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碳氮含量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锡锋
许丽
+4 位作者
张守福
梁孟菊
亓硕
丁震湘
姜雯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2-59,共8页
以山东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农田为对象,通过对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旋耕、少耕、深耕和深松)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其贡献率等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土壤团...
以山东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农田为对象,通过对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旋耕、少耕、深耕和深松)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其贡献率等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主要集中在0.25~1mm范围;与对照(旋耕)相比,长期深耕会显著降低小麦季20~30cm土层>0.25mm大团聚体含量(-18.1%);长期深松会显著增加玉米季0~20cm土层0.5~1mm粒径团聚体含量(+34.48%)。②与对照相比,深耕有利于增加小麦季20~4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中20~30cm土层2~5mm、30~40cm土层>0.5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显著;而少耕、深松均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季0~3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③与对照相比,深松和少耕分别能显著增加小麦季10~3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和0~20cm土层0.25~0.5mm粒径团聚体全氮含量。④无论小麦季还是玉米季,总体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麦季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仅与团聚体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玉米季与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其中除>5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外,与其它粒径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深耕虽然能显著增加小麦季深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而深松对浅耕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小麦播前耕作对后茬玉米季农田团聚体分级强度明显减弱。综合考虑,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应结合小麦季深松进行合理轮耕,以提高土壤各层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有机碳、全氮含量,保障土壤良好耕性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
玉
两
熟
制
农田
耕作方式
砂姜黑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碳氮含量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锡锋
许丽
张守福
梁孟菊
亓硕
丁震湘
姜雯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昌邑市卜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2-5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华北平原轮耕轮作模式优化与肥沃耕层结构层次构建技术研究”(2016YFD0300803)。
文摘
以山东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农田为对象,通过对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旋耕、少耕、深耕和深松)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其贡献率等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主要集中在0.25~1mm范围;与对照(旋耕)相比,长期深耕会显著降低小麦季20~30cm土层>0.25mm大团聚体含量(-18.1%);长期深松会显著增加玉米季0~20cm土层0.5~1mm粒径团聚体含量(+34.48%)。②与对照相比,深耕有利于增加小麦季20~4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中20~30cm土层2~5mm、30~40cm土层>0.5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显著;而少耕、深松均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季0~3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③与对照相比,深松和少耕分别能显著增加小麦季10~30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和0~20cm土层0.25~0.5mm粒径团聚体全氮含量。④无论小麦季还是玉米季,总体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麦季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仅与团聚体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玉米季与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其中除>5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外,与其它粒径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深耕虽然能显著增加小麦季深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而深松对浅耕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小麦播前耕作对后茬玉米季农田团聚体分级强度明显减弱。综合考虑,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应结合小麦季深松进行合理轮耕,以提高土壤各层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有机碳、全氮含量,保障土壤良好耕性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麦
玉
两
熟
制
农田
耕作方式
砂姜黑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Keywords
Wheat-corn double cropping system field
Tillage mode
Lime concretion black soil
Aggregates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分类号
S156.49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碳氮含量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李锡锋
许丽
张守福
梁孟菊
亓硕
丁震湘
姜雯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