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宁舒娴 曾金秀 +1 位作者 沙小梅 丁红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272,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是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15种、烃类8种、芳香类和其它类共13种。其中,己醛、庚醛、壬醛、正己醇、1-辛烯-3-醇、十七烷等六种物质为所有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有。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显示,鳙鱼肉主要关键气味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酚类物质。聚类(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表明,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5%,大型水体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和气味相似,且气味显著优于高密度养殖生境来源鳙鱼肉。总体而言,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与含量及关键气味物质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可为鳙鱼养殖和产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 生境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
下载PDF
鳙鱼肉酶解工艺及其产物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文红 刘扬 洪英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7,127,共5页
以高产低值的鳙鱼肉为原料,通过测定水解度及酶解产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胃蛋白酶、Alcalase2.4L、木瓜蛋白酶、胰酶4种常用蛋白酶中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作为酶解鳙鱼肉制备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水解酶;以羟自由... 以高产低值的鳙鱼肉为原料,通过测定水解度及酶解产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胃蛋白酶、Alcalase2.4L、木瓜蛋白酶、胰酶4种常用蛋白酶中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作为酶解鳙鱼肉制备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水解酶;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将优化酶解条件下的酶解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温度45℃、p H7.0、酶加量2%、底物浓度20%、时间3 h的水解条件下,酶解产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76.13%。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测定其主要分子量范围是2 691-32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 酶解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正交试验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抑菌活性及对鳙鱼肉新鲜度的指示效应
3
作者 林润婷 梁家嘉 +1 位作者 莫雨杏 刘锴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1,共8页
本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采用药敏试纸抑菌圈检验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比较两种果皮红色素的抑菌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时结合果皮红色素提取物对pH变化的响应和色差值评估指标,优选红色素提取物浓度制作... 本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采用药敏试纸抑菌圈检验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比较两种果皮红色素的抑菌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时结合果皮红色素提取物对pH变化的响应和色差值评估指标,优选红色素提取物浓度制作指示卡。通过检测常温放置过程中鱼肉的pH、脂质过氧化值变化评估指示卡对鳙鱼鱼肉新鲜度的指示效果。结果表明,红肉红皮火龙果果皮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白肉红皮火龙果果皮红色素(P<0.05),且其红色素提取物水溶液对pH2~13具有较灵敏的呈色变化反应。应用10 g/L红肉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物制备的指示卡,评估鳙鱼鱼肉变化可知,25℃常温放置12 h过程中鱼肉的pH先微降后上升,TBA脂质过氧化值持续升高为0 h的1.96倍,揭示鱼肉的新鲜度下降;同期,放置鱼肉的指示卡色差值ΔE也从起始时1.40(0 h)上升到18.30(12 h),指示卡外围呈色从淡红色向玫红色及土黄色转变,对放置的鲜切鳙鱼肉新鲜度的衰减表现出较为直观的指示效应。本研究为火龙果果皮天然红色素的综合利用提供前期的科学依据,也为水产类预制菜行业的新型食品包装应用提供初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皮红色素 抑菌活性 红色素提取物指示卡 鲜切鳙鱼
下载PDF
基于植物乳杆菌处理的南湾鳙鱼肉在贮藏期内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枫 靳羽慧 +2 位作者 马梦婷 曹蒙 李建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该研究通过利用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处理南湾鳙鱼肉,将其放置在PE保鲜袋中,分别贮藏在4℃和常温条件下,每间隔2 d对其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pH及感官四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鱼肉在贮藏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 该研究通过利用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处理南湾鳙鱼肉,将其放置在PE保鲜袋中,分别贮藏在4℃和常温条件下,每间隔2 d对其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pH及感官四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鱼肉在贮藏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处理的南湾鳙鱼肉(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期间TVB-N、TBA、pH上升速率均有所减缓,肉质感官评价较对照组表现更优秀;当贮藏4℃下植物乳杆菌菌悬液质量浓度为0.8%时,贮藏期间南湾鳙鱼肉的品质最好,贮藏期7 d后鱼肉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为29.40 mg/100 g,TBA为0.17 mg/kg,pH值为6.54,鱼肉变质时间较对照组整体可延缓2 d,这表明植物乳杆菌对鱼肉具有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生物保鲜剂应用于南湾鳙鱼肉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南湾鳙鱼 贮藏品质
下载PDF
人工养殖大鲵对不同饵料喜食率的初步研究(上)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敬波 毛国栋 +2 位作者 周章 姚俊杰 唐启胜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89,共1页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鱼、沼虾、鳙鱼肉和虹鳟鱼肉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鲵对四种饵料的喜食率,寻求大鲵喜食饵料,以减少饵料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 鳙鱼 沼虾 鲜活饵料 麦穗鱼 昆虫幼虫 生态习性 头胸甲 生物学习性 养殖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