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水纱条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石鹏 柴小琴 +2 位作者 雷彪 冯文哲 甘会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9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究黄连水纱条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 目的 探究黄连水纱条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处理创面,观察组采用黄连水纱条处理创面。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创面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泌物、肉芽形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巨噬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3周后,两组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优于用药2周后(P<0.05);用药2、3周后,观察组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连水纱条应用于肛瘘术后创面处理中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黄连 创面愈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