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4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新月 裴磊 +3 位作者 卫云宗 张正斌 高辉明 徐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42-1954,共13页
【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 【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典型代表临汾点的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及该市的气温资料,研究对照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平均气温和≥0℃积温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农艺性状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气温、≥0℃积温、最低和最高温度在逐年呈缓慢增加。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5℃,≥0℃积温平均每年上升21.9℃,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0℃积温变化更能深入反映小麦生育期的温度变化情况。小麦生育期最高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2℃、最低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16℃。播种至越冬前的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最多,营养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明显,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增加较少且≥0℃积温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暖,分蘖多的强冬性品种逐渐被分蘖适中的冬性和弱冬性品种替代。1986—1996年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7年期间变化较大,2007—2014年变化幅度最大;这和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黄淮旱地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分别每年平均增加1.57%和3.39%。有效穗数和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分别每年平均下降0.16%和1.29%。产量与株高(0.684**)、有效穗(0.531**)和千粒重(0.541**)均极显著正相关。株高、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平均气温是决定小麦产量的3个主要因子,分别决定了小麦产量的46.73%、26.17和3.26%的变异。在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气候变化中,起身至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北方地区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纯枝 霍治国 +3 位作者 张蕾 郭安红 黄冲 陆明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根据1958-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分省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资料、1958-2015年601个气象站点相应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结... 根据1958-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分省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资料、1958-2015年601个气象站点相应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结合小麦蚜虫适宜生理气象指标和华北、黄淮小麦生育期规律,筛选影响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分区域的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并将气象适宜度指数划分为非常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以反映气象条件对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筛选出影响华北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8个关键气象因子,影响黄淮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6个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华北、黄淮模型回代检验等级准确率分别为91.2%,93.1%,2016-2018年3年外推预报平均准确率均在75%以上;利用黄淮模型反演苏皖两省2016-2018年小麦蚜虫发生等级、异地检验3年预报效果均较理想。模型适用于从气象角度对华北、黄淮及江淮地区小麦蚜虫发生等级进行监测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黄淮 小麦蚜虫 归一化 气象适宜度 预报模型
下载PDF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亚飞 李世景 +2 位作者 徐萍 张正斌 景蕊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404,共10页
气候变暖对我国乃至世界小麦育种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我国不同生态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适应气候变化调控机理,本研究以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20个当前大面积推的小麦品种、新审定品种和新选育品系为试... 气候变暖对我国乃至世界小麦育种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我国不同生态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适应气候变化调控机理,本研究以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20个当前大面积推的小麦品种、新审定品种和新选育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黄淮冬麦区北片河北省石家庄市种植,在返青期前对其抗旱抗冻性、根冠比和叶片干重与鲜重比进行调查;收获后对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经济系数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考种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抗冻性为黄淮冬麦区北片>黄淮冬麦区南片>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三大生态麦区的单株粒重与分蘖数、穗粒数、单株生物量、经济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呈显著和极显著的农艺性状相对较多,说明这两个生态麦区的品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不同生态麦区其他农艺性状正负相关各有一定差异。在欧氏距离20处,20个小麦品种(系)被聚类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品种(系)(第Ⅰ类)及黄淮冬麦区北片品种(系)(第Ⅱ类)两个大的生态型;在欧氏距离6处,Ⅰ类又分为分别以‘百农207’‘济麦22’和‘西农979’为代表的3个亚类,Ⅱ类是以‘长旱58’为代表。产量、穗长、株高和经济系数4个主成分因子对10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变异累计贡献率为76.39%。‘济麦22’等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品种(系)综合得分在前20株中占95%。以上研究结果为小麦适应气候变暖育种和引种示范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黄淮 长江中下游 冬麦区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秀亭 张正斌 +4 位作者 徐萍 齐亚娟 王玉莹 何秀平 高辉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930-3938,共9页
【目的】通过对黄淮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研究黄淮小麦适应气候变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高产育种选择的规律。【方法】记载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进化材料和现代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性状。【结果】小... 【目的】通过对黄淮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研究黄淮小麦适应气候变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高产育种选择的规律。【方法】记载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进化材料和现代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性状。【结果】小麦在进化过程中,分蘖和叶片数有减少的趋势。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野生种,株高有增加的趋势;从六倍体野生小麦到现代小麦,株高和生物学产量又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单株总叶面积在返青—抽穗期是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农家种<现代品种,在开花期—灌浆期是六倍体>四倍体>农家种和现代品种>二倍体,表现相反趋势。小麦单株生物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野生种具有适应低温和生长缓慢的野生生长方式和遗传特性,现代品种适应气候变暖而提早成熟,减少分蘖,避免旺长遭遇冷害,后期叶片将更多的干物质转运到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冬小麦 农艺性状 进化
下载PDF
黄淮旱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演变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新月 裴磊 卫云宗 《农学学报》 2015年第7期1-8,共8页
研究1986—2014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及其结构性状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性状的资料,研究旱地小麦品种... 研究1986—2014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及其结构性状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性状的资料,研究旱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演变规律,并进行产量及其结构性状变异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4年产量及其结构性状的变异状况为产量>有效穗>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尤其是2006—2014年各产量结构和产量性状变异偏离程度均最大。黄淮旱地小麦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有效穗数和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黄淮旱地小麦高产育种进化中,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正效应的有株高、穗粒数。由此得出,耕作制度和气候变暖对黄淮旱地冬小麦产量及结构性状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影响,选育中高秆、有效穗数适中、千粒重较大的高产抗旱品种是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育种改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旱地 冬小麦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烟青虫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岩 王人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烟青虫 生态学特性 特征和 生物学 烟草夜蛾 主要害虫 烤烟生产 种子产量 气候条件 栽培制度 种植时期 防治技术 发生危害 烟区 现蕾 烟株 质量 黄淮 取食 幼虫 枯死 顶芽 分杈 烟叶 留种
下载PDF
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新月 裴磊 +3 位作者 卫云宗 张正斌 高辉明 徐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3-938,共6页
为了解过去近30年山西省临汾降水变化对旱地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1986-2014年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资料,研究其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规律,并对降水要素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多元回... 为了解过去近30年山西省临汾降水变化对旱地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1986-2014年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资料,研究其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规律,并对降水要素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年降水量有略微的上升趋势,但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有略微的下降趋势;播种至越冬期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起身至拔节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降水量有减少趋势。黄淮旱地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但有效穗数、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起身至拔节期降水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生育期降水量和年降水量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年降水量是决定产量的四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产量72%的变异。降水变化对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影响,选育株高适中、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较大的高产抗旱新品种,是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进行育种改良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降水
下载PDF
校企协同创新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薛凡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目的是,通过吸引区域行业企业,面...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目的是,通过吸引区域行业企业,面向地方行业产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园 创新 学院 黄淮 协同 人才 技术
下载PDF
明清时期黄淮河防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卢勇 王思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2-158,共7页
明清时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黄淮水患,黄淮河防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人员设置、权限和内部关系以及运作模式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时黄淮河防的历史真实,在此基础上对本时期黄淮频发的水患问题从管理体系... 明清时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黄淮水患,黄淮河防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人员设置、权限和内部关系以及运作模式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时黄淮河防的历史真实,在此基础上对本时期黄淮频发的水患问题从管理体系角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黄淮 河防 管理 运作
原文传递
国审玉米新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晓莲 赵继文 +1 位作者 亓文俭 李敬英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濮单6号于1997年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育成,组合为P97×9444。2000~2002年在国家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适宜在我... 濮单6号于1997年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育成,组合为P97×9444。2000~2002年在国家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适宜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华北和黄淮海(河南、安徽、陕西等)玉米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杂交种 选育 区试 黄淮 多抗 育成 淮海 西南 华北
下载PDF
近10 a黄淮旱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丽梅 杨子光 +3 位作者 孙军伟 张珂 田文仲 郭军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41-1345,1427,共6页
为了解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品种性状的变化规律,以近10a来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迟,成熟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 为了解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品种性状的变化规律,以近10a来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迟,成熟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年延迟0.3274d;抽穗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年延迟0.4625d;株高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6232cm;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6356d;灌浆时间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2634d。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期与灌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达到0.5388;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通径系数为0.3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品种 性状 演变 黄淮
下载PDF
黄淮冬麦区区试品种的抗条锈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欣丽 黄丽丽 +1 位作者 康振生 段双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1,125,共4页
对34个黄淮冬麦区区试品种和4个生产对照品种进行了苗期分小种鉴定和成株期混合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有44.74%的品种抗条中29号小种,26.32%的品种抗条中31号小种,10.53%的品种抗条中32号小种,仅有1个品种对3个小种均表现抗病。成株期... 对34个黄淮冬麦区区试品种和4个生产对照品种进行了苗期分小种鉴定和成株期混合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有44.74%的品种抗条中29号小种,26.32%的品种抗条中31号小种,10.53%的品种抗条中32号小种,仅有1个品种对3个小种均表现抗病。成株期有10个品种表现抗病,其中大部分可能为慢锈型或高温抗锈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种 品种 区试 成株期 抗病 黄淮 麦区 冬麦 生产 表现
下载PDF
清代黄淮运减水闸坝的建立及其对苏北地区的消极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志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6-252,共7页
清廷定都北京,而仰食东南漕粮,每年从南方八省征收漕粮四百万石,由大运河千里转输京师,因此有清一代的国家大计,莫过于漕运。而漕粮转输关键在于运河畅通与否。为此清廷大力修治黄河、淮河、运河,一方面加强了南北水路交通,促进了商品... 清廷定都北京,而仰食东南漕粮,每年从南方八省征收漕粮四百万石,由大运河千里转输京师,因此有清一代的国家大计,莫过于漕运。而漕粮转输关键在于运河畅通与否。为此清廷大力修治黄河、淮河、运河,一方面加强了南北水路交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运河沿岸商业城市的兴起;而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洪水盛涨黄、淮、运大堤溃决而建立了一系列减水闸坝,以宣泄洪水,在某种意义上固然具有着眼大局的全盘考虑,但由于措置不合理,给苏北地区(·’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减坝泄洪加重了该地区的水灾,漂没了田园庐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交通 苏北地区 闸坝 黄淮 清代 大运河 商品经济 洪水
下载PDF
从史前用龟现象看黄淮、江淮地区的文明化进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方芳 张居中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5,49,共8页
黄淮、江淮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后世的灿烂文化受史前该地区的先民活动和生活习俗影响很大。本文从史前用龟现象这一侧面出发,依据考古资料,试分析了史前黄淮、江淮地区社会制度、原始崇拜、礼制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传承和演变... 黄淮、江淮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后世的灿烂文化受史前该地区的先民活动和生活习俗影响很大。本文从史前用龟现象这一侧面出发,依据考古资料,试分析了史前黄淮、江淮地区社会制度、原始崇拜、礼制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传承和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用龟现象 黄淮 江淮 文明化
原文传递
新稻1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书玉 薛应征 +2 位作者 刘贺梅 孙建权 王业强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年第5期24-25,共2页
  新稻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近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722E.近两年在黄淮粳稻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均表现优异.……
关键词 麦茬稻 黄淮 水稻 特征特性 整精米率 沿黄稻区 粳稻区 垩白粒率 直链淀粉 区域试验 田间试验 垩白度 出糙率 糙米率 碱消值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馒头加工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峰 殷贵鸿 +4 位作者 韩玉林 王丽娜 唐建卫 李新平 杨光宇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选用黄淮麦区南部主栽品种和近几年国家审定的品种共42个,研究其馒头加工品质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关系及影响馒头品质的主要小麦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2个小麦品种馒头总评分75.8分,达到80分以上的占24%;适合制作优质馒头的品种有豫农03... 选用黄淮麦区南部主栽品种和近几年国家审定的品种共42个,研究其馒头加工品质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关系及影响馒头品质的主要小麦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2个小麦品种馒头总评分75.8分,达到80分以上的占24%;适合制作优质馒头的品种有豫农035、郑育麦029、周99133、周麦16、花培5号、周麦19、偃展4110、漯4518、豫麦34和丰舞981。馒头总评分与面粉白度和亮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灰分、直链淀粉和膨胀势呈显著负相关。对主要小麦品质性状进行协调选择是选育优质馒头小麦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馒头加工品质 黄淮
下载PDF
黄淮平原区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与配套技术规程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奎明 隋学艳 +1 位作者 贾春林 杨秋玲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机械化直接还田 配套技术规程 平原区 玉米秸秆 黄淮 玉米收获 秸秆切碎 机械耕作
下载PDF
北宋以前泗水沟通黄淮之军事交通述论
18
作者 郜耿豪 《军事历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泗水位于黄淮地区东部,中国历代先民在这一自然水道的基础上,先后开凿了菏水、汴水、睢水、桓公渎等支流,它们与泗水干流一道,沟通了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是隋以前连接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隋通济渠开凿后退居辅助地位,北宋末年黄河改道... 泗水位于黄淮地区东部,中国历代先民在这一自然水道的基础上,先后开凿了菏水、汴水、睢水、桓公渎等支流,它们与泗水干流一道,沟通了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是隋以前连接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隋通济渠开凿后退居辅助地位,北宋末年黄河改道南流后逐步湮灭。泗水干支流在北宋以前的军事运输中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主要的军事运输路线有汴水——泗水、桓公渎——泗水及泗水干流等,在军事行动中,或使用其中的一条水路,或使用两条以上水路。交战双方在利用这些水道的同时,还围绕它们进行交通线斗争,主要包括袭扰后方、断敌粮道、断敌进退之路等,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水 菏水 汴水 桓公渎 黄淮 军事交通
原文传递
黄淮大豆产区土壤养分状况与根瘤菌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大伟 李俊 曹凤明 《大豆科技》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根瘤菌 大豆 应用 产区 黄淮 土壤样品 研发中心
下载PDF
黄淮花鼓秧歌与安徽花鼓灯的同源考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晓青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9-56,共8页
一、两种不同舞蹈的同源母体——“凤阳花鼓” 凤阳,秦并天下时属九江郡,汉立钟离县,隋代团濠水穿城而过,改称濠州,明朝置临濠府(凤阳府)。明初在此营造中都城,临濠府曾领九州十八县,辖区一度包括苏北、豫南、豫东南、鄂北以及安徽中部... 一、两种不同舞蹈的同源母体——“凤阳花鼓” 凤阳,秦并天下时属九江郡,汉立钟离县,隋代团濠水穿城而过,改称濠州,明朝置临濠府(凤阳府)。明初在此营造中都城,临濠府曾领九州十八县,辖区一度包括苏北、豫南、豫东南、鄂北以及安徽中部等大片地区。清初沿明建制,后又屡经更改逐渐缩小,辛亥后进一步取消凤阳府,直隶安徽,遂形成现在的定制。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打花鼓 秧歌 凤阳歌 安徽 黄淮 双人配合 原型角色 表演形式 舞蹈学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