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证治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红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头皮脂溢性皮炎属中医学"头风白屑"、"头风屑"、"白屑风"等范畴。临床上可分为两型,鳞屑型常呈小片糠秕状脱屑,皮损干燥,梳发时有多量灰白色麸皮样鳞屑,鳞屑下皮肤可有轻度红斑或有散在针头大小红色毛囊丘疹,头发干燥、细软、稀... 头皮脂溢性皮炎属中医学"头风白屑"、"头风屑"、"白屑风"等范畴。临床上可分为两型,鳞屑型常呈小片糠秕状脱屑,皮损干燥,梳发时有多量灰白色麸皮样鳞屑,鳞屑下皮肤可有轻度红斑或有散在针头大小红色毛囊丘疹,头发干燥、细软、稀疏或脱落;结痂型多见于肥胖者,头皮厚积片状,黏着油腻性黄色或棕色痂,痂下炎症明显,间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散发皮脂分解的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脂溢性皮炎 证治 头发干燥 鳞屑 中医学 白屑风 肥胖者 头风
下载PDF
犬蠕形螨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薄涛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犬蠕形螨病是由于犬皮肤内的蠕形螨在适宜条件下异常增殖所引起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比较顽固的皮肤病。犬蠕形螨多发生于5~6月龄的犬,病变主要见于耳部,主要表现为脓疱、毛囊有栓,形成半干性脱皮,临床上分为鳞屑型和脓疱型两种。一般... 犬蠕形螨病是由于犬皮肤内的蠕形螨在适宜条件下异常增殖所引起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比较顽固的皮肤病。犬蠕形螨多发生于5~6月龄的犬,病变主要见于耳部,主要表现为脓疱、毛囊有栓,形成半干性脱皮,临床上分为鳞屑型和脓疱型两种。一般可采用直接涂片法、虫体浓集法和透明胶带法检查虫体。治疗本病可局部用药或进行药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屑 脓疱 蠕形螨
下载PDF
脚气净治疗耳真菌病5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京草 任冰璟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11期815-816,共2页
目的 :观察脚气净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河南省镇平卧龙制药厂生产的脚气净 ,涂擦外耳道 ,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糜烂型一般涂药 3次~ 5次即可痊愈 ,鳞屑型一般 5次~ 7次即可治愈。结论 :治愈率 96 % ,副作用... 目的 :观察脚气净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河南省镇平卧龙制药厂生产的脚气净 ,涂擦外耳道 ,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糜烂型一般涂药 3次~ 5次即可痊愈 ,鳞屑型一般 5次~ 7次即可治愈。结论 :治愈率 96 % ,副作用为涂药时外耳道有烧灼感 ,糜烂越严重 ,烧灼感越明显 ,鳞屑型无烧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气净 药物治疗 耳真菌病 糜烂 鳞屑
下载PDF
两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病情演变的分离现象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建中 金江 +1 位作者 郭利劭 马圣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两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SCLE)患者病情演变的差异。方法对 40例 SCLE患者进行 3~ 14年的随访分析,比较两型 SCLE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变化、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在随访中,环形红斑型患者的疹型变化较少,病... 目的探讨两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SCLE)患者病情演变的差异。方法对 40例 SCLE患者进行 3~ 14年的随访分析,比较两型 SCLE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变化、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在随访中,环形红斑型患者的疹型变化较少,病情较轻,部分患者出现干燥症状;而丘疹鳞屑型患者中大部分逐渐演变成 SLE。环形红斑型患者仅 21.7%发生轻度肾脏受累,皮质类固醇用量较小,无死亡病例;丘疹鳞屑型患者中 64.7%发生肾脏受累,皮质类固醇用量较大或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 1例死亡, 3例发展为尿毒症。结论环形红斑型是 SCLE中较为良性的一型,预后较好,而丘疹鳞屑型则易发展为 SLE,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预后 SCLE 环形红斑 丘疹鳞屑
原文传递
协定处方中药1号治疗丘疹鳞屑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许甜甜 沈炳香 李向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采用分组试验方法,观察六安市人民医院协定处方中药1号治疗丘疹鳞屑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5例患者,有效病例数2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采用中药1号,每日1剂,煎水熏洗,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97例,采用西药氯碘羟喹乳膏... 目的采用分组试验方法,观察六安市人民医院协定处方中药1号治疗丘疹鳞屑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5例患者,有效病例数2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采用中药1号,每日1剂,煎水熏洗,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97例,采用西药氯碘羟喹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交替外抹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手足癣症状的改变情况以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14.56%,有效率92.23%,无效率7.77%;对照组停药后复发率38.14%,有效率50.52%,无效率49.4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定处方中药1号外用熏洗治疗丘疹鳞屑型手足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定处方中药1号 丘疹鳞屑手足癣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灵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在用于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240例,将其等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在用于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240例,将其等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以及症状体征积分、真菌清除率等方面具有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对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效果显著,抗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硝酸咪康唑 角化鳞屑足癣 疗效
原文传递
姜黄酊治疗丘疹鳞屑型足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卫红 徐植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比较姜黄酊与派瑞松霜对丘疹鳞屑型足癣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清洁局部后将姜黄酊纱敷于患处,10-20min/次,2次/d。对照组予派瑞松按说明书外用。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5%,真菌清除率... 目的:比较姜黄酊与派瑞松霜对丘疹鳞屑型足癣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清洁局部后将姜黄酊纱敷于患处,10-20min/次,2次/d。对照组予派瑞松按说明书外用。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5%,真菌清除率为9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真菌清除率为9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姜黄酊治疗丘疹鳞屑型足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鳞屑足癣 姜黄酊 派瑞松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8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乃芳 崔铖 陈媛媛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对照组仅以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2周...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对照组仅以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时有效率分别是72.5%和50.0%,停药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7.5%和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糖尿病合并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鳞屑足癣 湿热下注 中药外洗 1%硝酸咪康唑软膏
下载PDF
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莉宁 谷梅 +2 位作者 薛汝增 潘慧清 陈永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23-224,223,共2页
患者女,58岁。主诉:面颈部、上肢、肩背部鳞屑性斑丘疹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颈部出现散在三粒红色丘疹,逐渐扩大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斑丘疹,上覆有细薄鳞屑,随后渐累及上肢、肩背部,伴有轻度瘙痒,偶日晒后加重。... 患者女,58岁。主诉:面颈部、上肢、肩背部鳞屑性斑丘疹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颈部出现散在三粒红色丘疹,逐渐扩大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斑丘疹,上覆有细薄鳞屑,随后渐累及上肢、肩背部,伴有轻度瘙痒,偶日晒后加重。曾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拟“银屑病”、“多形性日光疹”予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起病以来无脱发、手足发冷、关节酸痛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鳞屑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下载PDF
治脚癣应对症用药
10
作者 李章锁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18期67-68,共2页
1.丘疹鳞屑型 症状:脚底皮肤不断地有红斑、丘疹和细小的鳞屑脱落。
关键词 对症用药 脚癣 丘疹鳞屑 水泡 角化过度
下载PDF
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
11
作者 郑宝庆 王晓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27-229,共3页
报告1例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型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型,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 报告1例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型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型,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 G、C3沉积。诊断: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丘疹鳞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丘疹鳞屑
下载PDF
光脚穿鞋易脚臭
12
作者 丁姗姗 《科学新生活》 2013年第18期20-21,共2页
洗完脚不及时擦干长时间穿洞洞鞋脚臭不是病,臭起来真要命!尤其是到了炎炎夏日,这种异味儿就更为突出。如果你也有脚臭的毛病,还想摆脱别人异样的目光,那么专家告诉你,除了挑选合适的鞋袜,认真清洁才是正经事儿。
关键词 大汗腺 穿洞 泡脚 真菌感染 细菌分解 乌洛托品溶液 公共浴池 脚汗 难闻的气味 丘疹鳞屑
原文传递
做“足”准备过夏天
13
作者 丁姗姗 《科学新生活》 2014年第15期10-11,共2页
炎炎夏日,又到了秀出芊芊玉足的时候了。作为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裸露在外的脚部肌肤,我们有哪些误区应该注意,怎样才能做到十足的护理呢?
关键词 防晒 王建生 物质文化遗产 商业服务业 爱美之心 嵌甲 泡脚 丘疹鳞屑 特邀专家 金属材质
原文传递
手掌脱皮是何因
14
作者 周虹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年第3期49-49,共1页
手癣分为水疱鳞屑型和角化增厚型,前者为针尖大小的水疱,疱壁较厚且发亮,内含疱液,水疱成群聚集或发散分布,常发痒。水疱干结后脱屑,并向周围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损害。常先从掌侧开始发病,逐渐传播至手背及对侧手掌。角化增厚... 手癣分为水疱鳞屑型和角化增厚型,前者为针尖大小的水疱,疱壁较厚且发亮,内含疱液,水疱成群聚集或发散分布,常发痒。水疱干结后脱屑,并向周围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损害。常先从掌侧开始发病,逐渐传播至手背及对侧手掌。角化增厚型者,可单侧发病,通常累及双手,手掌发红增厚,皮肤纹理加深,粗糙、干燥而有脱屑,且常发生皲裂,尤其在冬天更甚。有时因皲裂而出血,且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脱皮 皮肤纹理 水疱 鳞屑 角化 脱屑 发病
下载PDF
内服加外用,遏制恼人手足癣
15
作者 唐慧 《大众医学》 2019年第6期79-79,共1页
在临床上,手足癣有四型: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可单独发生,也可多型并发。手足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根据部位不同分别称为手癣和足癣。手癣主要发生于手指缝、掌心或手指与手掌交界处,多为... 在临床上,手足癣有四型: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可单独发生,也可多型并发。手足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根据部位不同分别称为手癣和足癣。手癣主要发生于手指缝、掌心或手指与手掌交界处,多为一只手单发,也可两只手都发;足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脚气”,主要发生于脚趾缝、足底、足侧缘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癣 外用 内服 皮肤真菌感染 角化过度 皮肤癣菌 鳞屑 水疱
原文传递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全 贺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唑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康唑组给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联合组在此基...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唑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康唑组给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治疗。结果:联合组瘙痒缓解、脱屑时间明显低于康唑组,停药时和停药后4周时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康唑组(均P<0.05);停药时和停药后4周时真菌清除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唑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可有效缩短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 硝酸舍他康唑 鳞屑角化足癣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荆参溶液浸泡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静 蔡希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荆参溶液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予复方荆参溶液浸泡,对照组A予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涂,对照组B予5%冰醋酸溶液浸泡,疗程均为20天。结果:(1)疗程结束后,... 目的:观察复方荆参溶液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予复方荆参溶液浸泡,对照组A予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涂,对照组B予5%冰醋酸溶液浸泡,疗程均为20天。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54.84%,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04,P=0.037),两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真菌清除率为65.63%,对照组A真菌清除率为48.39%,对照组B真菌清除率为40.63%,三组间真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1例,临床治愈率43.75%,好转率40.63%;对照组A复发1例,临床治愈率16.13%,好转率38.71%;对照组B复发1例,临床治愈率25.81%,好转率32.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A(P=0.004)和对照组B(P=0.023),两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6)。(4)三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荆参溶液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优于特比萘芬乳膏和冰醋酸溶液,远期疗效肯定,尤其对角化和皲裂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冬季皲裂症状的发生或加重,同时具有抗真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屑角化 手足癣 皲裂 浸泡治疗
下载PDF
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红 林琳 刘涛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 目的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脱屑评分和总评分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能有效控制、改善鳞屑角化型足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皮癣湿酊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鳞屑角化足癣
下载PDF
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文达 程晓苗 程祖耀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方法:将2021年8~11月收治的120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鹅掌风洗方治疗。两组... 目的:观察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方法:将2021年8~11月收治的120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鹅掌风洗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症状积分及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屑角化足癣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鹅掌风洗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20
作者 王佳庆 傅鹏 +2 位作者 白秀丽 韦书贝 郑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9-0072,共4页
本文主要探究鳞屑角化型足癣在治疗期间,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的时间确定为2023.1-2024.1,选取的研究样本为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样本数量80例,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分别予以西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 本文主要探究鳞屑角化型足癣在治疗期间,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的时间确定为2023.1-2024.1,选取的研究样本为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样本数量80例,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分别予以西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停药四周后真菌清除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从临床疗效与停药四周后真菌清除率两项指标来看,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从症状积分来看,观察组在治疗后明显更优(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两组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鳞屑角化型足癣治疗期间,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使疾病治疗效果和真菌清除率得到明显提高,减轻患者症状,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屑角化足癣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