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七十年代黄春明小说中的新殖民主义批判意识——以《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和《我爱玛莉》为中心 |
陈映真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2
|
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 |
尉天骢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1998 |
6
|
|
3
|
从台湾社会的现实中一路走来——论黄春明小说的时代开创性、启蒙性和艺术性 |
曾健民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4
|
乡野的神秘经验——略论黄春明最近的三个短篇 |
李瑞腾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1998 |
2
|
|
5
|
试论黄春明小说中的民族魂 |
刘红林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1 |
2
|
|
6
|
黄春明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
朱双一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1998 |
2
|
|
7
|
乡野的神秘经验──略论黄春明最近的三个短篇 |
李瑞腾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8
|
精神世界的呈示和心理病症的诊察——黄春明小说创作的重要视角和特征 |
朱双一
周之涵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现代消费社会的另类叙事──论黄春明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 |
黎湘萍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0
|
论黄春明小说的抗挫折意识 |
党鸿枢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1
|
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乡间情调和乡野色彩 |
张书群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7 |
1
|
|
12
|
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 |
尉天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3
|
黄春明小说中的“广告”分析 |
李瑞腾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被抛入历史的人们 |
|
《台湾研究》
CSSCI
|
1996 |
0 |
|
15
|
黄春明小说《溺死一只老猫》中的城乡冲突 |
宋媛媛
|
《文教资料》
|
2013 |
0 |
|
16
|
论黄春明小说的多元审美特征及拓展意蕴 |
粟多贵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
2004 |
0 |
|
17
|
宜兰文化的价值偏爱与理性观照——论黄春明小说的民间文化底蕴 |
张书群
李赋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试论黄春明小说思想内容的转变 |
翁光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