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D技术鉴定3种鲮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光明 朱新平 +2 位作者 张跃 罗建仁 夏仕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以池塘养殖的鲮(Cirrhina molitorella) 、麦鲮( C. mrigola) 和野鲮(Labeo rohita) 各12 尾为材料,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利用10 bp 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缩短扩增反映... 以池塘养殖的鲮(Cirrhina molitorella) 、麦鲮( C. mrigola) 和野鲮(Labeo rohita) 各12 尾为材料,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利用10 bp 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缩短扩增反映时间和电泳时间,快速鉴定3 种不同的鲮鱼,建立了一套DNA 分子水平上的快速鉴定鱼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 DNA 快速鉴定
下载PDF
鲮、麦鲮和野鲮之RAPD的遗传标记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光明 张跃 +2 位作者 朱新平 罗建仁 夏仕玲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以野生和池塘养殖的64个凌(Cirrhinamonlitorella)、10个麦坡(C.mrigola)和10个野峡(Labeorohita)样本为材料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分析。通过26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鲮、麦峻和野峻样品分别得到107、73、87个DNA片... 以野生和池塘养殖的64个凌(Cirrhinamonlitorella)、10个麦坡(C.mrigola)和10个野峡(Labeorohita)样本为材料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分析。通过26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鲮、麦峻和野峻样品分别得到107、73、87个DNA片断,其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35.5%,39.7%,37.9%。鲮与野鲮,麦鲮与野鲮及鲮与麦鲮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2,0.58,0.64。利用UPAMA和NJ建立了3种鲮之间分子水平上的亲缘关系图,认为鲮与野鲮亲缘关系比麦鲮与野鲮和鲮与麦鲮更近,与同功酶相近,与传统分类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 遗传标记 RAPD
下载PDF
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适宜性的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叶金明 吴建开 +3 位作者 杨显祥 丛宁 董同瑚 王德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从生物学的角度比较和评价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的适宜性,探讨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鲮和赤眼鳟食性相近,同属于低龄成熟的多次产卵类型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强,比鳜鱼具有更强的耐低氧能力;一年... 从生物学的角度比较和评价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的适宜性,探讨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鲮和赤眼鳟食性相近,同属于低龄成熟的多次产卵类型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强,比鳜鱼具有更强的耐低氧能力;一年能进行三次人工繁殖,繁殖力强,易补充亲鱼,繁殖方式和设施与四大家鱼、鳜鱼相似,人工繁殖的效率极高。采用一次放足、分批捕捞的高密度养殖方式,群体产量高,养殖成本低。因此,两种鱼都具有优秀的饵料鱼属性。但在长江流域,赤眼鳟能弥补麦鲮不能自然越冬的缺陷,繁殖期和生长期更长,养殖产量更高,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是可行的。这为鳜鱼的养殖,特别是反季节养殖开辟了新的饵料鱼途径,为改进鳜鱼的养殖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饵料鱼 赤眼鳟 适宜性 评价
原文传递
麦鲮作为鳜鱼饵料鱼的配套养殖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银爱 魏辉杰 +4 位作者 曾可为 夏儒龙 朱思华 王青云 王小玲 《内陆水产》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养殖试验 饵料鱼 鳜鱼 配套 肉食性鱼类 比较试验 养殖效果 有限公司 产量高
下载PDF
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隐昌 夏仕玲 蔡荔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3-35,共3页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作了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电泳分析
下载PDF
麦鲮(Cirrhina mrigola)肌肉组织在孔雀石绿阳性环境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书贵 李丽春 +5 位作者 单奇 尹怡 马丽莎 赵城 戴晓欣 郑光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研究在使用过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的池塘中养殖麦鲮(Cirrhina mrigola)是否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连续两年度开展MG阳性环境下养殖麦鲮代谢残留实验。首年6月,将初始体重为(2. 68±0. 51) g的麦鲮放在MG阳性环境中饲养,... 为研究在使用过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的池塘中养殖麦鲮(Cirrhina mrigola)是否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连续两年度开展MG阳性环境下养殖麦鲮代谢残留实验。首年6月,将初始体重为(2. 68±0. 51) g的麦鲮放在MG阳性环境中饲养,于养殖后的0、0. 5、1、2、3、5、10、15、20和30 d取样;次年6月,重新换水后,再次放入与首年体长、质量相近的麦鲮进行饲养,于放养后0、1、2、5、10、15、20、30、40、50、70、90、120、150、180和210 d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麦鲮肌肉中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的残留量,评估阳性环境中MG在放养鲮肌肉中残留情况。结果显示:1)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MG和LMG在1. 0~200. 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分别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MG和LMG的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均为0. 5μg/kg。2)首次放养0~30 d期间,肌肉中MG残留量先随时间波动式上升后逐渐下降,至160. 00μg/kg左右达动态平衡;同时肌肉中LMG残留量以同样的趋势至3 370. 00μg/kg左右,并达动态平衡。3)次年相同池塘再次放养与首年体长、质量相近的麦鲮后,0~70 d期间,其体内MG一直维持在(1. 43±2. 45)~(4. 98±2. 01)μg/kg,直到90 d后未检出; LMG在0~5 d残留量从(3. 10±2. 31)μg/kg上升到(105. 30±8. 25)μg/kg,随后波动式下降,直至180 d低于定量限(0. 50μg/kg)。上述结果表明,在使用过MG的养殖池塘中放养麦鲮,能够连续两年度在其肌肉中检出MG和LMG,且第一年度的检出值远高于第二年度的检出值,说明阳性池塘环境中MG和LMG难以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能够在放养麦鲮肌肉中残留富集。本研究可为监督和执法管理部门对水产品中MG来源调查提供参考依据,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阳性环境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消除
下载PDF
微电解材料和刮鱼频率对大型池塘麦鲮产量的影响初探
7
作者 张进 刘灿洪 +1 位作者 刘嘉琦 蓝宗坚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4期66-67,共2页
麦鲮具有营养价值高,耐高密度,耐运输等特点,是鳜鱼最适口饵料鱼之一。随着鳜鱼养殖规模不断加大,以及鲮鱼罐头加工业的兴起,麦鲮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其高产对鳜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地区麦鲮主要采取... 麦鲮具有营养价值高,耐高密度,耐运输等特点,是鳜鱼最适口饵料鱼之一。随着鳜鱼养殖规模不断加大,以及鲮鱼罐头加工业的兴起,麦鲮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其高产对鳜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地区麦鲮主要采取传统肥水加少量投料的方式养殖,如何提高麦鲮的养殖产量,是当前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鱼 产量 微电解 养殖规模 池塘 频率 材料
下载PDF
麦鲮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新民 《湖南农业》 1999年第2期19-19,共1页
麦鲮(见图1)是麦瑞加拉鲮的简称,属鲤科、鲃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名印度鲮)。我国于80年代末引进。1990年,我区从广西引进,先后开展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鱼种越冬等方面的试验,并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养殖,产... 麦鲮(见图1)是麦瑞加拉鲮的简称,属鲤科、鲃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名印度鲮)。我国于80年代末引进。1990年,我区从广西引进,先后开展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鱼种越冬等方面的试验,并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养殖,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常规养殖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养殖技术
下载PDF
池塘主养麦瑞加拉鲮鱼试验
9
作者 高银爱 魏辉杰 +3 位作者 曾可为 夏儒龙 王青云 朱思华 《内陆水产》 2006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池塘主养试验 瑞加拉 肉食性鱼类 热带鱼类 饵料鱼 南方
下载PDF
反季节养鱼 收入翻番
10
作者 陆杰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12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反季节 鱼苗 养殖户 鱼花 平方 打破常规 勇于创新 饲料鱼
下载PDF
麦鲮鱼池塘高产养殖
11
作者 贺宇红 《渔业致富指南》 2000年第12期26-26,共1页
麦鲮是麦瑞加拉鲮的简称,属鲤科.钯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名印度鲮)。麦鲮具有耐肥、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起捕率高(水深在1米之内.网捕率可达85%以上... 麦鲮是麦瑞加拉鲮的简称,属鲤科.钯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名印度鲮)。麦鲮具有耐肥、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起捕率高(水深在1米之内.网捕率可达85%以上)等特点.最适合城郊肥水池塘养殖。麦鲮耐寒性差.低于12℃停止吃食,最低临界温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池塘 形态特征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饲养管理
下载PDF
麦鲮池塘养殖技术
12
作者 李建华 《内陆水产》 2005年第8期23-23,共1页
麦鲮又称麦瑞加拉鲮,是印度的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属鲤科、鲃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体形似河中的刁子鱼(鲴鱼类),眼睛为红色.具有适应性强、耐低氧、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质细嫩味美等特点,在长沙地区得到很... 麦鲮又称麦瑞加拉鲮,是印度的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属鲤科、鲃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体形似河中的刁子鱼(鲴鱼类),眼睛为红色.具有适应性强、耐低氧、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质细嫩味美等特点,在长沙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利用,现将麦鲮的池塘养殖方法总结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技术 养殖鱼类 瑞加拉 生长速度 养殖方法 推广利用 长沙地区 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