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中下游河岸缓冲带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赵清贺
卢训令
汤茜
张祎帆
刘璞
-
机构
教育部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6,共10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黄河中下游典型河段河岸带植被格局与土壤环境耦合机制"(2014M550382)
"黄河下游典型河岸带植被格局与坡面侵蚀过程的耦合机制"(2015T80766)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红壤区河岸植被缓冲带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调控机理研究"(41301197)
教育部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黄河中下游典型河段河岸带植被格局与土壤环境的耦合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GTYR201301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16IRTSTHN012)
-
文摘
在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中下游河岸缓冲带土壤结构和植被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研究选择黄河中下游郑州—开封段河岸缓冲带作为研究区,探讨河岸人工林表层0~20 cm土壤颗粒组成和分形维数在不同植被类型和河岸缓冲距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群落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颗粒质量分数呈非均匀分布,土壤质地空间分布表现为同质性,不同植被类型和河岸缓冲距离对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D为2.75左右,土壤结构良好;2)D值与黏粒质量分数均与土壤全碳(TC)、总有机碳(TOC)和全氮(TN)的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1),砂粒质量分数则与TC、TOC和TN质量分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粉粒质量分数只与TN质量分数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3)草本高度、乔木胸径、高度和郁闭度与D值、粉粒和黏粒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砂粒质量分数呈负相关。说明河岸人工林覆盖和生物量越大,土壤结构越好。
-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分形特征
群落特征
河岸缓冲带
黄河中下游滩地
-
Keywords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al dimens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riparian buffer zone
floodplai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