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2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轮轨黏着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兵 温泽峰 +1 位作者 王衡禹 金学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基于轨道及车轮表面粗糙度的考虑,建立在"第三介质"存在时高速轮轨黏着力的二维计算模型。借助于部分膜弹流理论以多重网格技术为数值计算工具,讨论速度、接触压力、轮径、轮轨表面粗糙度参数及不同"第三介质"等因... 基于轨道及车轮表面粗糙度的考虑,建立在"第三介质"存在时高速轮轨黏着力的二维计算模型。借助于部分膜弹流理论以多重网格技术为数值计算工具,讨论速度、接触压力、轮径、轮轨表面粗糙度参数及不同"第三介质"等因素对轮轨间黏着特性的影响,对这些因素引起轮轨黏着特性变化的机理进行数值分析;采用JD-1型轮轨接触试验设备,将黏着系数在水、油污染情况下随速度变化的试验结果与高速轮轨黏着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变化趋势一致,数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轮轨 第三介质 黏着 表面粗糙度 多重网格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操纵和剪切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宇军 胡元中 +2 位作者 王慧 李鹏 黄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066-1070,共5页
纳米级微操纵技术是纳米制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目前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显微探针操纵技术,成功地对CVD方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操纵和剪切,以预先设计的方案任意操纵碳纳米管,并且在实验中观测到了碳纳米... 纳米级微操纵技术是纳米制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目前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显微探针操纵技术,成功地对CVD方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操纵和剪切,以预先设计的方案任意操纵碳纳米管,并且在实验中观测到了碳纳米管在操纵过程中弯曲、扭转联合形变的特性,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碳纳米管切割分段,从而剪切掉局部晶格有缺陷的部分,得到管径分布均匀、晶格较完整的纳米零件材料.这为未来纳米机械装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制造 碳纳米管 微操纵 剪切 黏着 纳米材料 纳米机械 弯曲-扭转联合变形
原文传递
关于高速列车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文卿 吴晓彪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16,共3页
对比了国内外高速列车紧急制动减速度,探讨了增大列车紧急制动的可行性。提出了更大限度利用黏着,加用新型非黏着制动方式,并在兼顾车内旅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时速300km及以上的高速动车组理想的紧急制动减速度应在1m/s2左右。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紧急制动 减速度 黏着
下载PDF
工矿电机车牵引计算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保生 李保春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9,共4页
介绍了工矿电机车牵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形成,黏着的概念及黏着对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在工矿电机车设计中应如何计算运行阻力和牵引质量。
关键词 工矿电机车 牵引力 制动力 黏着 轴重转移 运行阻力 牵引质量
原文传递
湿式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黏着损伤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明 杜建华 +1 位作者 宁克焱 许成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3-630,共8页
通过离合器试验台研究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黏着损伤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表面损伤特征和成分变化.研究了湿式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黏着损伤形成发展历程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高于临界功... 通过离合器试验台研究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黏着损伤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表面损伤特征和成分变化.研究了湿式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黏着损伤形成发展历程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高于临界功率密度的试验条件下,出现黏着损伤.黏着损伤初期摩擦材料表面出现大量长度200μm^1mm的剥落坑;黏着损伤进展期摩擦片表面形成点状、连续分布撕裂坑;黏着失效期对偶片表面出现显著的过铜现象,扭矩曲线波动异常.摩擦材料发生黏着失效前,在低于临界功率密度的条件下,摩擦性能无明显改变,具有可回复性,仍可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黏着 损伤 摩擦性能
下载PDF
高速轮轨水介质存在下的黏着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兵 温泽峰 +1 位作者 王衡禹 金学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9-224,共6页
为了获得高速轮轨在水介质存在时的黏着特性,该文建立了三维轮轨间存在水介质时考虑表面粗糙度的轮轨黏着计算模型。该模型以部分弹流理论及弹性微观固体接触模型为基础,借助于多重网格作为数值计算工具。研究了水介质存在时列车运行速... 为了获得高速轮轨在水介质存在时的黏着特性,该文建立了三维轮轨间存在水介质时考虑表面粗糙度的轮轨黏着计算模型。该模型以部分弹流理论及弹性微观固体接触模型为基础,借助于多重网格作为数值计算工具。研究了水介质存在时列车运行速度、轴重及轮轨表面粗糙度对轮轨黏着系数的影响,并从数值角度揭示了其影响机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提高,黏着系数逐渐降低;随着轴重的增大,黏着系数逐渐降低;适当地增加轮轨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增加轮轨黏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 水介质 黏着 表面粗糙度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黏滑振动理论及其在铁路机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姚远 张红军 +1 位作者 罗赟 罗世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75-82,共8页
为研究机车处于黏着极限态时轮对的动态行为,提出平均滑动率和动态滑动率的概念并对黏滑振动稳定性及其振动特点进行分析。黏滑振动是介于黏着和滑动的动态过程,其稳定性取决于轮轨黏着,减小平均滑动率和动态滑动率有利于黏滑振动稳定... 为研究机车处于黏着极限态时轮对的动态行为,提出平均滑动率和动态滑动率的概念并对黏滑振动稳定性及其振动特点进行分析。黏滑振动是介于黏着和滑动的动态过程,其稳定性取决于轮轨黏着,减小平均滑动率和动态滑动率有利于黏滑振动稳定。当轮对在黏着及滑动状态的往复交替时,轮对旋转与轮对纵向振动通过轮轨纵向切向力耦合,轮对的纵向振动频率为轮对旋转固有振动频率的整数倍。建立机车机电、控制一体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再现轨面黏着条件降低时轮对黏滑振动现象,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机车一系纵向刚度,电动机吊挂刚度有利于黏滑振动稳定性,提高机车黏着性能,需要合理匹配轮对纵向定位刚度和电动机吊挂刚度,避免机车黏滑振动时引起结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振动 驱动动力学 机车 黏着 参数匹配
下载PDF
链长对离子液体超薄膜微/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文杰 黄德明 +1 位作者 王立平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4-619,共6页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制备了纳米厚度的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离子液体超薄膜,系统考察了烷基链长对离子液体超薄膜微/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Mettler热重分析仪测定了离子液体在氮气气氛条件下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功能X射线光...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制备了纳米厚度的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离子液体超薄膜,系统考察了烷基链长对离子液体超薄膜微/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Mettler热重分析仪测定了离子液体在氮气气氛条件下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离子液体超薄膜表面的化学组分,并用接触角仪测定了其亲/疏水性质,薄膜的表面形貌、黏着和纳米摩擦学性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了测定,采用微摩擦试验机评价了薄膜的微摩擦学性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侧链烷基链长对其作为超薄膜的纳米摩擦学和黏着性质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黏着力和纳米摩擦力大幅度降低,但对其微摩擦性能影响不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离子液体超薄膜减摩抗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超薄膜 链长 微/纳摩擦 黏着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路与光》:我开始喜欢你了
9
作者 金呆了 《花火(A版)》 2024年第8期2-3,共2页
许知瑞在前台办理人住手续后,师景煜有事就出去了。她想催费朗走,可他坚持要送她进房间。她拦不住他,不知为何,他这天一直黏着她,如果是平时她大概要胡思乱想了,可此时她的脑海中有一堆信息待处理,她愣是冷静得像台机器,没有一丝遐想。... 许知瑞在前台办理人住手续后,师景煜有事就出去了。她想催费朗走,可他坚持要送她进房间。她拦不住他,不知为何,他这天一直黏着她,如果是平时她大概要胡思乱想了,可此时她的脑海中有一堆信息待处理,她愣是冷静得像台机器,没有一丝遐想。他送她进去后,把包放在她的房间,一句话没说,又出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费 胡思乱想 黏着
原文传递
界面调控对类金刚石碳基薄膜/铜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刊选 刘增家 +4 位作者 郑韶先 张广安 李霞 鲁志斌 蒲吉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5,共9页
无氢DLC/金属铜摩擦副体系摩擦系数高且不易调控,调整DLC/金属铜摩擦界面从而降低其摩擦系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中通过制备含氢与无氢类金刚石碳基薄膜,采用试验分析与模拟计算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氢含量碳基薄膜与铜配副的摩擦... 无氢DLC/金属铜摩擦副体系摩擦系数高且不易调控,调整DLC/金属铜摩擦界面从而降低其摩擦系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中通过制备含氢与无氢类金刚石碳基薄膜,采用试验分析与模拟计算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氢含量碳基薄膜与铜配副的摩擦学特性并讨论了氢原子在摩擦界面对改善摩擦学性能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摩擦界面的结构特性对于类金刚石碳基薄膜/铜配副体系摩擦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氢原子可以通过减小摩擦副之间的黏着从而起到调节摩擦界面的作用.通过向DLC中掺杂氢等钝化元素可有效调控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体系摩擦学性能.本研究方法为降低DLC/铜摩擦副体系摩擦系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基薄膜 调节 摩擦界面 黏着
下载PDF
英国国家轨道线路黏着探讨
11
作者 白文虽 王小飞 +1 位作者 张学超 于田 《智慧轨道交通》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由于英国国家铁路线路老旧,轨道黏着系数相对欧洲大陆低。从影响黏着的因素包括落叶、雨/湿气/冰雪、锈蚀、油性物质、固体颗粒等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英国轨道线路低黏着的原因及改进黏着、缓解低黏着的措施。对于新造车辆的设计,虽... 由于英国国家铁路线路老旧,轨道黏着系数相对欧洲大陆低。从影响黏着的因素包括落叶、雨/湿气/冰雪、锈蚀、油性物质、固体颗粒等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英国轨道线路低黏着的原因及改进黏着、缓解低黏着的措施。对于新造车辆的设计,虽然标准GMRT2045及UIC 544-1规定了车辆所需的轮轨黏着系数极限应符合LOC&PAS TSI(机车&客车互操作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即设计时所需的轮轨黏着系数不大于0.15即可,但是考虑到英国NR实际的线路条件,特别是货车,未安装防滑器,车辆设计时应考虑到NR轨道的实际可利用黏着水平,同时参照标准GMRT2045中对货车最小制动距离的规定,货车设计减速度应尽量控制在7%g左右,以避免制动时车轮抱死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国家铁路 轨道 黏着 落叶污染 减速度
下载PDF
微机械黏着接触问题的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康旗 贾建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为研究微机械系统中的黏着、接触和变形等微观现象,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建立了弹性球-球黏着接触模型,得到了黏着力、球面变形量及接触半径随两球体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黏着引力的作用下,两球体在尚未接触... 为研究微机械系统中的黏着、接触和变形等微观现象,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建立了弹性球-球黏着接触模型,得到了黏着力、球面变形量及接触半径随两球体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黏着引力的作用下,两球体在尚未接触时已产生明显的拉伸变形,导致两球体在1.5倍的原子间距时开始接触;当两球体接触后,球面轮廓和黏着力在接触区内外之间光滑过渡,不存在明显的接触区临界值.通过分析黏着力随间距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只有当两球体间距大于5倍的原子间距时,刚性黏着模型才能比较准确地得出两球体间黏着力的结论,为微机械黏着接触问题、纳米摩擦学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动态扫描等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系统 黏着 接触 Lennard-Jones势能
下载PDF
轨道工程车辆车轮踏面擦伤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赖海云 申志军 黄海涛 《技术与市场》 2020年第4期75-76,共2页
轨道工程车辆通常不配置防滑系统,突发情况下车辆运行时,可能会出现轮对踏面擦伤问题,轮对踏面擦伤会带来轮径失圆、冲击大等系列影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应尽量避免。分析了DGY470车轮踏面擦伤原因,提出了风险预防措施,为用户车辆运用... 轨道工程车辆通常不配置防滑系统,突发情况下车辆运行时,可能会出现轮对踏面擦伤问题,轮对踏面擦伤会带来轮径失圆、冲击大等系列影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应尽量避免。分析了DGY470车轮踏面擦伤原因,提出了风险预防措施,为用户车辆运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车辆 踏面 擦轮 黏着
下载PDF
地铁车辆纯空气制动滑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旭 赵建飞 李毅 《铁路技术创新》 2019年第5期37-44,共8页
根据地铁车辆纯空气制动的工作原理,设计某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的纯空气制动系统,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滑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系统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际调试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防滑试验和闸瓦动力台架试验,深入分析防滑试验过程... 根据地铁车辆纯空气制动的工作原理,设计某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的纯空气制动系统,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滑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系统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际调试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防滑试验和闸瓦动力台架试验,深入分析防滑试验过程中的滑行和性能验证过程中的低速滑行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系统性能从理论到实际都满足设计要求,且两者相比有8%左右冗余;(2)系统防滑功能可及时介入,并适时释放排制动缸压力控制车轮速度,避免车轮滑行擦伤,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当前轮轨间的黏着,尽量缩短制动距离;(3)制动闸瓦的马鞍形摩擦特性导致制动到低速阶段时,表现出制动缸有一定的排气动作及部分车轴轴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纯空气制动系统 无人驾驶 防滑 黏着 闸瓦 动力台架试验
下载PDF
列车防滑控制与不利黏着时制动力计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少安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1,39,共3页
分析了影响黏着的基本因素和国内外关于黏着系数的规定,介绍了防滑控制的方法,并结合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及试验经验,提出了轮轨间不利黏着状态下的制动力计算方法。
关键词 黏着 牵引和制动加减速度 剩余加速度 制动距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电磁轨道制动方式初探 被引量:5
16
作者 裴玉春 吴兴东 +1 位作者 王鹏 吴海岭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4期84-86,93,共4页
对轨道交通车辆非黏着电磁制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国内外电磁制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及优劣点进行了调研。相较于线性涡流制动的电磁吸力影响构架强度且低速时涡流制动力衰减,永磁轨道制动方式以其无电工作、制动力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现代有... 对轨道交通车辆非黏着电磁制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国内外电磁制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及优劣点进行了调研。相较于线性涡流制动的电磁吸力影响构架强度且低速时涡流制动力衰减,永磁轨道制动方式以其无电工作、制动力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现代有轨电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永磁轨道制动装置 黏着 现代有轨电车
下载PDF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兴宝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2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章介绍地铁车辆参考速度的选取、防空转防滑行的判断依据等,重点对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检测及控制原理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和其它地铁车辆比较,总结出2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特点。
关键词 地铁车辆 防空转/滑行系统 参考速度 黏着
下载PDF
机车黏着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双晴 肖建 黄景春 《铁道机车车辆》 2007年第B10期39-42,共4页
机车的黏着是有轨运输系统的基本条件,提高机车黏着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介绍了黏着的基本理论,黏着控制的目标就是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对驱动力的控制,使实际的黏着系数尽量逼近于当时路况的黏着系数最大值,从而获得最大... 机车的黏着是有轨运输系统的基本条件,提高机车黏着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介绍了黏着的基本理论,黏着控制的目标就是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对驱动力的控制,使实际的黏着系数尽量逼近于当时路况的黏着系数最大值,从而获得最大的平均牵引力。对现有主要的机车黏着控制方法(反馈与极值组合法、模型控制法、模糊神经网络法、模糊控制及其他控制方法)作了简要总结,介绍各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控制模型,比较其性能的优劣,指出模糊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法是两种很有前景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 蠕滑 黏着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台架试验的高速动车组防滑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黏着制动是通过车轮与钢轨接触斑之间的黏着-蠕滑来传递制动力的,因此轮轨黏着是影响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防滑控制系统能防止由于轮轨低黏着而引起的轮对擦伤,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深入分析轮轨黏着机理的基础上,设计... 黏着制动是通过车轮与钢轨接触斑之间的黏着-蠕滑来传递制动力的,因此轮轨黏着是影响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防滑控制系统能防止由于轮轨低黏着而引起的轮对擦伤,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深入分析轮轨黏着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分层递阶和多模式黏着切换的防滑控制新策略,防滑控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轮轨黏着条件自适应获得最佳可用黏着。基于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进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轮轨黏着条件下的防滑试验,探析防滑控制特性和黏着-蠕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防滑控制系统既可以抑制轮对滑行防止擦伤,又能够改善轮轨可用黏着,缩短了制动距离,验证了防滑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自主化防滑系统今后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 蠕滑 车轮防滑保护 台架试验
下载PDF
轮轨表面水介质混合润滑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骁鹏 彭文昱 +3 位作者 赵新泽 田红亮 郤能 赵美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1-268,共8页
雨雪、潮湿等环境下,轮轨接触界面处于混合润滑状态,界面间的流体动压效应不可忽视,轮轨间的黏着系数降低,导致黏着力降低。根据确定的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建立考虑真实机械加工表面的混合润滑模型,模拟轮轨滚动接触界面水润滑状态,通过... 雨雪、潮湿等环境下,轮轨接触界面处于混合润滑状态,界面间的流体动压效应不可忽视,轮轨间的黏着系数降低,导致黏着力降低。根据确定的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建立考虑真实机械加工表面的混合润滑模型,模拟轮轨滚动接触界面水润滑状态,通过对比车削加工的纵纹粗糙表面与光滑表面数值解,结果表明:在水介质存在状态下,粗糙表面接触载荷比增加会大幅提高黏着系数;列车行驶速度较快时,混合润滑状态下轮轨黏着系数较小,不利于列车安全平稳运行;轮轨接触副在混合润滑状态下接触压力小于干接触状态接触压力,有利于提高轮轨接触副使用寿命。该研究可为轮轨表面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 混合润滑 粗糙表面 水润滑 黏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