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艾金莲 肖金辉 +2 位作者 刘荣 王敏华 桂新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1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T0)、气腹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和术后2 h(T3)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A)、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GLU)水平,T0、T1、T2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T3时,两组COR、A、NA和GLU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研究组T1和T2时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CRP水平在各时间段呈不断上升趋势,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T0~T2时的HR、MAP和SB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T1和T2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各时期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6%)(P <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麻醉药吸入 精神运动性激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与一氧化氮合用对呼吸功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瑛 杭燕南 +2 位作者 安小虎 陈锡明 孙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43-546,共4页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七氟醚与吸入一氧化氮 (NO)联合应用对机体的呼吸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的活性以及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 36头幼猪随机分为六组 ,Ⅰ组为机械通气组 (对照组 ) ,Ⅱ组为NO吸入组 ,Ⅲ组为异氟醚吸入组 ,Ⅳ组为异氟醚...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七氟醚与吸入一氧化氮 (NO)联合应用对机体的呼吸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的活性以及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 36头幼猪随机分为六组 ,Ⅰ组为机械通气组 (对照组 ) ,Ⅱ组为NO吸入组 ,Ⅲ组为异氟醚吸入组 ,Ⅳ组为异氟醚 +NO吸入组 ,Ⅴ组为七氟醚吸入组 ,Ⅵ组为七氟醚 +NO吸入组。记录各时点呼吸功能参数和循环指标变化 ,并对肺泡灌洗液作生化测定。结果 Ⅲ、Ⅳ、Ⅴ与Ⅵ组的PS活性较Ⅰ组下降 ,上述四组通气结束时点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Crs)较同组基础时点下降 ,而Ⅱ组PS活性较Ⅰ组无显著变化 ,通气结束时呼吸功能较基础时点无显著变化。结论 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功能和PS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而吸入NO本身对其无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吸入 一氧化氮吸入 呼吸功能 肺表面活性物质 异氟醚 七氟醚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C_(BAR)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澍 郑晓春 +1 位作者 李德龙 林世清 《现代医院》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诱发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C组:不使用右旋美托咪啶;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然后按照0.2...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诱发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C组:不使用右旋美托咪啶;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然后按照0.2μg/(kg.h)继续维持。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新鲜气流量10 L/min。根据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分别为3.0%,根据患者对切皮的反应(切皮时MAP和HR中任何一项升高幅度≥切皮前的25%为阳性反应)以1.2倍等比级增减,计算七氟醚MACBAR。结果与C组比较,D组七氟醚MACBAR降低(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降低七氟醚MACBAR,增强七氟醚抑制应激反应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吸入 右旋美托咪啶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下载PDF
果蝇三龄幼虫中枢神经元细胞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毅青 薛玉良 刘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建立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 ,为研究吸入麻醉药相关的离子通道建立实验模型。方法 :取晚期三龄幼虫的脑腹神经节经解剖、酶解、冲洗、吹打、接种、培养步骤进行分散细胞的原代培养 ,并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电流以检测... 目的 :建立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 ,为研究吸入麻醉药相关的离子通道建立实验模型。方法 :取晚期三龄幼虫的脑腹神经节经解剖、酶解、冲洗、吹打、接种、培养步骤进行分散细胞的原代培养 ,并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电流以检测培养细胞的功能。结果 :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生长活跃 ,状态良好 ,具有神经元的特征 -轴突生长及形成网络连接。以“全细胞方式”记录到的电压依赖性K +电流在不同细胞之间电流动力学和幅度变化较大 ,呈多样性。结论 :果蝇中枢神经元可在体外进行培养 ,方法稳定可靠 ;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生长活跃 ,状态良好 ,为进行吸入麻醉药的电生理机制提供良好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尾 中枢神经元 细胞培养 膜片钳 麻醉药吸入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洪 肖颖彬 杨天德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具有预处理作用,这为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有关吸入麻醉药预处理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简要综述了吸入麻醉药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细胞膜受体-抑制性G蛋白-PKC信号通路激活、心肌微血管...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具有预处理作用,这为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有关吸入麻醉药预处理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简要综述了吸入麻醉药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细胞膜受体-抑制性G蛋白-PKC信号通路激活、心肌微血管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吸入 物预处理 心肌保护 ATP 钾通道开放机制 PKC 信号通路激活机制 心肌微血管保护机制
下载PDF
两种不同吸入麻醉药吸入1.3倍MAC对患儿术中罗库溴铵持续输注速率的影响
6
作者 杨建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8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以及异氟烷两种不同吸入麻醉药吸入1. 3倍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对患儿术中罗库溴铵持续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择期行手术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 目的:探究七氟烷以及异氟烷两种不同吸入麻醉药吸入1. 3倍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对患儿术中罗库溴铵持续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择期行手术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儿均通过丙泊酚进行麻醉,罗库溴铵的给药方式为0. 6mg·kg^(-1)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并行气管插管,输注过程中借助肌松监测仪连续4次刺激腕部的尺神经,分别记录手指发生肌抽搐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4。罗库溴铵的使用条件为T1恢复至初始剂量的5%水平,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滴注速率维持T1在9%左右,T1在5 min内保持稳定则将滴注速度调至初始速率,研究组1、研究组2以及对照组分别吸入七氟烷、异氟烷以及丙泊酚,用量保持呼气末浓度为1. 3MAC左右即可,对比各组患儿在10、20、30 min后罗库溴铵速率的变化,对比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患儿不同时间的罗库溴铵滴注速度均为:研究组2 <研究组1 <对照组(P <0. 05);研究组2患儿的恢复指数大于其他组(P <0. 05);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七氟烷以及异氟烷麻醉药吸入1. 3倍MAC能够降低患儿术中罗库溴铵持续输注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异氟烷效果强于七氟烷,但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七氟烷 麻醉药吸入 罗库溴铵持续输注速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音樱 方才 +2 位作者 疏树华 魏昕 朱运莲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n=25):七氟烷复合瑞芬...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n=2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两组均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R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μg.kg-1,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1,两组均在60 s内缓慢注射。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于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和BIS值;记录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及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气管插管的时间;记录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其中R组满意率为88%,S组满意率是96%,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注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R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MAP下降(P<0.01),而S组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均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吸入 哌啶类 麻醉:全身 插管法:气管内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维德 音樱 方才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0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S组: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1,注射时间不小于1 min。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C组:丙泊酚2.0μg.kg-1,瑞芬太尼1.0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SpO2和BIS值;采用Helbo-Hansen评分系统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诱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MAP有所上升(P<0.05),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吸入 哌啶类 麻醉:全身 插管法:气管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