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东部晚古生代本溪组煤系地层鳞木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曲跃 曹成润 +1 位作者 张武 张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9-424,共6页
最近在辽宁本溪牛毛岭剖面上的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本溪组新洞沟段(本溪组中段)的煤系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鳞木化石。现有资料证明,在牛毛岭剖面本溪组复洲湾段(本溪组上段)灰岩中发现了属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的牙形石,而在牛毛岭剖面... 最近在辽宁本溪牛毛岭剖面上的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本溪组新洞沟段(本溪组中段)的煤系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鳞木化石。现有资料证明,在牛毛岭剖面本溪组复洲湾段(本溪组上段)灰岩中发现了属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的牙形石,而在牛毛岭剖面邻近地区本溪组湖田段(本溪组下段)中则发现了属于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亚纪)的亚鳞木、大脉羊齿和贝叶。由此认为,新发现的牛毛岭剖面本溪组新洞沟段(本溪组中段)的鳞木化石,应晚于早石炭世,早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即应属巴什基尔期。鳞木是辽宁东部第一次成煤期滨海沼泽相成煤植物群中的代表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毛岭剖面 本溪组 含煤地层 成煤植物群
下载PDF
内蒙古土默特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鳞皮木及鳞木新资料
2
作者 胡雨帆 朱家楠 +1 位作者 耿宝印 黎家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笔者等对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下部的鳞皮木和间鳞鳞木作了研究报道,这两种植物化石在内蒙古系首次发现,尤其是间鳞鳞木叶座各部分结构清晰,以上下叶座间有形成间隔带的鳞片痕为其特征,与其他鳞木不同,考虑作为一个新种予... 笔者等对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下部的鳞皮木和间鳞鳞木作了研究报道,这两种植物化石在内蒙古系首次发现,尤其是间鳞鳞木叶座各部分结构清晰,以上下叶座间有形成间隔带的鳞片痕为其特征,与其他鳞木不同,考虑作为一个新种予以记载。鳞皮木在国内主要发现于中石炭世,其在内蒙古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发现具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内蒙古 地层
下载PDF
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Nathorst)Hirmer,1927]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祺 郝守刚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8-612,共15页
亚鳞木属广泛分布于世界早石炭世地层中 ,其模式种奇异亚鳞木不但被视为欧美植物区泥盆纪末与石炭纪初之交的标志种 ,而且在中国还广泛出现于晚泥盆世 ,因此也被作为中国晚泥盆世晚期 (法门期 )植物化石组合带的首要成员。然而 ,由于以... 亚鳞木属广泛分布于世界早石炭世地层中 ,其模式种奇异亚鳞木不但被视为欧美植物区泥盆纪末与石炭纪初之交的标志种 ,而且在中国还广泛出现于晚泥盆世 ,因此也被作为中国晚泥盆世晚期 (法门期 )植物化石组合带的首要成员。然而 ,由于以往亚鳞木属单凭叶座等外部形态性状来定义 ,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局限于茎器官属 ,这妨碍了对亚鳞木属的真正分类位置和演化谱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亚鳞木植物研究历史的回顾 ,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古植物学家的分类观点 ,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亚鳞木属的两个种无锡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学和生殖器官的研究 ,作者得出以下主要认识 :1 )历史上的亚鳞木属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必要的生物学属性研究 ;2 )亚鳞木属的定义需要重新厘定 ;3)无锡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生殖结构以及松滋亚鳞木和模式种奇异亚鳞木的分枝构造表明 ,亚鳞木属与石炭纪比较进化的鳞木目 (或广义水韭目 )中的木本石松植物关系更近 ,而与传统所认为的泥盆纪原始鳞木目中草本石松植物的关系较远。因此 ,文章将亚鳞木科和亚鳞木属从原始鳞木目中分离出来 ,归入广义的水韭目。亚鳞木属种的广泛出现进一步证实 ,石炭纪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在晚泥盆世 (距今约 3.7亿年 )已经演化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亚 无锡亚 松滋亚 原始 水韭目
下载PDF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克勤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1-706,共16页
本文总结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 ,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中国早石炭世 (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 )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 ,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 dropsis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 (纳缪尔B_C期... 本文总结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 ,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中国早石炭世 (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 )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 ,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 dropsis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 (纳缪尔B_C期、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 )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 ,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植物群 植物群 华夏植物群 中国
下载PDF
关于华夏植物群起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米家榕 孙克勤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并非由欧美植物群发展而来,二者均源于拟鳞木植物群,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平行演化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欧美植物群 植物群 晚石炭世
下载PDF
华南早石炭世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崔丽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描述了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淋湘溪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的两种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奇异亚鳞木(S.mirabile)和松滋亚鳞木(S.songziense)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和根器官。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种的叶座形态,进一步确认了亚鳞木属... 描述了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淋湘溪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的两种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奇异亚鳞木(S.mirabile)和松滋亚鳞木(S.songziense)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和根器官。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种的叶座形态,进一步确认了亚鳞木属的整体植物性状。详细比较了奇异亚鳞木、松滋亚鳞木和葛利普亚鳞木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我国亚鳞木属的分类,并提出了新的归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华南 石松植物 分类
下载PDF
山西太原西山下二叠统太原组鳞木属化石研究
7
作者 贾高文 史建儒 +4 位作者 杨永胜 王瑾 郝思宇 薛沛霖 李佳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7,共8页
华夏植物群是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鳞木属(Lepidodendron)广泛分布于四大植物群中。华夏植物区鳞木属因叶痕较大、叶痕下无通气道痕而被视为地域特征显著的东方型鳞木,区别于具有通气道痕的欧美植物区鳞木属。山西太原西山... 华夏植物群是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鳞木属(Lepidodendron)广泛分布于四大植物群中。华夏植物区鳞木属因叶痕较大、叶痕下无通气道痕而被视为地域特征显著的东方型鳞木,区别于具有通气道痕的欧美植物区鳞木属。山西太原西山地区是华夏植物群的重要分布地之一,本文对太原西山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的4块东方型鳞木化石进行鉴定和描述。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三种鳞木属叶座化石,即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Lepidodendron cervicisum和Lepidodendron cf.aolungpylukense。根据鳞木属的大化石记录和相似属的研究成果,推测该属可能在晚泥盆世晚期起源于华南板块,跨洋流到达土耳其小亚细亚一带后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北到达欧洲西部并扩散至美洲北部,另一支从土耳其一带向北扩散至西伯利亚,最终散布到东欧、中亚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西山地区 华夏植物群 下二叠统 古地理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中三叠世肋木植物的衰退及其适应性生存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孟繁松 李旭兵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2年第2期60-65,共6页
肋木植物茎细 ,不分枝 ,茎上却顶生一枚十分庞大的孢子囊穗 ,给人以头重脚轻的印象 ,因而被视为生命力不强的特化类群。这类植物为了更好地延续物种后代和防止衰退 ,采取了增强生殖力、生殖器官远距离传播能力和叶形态多样化等一系列适... 肋木植物茎细 ,不分枝 ,茎上却顶生一枚十分庞大的孢子囊穗 ,给人以头重脚轻的印象 ,因而被视为生命力不强的特化类群。这类植物为了更好地延续物种后代和防止衰退 ,采取了增强生殖力、生殖器官远距离传播能力和叶形态多样化等一系列适应性生存对策。肋木在长江流域的分布层位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表明安尼早期它在该地区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其扩展方向由西向东而入 ,而中、晚期分布区则由东向西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衰退 生存对策 中三叠世 长江流域 植物化石 适应性
下载PDF
亚鳞木属及其相关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祺 郝守刚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870,共13页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 ,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 ,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 :亚鳞木属...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 ,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 ,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 :亚鳞木属隶属于亚鳞木科 ,归入广义的水韭目。在当前的分支图中 ,亚鳞木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处于封印木科和薄皮木科之间 ,这种分支式样表明系统发育上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并不是在石炭纪突然出现的 ,而是在晚泥盆世 (法门期 )就已经演化。亚鳞木属可能代表了系统发育上比较高级的木本石松的成员或鳞木科 (或奇木科 )的祖先类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系统学 水韭目 本石松植物 维管植物 晚泥盆世
下载PDF
新疆亚鳞木(比较种)角质层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美利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报道了产自江苏宜兴晚泥盆世五通组新疆亚鳞木(比较种)Sublepidodendron cf. xinjiangenseSun)的表皮角质层用荧光分析显示的特征.该种茎干表皮角质层覆于叶座及叶座间隔带,其中间隔带角质层厚... 报道了产自江苏宜兴晚泥盆世五通组新疆亚鳞木(比较种)Sublepidodendron cf. xinjiangenseSun)的表皮角质层用荧光分析显示的特征.该种茎干表皮角质层覆于叶座及叶座间隔带,其中间隔带角质层厚于叶座.表皮细胞在间隔带与叶座表现特征不同.间隔带中部,表皮细胞呈纵长的多边形,其纵长方向与茎干延伸方向相同,细胞壁略有弯曲.间隔带靠近叶座之表皮细胞,细胞壁直,形状类似于前者;但大小仅为前者的1/2左右,且其纵长方向逐渐向叶座边缘偏转.叶座表皮细胞呈近等多边形,有胞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角质层
下载PDF
对湖北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大孢子叶球的新认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美岑 王德明 田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详细研究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锈水沟剖面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基于该植物大孢子叶球的连续纵切面,对孢子叶、孢子叶-孢子囊复合体进行了三维复原,并结合扫描电镜认识到以下新性状:叶球轴的后生木质部管胞梯纹加厚... 详细研究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锈水沟剖面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基于该植物大孢子叶球的连续纵切面,对孢子叶、孢子叶-孢子囊复合体进行了三维复原,并结合扫描电镜认识到以下新性状:叶球轴的后生木质部管胞梯纹加厚并具威廉姆逊纹,孢子叶柄的翅与孢子囊等宽或较窄,孢子囊通过亚孢原垫以径向狭长的连接带与叶柄近轴面的凹槽相连,囊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每个孢子囊内至少有20个大孢子。另外,依据全锥形的颈锥体,将大孢子归入刺毛瓶形大孢属Lagenicula。这些新特征支持松滋亚鳞木为广义水韭目成员、系统发育位置位于双孢子叶球亚目基部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毛瓶形大孢属 亚孢原垫 大孢子叶球 松滋亚 晚泥盆世
原文传递
鳞木目小孢子叶球山西鳞孢穗(新种)的解剖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士俊 郭英廷 田宝霖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11期895-901,共7页
描述了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一种鳞木目的小孢子叶球——山西鳞孢穗(新种)(Lepidostrobusshanxiense sp. nov.)。其主要特征是:孢子叶球较小,长3.5 cm 以上,直径1.6~1... 描述了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一种鳞木目的小孢子叶球——山西鳞孢穗(新种)(Lepidostrobusshanxiense sp. nov.)。其主要特征是:孢子叶球较小,长3.5 cm 以上,直径1.6~1.8 cm 。轴具管状中柱,孢子叶螺旋状着生于轴上。孢子叶柄长6~7 m m ,远端叶片长1.2 cm 以上。孢子叶柄具翅,翅长2~2.5 m m 。小孢子囊可能呈袋形,长与孢子叶柄相近,宽约4.5 m m ,高2~3 m m ,以其长度的约2/3着生于孢子叶柄的腹面上。成熟的孢子囊壁仅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小孢子直径68~77 μm ,具三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核 小孢子叶球 解剖特征 古植物学
下载PDF
中泥盆世草本石松植物原始鳞木属的命名问题(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洪河 王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6-259,共4页
草本石松植物原始鳞木属(Protolepidodendron)一名,最初由Krejcˇi根据波希米亚泥盆纪地层中一种具叶的茎干标本所建立,当时为了强调其与石炭纪鳞木属(Lepidodendron)石松植物的相似性,取名为Proto-Lepi-dodendron。后来,这种以具有二... 草本石松植物原始鳞木属(Protolepidodendron)一名,最初由Krejcˇi根据波希米亚泥盆纪地层中一种具叶的茎干标本所建立,当时为了强调其与石炭纪鳞木属(Lepidodendron)石松植物的相似性,取名为Proto-Lepi-dodendron。后来,这种以具有二分叉的叶为特征的草本石松植物相继在捷克、德国、比利时、美国、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的早、中泥盆世地层中被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对该属及模式种的命名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同时存在多种作者引证,甚至还存在不同拼写的种本名。根据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对化石植物的命名必须依据模式标本。目前,Protolepidodendron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国家博物馆。通过对模式标本进行的重新观察,并发现Gothan(1921)首次根据模式标本明确了Protolepidodendron的属征,是该属最早的合格发表作者;后来,模式标本又经过Krausel和Weyland(1929)的研究,唯一合法的种P.scharyanum被确立为模式种,并提出了种征。对Protolepidodendron属及其模式种,尽管后来有大量研究和报道,但都不是基于原始的模式标本。因此,根据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该属及其模式种的合法名称应为Protolepidodendron Krejiex Gothan和P.scharyanum Krejiex Krusel et Wey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 中泥盆世 模式种 合格发表名称
下载PDF
论原始鳞木属孢子囊着生状况及意义
14
作者 冯少南 马洁 《Acta Botanica Sinica》 1988年第3期333-3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原始鳞木属(Protolepidodendron)孢子囊的特征。发现该属的孢子囊是以一个短柄从生殖枝轴伸出,孢囊柄伸出处与孢子叶基部有一定距离。有的孢子囊在孢囊柄顶端分裂为左右对称的、倒挂的梨形孢子囊,大多数孢子囊不分裂。根据孢... 本文研究了原始鳞木属(Protolepidodendron)孢子囊的特征。发现该属的孢子囊是以一个短柄从生殖枝轴伸出,孢囊柄伸出处与孢子叶基部有一定距离。有的孢子囊在孢囊柄顶端分裂为左右对称的、倒挂的梨形孢子囊,大多数孢子囊不分裂。根据孢子囊具柄、着生于柄的顶端能区别孢子囊无柄、着生于孢子叶腹面的巴尔兰德属、长穗属。并描述了澧县原始鳞木(新种)(Protolepidodendron lixianense Feng et Ma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 孢子囊 着生位置 澧县原始 新种
全文增补中
山东太原组煤核中鳞木类茎——三点“鳞木”的解剖构造
15
作者 周一龙 刘咸卫 +2 位作者 王士俊 陈贵仁 田宝霖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4年第11期1261-1268,共8页
描述了一种产自山东省南部的陶枣煤田和兖州煤田太原组煤核中的鳞木类茎的解剖构造特征。根据叶座的形态,该种茎曾被归人大青山“鳞木”(“Lepidodendron”tachingshanense Lee)种,但此次重新仔细研究后转归三点“鳞木”(“Lepidodend... 描述了一种产自山东省南部的陶枣煤田和兖州煤田太原组煤核中的鳞木类茎的解剖构造特征。根据叶座的形态,该种茎曾被归人大青山“鳞木”(“Lepidodendron”tachingshanense Lee)种,但此次重新仔细研究后转归三点“鳞木”(“Lepidodendron”tripunctatum Stock.et Math.)种内。与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已有的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茎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与奇木属Diaphorodendron很接近,但叶座的形态和解剖差别较大。此外,当前标本的分枝方式还不清楚,因此,还不能将当前标本归人奇木属内。当前标本与奇木属的关系及其分类位置有待于今后对更多更好的标本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太原组 煤核 类茎 三点“ 解剖
下载PDF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Leaf Cushion of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 Yao
16
作者 王士俊 田宝霖 陈贵仁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3期362-366,共5页
The isolated and anatomically_preserved lepidodendralean leaf cushions were described from coal balls in Wangjiazhai Formation (upper Upper Permian)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These leaf cushions are very similar t... The isolated and anatomically_preserved lepidodendralean leaf cushions were described from coal balls in Wangjiazhai Formation (upper Upper Permian)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These leaf cushions are very similar to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 Yao both in size and morphology. They probably belong to the same species in different preservative condition. Comparisons on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L. lepidophloides and lepidodendralean leaf cushion genera, such as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os, Sigillaria and Cathaysiodendron revealed that L. lepidophloides possesses mixed features of all these genera and it can not be assigned into any of them without doubt. It probably represents a new genus. Because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other parts of the stem as well as the fertile organs related to these leaf cushions are unknown, the specific name L. lepidophloides is adopted. We leave this taxonomic problem open ti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leaf cushions and the stem and fertile organs become clear.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detailed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Cathaysian lepidodendralean leaf cush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aysian Flora Later Permian coal balls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 leaf cushion ANATOMY
下载PDF
山东南部太原组一种新的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目茎——Diaphorodendron rhombicum sp.nov.
17
作者 王士俊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4年第4期407-414,共8页
报道了产于山东枣庄矿区太原组16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中一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目茎。茎呈压扁状,长轴约6cm,短轴约2.5cm。中柱、外部皮层、周皮和叶座均保存。茎具原生中柱,无次生木质部发育,外部皮层由较发育... 报道了产于山东枣庄矿区太原组16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中一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目茎。茎呈压扁状,长轴约6cm,短轴约2.5cm。中柱、外部皮层、周皮和叶座均保存。茎具原生中柱,无次生木质部发育,外部皮层由较发育的径向的厚壁的细胞条带和已经毁坏的薄壁的细胞区域交替排列构成。周皮较发育,厚约4~5mm,由木栓层和栓内层构成。其中栓内层较厚,细胞构造均一,或在有些地方分化为弦向的薄壁的细胞条带和厚壁的细胞条带,二者交替排列。其中薄壁的细胞条带常保存不好而形成弦向的裂隙。叶座的高和宽近相等,呈近正菱形。叶痕盔形或双凸镜形,位于叶座上部,微微突出于叶座表面之上。叶座表面平坦,未见明显的中脊和横皱纹。叶迹在叶座内近水平状延伸,但在近叶座表面处略向上然后向外弯曲成不太明显的“S”形进入叶痕内。径切面上叶舌穴略向上斜伸,具一宽大的基部,其开口直接位于叶痕顶角处。叶舌大,宽卵球形,长轴达1.2mm,短轴达1mm。与目前已知的鳞木目几个属的茎比较,当前标本与Diaphorodendron属的茎最为接近,仅在叶座上有些不同,本文将其归人该属内。Diaphorodendron属目前共有3个种,全分布于欧美植物区晚石炭世中期(威斯法期),它们与当前标本区别明显,因此,将当前标本归人新种D.rhombicum内。本文是国内首次报道Diaphorodendron属在华夏植物区的存在。其高和宽近相等的叶座形态可能表明了一种进化的特征,这从其所在地层的地质时代(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较欧美植物区的3个种(晚石炭世中期)较新这一事实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太原组 山东
下载PDF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 Lepidodendron " pulchrum Zhang in Coal-balls from the Taiyuan Formation (Lower Lower Permian) i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China
18
作者 陈贵仁 王士俊 田宝霖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15-22,共8页
This study reports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a kind of lepidodendralean stem in coal balls from the early Early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China. The... This study reports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a kind of lepidodendralean stem in coal balls from the early Early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China. The leaf cushion is slightly rhomboid in outline with a height of 9 - 10 mm and a width of 7.5 9.0 mm and its lower sides are slightly longer than the upper ones. The top and basic angles of the leaf cushion are truncate and the basic angle is slightly elong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af cushion is strongly high-rising. The leaf sear is large and lenticular in shape. The leaf trace is wide and V-shaped in the leaf scar, and horizontally elongate within the leaf cushion. The leaf trace and lateral parichnos strand extend at a nearly horizontal course outward within the leaf cushion. The ligular pit is deep and extends outward at an oblique course and its aperture is located near the top angle of the leaf scar. No infrafoliar parichnos strands are present. The stem is probably siphonostelic and its pith is probably parenchymatous. The primary xylem is exarch with a nearly smooth outer margin. Only the outer cortex is present and it consists of alternately-arranged radial cell bands and gaps within which the are-shaped or V-shaped leaf traces can be seen. The concave side of the leaf trace is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stem. No bundle sheath is developed. Periderm is well-developed and consists of phelloderm and phellem in nearly equal thickness. Compared with the lepidodendralean stems of the Cathaysian and Euramerican Floras, the present specimens are most close to an impression-compression species Lepidodendron pulchrum Zhang in morphology of the leaf cushion and they are put into this species temporarily. Whether the present specimens or the type specimens of L. pulchrum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Lepidodendron Sternburg sensu DiMichele, thus the correct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L. pulchrum needs to be reconsider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better- and anatomically-preserved stems and fertile org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aysian Flora Early Permian coal balls 'Lepidodendron' pulchrum STEMS ANATOMY
下载PDF
山西怀仁晚古生代煤系发现鳞木属新种
19
作者 高强 常江林 《中国煤田地质》 1998年第1期5-7,78,共4页
记述了产自山西怀仁晚古生代煤系中的两个Lepidodendron新种:三角鳞木(L.triangulatumsp.nov)和怀仁鳞木(L.huairenensesp.nov)。详细描述了其形态学特征,并与相近各种进行... 记述了产自山西怀仁晚古生代煤系中的两个Lepidodendron新种:三角鳞木(L.triangulatumsp.nov)和怀仁鳞木(L.huairenensesp.nov)。详细描述了其形态学特征,并与相近各种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煤系 新种 地层 山西
下载PDF
Anatomically-preserved Lepidodendralean Plants from Permian Coal Balls of China: Sigillariopsis Scott
20
作者 王士俊 田宝霖 陈贵仁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期104-112,共9页
Three kinds of anatomically_preserved lepidodendralean leaves from Permian coal balls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y all have double xylem strand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us Sigillariopsis Scott. Compared wi... Three kinds of anatomically_preserved lepidodendralean leaves from Permian coal balls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y all have double xylem strand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us Sigillariopsis Scott. Compared with the species of Sigillariopsis , they are considered as three new species: S. shanxiensis sp. nov. and S. taiyuanensis sp. nov. from Coal Seam 7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lower Lower Permian), Xishan Coal Field,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and S. guizhouensis sp. nov. from Coal Seam 1 in the Wangjiazhai Formation (upper Upper Permian), Shuicheng Coal Mining District,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he associated organs of lepidodendraleans other than leaves 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Euramerican lepidodendraleans, the affinities of the three new species of Sigillariopsis are discussed and they are probably leaves of Sigillaria Brongniart. In Euramerican Flora, Sigillaria (including its leaves Sigillariopsis ) mainly lived in the Carboniferous period and in the Cathaysian Flora they lived in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to upper Upper Permian periods in rare localities. The leaves and fertile organs of Sigillaria have not been reported from the Cathaysian Flora to date. Three new species of the Permian anatomically_preserved leaves of Sigillaria not only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Cathaysian sigillarian but also bear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the evolution of sigillarian pla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thaysian and Euramerican lepidodendral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aysian Flora PERMIAN coal ball lepidodendralean leaves Sigillariopsis new spec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