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舒俊洁 朱军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66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组,其中SIRS组26例、非SIRS组140例。比较两...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66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组,其中SIRS组26例、非SIRS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鹿角结石、术前因结石发热、术后24 h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3.593,95%CI:1.799~7.177)、鹿角结石(OR:3.892,95%CI:2.334~6.492)、术前因结石发热(OR:2.221,95%CI:1.342~3.676)、术后24 h血清PCT水平(OR:4.424,95%CI:2.448~7.996)均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手术时间、鹿角结石、术前因结石发热、术后24 h PCT水平,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鹿角结石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肾盂切开联合内腔镜治疗孤立肾鹿角型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边疆 张杰秀 +6 位作者 李鹏超 韩志坚 鲁佩 李杰 张炜 王增军 殷长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97-98,102,共3页
目的:探讨肾盂切开联合内腔镜治疗孤立肾鹿角型结石的治疗效果和操作应用体会。方法:4例孤立肾鹿角型结石患者首先接受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沿肾盂切口置入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在内腔镜监视下进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直至肾盂和肾盏内结石... 目的:探讨肾盂切开联合内腔镜治疗孤立肾鹿角型结石的治疗效果和操作应用体会。方法:4例孤立肾鹿角型结石患者首先接受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沿肾盂切口置入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在内腔镜监视下进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直至肾盂和肾盏内结石完全清除。总结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min。术中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石清除率100%。随访12个月无肾积水、肾盂狭窄或结石复发。结论:肾盂切开联合内腔镜治疗孤立肾鹿角型结石技术和设备要求少,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切开取石 膀胱镜 输尿管镜 孤立肾 鹿角结石
原文传递
4种人小心吃出尿结石
3
作者 王硕 《科学新生活》 2014年第28期22-23,共2页
上班族工作忙顾不上喝水?年轻人渴了就用饮料代替水?如果你不想早早就患上尿路结石,如果你不想因为肾结石在肾脏上打个眼儿,那么,有些饮食习惯必须改改了。
关键词 尿结石 结石形成 饮食习惯 体外碎石 草酸钙 泌尿系结石 排石 膀胱结石 尿酸结石 鹿角结石
原文传递
一期标准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临床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雪培 任选义 +2 位作者 魏金星 王智勇 王庆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标准肾镜技术(SPC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手术技巧和经验,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一期SPC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肾通道均成功建立,第一主通道分别穿刺上盏29例... 目的:探讨经皮标准肾镜技术(SPC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手术技巧和经验,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一期SPC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肾通道均成功建立,第一主通道分别穿刺上盏29例、中盏20例、下盏17例。一期建立单通道碎石7例、双通道40例、三通道15例、四通道4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无胸膜、肝脾、结肠损伤者,一期结石取净率69.7%(46/66)。术后发热(体温高于38.5℃)20例(30.3%),无感染性休克者。术中2例出血较多,术后4例迟发出血,其中1例行肾动脉栓塞(1.51%),2例需输血,无肾切除者。一期术后残石20例,6例需二期SPCNL碎石4例取净,5例输尿管镜取石均取净,7例配合ESWL治疗。随访3~12个月,总清石率为89.4%(59/66)。结论:一期多通道SPC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清石率高,且不增加肾脏大出血的风险。结石清除的越彻底,则术后感染、发热的概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 感染 鹿角结石 清石率
原文传递
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结石25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树林 贾斌 +3 位作者 牛卫星 雷宝玉 赵宇峰 左景佑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1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82~2000年行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痊愈22例 ,1例因肾窦粘连紧密 ,分离困难 ,改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2例出现并发症 :1例双J管... 目的评价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82~2000年行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痊愈22例 ,1例因肾窦粘连紧密 ,分离困难 ,改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2例出现并发症 :1例双J管移位 ,1例术后出现肾盂输尿管交界闭锁。结论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仍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鹿角结石 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小肾门肾内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彭荣章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19-320,共2页
对48例小肾门肾内鹿角形结石成功地采用不阻断肾血流的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该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肾内结石,操作方便、省时、安全、有效,避免了肾部分切除取石,术后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 小肾门 鹿角结石 结石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肾鹿角结石的治疗选择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耿世龙 何汝全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肾鹿角结石的不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不同病例治疗方法的选择,以期减少创伤和获得满意疗效。方法:对47例肾鹿角结石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3岁;结石最大径1.5~4.2cm,通过... 目的:探讨肾鹿角结石的不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不同病例治疗方法的选择,以期减少创伤和获得满意疗效。方法:对47例肾鹿角结石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3岁;结石最大径1.5~4.2cm,通过选择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肾鹿角结石患者进行选择性治疗,能减轻痛苦,较好地保护肾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结石 治疗方法 疗效分析 手术指征
下载PDF
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2
8
作者 程跃 谢国海 +4 位作者 严泽军 袁鹤胜 方立 胡嘉盛 郑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我院23例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6-79岁...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我院23例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39.6岁。结石直径3.5-6.5 cm,平均(5.35±0.16)cm。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先通过经皮肾镜以常规方法处理视野范围内的结石,然后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处理上、下盏及皮肾通道平行盏结石。术毕常规留置F5/F6号双J管和肾造瘘管。术后第1天复查KUB和CT,如有>4mm的结石碎片,则1周后二期软镜和/或经皮肾镜处理。4周后复查B超或CT,评估结石排净率。残留结石≥4mm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无石率为91.3%(21/23),二期无石率为100%(23/23)。一期手术时间75-217 min,平均(125±13.2)min。7例发生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肾结石 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泌尿系结石诊治指南解读(二):肾结石治疗 被引量:65
9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泌尿系结石居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首位。欧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发病率约150~200/10万人,其中约25%需住院治疗。我国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 泌尿系结石居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首位。欧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发病率约150~200/10万人,其中约25%需住院治疗。我国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双侧上尿路结石 结石治疗 尿酸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胱氨酸结石 溶石治疗 发病率 鹿角形肾结石 开放手术
下载PDF
斜跨位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6
10
作者 黄裕棱 李卓航 +5 位作者 刘成 韩金利 李奎庆 黄立 于浩 许可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8期3121-3126,共6页
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ECIR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多通道PCNL及单通道ECIRS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ECIR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多通道PCNL及单通道ECIRS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手术体位均为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两组均常规留置F6双J管与肾造瘘管。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结石清除率(SFR),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碎片<4 mm视为结石清除。比较分析两组的SFR、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女70例,男65例,平均年龄50.8岁。其中74例行多通道PCNL,61例行单通道ECIRS。PCNL组肾结石长径为(58.5±11.4)mm,ECIRS组结石长径为(57.7±11.6)mm(P=0.658)。两组术后24 h的SFR(81.1% 比 80.3%)与术后1个月的SFR(91.9%比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组对比ECIRS组需更长的手术时间[M(Q1,Q3)为130(100,171)比105(90,135)min,P=0.015]。PCNL组的Clavien-Dindo 2级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18.92%比1.64%,P<0.01),且住院时间长于ECIRS组[M(Q1,Q3)为8(7,9)比6(5,8)d,P<0.01]。结论斜跨位多通道PCNL和单通道ECIRS处理鹿角形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法的SFR相当,ECIRS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率、更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鹿角形肾结石 斜跨位 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曾国华 赵志健 +2 位作者 钟文 陈文忠 吴文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retrogradeintra—renalsurgery,RIRS)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retrogradeintra—renalsurgery,RIRS)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9~76岁,平均45岁。其中先天性孤立肾3例,对侧。肾切除孤立肾9例,功能性孤立肾9例。鹿角形结石13例,多发性结石8例。结石最大径3.8~6.8cm,平均4.6cm。全麻下,行C臂x线定位下PCNL,采用第四代EMS超声碎石系统碎石。术后常规留置6F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1d复查KUB及CT评估残留结石部位及大小。PCNL术后3~30d行RIRS。全麻下,先取截石位,拔除双J管,在C臂x线引导下置入斑马导丝及12~14F输尿管软镜鞘。采用OlympusP5纤维软镜或者电子软镜及200μm钬激光光纤(8~20w)碎石。对于〈2cm残留结石,粉碎后自行排出或套石篮取出。对于〉2cm的残留结石,以钬激光击碎结石后,用套石篮将较大的碎石片转移至肾盂,改俯卧位,行二期PCNL取石,术后均留置双J管。术后1d复查KUB,术后1~2d拔除肾造瘘管,2~3周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KUB或CT,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本组21例PCNL中采用单通道18例,双通道2例,3通道1例。手术时间45~175min,平均95min。残留结石大小1.0~3.512m,平均1.9cm。结石残留在下盏7例、上盏及下盏4例、中盏及下盏6例、上中下盏均残留4例。PCNL术后发热2例,1例迟发性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RIRS手术时间35~95min,平均72min。RIRS术后1d结石清除率为85.7%(18/21)。3例残留结石患者中,1例经二期PCNL、2例经ESWL治疗后,结石清除率95.2%(20/21)。2例RIRS术后发热和输尿管石街形成,采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治愈。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肌酐为88~230μmol/L,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 鹿角结石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38
12
作者 安宇 黄建林 +2 位作者 廖勇 邱明星 黄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NL)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女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6例,采用PNL联合RIRS治疗,观察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3天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7.5%;术后1个月复查,结石...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NL)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女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6例,采用PNL联合RIRS治疗,观察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3天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7.5%;术后1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3.8%。术后出现患侧腰痛4例,继发出血1例,中高度发热3例。结论 PNL联合RIRS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 鹿角结石
下载PDF
肾窦内肾盂切开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浣情 郑克立 +2 位作者 陈炜 陈凌武 戴宇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63-465,共3页
为评价经肾窦内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形结石的疗效,采用此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结石总排净率为93.4%,明显高于ESWL及PCL(P<0.05),多项分肾功能指标手术前后无差异性(P>0.05),手术... 为评价经肾窦内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形结石的疗效,采用此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结石总排净率为93.4%,明显高于ESWL及PCL(P<0.05),多项分肾功能指标手术前后无差异性(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肾实质切开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术式结石排净率高,对分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术中出血及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鹿角结石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和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胡常华 胡晓泉 王磊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0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 上尿路结石的处理,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已成为处理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首选处理方法,具有创伤小、取石率高及单通道可多次碎石取石等优势,然而术中、术后出血仍是... 目的 上尿路结石的处理,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已成为处理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首选处理方法,具有创伤小、取石率高及单通道可多次碎石取石等优势,然而术中、术后出血仍是MPCNL的主要并发症.探讨MPCNL的临床疗效和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386例,根据所行术式,分为MPCNL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PCNL组(经典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2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肾盂分离、结石直径、结石停留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净石率、术后1月净石率、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等.MPCNL组术中术后出血患者分为病例组,未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以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PCNL组相比,MPC-NL组8.3% (26/312)患者术中术后并发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PCNL组24.3% (18/74),P<0.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净石率、术后第1月净石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OR=4.62,95% CI=1.49~15.22)、合并有糖尿病(OR =6.58,95% CI =2.14 ~ 16.28)、鹿角型结石(OR=1.14,95% CI=1.73 ~3.11)显著增加MPCNL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结论 MPCNL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围手术期应注意控制患者血糖,控制手术时间,谨慎处理鹿角型结石,从而减少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鹿角结石 疗效
原文传递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杰 张孝斌 +5 位作者 王玲珑 詹炳炎 刘修恒 钱辉军 杨嗣星 吕胜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 2 0 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手术平均耗时 14 8min ,术中平均出血 110ml,术后平均住院 12 ...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 2 0 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手术平均耗时 14 8min ,术中平均出血 110ml,术后平均住院 12 .8d。 2 0 2例中取出结石最大 9.8cm× 5 .0cm× 3.2cm ,结石最多 1例达 74枚。 98例获随访 ,术后 3个月KUB +IVU或B超检查见肾内残留小结石 9例 ,直径均 <0 .8cm。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外科手术 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肾窦内肾盂切开 肾后下部切开 治疗
原文传递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天 许可慰 +6 位作者 谢清灵 江先汉 李逊 赵风进 刘一帆 殷羽飞 黄奕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PCNL与FURS联合组(n=44)及MPCNL对照组(n=43)。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类型及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平均时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组均优于MPCNL组(P <0.05)。联合组首次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MPCNL联合FURS治疗鹿角形结石,可提高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同时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出血风险。在斜仰卧截石位状态下,利用MPCNL联合FUR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33
17
作者 郑彬 詹河涓 陈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0-1063,1067,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开放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0年9月该院手术治疗的142例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MPCNL组72例,开放手术组7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开放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0年9月该院手术治疗的142例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MPCNL组72例,开放手术组7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百分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及术后结石清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MPCNL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下降量、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少于开放手术组,在总治疗费用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方面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MPCNL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治疗总费用却比开放手术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联合标准通道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苏博兴 肖博 +5 位作者 胡卫国 姬超岳 唐宇哲 付猛 陈松 李建兴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联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65例鹿角形结石患...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联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65例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1例,女24例。年龄(53.5±8.9)岁。体质指数(25.1±2.9)kg/m2。结石最大径(10.9±3.1)cm。双侧鹿角形结石3例,完全鹿角形结石38例。术前无积水或轻度积水36例。既往有同侧肾结石手术史12例。孤立肾9例。65例均行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联合标准通道PCNL。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取俯卧位。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后建立F24标准皮肾通道,肾镜下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负压吸引清石系统处理鹿角形结石主体。针状肾镜由F4.2针状金属外鞘和通过螺旋接口相连接的三通管针柄组成,三通管的3个接头可分别置入0.6 mm视频光纤、200μm钬激光光纤和连接液体灌注装置。标准通道肾镜碎石后残留的平行盏结石采用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穿刺进入目标盏后,连接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结果本研究65例中,3例为双侧结石,共68侧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79.8(45~129)min。通道建立时间中位值为4.8(2.5~9.6)min。术中标准通道建立中位值为1.5(1~3)个,针状肾镜穿刺中位值为1.0(1~3)次。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中位值为10.6(0~25.9)g/L。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5.5(4~7)d。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例),其中ClavienⅠ级5例,包括术后发热2例,镇痛剂使用3例;ClavienⅡ级2例,均为输血。一期结石清除率79.4%(54/68)。14例有残石者中,9例行二期手术治疗,其中7例残石被清除,最终结石清除率为89.7%(61/68)。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针状肾镜联合标准通道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早期清石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超声定位 鹿角结石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针状肾镜
原文传递
标准通道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不同肾盂压力下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比较 被引量:32
19
作者 龙兆麟 黄韬 廖春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17-2220,共4页
目的探讨肾盂压力监测下,20F、22F标准通道与16F、18F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85例,随机分为16 F、18 F、20 F、22 F通道组,依据术中肾盂内压力≥30 mm ... 目的探讨肾盂压力监测下,20F、22F标准通道与16F、18F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85例,随机分为16 F、18 F、20 F、22 F通道组,依据术中肾盂内压力≥30 mm Hg,将通道组分为低压组与高压组。比较碎石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碎石时间:16 F、18 F通道的手术时间长于20 F、22 F通道组(P<0.05);(2)出血量:低压组的出血量低于高压组(P<0.05);(3)结石清除率:16 F及18 F通道的结石清除率低于20 F、22 F通道组,低压组的结石清除率大于高压组(P<0.05)。(4)高压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肾盂压力<30 mm Hg时,同16F、18F微通道相比,20 F、22 F标准通道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既可提高碎石率,又可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肾结石 肾盂压力 标准通道 微通道
下载PDF
F_(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瑞鹏 齐隽 刘建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17,125,共4页
目的探讨F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对35例复杂鹿角形肾结石一期行F16单通道微创经... 目的探讨F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对35例复杂鹿角形肾结石一期行F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5~7 d行二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石粉碎后由一期通道冲出,术后KUB提示结石仍有残余者3~5 d后行三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 21例二期输尿管镜碎石后结石完全清除,12例三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后结石完全清除,2例少量残余结石给予药物排石,术后1个月随访结石排出。均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5例术后3~6个月随访,均无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单通道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是处理复杂鹿角形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鹿角结石 单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