做出的“自保”举措,参与主体在黑土地保护具体实践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呈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行为改变,与保护动机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2)黑土地保护呈现地理区位、主体能动、防范—应对和成果指向的实践逻辑。(3)数字化赋能能力和防范—应对能力是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核心能力。(4)黑土地保护的关键机制在于构建黑土地保护动态能力。建议从加快新基建建设供给、补齐数字人才短板和构建数字化黑土地治理等数字赋能驱动的黑土地数字化动态能力、依靠制度化和权责化引致的防范—应对能力这两方面推动黑土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保护动机理论 实践逻辑 关键机制
原文传递
依法建立我国黑土地保护治理体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保国 王健 《中国土地》 2022年第7期19-21,共3页
本文认为,黑土地保护需要基于立法走向科学治理,并推动构建包括压实政府主导责任、实施科技工程、建立跨区域保护机制、创新经营方式、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等保护治理体系。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 创新经营 科学治理 黑土地保护 治理体系 跨区域 保护机制 立法走向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利用补偿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小丽 邢玉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黑土地是支撑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在合理利用黑土地、持续提高黑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应加强保护黑土地资源。然而,源于耕地的外部性特征、传统农业生产的低收益性和保护利... 黑土地是支撑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在合理利用黑土地、持续提高黑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应加强保护黑土地资源。然而,源于耕地的外部性特征、传统农业生产的低收益性和保护利用的高成本,以及各相关主体在保护利用黑土地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的行为普遍存在,导致黑土地数量减少及质量退化。当前,针对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问题仅靠刚性制度约束而忽视经济手段是难以奏效的,需要运用经济补偿方式激励各相关主体对黑土地的保护利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补偿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 博弈分析
下载PDF
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演进过程与特征的量化考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政宏 吕晓 +2 位作者 杨伊涵 陈晓闯 牛善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8-1008,共11页
【目的】研究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的演进特征和规律,为其更好地引领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基于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使用1998~2021年期间出台的国家及各省市层面304份黑土地保护政策... 【目的】研究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的演进特征和规律,为其更好地引领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基于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使用1998~2021年期间出台的国家及各省市层面304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献数据,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量化标准,对政策强度、数量、纵横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与政策数量不断上升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颁布机构以农业农村部(含原农业部)、水利部居多,存在一定数量的多部门联合颁布政策;政策形式以“通知意见”为主,拥有党中央宏观指导方针;政策主题集中于保护目标、试点建设、技术模式方面;政策工具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其他类型工具使用次数有所增加;政策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结论】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不断优化,未来应以构建“数量、质量、生态、权益”四位一体的系统性保护体系为目标,推动黑土地保护法治化进程,结合“田长制”的深入推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细化保护责任、过程管理、监督反馈,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黑土地保护 政策过程 政策文献量化
原文传递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工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吉林省黑土地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拥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水稻土7个土壤类型。按这个定义,通过土壤类型与地类数据叠加分析,得到的吉林省黑土地总面积... 吉林省黑土地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拥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水稻土7个土壤类型。按这个定义,通过土壤类型与地类数据叠加分析,得到的吉林省黑土地总面积为15.46万km2,占吉林省土地总面积的83.3%。尽管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黑土地"变少""变薄""变瘦"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利用黑土地生产高端绿色食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高值化利用模式和品牌还没有形成。急需从工程实施的角度,开展黑土地保护与高值化利用研究。因此建议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利用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耕地障碍性土壤改良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黑土地保护 高端绿色食品 高值化利用
原文传递
“政策路径-政策工具-政策评价”框架下的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国栋 吕晓 牛善栋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0-912,共13页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数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时间上呈现统领文件效力强的特征,空间上呈现毗邻效应、涟漪效应和模仿学习的特征;(2)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在不断完善,任何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在特定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选取的5项黑土地保护政策样本设计总体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内蒙古为完美等级,黑龙江和辽宁为优秀等级,中央和吉林为良好等级。【结论】各地应考虑自身特色和黑土地保护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力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方案,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政策路径 政策工具 政策量化评价 PMC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技术认知对黑土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文欢 王桂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75-1686,共12页
黑土地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过度利用的情况下,黑土地质量正在不断退化,如何提高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率,促使黑土地由“瘦”变“肥”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 黑土地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过度利用的情况下,黑土地质量正在不断退化,如何提高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率,促使黑土地由“瘦”变“肥”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以典型黑土区625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析了社会资本、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的传导路径及其群组差异。研究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认知在社会资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技术有用性认知的间接影响大于技术易用性的影响。3)多群组SEM结果显示:种植规模、年龄在社会资本和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大规模种植户技术采纳行为更容易受社会网络的影响,而中小规模种植户受社会信任影响较大。中青年种植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而老年种植户更容易受到技术易用性的影响。鉴于此,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除依靠政府外,还应在考虑农民异质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技术认知 保护性耕作 黑土地保护 粮食安全
下载PDF
黑龙江省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龙江模式”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晓增 邹文秀 +4 位作者 严君 陆欣春 陈旭 马云桥 郭玉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25-27,共3页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深情叮嘱“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内蒙古东部 暗黑色 大兴安岭山地 土壤资源 国家粮食安全 乌苏里江 黑土地保护
下载PDF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主要耕作技术及推广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德忠 张环宇 +3 位作者 李会民 张惠琳 朱健菲 杨松 《吉林农业》 2019年第4期67-67,72,共2页
本文研究分析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主要耕作技术,集成创建了一批适合不同区域的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分析了这些技术模式理论的保护效果,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推广应用机制。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技术模式 推广机制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农户黑土地耕地保护意愿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邹玉友 李金秋 田国双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0-868,共9页
全面改善黑土地耕地保护质量,充分释放黑土地保护社会生态效益是夯实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资本作为农户嵌入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源,在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 全面改善黑土地耕地保护质量,充分释放黑土地保护社会生态效益是夯实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资本作为农户嵌入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源,在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对象,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栏模型,分析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水平,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在有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的基础上,其支付意愿水平为1181.40~1859.85元/(hm^(2)·a)。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强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强度和社会参与广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信任中的一般信任正向影响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尽管特殊信任抑制了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却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因此,政府要夯实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搭建农村社区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完善黑土地生态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社会信任 社会参与 黑土地保护 双栏模型
原文传递
黑土地保护的激励补偿机制构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宁波 生世玉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07,共6页
黑土地是提高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石,在持续利用和提高产出的同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然而长期“激励性”黑土地补偿政策的缺位,导致相关主体参与保护损失的外在成本无法“内部化”为收益,相关主体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从理... 黑土地是提高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石,在持续利用和提高产出的同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然而长期“激励性”黑土地补偿政策的缺位,导致相关主体参与保护损失的外在成本无法“内部化”为收益,相关主体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从理论分析来看,黑土地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明晰其外部效应、产权界定和相关主体的目标诉求是实施激励补偿的前提。从实践经验来看,当前的黑土地保护补偿工作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确定简单、配套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区内和区际两方面构建黑土地保护的激励补偿机制,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并配套产权制度、监管体系等保障其运行,形成黑土地保护补偿的长效稳健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黑土地保护 激励补偿机制 粮食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