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拮抗放线菌T111菌株鉴定、发酵液理化性质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晓楠 李杨 +2 位作者 苗建强 刘峰 慕卫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7,共7页
为明确放线菌T111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优化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结... 为明确放线菌T111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优化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T111与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 strain NBRC3359(AB184749)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初步鉴定为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该发酵液对黄瓜菌核、黄瓜蔓枯、棉花红腐病菌等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贮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4℃贮存60 d,抑菌活性为对照的88.3%,80℃处理60 min抑菌活性为对照的90.9%;对pH值较敏感,在pH 5~7时活性较高;对紫外线稳定,紫外光照射12 h,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培养基优化组合为:可溶性淀粉20 g,大豆蛋白胨5 g,NaNO3 20 g,FeSO4 0.5 g,去离子水1 000 mL;优化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5 d,初始pH 6.0,接种量5%,装液量75 mL/250 mL,摇床转速150 r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霉菌 菌株鉴定 理化性质 发酵条件优化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黄色链霉菌耐受铁离子的胁迫机制
2
作者 张伟 杨帅 +2 位作者 桑海洲 万传星 张利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04-4017,共14页
【背景】铁是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参与呼吸、DNA前体合成、基因调节及抗氧化应激等重要生理活动。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us)TRM45540是一株分离自新疆罗布泊的放线菌,前期研究表现出对铁离子具有较... 【背景】铁是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参与呼吸、DNA前体合成、基因调节及抗氧化应激等重要生理活动。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us)TRM45540是一株分离自新疆罗布泊的放线菌,前期研究表现出对铁离子具有较强耐受性,探索菌株TRM45540耐受铁离子胁迫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揭示菌株TRM45540耐受铁离子胁迫的机制。【方法】以菌株TRM45540为研究对象,通过向ISP4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的硫酸亚铁来胁迫菌株TRM45540,并对胁迫后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探索在铁离子胁迫条件下菌株TRM45540耐受铁离子的响应机制。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能谱分析观察并检测铁离子胁迫下菌丝表面形态、元素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低硫酸亚铁添加量(1–500 mg/L)和高硫酸亚铁添加量(2500–4500 mg/L)均不利于菌株TRM45540生长,在硫酸亚铁添加量为500–2500 mg/L时可以促进菌株TRM45540生物量的积累。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随着硫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加,菌株TRM45540菌丝体外有大量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生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EPS中氧、铁元素含量升高,氮元素含量降低,推测EPS为多糖;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受Fe(Ⅲ/Ⅱ)胁迫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ABC转运系统、二元信号系统、铁离子运输、氨基酸代谢、谷胱甘肽表达、卟啉类化合物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结论】菌株TRM45540受到Fe(Ⅲ/Ⅱ)离子胁迫后,触发了生物大分子分泌并输出到细胞表面形成多糖类EPS,菌体表面的EPS络合大量铁离子,阻止铁离子内流。同时触发二元信号系统,启动一系列耐受铁离子胁迫的响应机制,酸性氨基酸大量表达,络合铁离子的卟啉类化合物合成增加,参与解毒的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加剧,从而多途径减少高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胁迫 黄色霉菌 转录组分析 能谱分析
原文传递
一株放线菌SW20防病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琳 闫向楠 +1 位作者 王兰英 胡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明确放线菌SW20的生防应用价值,为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放线菌SW20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SW20进行鉴定;采用盆栽法测定菌株在茄子植株... 【目的】明确放线菌SW20的生防应用价值,为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放线菌SW20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SW20进行鉴定;采用盆栽法测定菌株在茄子植株根际的定殖能力、对茄子植株的防病和促生能力;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菌株产IAA、解磷解钾能力;采用调查病情指数及病株率方法研究菌株对田间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将菌株SW20初步鉴定为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该菌株可以在茄子根际存活并大量繁殖,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最终可达80.4%,可使茄子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56.2%和29.7%,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相对于清水对照分别增加60.9%和29.3%,还可以显著增加茄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培养72 h该菌株产生IAA为40.12μg/mL,同时菌株还具有一定的解磷、解钾能力;该菌株对田间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可达70.2%,可使茄子增产9.88%。【结论】经过鉴定将菌株SW20初步鉴定为黄色链霉菌,其可在茄子根际定殖,显著增加茄子叶片中叶绿素和IAA的含量,同时具有一定的解磷解钾能力。SW20对茄子黄萎病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和增产效果,具有良好的生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霉菌 防病 促生 测定 生防价值
下载PDF
强启动子A4促进黄色链霉菌高产放线菌素D
4
作者 杨帅 刘琴 万传星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背景】放线菌素D是神经母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和横纹肌肉瘤等恶性肿瘤的特效药,黄色链霉菌TRM45540是一株产放线菌素D的高产菌株。【目的】通过导入强启动子A4,以期提高黄色链霉菌合成放线菌素D的产量。【方法】将强启动子A4整合到质... 【背景】放线菌素D是神经母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和横纹肌肉瘤等恶性肿瘤的特效药,黄色链霉菌TRM45540是一株产放线菌素D的高产菌株。【目的】通过导入强启动子A4,以期提高黄色链霉菌合成放线菌素D的产量。【方法】将强启动子A4整合到质粒pSET152中,转化到大肠杆菌,通过大肠杆菌与黄色链霉菌TRM45540的接合转移,将启动子A4片段插入黄色链霉菌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接合子TRM45540::pYS001和野生菌株TRM45540进行发酵产物中放线菌素D的比较分析。【结果】启动子A4片段成功插入到黄色链霉菌TRM45540::pYS001,与原始菌株相比,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放线菌素D的产量提高了26.85%,产量达821.8mg/L。【结论】强启动子A4能够促进黄色链霉菌高产放线菌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霉菌 放线菌素D 启动子A4 接合转移
下载PDF
黄色链霉菌TRM45540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
5
作者 夏影影 张巧燕 +3 位作者 邢利 陈乙煌 黄建军 罗晓霞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3-38,共6页
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luteus)TRM45540是分离自新疆罗布泊土壤的高产放线菌素D的链霉菌新物种,为了深入挖掘其基因功能和代谢活性,需要建立该菌株的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以整合型载体pSET152和自杀型载体pKC1139为出发质粒,ET12567(p... 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luteus)TRM45540是分离自新疆罗布泊土壤的高产放线菌素D的链霉菌新物种,为了深入挖掘其基因功能和代谢活性,需要建立该菌株的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以整合型载体pSET152和自杀型载体pKC1139为出发质粒,ET12567(pUZ8002)为供体菌,TRM45540为受体菌,通过大肠杆菌-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方法建立TRM45540遗传转化系统。MS培养基为最适产孢培养基和接合子最适生长培养基,TRM45540菌株对安普霉素(APR)、硫链丝菌素(THIO)和卡那霉素(KAN)敏感;TSB培养基为大肠杆菌-黄色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最适培养基;最适萌发时间为4 h。结果表明:TRM45540菌株接合转移系统通过MS培养基培养收集孢子,将收集的孢子于TSB培养基中50℃热激10 min,37℃萌发4 h后,与供体菌ET12567(pUZ8002)在MS培养基上进行接合转移,接合转移的抗性筛选标记可以采用APR抗性、THIO抗性和KAN抗性。本研究成功构建TRM45540菌株的遗传转化系统,为后期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霉菌 接合转移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防控番茄棒孢叶斑病研究
6
作者 黄大野 余志斌 +3 位作者 万中义 杨丹 李金萍 曹春霞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为明确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控效果,采用平板对峙培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HEBRC45958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其产铁载体能力和水解酶活性。同时采用盆栽试验确定HEBRC45958发酵液对番茄棒孢叶斑... 为明确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控效果,采用平板对峙培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HEBRC45958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其产铁载体能力和水解酶活性。同时采用盆栽试验确定HEBRC45958发酵液对番茄棒孢叶斑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条件下HEBRC45958对多主棒孢的抑菌率为52.65%。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对照相比,HEBRC45958处理后多主棒孢菌丝发生扭曲和破裂,透射电镜下观察,多主棒孢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增加。HEBRC45958菌株能产生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和嗜铁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HEBRC45958发酵液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效为100%,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褐黄色霉菌 番茄 多主棒孢 防效
下载PDF
新磷氮霉素A生产菌Streptomyces auratus AGR0001的遗传操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秀林 吴姣姣 +2 位作者 朱园园 文孟良 鲁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4-530,540,共8页
目的建立新磷氮霉素A产生菌金黄色链霉菌AGR0001(Streptomyces auratus AGR0001)的遗传操作体系,为阐明其生物合成的调控和后修饰机制,并通过遗传改造提高其产量和获得更多的新化合物奠定基础,同时可为其它链霉菌的遗传操作研究提供新... 目的建立新磷氮霉素A产生菌金黄色链霉菌AGR0001(Streptomyces auratus AGR0001)的遗传操作体系,为阐明其生物合成的调控和后修饰机制,并通过遗传改造提高其产量和获得更多的新化合物奠定基础,同时可为其它链霉菌的遗传操作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筛选了S.auratus AGR0001生长、产孢的最佳培养基,检测了其对11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探索了将外源DNA导入该菌的最适方法。结果 ISP4和MS培养基分别是S.auratus AGR0001的最佳产孢和生长培养基;该菌对壮观霉素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和羧苄西林具有抗性,对萘啶酮酸和阿伯拉霉素在低浓度有抗性,而在高浓度敏感;使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电转菌丝体、接合转移等方法均能将外源DNA导入S.auratus AGR0001中。利用接合转移将携带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hb(Vitreoscilla hemoglobin)的自杀型质粒p SET152导入S.auratus AGR0001中并整合至其染色体上进行表达,提高了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结论建立了S.auratus AGR0001的遗传操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霉菌AGR0001 新磷氮霉素 遗传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