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疏水性煤模型制备的气泡与煤表面黏附机制研究
1
作者 朱春云 于锋 +3 位作者 李明 孙丽娟 邢耀文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常规气泡探针研究中常采用云母、金片等作为矿物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煤样表面微纳结构与化学性质,进而难以充分反映气泡与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为此,通过在二氧化硅表面旋涂沥青并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化学性质与煤更相似且... 常规气泡探针研究中常采用云母、金片等作为矿物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煤样表面微纳结构与化学性质,进而难以充分反映气泡与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为此,通过在二氧化硅表面旋涂沥青并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化学性质与煤更相似且具有不同疏水性的煤模型;基于对制备得到的煤模型进行接触角测试、粗糙度测试、碰撞黏附行为的高速动态测试以及AFM气泡探针测试,明确了气泡与不同疏水性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制备得到的强疏水性、中等疏水性、弱疏水性煤模型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分别为95.19°,75.24°,55.23°,算术平方根粗糙度分别为0.29,0.46,0.43nm。宏观黏附行为中,流体力和表面力共同支配气泡与煤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高速动态测试中,流体力强于表面力导致气泡与不同疏水性煤表面间碰撞次数无明显差异;准静态环境中,在表面力驱动下气泡与强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于345ms破裂,与中等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于845ms发生破裂,与弱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则并未发生破裂。气泡探针测试中,驱动速度为1μm/s时,气泡与强疏水性煤表面在进针过程中斥力为23.08±3.93nN的位置处发生了跳入黏附,当驱动速度速度增加至10μm/s时,气泡与煤表面间黏附发生了滞后,而驱动速度增加至30μm/s时,黏附行为则被完全抑制;随着煤表面疏水性的降低,不同驱动速度下气泡均未发生黏附,仅在退针过程中测得引力且与驱动速度呈正相关;对于强疏水性煤表面,降低流体力有利于表面力驱动液膜薄化破裂从而促进黏附,而对于中等及弱疏水性煤表面,增加流体力则可增大颗粒与气泡远离过程中的流体倒吸引力从而有利于提高颗粒与气泡的黏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黏附机制 煤模型制备 高速动态测试 AFM气泡探针测试 表面力 流体力 黏附概率
下载PDF
生物质锅炉受热面飞灰黏性沉积模拟研究
2
作者 朱轶铭 宿海宁 +4 位作者 郑钰 邱桐禹 谢俊 杨天华 王学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6-2213,共8页
针对生物质锅炉高温受热面熔融结渣问题,结合灰熔融特性数据,分区拟合求取黏附特征温度,基于临界沉积速度判据建立飞灰黏性沉积综合模型,模拟研究生物质锅炉高温受热面积灰特性。结果表明,粒径20~50μm小颗粒平均温度高,更易熔融产生黏... 针对生物质锅炉高温受热面熔融结渣问题,结合灰熔融特性数据,分区拟合求取黏附特征温度,基于临界沉积速度判据建立飞灰黏性沉积综合模型,模拟研究生物质锅炉高温受热面积灰特性。结果表明,粒径20~50μm小颗粒平均温度高,更易熔融产生黏性沉积,粒径50μm的飞灰沉积量最大;炉膛高温区域积灰由黏性沉积机制主导,高温过热器区域飞灰黏性沉积速率仅为实测值的10.5%,表明该区域存在其它沉积形式,黏性沉积不再主导。模型可用于预测高温受热面的生物质灰熔融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 黏性沉积 黏附概率 结渣预测
原文传递
固体燃料灰渣高温受热面黏附特性定量研究
3
作者 杨远平 黄骞 +1 位作者 占宇钘 李水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49,共6页
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严重影响锅炉清洁高效运行。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多元扩散平焰燃烧器的灰渣颗粒高温黏附概率定量测量系统,研究不同温度下多种固体燃料(低阶煤掺烧高岭土、生物质、煤掺烧固废)灰渣颗粒的组分、热稳定性及熔融特性,获得... 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严重影响锅炉清洁高效运行。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多元扩散平焰燃烧器的灰渣颗粒高温黏附概率定量测量系统,研究不同温度下多种固体燃料(低阶煤掺烧高岭土、生物质、煤掺烧固废)灰渣颗粒的组分、热稳定性及熔融特性,获得了灰渣颗粒黏附概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高硅铝含量的准东煤掺烧高岭土渣和生物质渣黏附概率随颗粒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高钙含量的煤掺烧污泥渣黏附概率在1150℃时发生跃升。此外,现有基于灰渣熔融液相比和黏度的黏附概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难以对各类灰渣高温黏附特性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本研究所提供的实验方法及测量结果可为进一步发展灰渣高温黏附概率模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灰结渣 黏附概率 固体燃料 平焰燃烧器 熔融比例
原文传递
测量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黏附解离力
4
作者 王莹 高振岳 +3 位作者 胡月园 胡青华 杨春 庄逢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0-594,605,共6页
本实验用微吸管技术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之间相互识别、黏附的反应率及两种蛋白黏附之后发生解离时所需要的解离力。利用经过转染可表达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的CHO细胞与包被... 本实验用微吸管技术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之间相互识别、黏附的反应率及两种蛋白黏附之后发生解离时所需要的解离力。利用经过转染可表达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的CHO细胞与包被有VWF的兔红细胞互相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外界压力,保持压力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分开两细胞时红细胞变形判断蛋白质识别与否,记录两种蛋白质发生识别黏附的几率。通过对细胞变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GPIb/IX与VWF识别后的解离力。携带GPIb/IX或VWF的细胞对心挤压0.5μm,持续30s的实验状态下,两个细胞间发生黏附的概率约为15.0%。通过对红细胞形变的分析,得到携带GPIb/IX或VWF的细胞发生黏附后的解离力呈随机分布状态。分布的峰值,即解离力的最大几率值为10 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 微吸管系统 黏附概率解离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