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劈裂光学相干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付林 张卯年 +1 位作者 王炜 杨炳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的影象学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Staphyloma,PS)患者29例(40眼),行A超测眼轴、B超检查、裂隙灯、散瞳间接检眼镜、眼底照像、最佳矫正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optica...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的影象学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Staphyloma,PS)患者29例(40眼),行A超测眼轴、B超检查、裂隙灯、散瞳间接检眼镜、眼底照像、最佳矫正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用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结果OCT显示40眼中有10眼(25%)有视网膜劈裂。其OCT图像特征主要为一个广泛的低反射空间将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分为内外两层,中等度柱状反射桥接两层,色素上皮层前不规则细的中等度反射附着。无视网膜劈裂PS眼黄斑中心凹、距离中心凹150μm、500μm、1000μm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分别为129.33±17.69μm,143.68±16.17μm,178.92±20.53μm,210.45±23.89μm,均与眼轴长呈负相关。结论OCT能清晰观察PS眼的视网膜劈裂,PS眼视网膜劈裂较常见,它与眼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巩膜葡萄肿 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扫描 图像特征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彭娇玲 朱小华 +1 位作者 谭钢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44眼),并将其分成两组,即黄斑劈裂组(24眼)和黄斑裂孔组(20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眼术前及术后视力、OCT及mfERG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均为P<0.05),黄斑劈裂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幅度大于黄斑裂孔组(P<0.05)。视力进步者黄斑劈裂组为91.7%,黄斑裂孔组为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示黄斑劈裂组24眼中22眼(91.7%)黄斑区完全愈合,2眼(8.3%)好转;黄斑裂孔组20眼中8眼(40.0%)完全愈合,6眼(30.0%)好转,6眼(30.0%)未愈合;两组黄斑区完全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fERG示术后6个月时,黄斑劈裂组1环P1波潜伏期为(37.50±3.62)ms,与术前的(44.23±4.35)ms相比明显缩短(P<0.05),而黄斑裂孔组为(38.54±4.75)ms,与术前的(40.31±2.80)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1波振幅密度在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逐渐提高,但仍略低于术前(均为P<0.05)。术前mfERG的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缺如或低平,旁中心凹区域有多处不规则低反应区。术后愈合患者mfERG的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逐渐恢复,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反应区减少或消失。两组术中未见医源性裂孔形成,术后无眼内出血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形成伴有视力受损之后、裂孔形成之前及时行玻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 被引量:9
3
作者 籍雪颖 张金嵩 孙宏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对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20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行改进的后巩膜加固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期最佳矫正视力较术...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对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20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行改进的后巩膜加固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期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示劈裂的视网膜内外层之间的腔隙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5例劈裂腔完全消失,3例伴有浅脱离的视网膜均达到解剖复位,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察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改进的后巩膜加固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后巩膜加固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殷志博 闵思 +2 位作者 魏玉华 郝玉华 叶存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并将其分为2组: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设为手术组(17只眼);不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定期随访观察的设为对照组(14只眼)。其中手术组的患者接受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分别比较手术组术前术后、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最高值、多焦视网膜电图的b波振幅和三维地形图的变化。手术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随访期前后的BCV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MxFT、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手术组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力下降。黄斑区视网膜劈裂最高值:手术组术后视网膜劈裂高度较术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网膜劈裂高度增加。mfERG:手术组术后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大部分患者三维地形图示中央峰较术前逐渐增高,位于旁中心凹区域的低反应区变少或消失。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b波振幅明显下降,三维地形图显示大部分患者末次随访较初诊时中央峰减低,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低反应区增加。并发症:手术组术中未造成医源性裂孔,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或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有1只眼发生了周边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遂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半年后行眼内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在位。对照组中有2只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黄斑裂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能够使劈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多焦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非内界膜剥除与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秀菊 罗向东 +2 位作者 孙摇遥 黎晓新 张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估非内界膜剥除及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3月至2018月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屈光度≥-8.0 DS或眼轴长度≥26.5 mm,M... 目的评估非内界膜剥除及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3月至2018月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屈光度≥-8.0 DS或眼轴长度≥26.5 mm,MF伴或不伴有中心凹视网膜脱离(FD)、黄斑前膜(ERM)及板层裂孔(LMH)患者23例25眼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非内界膜剥除组11例11眼和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12例14眼。2个组年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均在曲安奈德(TA)染色辅助下剥除玻璃体后皮质。分别比较2个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CVA、MF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内界膜剥离组与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患者术眼术后BCVA(LogMAR)分别为0.47±0.30和0.4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2)。22眼MF缓解和视网膜复位。无内界膜剥离组10例10眼达到解剖复位的时长为2.5(1.8,9.3)个月,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中12例12眼为1.0(1.0,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00,P=0.09)。非内界膜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9%;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1眼,占7%。结论MF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均能缓解,术中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MF缓解速度优于无内界膜剥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手术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慧娟 秦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后巩膜加固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45例高度近视伴随黄斑劈裂患者,35例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照组10例行单纯后巩膜... 目的研究后巩膜加固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45例高度近视伴随黄斑劈裂患者,35例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照组10例行单纯后巩膜加固术,术后1月、3月观察患者视力及黄斑劈裂情况(OCT)。结果术后3月后巩膜加固组有3例患者黄斑劈裂减轻,视力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27例视力明显提高、且OCT可见黄斑劈裂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临床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劈裂 后巩膜加固术
原文传递
OCT对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劈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立 董应丽 +1 位作者 孔众 郭希让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劈裂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其他检查方面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2月就诊的高度近视眼合并视力下降,临床表现或其他检查均无特征性表现。而用OCT确诊为黄斑劈裂的患者12例20只眼的特征。结...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劈裂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其他检查方面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2月就诊的高度近视眼合并视力下降,临床表现或其他检查均无特征性表现。而用OCT确诊为黄斑劈裂的患者12例20只眼的特征。结果所有患者的OCT图像均表现为典型的黄斑劈裂,劈裂以外层为主,其中2例患眼伴有神经上皮脱离,5例患眼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结论OCT对黄斑劈裂具有独特的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黄斑劈裂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志勇 姚宜 +3 位作者 刘欣怡 闵云花 陈志义 韩丽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32例32眼,屈光度为-12.00^-20.00(平均-15.78±2.16)D。平均最佳... 目的:评价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32例32眼,屈光度为-12.00^-20.00(平均-15.78±2.16)D。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4.1±0.4。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内界膜采用吲哚菁绿染色并顺利剥除,术毕进行气体填充。术后随访1~9(平均4.5)mo,观察术后视力及黄斑劈裂愈合效果。结果:共30例30眼(94%)患者劈裂腔消失,视力较术前提高,视物变形改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1,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非黄斑裂孔超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有效保存视功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剥除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在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施靖容 樊莹 赵婷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87-1189,共3页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中,疗效肯定,前景可期。我们针对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与术式变迁作一全面综述,并进一步讨论其应用于眼底手术中的发展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梦平 马聪慧 薛安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分析30例(52眼)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的MT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14例(26眼),黄斑脱离不合并黄斑裂孔(M... 目的探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分析30例(52眼)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的MT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14例(26眼),黄斑脱离不合并黄斑裂孔(MD)11例(19眼),黄斑脱离合并黄斑裂孔(MHMD)5例(7眼)。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后巩膜加固联合前房穿刺放液术。手术前后各组视力和眼轴长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MF组为0.82±0.15和0.58±0.24(t=7.552,P〈0.001),MD组为1.06±0.17和0.71±0.27(t=7.120,P〈0.001),MHMD组为1.78±0.22和0.91±0.21(t=17.571,P〈0.001),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3个月平均眼轴长度为(29.59±1.57)mm和(27.60±1.35)mm,眼轴缩短(1.99±0.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0,P〈0.001)。MHMD患眼视网膜均复位,4眼(4/7)裂孔闭合。所有MD患眼及21只MF患眼视网膜复位,余5只MF患眼病情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结膜损伤、视物变形或变形加重等。结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MTM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可考虑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牵引性黄斑病变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OCT影像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世玮 吴强 +3 位作者 陈颖 贾丽丽 宋蓓雯 杜新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OCT形态学特征,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369只眼)屈光度≥-6.0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继发视网膜劈裂的OCT表现以及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OCT形态学特征,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369只眼)屈光度≥-6.0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继发视网膜劈裂的OCT表现以及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OCT显示68例(93只眼)存在视网膜劈裂;其中78只眼为外层劈裂,14只眼为混合性劈裂,1眼为内层劈裂.所有存在劈裂眼中,2只眼劈裂远离黄斑区,91只眼位于黄斑区,累及一至四个象限不等,其中53只眼为中央凹劈裂,38只眼为旁中央凹劈裂,中央凹劈裂的形态多样,并伴有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牵引、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板层裂孔等改变.所有高度近视眼患者中,视网膜劈裂眼与未发生视网膜劈裂眼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牵引或视网膜前膜以及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ogistic回归结果示:超长眼轴(≥29mm)是视网膜劈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屈光度并不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牵引或视网膜前膜以及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02,0.073,0.027,0.003,0.011).结论 OCT能明确视网膜劈裂发生的部位,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视网膜劈裂多发生在黄斑中央凹.可累及整个黄斑区,以外层劈裂多见.视网膜劈裂的发生与超长眼轴、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牵引以及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 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冰洁 易允娣 +1 位作者 刘贺婷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屈光度、眼轴、OCT的变化。屈光度、眼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CVA(Log MAR)、黄斑劈裂腔的大小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OCT显示26只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或者减小23只眼(88. 46%),1只眼劈裂增大,1只眼发展为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变化不明显。术后3、6、12、18、24个月B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30. 98±2. 71)mm,术后3、6、12、18、24个月依次为(29. 63±2. 78) mm、(30. 09±2. 72) mm、(30. 51±2. 63) mm、(30. 68±2. 57)mm、(30. 86±2. 46) mm。术后眼轴持续增长,术后24个月眼轴虽较术前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内屈光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8个月和术后24个月屈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一定效果,不仅可以有助于黄斑劈裂腔的减少,还可以稳定眼轴,改善中心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申战省 陈梦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以异体硬脑膜或异体巩膜进行后巩膜加固术30例(37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5年。结果术后OCT显示37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33眼(89.2%),2眼劈裂...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以异体硬脑膜或异体巩膜进行后巩膜加固术30例(37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5年。结果术后OCT显示37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33眼(89.2%),2眼劈裂无变化,2眼发展为黄斑孔。术后屈光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0,P=0.000)。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4,P=0.011)。术前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29.42±2.67)mm。术后6个月、1、3和5年依次为:(28.21±1.87)mm、(28.63±1.62)mm、(29.16±2.15)mm和(29.31±2.42)mm。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远期效果良好,可以稳定眼轴,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劈裂 高度近视 后巩膜加固术 效果 远期
原文传递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军 杨艳 +2 位作者 谷威 马列 杨承勋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0-2014年眼轴26 mm以上的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0例24眼。方法采用25G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0-2014年眼轴26 mm以上的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0例24眼。方法采用25G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其中6眼合并白内障,术中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检查矫正视力(Log MAR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OCT图像根据ETDRS分区分为黄斑中心、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20.54±38.63)周。主要指标矫正视力,OCT图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前患眼平均视力1.41±0.51,术后3个月0.58±0.69(P=0.001)。术前黄斑中心、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52.36±111.28)μm、(425.05±78.39)μm、(415.10±74.43)μm、(404.55±56.03)μm、(451.45±93.49)μm,术后12周时分别为(233.09±78.72)μm、(260.18±41.04)μm、(260.36±29.85)μm、(289.41±28.38)μm、(237.55±53.57)μm(P均=0.000)。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有助于近视性黄斑劈裂眼的视力提高及黄斑劈裂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
原文传递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玉萍 夏慧娟 樊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
病理性近视常并发一系列眼底病变,黄斑劈裂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黄斑劈裂病程中合并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时可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为多种牵引因素和视网膜自身因素影响导致的黄斑... 病理性近视常并发一系列眼底病变,黄斑劈裂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黄斑劈裂病程中合并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时可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为多种牵引因素和视网膜自身因素影响导致的黄斑结构和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视功能。关于黄斑劈裂的治疗在手术方面仍有争议。本综述着重就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治疗策略及预后做一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微视野 预后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和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诸钱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8期670-672,共3页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和黄斑裂孔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类眼科疾病,也是目前致盲最主要的原因[1]。虽然大部分患者的视网膜劈裂变化较慢,但在其合并后可能会引起黄斑裂孔,甚至会引发视网膜脱落,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2]。目前,手术是治疗高度...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和黄斑裂孔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类眼科疾病,也是目前致盲最主要的原因[1]。虽然大部分患者的视网膜劈裂变化较慢,但在其合并后可能会引起黄斑裂孔,甚至会引发视网膜脱落,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2]。目前,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主要手段,其中玻璃体切割术是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视力[3]。为此,本研究分析了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王倩 原公强 +1 位作者 高华 张静静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4-668,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C_(3)F_(8),填充治疗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检查诊断为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HM-MH患...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C_(3)F_(8),填充治疗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检查诊断为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HM-MH患者23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年龄(54.43±12.96)岁。伴与不伴黄斑劈裂者分别为12例12只眼、11例11只眼,并据此分为劈裂组、非劈裂组。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黄斑裂孔(MH)直径、logMARBCVA、AL、后巩膜葡萄肿眼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均行PPV联合ILM剥除、C_(3)F_(8).填充手术。随访时间为末次手术后至少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后BCVA变化及MH闭合情况。组内手术前后BCVA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组间手术前及手术后BCVA比较采用Mann-whiteny U检验。结果初次手术后,23只眼中,MH闭合17只眼(74%,17/23)。劈裂组12只眼中,MH闭合8只眼(66.7%,8/12),未闭合4只眼(33.3%,4/12);非劈裂组11只眼中,MH闭合9只眼(81.8%,9/11),未闭合2只眼(18.2,2/11)。两组患眼初次手术后MH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3个月,劈裂组、非劈裂组患眼1ogMARBCVA分别为1.00±0.46、1.03±0.83和0.53±0.63、0.55±0.41。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0.358);手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7)。劈裂组与非劈裂组患眼间1ogMARBCVA比较,手术后1、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7、0.950)。结论PPV联合ILM剥除、C_(3)F_(8)填充手术治疗伴与不伴黄斑劈裂的HM-MH能促进多数患眼MH闭合,改善患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C_(3)F_(8)
原文传递
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林燕 朱双倩 +1 位作者 苏炎峰 薛安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 观察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形态改变,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 155例5~73岁高度近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将其中... 目的 观察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形态改变,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 155例5~73岁高度近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将其中诊断为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187例患者中低龄的(<20岁)7例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主觉验光、眼底照相,裂隙灯联合Goldmann三面镜、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B型超声和OCT检查.结果 低龄(<20岁)患者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中占3.74% (7/187).7例患者均有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史,其中5例(7只眼)患者有较明确的既往主觉验光记录,近视度数平均每年加深0.58~1.57 D.等效球镜度数-12.50~-19.38 D,平均(-15.59±2.48)D;眼轴长度28.29~33.52 mm,平均(29.89±1.50) mm;最佳矫正视力0.3~0.9.B型超声检查发现9只患眼均有后巩膜葡萄肿;OCT检查发现9只患眼均有外层劈裂,其中6只眼外层劈裂累及中心凹;5只眼伴有内层劈裂;未发现非裂孔性黄斑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引等.结论 黄斑劈裂较少见于低龄高度近视患者,在研究中低龄(<20岁)患者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中占3.74%.低龄患者黄斑劈裂的OCT特征性表现为单纯性黄斑劈裂:外层劈裂,易累及黄斑中心凹,多伴内层劈裂.后巩膜扩张可能是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发病和病程演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光相干断层扫描 后巩膜葡萄肿
原文传递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合并黄斑劈裂1例
19
作者 张树军 吕爱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5-587,共3页
患儿男,7岁。因视力差于2017年2月8日首诊于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史、全身病史,父母否认近亲结婚。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5,最佳矫正视力(BCVA)-4.25 DS/-1.50 DC×10°→0.4;左眼视力0.2,BCVA-4.00 DS/... 患儿男,7岁。因视力差于2017年2月8日首诊于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史、全身病史,父母否认近亲结婚。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5,最佳矫正视力(BCVA)-4.25 DS/-1.50 DC×10°→0.4;左眼视力0.2,BCVA-4.00 DS/-1.50 DC×10°→0.4。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晶状体透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黄斑区神经视网膜层呈囊样改变,视网膜层间劈裂,黄斑中心视网膜增厚至厚度分别为385、397μm(图1)。建议患儿散瞳后行眼底检查,但其未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黄斑劈裂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克波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25例(25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眼)给予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照组(11眼)给予玻璃体切除但未联... 目的探讨和评价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25例(25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眼)给予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照组(11眼)给予玻璃体切除但未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3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率、视物变形改善率和视力提高率。结果治疗组视网膜复位率、视物变形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率21.43%,对照组18.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界膜剥除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可明显提高视网膜复位率,改善视物变形,对术后视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剥除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