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朝阳 姜彦钟 +1 位作者 方秀珍 周鑫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共3页
鳑鲏是我国特有的原生鱼类,详尽阐述了鳑鲏鱼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摄食、繁殖特点、胚胎及幼体发育等生物学特性,并就其观赏价值做出探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生物学 观赏
下载PDF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建华 宋维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81-12482,12485,共3页
[目的]找出Hg2+、Cu2+和Cd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Rhodens sinensis Gunther)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法研究了Hg2+、Cu2+和Cd2+对中华鳑鲏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计算了3种重金属离子对... [目的]找出Hg2+、Cu2+和Cd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Rhodens sinensis Gunther)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法研究了Hg2+、Cu2+和Cd2+对中华鳑鲏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计算了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结果]Hg2+和Cu2+对中华鳑鲏鱼的毒性较强;Cd2+对中华鳑鲏鱼的毒性相对较弱。3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Cu2+>Cd2+,它们对中华鳑鲏鱼24h的LC50分别为0.222、0.344和10.360mg/L,48h的LC50分别为0.215、0.279和8.820mg/L,72h的LC50分别为0.204、0.256和7.910mg/L,96h的LC50分别为0.193、0.236和7.27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93、0.00236和0.07270mg/L。[结论]中华鳑鲏鱼对Cd2+有较强的耐受力,对Cu2+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作用 LC50 安全浓度
下载PDF
江苏省鳑鮍属(Rhodeus)鱼类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校辉 倪勇 伍汉霖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2期89-97,共9页
作者对4000多尾从江苏各地采集的鳑鮍属(Rhodeus)鱼类标本进行了研究,通过内部特征(下咽齿、肠长度、鳃耙数)和外部特征(斑纹、色泽等)的比较,认为(1)中华鳑鮍RhodeussinensisG櫣nther(1868)是有效种,它与高体鳑鮍Rhodeusocellatus(Kner... 作者对4000多尾从江苏各地采集的鳑鮍属(Rhodeus)鱼类标本进行了研究,通过内部特征(下咽齿、肠长度、鳃耙数)和外部特征(斑纹、色泽等)的比较,认为(1)中华鳑鮍RhodeussinensisG櫣nther(1868)是有效种,它与高体鳑鮍Rhodeusocellatus(Kner,1866)在鳃耙数、肠长度和鳃孔后上方黑点有无等方面的区别是明显的;(2)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有效种的彩石鳑鮍Rhodeuslighti(Wu,1931)是中华鳑鮍的同物异名;(3)江苏已知产三种,即方氏鳑鮍Rhodeusfangi(Miao,1934)、中华鳑鮍和高体鳑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鱼类 江苏 内部特征 鳃耙数
下载PDF
氨氮对中华鳑鲏的急性毒性及2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封琦 朱光来 +3 位作者 王建国 齐富刚 熊良伟 王权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鳜(Siniperca chuatsi);氨氮暴露试验表明氨氮浓度和暴露时间均会对2种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华鳑鲏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氨氮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氨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Rhodeus sinensis) 氨氮 急性毒性 过氧化氢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河南省淮河流域鳑鲏亚科5种鱼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景龙 陈启豪 +7 位作者 陆文泽 袁淑琴 胡清霞 岑双双 周传江 孟晓林 聂国兴 顾钱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为进一步从可量性状比较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越南鱊(Acheilongnathus tonkinensis)、大鳍鱊(A.macropterus)、兴凯鱊(A. chankaensis)和斑条鱊(A. taenianalis)的种间形态差异,丰富鳑鲏亚科鱼类的形态分类特征,研究采用多变量... 为进一步从可量性状比较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越南鱊(Acheilongnathus tonkinensis)、大鳍鱊(A.macropterus)、兴凯鱊(A. chankaensis)和斑条鱊(A. taenianalis)的种间形态差异,丰富鳑鲏亚科鱼类的形态分类特征,研究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河南省淮河流域这5种鱼的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鱼在体宽/体长、头长/体长、吻长/体长、尾柄长/体长、背鳍基底长/体长、腹鳍长/体长、臀鳍长/体长和头长/吻长8个比值性状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全长/体长、体高/体长2个比值性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鱼体的头部、尾部和鳍等部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显示5种鱼存在显著性形态差异,斑条鱊与越南鱊的差异程度最大,与大鳍鱊差异程度最小。判别分析获得的判别准确率在82.35%—100.00%变化,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区分这5种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科 形态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温度驯化对高体鳑鲏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康康 曹振东 付世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6-1590,共5页
为了考察温度驯化对鱼类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以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为对象,分别在15、20和25℃条件下驯化14 d,随后在不同驯化温度下测定其温度和低氧耐受指标。结果表明:高体鳑鲏的临界高温(CTmax)和致死高温(LT... 为了考察温度驯化对鱼类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以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为对象,分别在15、20和25℃条件下驯化14 d,随后在不同驯化温度下测定其温度和低氧耐受指标。结果表明:高体鳑鲏的临界高温(CTmax)和致死高温(LTmax)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临界低温(CTmin)和致死低温(LTmin)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说明高体鳑鲏的热耐受性具有温度依赖性;高体鳑鲏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34、30.18和28.01℃;高体鳑鲏的低温驯化反应率在15~20℃和20~25℃的驯化温度范围分别为0.23和0.87,说明高体鳑鲏的低温耐受能力在高温段具有更高的温度敏感性;而高温驯化反应率在不同温度范围差别不大(0.40和0.44);高体鳑鲏失去平衡氧压则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表明温度上升降低了高体鳑鲏的低氧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 驯化温度 热耐受 低氧耐受
原文传递
Hg^(2+)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维彦 辛荣 李慷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8期264-265,共2页
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Hg2+对克氏原螯虾(Porcambarus clarkia Girard)、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中华鳑鲏鱼(Rhodens sinensis)3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Hg2+对中华鳑鲏鱼毒性相对较强,对克氏原螯虾毒性... 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Hg2+对克氏原螯虾(Porcambarus clarkia Girard)、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中华鳑鲏鱼(Rhodens sinensis)3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Hg2+对中华鳑鲏鱼毒性相对较强,对克氏原螯虾毒性相对较弱;24h对中华鳑鲏鱼、麦穗鱼、克氏原螯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22mg/L、0.300mg/L、18.390mg/L,96h对中华鳑鲏鱼、麦穗鱼、克氏原螯虾的半致死浓度较低,分别为0.193mg/L、0.244mg/L、1.430mg/L。安全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0.00193mg/L、0.00244mg/L、0.01430mg/L;克氏原螯虾对水中Hg2+离子的耐受性超过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28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克氏原螯虾 麦穗鱼 中华 急性毒性作用 安全浓度
下载PDF
高体鳑鲏化学预警响应与“个性”行为的关联 被引量:8
8
作者 夏继刚 刘香 黄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425-6432,共8页
化学通讯是水生动物最原始、最普遍和最主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对捕食风险源的回避可以使猎物减少被捕食风险,但如果出现的化学信息并不代表真正的威胁,那么就会导致猎物减少觅食或求偶的机会,从而降低适合度。因此基于能量代价-生态收益... 化学通讯是水生动物最原始、最普遍和最主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对捕食风险源的回避可以使猎物减少被捕食风险,但如果出现的化学信息并不代表真正的威胁,那么就会导致猎物减少觅食或求偶的机会,从而降低适合度。因此基于能量代价-生态收益的权衡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决策与化学通讯模式的分化。“个性”行为(Personality)已被证实与动物的行为决定有关,然而,有关鱼类化学预警通讯与“个性”行为关联的研究至今鲜见报道。推测:“个性”行为是鱼类的化学通讯模式多样化的重要内因。采捕了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野生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并于半自然状态下探究了:(1)实验鱼对不同化学信息(池水对照组、柠檬新奇信息组、高浓度和低浓度化学预警信息(Chemical alarm cues,CAC)组)的行为响应,(2)实验鱼在新异环境(被转入新栖息地)、新异刺激(新异物理刺激)、新异食物资源下的“个性”行为及其与化学预警响应的关联。结果发现:(1)不同溶液化学信息对实验鱼静止时间与爆发游泳的变化以及摄食个体的比例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柠檬组(未知“假风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鱼对不同浓度CAC(已知“真风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行为响应,高浓度和低浓度CAC均导致摄食个体比例下降(P<0.05),但只有高浓度CAC导致静止时间和爆发游泳的变化增加(P<0.05)。可见,实验鱼对外源化学信息有准确高效的行为应答。(2)实验鱼静止时间比对不同溶液化学预警响应的变化与新异刺激下的活跃性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新异环境下的活跃性无关(P>0.05),提示“个性”行为与化学预警响应有关但这种关联可能又有一定的环境依赖性(例如测试环境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通讯 预警信息 个性 鱼类行为 高体
下载PDF
3种重金属离子对高体鳑鲏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万光 郭志君 +1 位作者 邓平平 周芬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汞、铅、锌对高体鳑鲏鱼苗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4、48、72、96 h的LC50,Hg2+分别为0.6123、0.4734、0.3921、0.3621 mg/L;Pb2+分别为14.1421、13.7405、13.5261、13.1867 mg/L;Zn2+分别为24.4688、20.3542、1...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汞、铅、锌对高体鳑鲏鱼苗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4、48、72、96 h的LC50,Hg2+分别为0.6123、0.4734、0.3921、0.3621 mg/L;Pb2+分别为14.1421、13.7405、13.5261、13.1867 mg/L;Zn2+分别为24.4688、20.3542、19.5449、17.8608 mg/L。Hg2+、Pb2+、Zn2+对高体鳑鲏鱼苗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362、1.3186、1.786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 鱼苗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下载PDF
生物操纵对常见底栖丝状绿藻的控制研究
10
作者 张怡光 张曼 +7 位作者 李玫 吕绪聪 张银鹏 李昊钰 赵慧 鲁雨果 秦岩 李学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为调控水体丝状绿藻的生长,提供安全高效的绿藻暴发解决方案,通过操纵水体中不同的生物种类,探究水生动物对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控制实验Ⅰ研究了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中华鳑鲏(... 为调控水体丝状绿藻的生长,提供安全高效的绿藻暴发解决方案,通过操纵水体中不同的生物种类,探究水生动物对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控制实验Ⅰ研究了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底栖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 sp.)的控制效果;控制实验Ⅱ研究了中华鳑鲏对水绵、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刚毛藻(Cladophora sp.)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中华鳑鲏实验Ⅰ处理组的固着态水绵生物量从实验前期的90 g/m^(2)下降到实验末期的34 g/m^(2),相对于其他生物操纵对象,中华鳑鲏对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表现出极显著的抑制效果(P<0.01);中华鳑鲏实验Ⅱ处理组中,固着态水绵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固着态水网藻生物量和固着态刚毛藻生物量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也表明中华鳑鲏对底栖丝状绿藻的抑制效果,特别是对水绵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中华鳑鲏在抑制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同时,对水体中其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表明中华鳑鲏作为控制丝状绿藻的潜在生物操纵对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操纵 丝状绿藻 中华 水绵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中华鳑鲏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及标记开发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良伟 王帅兵 +5 位作者 封琦 王建国 岳丽佳 张娟 吴云菲 王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8期164-168,共5页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中华鳑鲏基因组文库进行测序,查找基因组微卫星(SSR)位点并分析其组成,共检测到249 167个SSR位点,1~6核苷酸重复SSR均存在,其中二核苷酸重复SSR数量最多(53. 59%),其次为单核苷酸重复SSR(34. 19%),其他...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中华鳑鲏基因组文库进行测序,查找基因组微卫星(SSR)位点并分析其组成,共检测到249 167个SSR位点,1~6核苷酸重复SSR均存在,其中二核苷酸重复SSR数量最多(53. 59%),其次为单核苷酸重复SSR(34. 19%),其他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随机选择50个SSR位点利用8份中华鳑鲏DNA样品进行验证,有41个位点能检测到扩增产物,其中28个位点扩增产物带型清晰且具多态性,利用上述多态性SSR标准检测泰州地区中华鳑鲏多态性。结果表明,有21个SSR标记扩增产物稳定,每个位点观测到等位基因3~13个,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 306 7~0. 914 5、0. 384 5~0. 952 1,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 317 3~0. 910 5,各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说明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开发中华鳑鲏SSR标记效率高,开发的标记适用中华鳑鲏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基因组 微卫星标记 特征分析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中华鳑鲏两性形态特征和雌性成体生育力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权 李育培 +1 位作者 王建国 闵宽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测定了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成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成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P<0.05);雌性成体的平均成熟系数极显著大于雄性成体(P<0.01),而雌性成体的平均肥满度则显著小... 测定了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成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成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P<0.05);雌性成体的平均成熟系数极显著大于雄性成体(P<0.01),而雌性成体的平均肥满度则显著小于雄性成体(P<0.05);体重/体长、头宽/体长、背鳍基长/体长、胸鳍腹鳍间距/体长和消化道长/体长的比值在雌性成体和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侧中央纵带长/体侧中央纵带宽的比值在雌性成体与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成体平均每尾绝对怀卵量为127粒(74~238粒),平均每尾怀有6粒(3~9粒)成熟卵,成熟卵的直径为0.14 cm。中华鳑鲏雌性成体的怀卵数量与其体长和体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体长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形态特征 两性异形 生育力
下载PDF
沈阳浑河鳑鲏鱼的生长特征与资源合理利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万桥 田春 +4 位作者 尹增强 赵晨 于志杰 陈雷 孙建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2期143-145,149,共4页
为了制定沈阳浑河鳑鲏鱼的开捕策略,根据2016年沈阳浑河鳑鲏鱼的生物学调查数据,分析了鳑鲏鱼的体质量组成和体长组成,求解出了鳑鲏鱼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和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计算了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总瞬时死亡率,... 为了制定沈阳浑河鳑鲏鱼的开捕策略,根据2016年沈阳浑河鳑鲏鱼的生物学调查数据,分析了鳑鲏鱼的体质量组成和体长组成,求解出了鳑鲏鱼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和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计算了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总瞬时死亡率,估算了沈阳浑河鳑鲏鱼的资源数量^([1-2])。结果表明:沈阳浑河鳑鲏鱼的体长生长方程为L_t=110.25×(1-e^((-0.49(t+0.38831)))),体质量生长方程为Wt=27.63173×(1-e(^(t+0.38831)))^(2.7117),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1.65龄,群体临界年龄是2.14龄,沈阳浑河鳑鲏鱼的资源生物量为73.56t。沈阳浑河鳑鲏鱼的开捕体长为69.6~78.3mm,开捕体质量为7.9~10.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特征 资源生物量 评估 沈阳浑河
下载PDF
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李蓉 宁艳红 +3 位作者 孟飞燕 徐伟江 田瀚吉 范丽仙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了探究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段澜沧江水系的10条高体鳑鲏鱼类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片段.此外,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6种鳑鲏属鱼... 为了探究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段澜沧江水系的10条高体鳑鲏鱼类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片段.此外,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6种鳑鲏属鱼类COI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的COI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657 bp,碱基A+T含量(52.5%)大于G+C含量(47.5%),序列变异位点21个,单倍型4个;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值0.71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值0.008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值5.400,中性检验Tajima's D值-1.35378(P>0.10);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与保山高体鳑鲏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05),与济南鳑鲏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96);云南澜沧江水系高体鳑鲏与保山高体鳑鲏的序列聚为单系支(支持率100%),苦味鳑鲏与科尔沁达鳑鲏、南方鳑鲏聚为一支,济南鳑鲏、朝鲜鳑鲏均单独聚为一个单系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大小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权 王建国 +6 位作者 黄爱军 封琦 朱光来 陈小江 熊良伟 朱云干 陆宏达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9-562,共4页
通过将性成熟的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亲本放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不同壳宽组(50~100 mm)和不同壳宽的混合组中,观察中华鳑鲏产卵时对蚌大小的选择情况。中华鳑鲏在不同壳宽组中产卵实验结果显示,在蚌宽小于50 mm和大... 通过将性成熟的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亲本放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不同壳宽组(50~100 mm)和不同壳宽的混合组中,观察中华鳑鲏产卵时对蚌大小的选择情况。中华鳑鲏在不同壳宽组中产卵实验结果显示,在蚌宽小于50 mm和大于90 mm的河蚌中的产卵率显著少于50~90 mm的蚌,其中60~80 mm产卵率显著多于其它组,70~80 mm被产卵率最高。中华鳑鲏不同壳宽组混养实验结果显示60~70 mm的河蚌被产卵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大于70 mm和小于60mm被产卵率均逐渐下降。两个实验均显示出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的大小是有选择性的,本实验采用的1 g左右的中华鳑鲏最适产卵河蚌宽为70 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河蚌 产卵 选择
原文传递
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权 王建国 +4 位作者 封琦 黄爱军 戴青 袁圣 赵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3-194,共2页
总结了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要点。雄鱼体色艳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是我国著名的原生观赏鱼类。雌鱼体色相对较暗,产卵时伸出产卵管,将卵产于河蚌鳃腔进行孵化。中华鳑鲏人工养殖需放养5~8 cm宽的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以... 总结了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要点。雄鱼体色艳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是我国著名的原生观赏鱼类。雌鱼体色相对较暗,产卵时伸出产卵管,将卵产于河蚌鳃腔进行孵化。中华鳑鲏人工养殖需放养5~8 cm宽的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以利于其繁殖。苗种放养密度为水面放养0.5 cm左右的新孵苗种60万尾/hm2,放苗前用5 mg/L的高锰酸钾水浸泡消毒5 min,能显著提高放养成活率,小瓜虫、车轮虫等寄生虫病采用5~10μg/L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杀虫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
下载PDF
高密度养殖鳑鲏鱼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喻倩 王金庆 +1 位作者 刘娅琴 宋祥甫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本地优势种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为试验对象,设成鱼和稚鱼两组处理,研究了其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鳑皱鱼后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_3-N)和总磷(TP)等营养盐浓度明显增高,水质由试验始期的Ⅱ... 以本地优势种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为试验对象,设成鱼和稚鱼两组处理,研究了其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鳑皱鱼后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_3-N)和总磷(TP)等营养盐浓度明显增高,水质由试验始期的Ⅱ类标准恶化至劣V类,其影响程度以成鱼处理最高;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密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各处理均以大体积的衣藻为优势种,对照则以小体积的蹄形藻为优势种。鳑鲏鱼作为清澈水体的优势种鱼类,种群密度过高会造成水体营养盐升高并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加大,成为恶化水质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浮游植物 水体
下载PDF
高体鳑鲏幼鱼集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覃英莲 柏杨 +2 位作者 彭姜岚 李秀明 付世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了探究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选取248尾幼鱼,分别了组成单独1尾个体和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8),在(25±1)℃水温条件下进行15 min的视频拍摄,随后进行运动轨迹的提取和分析,得到游泳速度以及... 为了探究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选取248尾幼鱼,分别了组成单独1尾个体和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8),在(25±1)℃水温条件下进行15 min的视频拍摄,随后进行运动轨迹的提取和分析,得到游泳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1)高体鳑鲏的自发游泳速度在0~10 cm/s,1、2、4、8和16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分别为4.3 cm/s、4.1 cm/s、3.6 cm/s、3.2 cm/s和4.6 cm/s,其中8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显著低于1和16个体组(P<0.05)。各组游泳速度的同步性较高,且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2)焦点鱼和群体中其它个体的最近邻距离(NND)出现在0~10 cm,2和4个体组的NND分别为3.1 cm和2.7 cm,显著大于8和16个体组的1.9 cm和2.4 cm(P<0.05);(3)2和4个体组排列的极性为91.5%和91.2%,显著高于8和16个体组的82.6%和77.2%(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鳑鲏幼鱼具有显著的集群性特征,可能为其适应复杂的生境、提高觅食效率和降低捕食压力的结果;群体大小对高体鳑鲏集群行为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其群体凝聚力上升,但协调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 集群行为 极性 同步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虾青素对高体鳑鲏生长、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新 刘文钊 +5 位作者 王建国 姜海波 王权 李伟 董春燕 朱爱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2-5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虾青素对高体鳑鲏生长、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60尾高体鳑鲏,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在高体鳑鲏基础饵料中添加0(对照组)、50、100、150、200、250 mg/kg虾青素。试验期56 ...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虾青素对高体鳑鲏生长、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60尾高体鳑鲏,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在高体鳑鲏基础饵料中添加0(对照组)、50、100、150、200、250 mg/kg虾青素。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虾青素添加量为150~200 mg/kg时,高体鳑鲏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250 mg/kg时,高体鳑鲏的眼、鳍、皮肤、肌肉等组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尾鳍色度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250 mg/kg时,高体鳑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虾青素添加量150~200 mg/kg时,高体鳑鲏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15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高体鳑鲏生长,改善体色,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 虾青素 生长性能 体色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动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东坡 凡迎春 +2 位作者 周彦锋 陈永进 刘凯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了解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利用刺网和地笼对太湖8个样点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共采集到鱼类50种,隶属于8目23科,其中鳑鲏亚科、亚科、鳀科等小型鱼类数量较多,鱼类小... 为了解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利用刺网和地笼对太湖8个样点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共采集到鱼类50种,隶属于8目23科,其中鳑鲏亚科、亚科、鳀科等小型鱼类数量较多,鱼类小型化趋势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有57种鱼类没有采集到,其种类、数量、优势种均发生较大变化。共调查到鳑鲏亚科鱼类2属7种,其中兴凯(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大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为主要种类、异速生长,其他鱼类等速生长。聚类分析显示: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组成有显著时空差异,时间为2组,5—12月为一组,N%、W%和IRI指数显示兴凯占优势,其余时间大鳍占优势;空间为两组,贡湖、漫山为一组,大鳍占优势,其余站点兴凯占优势。分析显示多样性指数均低于一般水平(1.5~3.5),其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与湖泊营养盐、环境因子、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分布格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科 聚类分析 群落多样性 时空差异 体长和体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