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后肌两种移位术式矫治麻风垂足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钱坚革 姚伟华 钱崇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分析胫后肌移位术矫正麻风致垂足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 ,并比较皮下法和经骨间膜法不同肌腱路径及不同肌腱止点的远期效果。 方法  2 0 0 1年 1~ 10月对近 10年的 37例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对患者的步态、踝关节的主动背屈和跖屈... 目的 分析胫后肌移位术矫正麻风致垂足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 ,并比较皮下法和经骨间膜法不同肌腱路径及不同肌腱止点的远期效果。 方法  2 0 0 1年 1~ 10月对近 10年的 37例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对患者的步态、踝关节的主动背屈和跖屈、移位肌肌力变化、足部畸形和溃疡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疗效的评价等进行检查和记录 ,综合评定手术疗效。 结果 胫后肌移位术经皮下隧道法 2 2例 ,经骨间膜法 15例 ;肌腱止于骨孔 9例 ,其余均止于肌腱。所有患者均行跟腱延长。手术总优良率达 86 %。经骨间膜法的主动背屈功能优于皮下隧道法。获得随访时间 35例 (1例失访 ,1例死于肿瘤 ) ,随访时间 2~ 11年 ,平均 4年。有 14例出现轻度足内翻 ,主要发生在经皮下隧道的患者 ;与经骨间膜法的 13例中仅出现 2例相比较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其中并发症 :垂趾 5例 ;小腿肌肉萎缩 4例 ;肌腱吻合处断裂与肌腱粘连各 1例。 结论 胫后肌移位术矫正垂足可获优良的远期效果 ,应尽量采用经骨间膜法胫后肌移位术以避免术后并发足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 移位术式矫治 麻风垂足 远期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胫后肌腱移位术矫治麻风垂足的疗效
2
作者 吴慰师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3-164,共2页
腓总神经损害所致垂足是麻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张等(1991)报告为15.69%,我们对广东、江西1480例的调查为11.0%。腓总神经损害可致其支配的胫前肌、伸姆长肌和伸趾长肌瘫痪,致踝及跖趾关节丧失主动背屈能力,足便随重力自然下垂(垂足... 腓总神经损害所致垂足是麻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张等(1991)报告为15.69%,我们对广东、江西1480例的调查为11.0%。腓总神经损害可致其支配的胫前肌、伸姆长肌和伸趾长肌瘫痪,致踝及跖趾关节丧失主动背屈能力,足便随重力自然下垂(垂足)。由于足下垂,行走时为了防止足尖触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腱移位术 矫治 麻风垂足
下载PDF
胫后肌移位矫治麻风垂足时的护理
3
作者 张敏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9-180,共2页
麻风性垂足是腓总神经受损,使胫前肌,伸拇长肌和伸趾长肌瘫痪,踝关节丧失主动背屈功能,走路时足随着重力而下垂。这非但影响外观,还给患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外科手术可恢复正常步态,从而减少前足和足外侧缘因压力过于集中而引起的损伤... 麻风性垂足是腓总神经受损,使胫前肌,伸拇长肌和伸趾长肌瘫痪,踝关节丧失主动背屈功能,走路时足随着重力而下垂。这非但影响外观,还给患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外科手术可恢复正常步态,从而减少前足和足外侧缘因压力过于集中而引起的损伤。我院于1997年9月在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协作下,为23例垂足患者做了胫后肌移位术;他们均为男性,年龄41~60岁;TT 8例、LL 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移位 矫治 麻风垂足 护理
下载PDF
麻风垂足胫后肌移位术前后肌力训练
4
作者 楼月琴 钱崇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麻风垂足胫后肌移位术 手术前 手术后 肌力训练
下载PDF
麻风性垂足矫治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5
作者 林秀华 江植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麻风垂足 矫治疗 手术前 手术后 护理
下载PDF
麻风性垂足伴巨大皮角1例
6
作者 高峡 严莉丽 乐春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7期423-423,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右拇趾前端持续角化增生7年于2013年3月12日就诊。2006年患者右拇趾外伤后发生破溃感染,于外院行拔甲术,伤口愈合后拇趾前端逐渐出现角化增生,刮除后部分脱落,随后又继续生长,且角化增长速度较快,形成右拇趾端...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右拇趾前端持续角化增生7年于2013年3月12日就诊。2006年患者右拇趾外伤后发生破溃感染,于外院行拔甲术,伤口愈合后拇趾前端逐渐出现角化增生,刮除后部分脱落,随后又继续生长,且角化增长速度较快,形成右拇趾端畸形。该患者曾于200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BB(中间界线类麻风),伴有手、足(右垂足、爪形趾)的II级畸残症状,经过 MDT-MB (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院外治疗2年,于2004年3月完成治疗,2004年5月20日判愈。判愈时无新发皮损,无活动性皮损,查菌阴性,畸残未见进行性发展。查体:右足较左足胫前肌和伸趾肌萎缩,背屈功能丧失伴感觉减退,行走时呈跨越步态。皮肤科检查:右趾间关节处皮肤增厚覆盖角化增生物,灰黄色,质硬粗糙,向前上方翻转生长,角化基底面为2.5 cm &#215;1.5 cm,长约3 cm,触之疼痛(图1)。 X光片示:右足第一趾远节趾骨部分缺失,骨皮质增厚。患者于2013年3月20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截趾术,术中扩大切除皮角周围0.5 cm正常皮肤,保留近节趾骨0.4 cm。病理示高度致密的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表皮轻度增生,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乳头血管瘤增生扩张,血管周围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皮角。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14~18天间断拆线,切口延迟I期愈合,现仍在随访(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垂足 大皮角 连续硬膜外麻醉 角化过度 院外治疗 淋巴细胞浸润 皮肤增厚 血管周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