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十年代黄春明小说中的新殖民主义批判意识——以《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和《我爱玛莉》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映真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101,共13页
前言一九七○年代,台湾的文艺思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国府在台湾发动全面性的政治异端扑杀运动①,并在美国强力干预中国内战、以巨大军经援助和政治、外交支持在台湾树立军事波拿帕政权(Bonapartis... 前言一九七○年代,台湾的文艺思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国府在台湾发动全面性的政治异端扑杀运动①,并在美国强力干预中国内战、以巨大军经援助和政治、外交支持在台湾树立军事波拿帕政权(Bonapartiststate)。正是在这个国共内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新殖民主义 前殖民地 被殖民者 台湾社会 乡土文学 批判意识 资本主义 殖民统治 精英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 被引量:6
2
作者 尉天骢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于六十年代的台湾作家中,黄春明和跟他同时代的陈映真、王祯和、七等生一样,在他们的小说中都呈现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一个则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市镇.只不过陈映真笔下的小市镇是台北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于六十年代的台湾作家中,黄春明和跟他同时代的陈映真、王祯和、七等生一样,在他们的小说中都呈现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一个则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市镇.只不过陈映真笔下的小市镇是台北不远的莺歌,王祯和是台湾东部的花莲,七等生是台湾西部的通霄,而黄春明则是台湾东北部的宜兰.这三个地区,不仅因为地理位置和开发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市镇 救赎 陈映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台湾西部 台湾东部 台湾作家 两个世界 地理位置
下载PDF
从台湾社会的现实中一路走来——论黄春明小说的时代开创性、启蒙性和艺术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健民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今天,大家从各地千里迢迢聚集到这里来,讨论黄春明先生(以下敬称略)的文学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确实有独到的成就。依浅见,他的这个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作品对台湾光复以来的文学潮流的变化曾经起了开创性的和启蒙性的作用;... 今天,大家从各地千里迢迢聚集到这里来,讨论黄春明先生(以下敬称略)的文学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确实有独到的成就。依浅见,他的这个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作品对台湾光复以来的文学潮流的变化曾经起了开创性的和启蒙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他的作品在文学的艺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台湾社会 乡土社会 “乡土文学” 社会经济结构 文学精神 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现实 社会底层
原文传递
乡野的神秘经验——略论黄春明最近的三个短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瑞腾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我曾说:八十年代的黄春明,在小说上没有震撼性作品出现,所以他应该是属于六十、七十年代的小说作家.这样的推论与定位,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周密的.事实上,我在稍后一场座谈会的引言中概略谈了一九八五年皇冠版《黄春明小说集》出版以后的... 我曾说:八十年代的黄春明,在小说上没有震撼性作品出现,所以他应该是属于六十、七十年代的小说作家.这样的推论与定位,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周密的.事实上,我在稍后一场座谈会的引言中概略谈了一九八五年皇冠版《黄春明小说集》出版以后的五篇作品,并在一篇以《黄春明小说中的老人处境》为题的论文中,提到黄春明在八十年代后期的四篇作品(《现此时先生》、《瞎子阿木》、《打苍蝇》、《放生》)全处理老人问题,就已经修正了前面的说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八十年代 小说作家 神鬼信仰 国际学术研讨会 鬼故事 华文小说 关节疼痛 座谈会 老人问题
下载PDF
试论黄春明小说中的民族魂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红林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1年第2期11-16,共6页
黄春明小说最具震撼力的是其中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承续和流变,最明显地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其作品是从土地上 生长出来的,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疾苦密切相关,体现出台湾社会主... 黄春明小说最具震撼力的是其中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承续和流变,最明显地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其作品是从土地上 生长出来的,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疾苦密切相关,体现出台湾社会主要的时代精神及各种 变奏,自始至终贯穿着深沉的民族危机意识和强烈的社会改造愿望;2面对资本主义经济 对人文价值的扭曲高举起反抗的旗帜,在作品中张扬渐被时代遗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审美理 想;3探挖国民性格的劣根性,与“五四”先贤们不谋而合。黄春明小说中的地域性,即 台湾色彩,正是他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民族魂 传统人文精神的承续和流变
下载PDF
黄春明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1998年第4期84-93,共10页
宏观地审视本世纪中国社会结构和性质的演变,1949年是一划时代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此之后,除个别地区之外,中国广大土地上,一举铲除了旧有的社会制度,开始了迈向社会主义的途程.
关键词 现代乡土文学 小说 二三十年代中国 新殖民主义 资本主义 中国大陆 乡风民俗 精神病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批判的现实主义
下载PDF
乡野的神秘经验──略论黄春明最近的三个短篇
7
作者 李瑞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3,共3页
我曾说:八○年代的黄春明,在小说上没有震撼性作品出现,所以他应该是属于六○、七○年代的小说作家①。这样的推论与定位,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周延的。事实上,我在稍后一场座谈会的引言中概略谈了一九八五年皇冠版《黄春明小说集》出... 我曾说:八○年代的黄春明,在小说上没有震撼性作品出现,所以他应该是属于六○、七○年代的小说作家①。这样的推论与定位,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周延的。事实上,我在稍后一场座谈会的引言中概略谈了一九八五年皇冠版《黄春明小说集》出版以后的五篇作品②,并在一篇以《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小说 神鬼信仰 鬼故事 关节疼痛 社会变迁 民族主义 乡野传奇 国际学术研讨会
原文传递
精神世界的呈示和心理病症的诊察——黄春明小说创作的重要视角和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双一 周之涵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4,共10页
精神世界的呈示和心理病症的诊察是黄春明小说创作一以贯之的重要视角和特征。早期黄春明受存在主义影响,致力于刻画在压抑政治氛围和刻板教育制度下孤独和苦闷的精神状态。《文学季刊》时期,时代、社会变迁进入作家的视野,他着笔于都... 精神世界的呈示和心理病症的诊察是黄春明小说创作一以贯之的重要视角和特征。早期黄春明受存在主义影响,致力于刻画在压抑政治氛围和刻板教育制度下孤独和苦闷的精神状态。《文学季刊》时期,时代、社会变迁进入作家的视野,他着笔于都市文明侵入农村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和心理病变,并通过开掘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揭示其深层原因,塑造了阿Q式典型形象憨钦仔,却比阿Q更多了一点生活的笃定、坚强和善良的本性。1970年代,面对美日殖民经济、文化入侵的"新殖民主义",黄春明刻画部分台湾人洋奴化的思想扭曲以及普遍的物质受益而精神受虐的遭遇,说明在接受西方资本和技术走向现代化时,如何克服崇洋媚外等思想,保持本民族的尊严和精神,是广大第三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精神世界 心理病症 新殖民主义
下载PDF
现代消费社会的另类叙事──论黄春明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湘萍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4-122,共9页
本文以台湾作家黄春明在60年代创作的小说为对象,论述了现代主流叙事之外的另类现实,对现代消费社会出现之初作家的敏锐反应、深刻反省和艺术表现诸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个案研究,意在唤醒某种“历史记忆”,以期对世界资本主义体... 本文以台湾作家黄春明在60年代创作的小说为对象,论述了现代主流叙事之外的另类现实,对现代消费社会出现之初作家的敏锐反应、深刻反省和艺术表现诸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个案研究,意在唤醒某种“历史记忆”,以期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边缘国家或地区”所共同面临的境遇进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现实主义 大众消费社会 现代消费 社会转型 油漆匠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叙事 价值观念 大众社会
原文传递
论黄春明小说的抗挫折意识
10
作者 党鸿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2-57,共6页
黄春明是台湾成名较早的乡土作家,在文学史上处于鼎新革故的重要地位。他的小说,以台湾中南部城镇生活为背景,以工商社会的复杂矛盾为主体,全方位透视台湾人民抗挫折观念的本质内涵,并将这种精神品质,作为华夏民魂中最具生命力的基质,... 黄春明是台湾成名较早的乡土作家,在文学史上处于鼎新革故的重要地位。他的小说,以台湾中南部城镇生活为背景,以工商社会的复杂矛盾为主体,全方位透视台湾人民抗挫折观念的本质内涵,并将这种精神品质,作为华夏民魂中最具生命力的基质,极力加以维护和阐扬,同时精确揭示出抗挫折意识的历史新动态。小说的总体构思,超越了地域风情画的老套路,开拓出台湾小说回归本土后的一代现实主义新风,为中国当代心理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他的艺术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折意识 抗挫折 精神品质 人格 文化无意识 因果关系 小说 重要地位 中国当代 地域风情
下载PDF
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乡间情调和乡野色彩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书群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台湾文坛,黄春明凭着对故乡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命体验和对宜兰故乡的民间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台湾宜兰民间风情画”。本文意欲以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为支点,对黄春明小说中凸显... 在台湾文坛,黄春明凭着对故乡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命体验和对宜兰故乡的民间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台湾宜兰民间风情画”。本文意欲以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为支点,对黄春明小说中凸显出的浓郁的乡间情调和乡野传奇色彩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宜兰文化 民间书写 乡间情调 乡野色彩
下载PDF
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
12
作者 尉天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编者按:1998年10月29—31日,中国作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在京联合举办了台湾著名作家黄春明的作品研讨会;11月3日,又连续两天举办了《陈映真文集》首发式暨作品座谈会。黄春明、陈映真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作家、评论家、学者... 编者按:1998年10月29—31日,中国作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在京联合举办了台湾著名作家黄春明的作品研讨会;11月3日,又连续两天举办了《陈映真文集》首发式暨作品座谈会。黄春明、陈映真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作家、评论家、学者等共数十人参加了会议。本刊发表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市镇 陈映真 伦理关系 救赎 工业文 人与人 六十年代 消费文 乡土
原文传递
黄春明小说中的“广告”分析
13
作者 李瑞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关键词 小说 广告媒体 广告形态 户外广告 广告效果 油漆匠 《广告学》 广告文案 寡妇 阿拉伯数
原文传递
被抛入历史的人们
14
《台湾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81-86,共6页
被抛入历史的人们——重读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的小说黎湘萍*台湾的“乡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历史”,应该说自赖和的第一部小说《斗闹热》(1926)起,就已经自然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论述的“话语”,却分别集中... 被抛入历史的人们——重读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的小说黎湘萍*台湾的“乡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历史”,应该说自赖和的第一部小说《斗闹热》(1926)起,就已经自然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论述的“话语”,却分别集中出现于三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未。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历史的人 “乡土文学” “知识分子” 作品 女性主义 当代台湾 “历史” 小说
原文传递
黄春明小说《溺死一只老猫》中的城乡冲突
15
作者 宋媛媛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期13-14,共2页
台湾作家黄春明以"小人物代言人"的视角审视转型期的台湾社会,以"真挚的人生态度"关心底层小人物。《溺死一只老猫》中黄春明将审视的目光投诸转型期的乡土,在"城市化"进程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乡土中国的经验在"现代"... 台湾作家黄春明以"小人物代言人"的视角审视转型期的台湾社会,以"真挚的人生态度"关心底层小人物。《溺死一只老猫》中黄春明将审视的目光投诸转型期的乡土,在"城市化"进程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乡土中国的经验在"现代"的挤压下遭遇逼仄的生存空间,而在转型期的城乡冲突书写中,这样的城乡冲突有着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溺死一只老猫》 城乡冲突 文化 权力秩序
下载PDF
论黄春明小说的多元审美特征及拓展意蕴
16
作者 粟多贵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81-84,91,共5页
黄春明是我国台湾最著名的乡土派作家。其小说创作成就显著,风格独特,呈多元审美特征及拓展意蕴。特别是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美;最下层小人物灵魂深处所蕴含的伤痕美;于危难时刻所生发出的... 黄春明是我国台湾最著名的乡土派作家。其小说创作成就显著,风格独特,呈多元审美特征及拓展意蕴。特别是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美;最下层小人物灵魂深处所蕴含的伤痕美;于危难时刻所生发出的心灵美等,都有深刻形象的描绘与揭示。而在这些难忘的美质展现中,又蕴含一抹挥之不去的对国家、民族和弱势群体的忧患意识与挚爱情怀。它对清除社会的污浊,净化人们的心灵,拓展乡土文学的发展空间,以及对"台独文学"无形的抨击,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价值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多元审美特征 拓展意蕴 价值意义
原文传递
宜兰文化的价值偏爱与理性观照——论黄春明小说的民间文化底蕴
17
作者 张书群 李赋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8X期37-39,共3页
在台湾文坛,黄春明凭着对故乡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命体验和对宜兰故乡的民间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台湾宜兰民间风情画",表达了对宜兰传统文化的价值偏爱与理性观照。以宜兰文... 在台湾文坛,黄春明凭着对故乡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命体验和对宜兰故乡的民间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台湾宜兰民间风情画",表达了对宜兰传统文化的价值偏爱与理性观照。以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为支点,对黄春明小说中对宜兰民间文化的价值偏爱与时代变迁的理性观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宜兰民间文化底蕴 价值偏爱 理性观照
下载PDF
试论黄春明小说思想内容的转变
18
作者 翁光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0-87,共8页
黄春明是台湾省的重要“乡土文学”作家,他一九七二年以后的作品比起以前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黄春明有过坦诚的自白:“在我写以小人物为主的那一系列的小说的时候,我获得了‘有良心的作家’、‘人道主义作家... 黄春明是台湾省的重要“乡土文学”作家,他一九七二年以后的作品比起以前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黄春明有过坦诚的自白:“在我写以小人物为主的那一系列的小说的时候,我获得了‘有良心的作家’、‘人道主义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悲天悯人的胸怀’等等这一类的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人物 思想内容 作品 社会批判 作家 台湾省 人道主义 六十年代 苹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