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歌发源地文化生态的认识问题——近年有关渝东南民歌《黄杨扁担》的论争及其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心宪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11,19,共8页
近年有关《黄杨扁担》发源地的论争,由于未能实际上升到文化思考需要的认识层面更深入地讨论下去,最后因缺失话题而终场,文化生态保护的时代意义和区域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揭示。《黄杨扁担》不仅仅是经过文人定型的一种民歌的歌词,更重... 近年有关《黄杨扁担》发源地的论争,由于未能实际上升到文化思考需要的认识层面更深入地讨论下去,最后因缺失话题而终场,文化生态保护的时代意义和区域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揭示。《黄杨扁担》不仅仅是经过文人定型的一种民歌的歌词,更重要的是与区域民间音乐曲调不分家的多种民俗歌谣,离开秀山花灯民俗文化的生态“语境,”秀山作为《黄杨扁担》发源地的依据就不可能真正阐释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扁担 民歌发源地 文化生态 秀山花灯
下载PDF
析秀山民歌《黄杨扁担》的一字之误 被引量:2
2
作者 东人达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重庆市秀山民歌《黄杨扁担》多年来广为流传。歌词中的"下柳州",经过笔者的各方面考证,实际应该是"下酉州",这首民歌则产生于民国以前。秀山、酉阳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两地应该求同存异,携手开发传统民族文化资源。
关键词 黄杨扁担 秀山 酉阳
下载PDF
《黄杨扁担》发源地之争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玉清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2年第9期78-79,共2页
早在1980年元月,四川省群众艺术馆出版了李树广编写的《秀山花灯选集》。书中李树广将《黄杨扁担》的原唱词“下柳州”改为“下酉州”,并在曲谱后加了注释:“原来传唱中的‘柳州’应为‘酉州’,秀山方言读柳,即四川省酉阳县,古代... 早在1980年元月,四川省群众艺术馆出版了李树广编写的《秀山花灯选集》。书中李树广将《黄杨扁担》的原唱词“下柳州”改为“下酉州”,并在曲谱后加了注释:“原来传唱中的‘柳州’应为‘酉州’,秀山方言读柳,即四川省酉阳县,古代为州府,故称酉州。”他的这一改动,导致了1980年以后出版的《中国民歌第二集》、《中国民歌选400首》、《中国百唱不厌歌曲》等书的仿效刊载,在较大范围内造成了误导,也是导致2000年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某著名歌手把“柳”解释成“酉”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扁担 发源地 争论 民歌
下载PDF
渝东南花灯调民歌《黄杨扁担》的“风诗”性审美特质
4
作者 杨林舒 《音乐生活》 2023年第5期62-65,共4页
《黄杨扁担》是源自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首花灯调民歌,在全国具有极高的传唱度和知名度。《黄杨扁担》创作于当地人民的劳作过程中,歌者将个人的经历与内心情感以歌唱的形式直接表达,具有情本导向的世俗性特征。《黄杨扁担... 《黄杨扁担》是源自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首花灯调民歌,在全国具有极高的传唱度和知名度。《黄杨扁担》创作于当地人民的劳作过程中,歌者将个人的经历与内心情感以歌唱的形式直接表达,具有情本导向的世俗性特征。《黄杨扁担》的歌唱内容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歌词淳朴凝练,曲调自然轻快,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生命热情与对美好爱情的期盼,渗透着诗意美。产生于秀山花灯歌舞文化的背景中,《黄杨扁担》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其传唱及传播过程中,歌词经历了学者采集、修改与考辨到最后定型的过程。民歌《黄杨扁担》经专业学者采于民间并修改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美 生命热情 秀山花灯 风诗 黄杨扁担 渝东南 审美特质 民歌
原文传递
秀山——因书法而美丽
5
作者 周继中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0年第8期55-62,共8页
秀山,位于武陵山脉的中断,襟黔带楚,素有“小成都”之美誉,是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全国花灯歌舞之乡,曾以一曲《黄杨扁担》而蜚声海外。这里山水清奇,物阜民殷,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闪现着王铎、吴昌硕、何绍基、王文治... 秀山,位于武陵山脉的中断,襟黔带楚,素有“小成都”之美誉,是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全国花灯歌舞之乡,曾以一曲《黄杨扁担》而蜚声海外。这里山水清奇,物阜民殷,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闪现着王铎、吴昌硕、何绍基、王文治、黄宾虹等数十位大师的真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山 书法 黄杨扁担 先进县 吴昌硕 何绍基 王文治 黄宾虹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文化资源争夺——以秀山民歌《黄杨扁担》为例
6
作者 聂麒赞 《民族艺林》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黄杨扁担》是闻名全国的四川民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场域的变迁,《黄杨扁担》逐渐成为地区发展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资本,为谋求地区发展,区域间文化资源的竞争初露端倪,《黄杨扁担》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借由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黄杨扁担》是闻名全国的四川民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场域的变迁,《黄杨扁担》逐渐成为地区发展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资本,为谋求地区发展,区域间文化资源的竞争初露端倪,《黄杨扁担》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借由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其运作和发展的深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扁担 变迁 象征资本 场域 实践
下载PDF
黄杨扁担软溜溜
7
作者 刘发生 《新重庆》 2003年第11期45-46,共2页
一支悠扬悦耳的中国优秀民歌在秀山诞生,从秀山飞出。"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挑白米下柳州;人说柳州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旋律在云端中飘飞,音符在激情中回荡,质朴浓郁的渝东南土家风情,令人心醉魂动。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秀... 一支悠扬悦耳的中国优秀民歌在秀山诞生,从秀山飞出。"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挑白米下柳州;人说柳州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旋律在云端中飘飞,音符在激情中回荡,质朴浓郁的渝东南土家风情,令人心醉魂动。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秀山花灯曲调、家喻户晓的《黄杨扁担》。位于武陵山深处的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八百里梅江、酉水发源地,也是花灯龙灯、民族歌舞、民间艺术的海洋。《黄杨扁担》这首充满泥土芬芳的土家风情民歌,就在这片热土上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黄杨扁担 土家族 秀山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育人途径和方法的实践探索——以秀山县溪口镇中心校“灯舞文化·黄杨扁担”为例
8
作者 刘丹 杨林 钟国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7期226-229,共4页
学校在文化积淀过程中不断寻找与时俱进的精神之源,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前行方向,在追求“文化立校”中致力于实现“文化兴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不断丰富及完善... 学校在文化积淀过程中不断寻找与时俱进的精神之源,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前行方向,在追求“文化立校”中致力于实现“文化兴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不断丰富及完善校本育人理念,可持续发展育人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融媒体传播方式,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本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 黄杨扁担 育人
下载PDF
秀山民歌
9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57-157,共1页
秀山民歌可以溯源至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兴盛于唐、宋,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秀山民歌包括劳动歌、山歌、风俗歌、生活歌四大品类,其中以山歌《黄杨扁担》为突出代表。 经初步普查,秀山民歌有上千首。单是秀山花... 秀山民歌可以溯源至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兴盛于唐、宋,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秀山民歌包括劳动歌、山歌、风俗歌、生活歌四大品类,其中以山歌《黄杨扁担》为突出代表。 经初步普查,秀山民歌有上千首。单是秀山花灯的歌曲,就有24大调,1000余首曲子。秀山民歌的音乐组织和演唱形式,如:节奏、节拍、调式音阶、音调、曲体结构、词曲结构、衬词和衬腔的运用都自成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山花灯 民歌 黄杨扁担 曲体结构 上古时代 演唱形式 音乐组织 调式音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