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被引量:61
1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3 位作者 张林 金惠 吴世祥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残余鲕粒白云岩是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最有利的储层。白云石化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地化特征分析及成岩温度和深度的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混合水成岩环境,由混合水白云石化机理产生... 残余鲕粒白云岩是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最有利的储层。白云石化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地化特征分析及成岩温度和深度的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混合水成岩环境,由混合水白云石化机理产生。海平面频繁的变化是发生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水 白云石化 气藏储层 飞仙关组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鲕滩预测 被引量:43
2
作者 郑荣才 罗平 +3 位作者 文其兵 徐发波 李瑜 耿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以沉积相和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对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和对鲕滩发育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SQ1层序发育期,飞... 以沉积相和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对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和对鲕滩发育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SQ1层序发育期,飞仙关组受持续海侵影响,形成以深水台盆为中心的台盆—台地边缘—开阔—局限—蒸发台地的相带展布格局,以海侵体系域的台地边缘和台内鲕滩最为发育,该体系域也是飞仙关组鲕滩相储层最发育的层位;SQ2层序发育期,受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和水循环受限及干旱炎热气候影响,区域沉积格局由开阔台地转化为局限台地,鲕滩逐渐消失,最终进入频繁暴露的蒸发台地环境,以沉积膏云岩为主,为飞仙关组天然气藏极其重要的第一套区域性致密盖层发育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礁滩相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敬朋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63-369,14,共7页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川东北地区在原来认为是勘探不利区的海槽相区,相继发现了飞仙关组鲕滩孔隙型气藏、长兴组礁滩孔隙型气藏,探明了普光特大型气田。钻探表明,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川东北地区在原来认为是勘探不利区的海槽相区,相继发现了飞仙关组鲕滩孔隙型气藏、长兴组礁滩孔隙型气藏,探明了普光特大型气田。钻探表明,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加强储层预测研究是取得勘探成功的关键。为此,在达县-宣汉地区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分析和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礁滩相储层展布预测;应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岩性反演方法对礁滩相储层孔隙度、有效厚度进行了定量预测。在长兴组和飞仙关组预测储层发育区,毛坝3井、普光5井、普光6井均钻获长兴组礁滩相优质储层,完井测试获高产天然气流;大湾1井、大湾2井钻获飞仙关鲕滩优质储层: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将以上方法技术应用于通南巴构造带和元坝地区,预测元坝地区可能发育大规模的礁滩相储层,是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被引量:37
4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3 位作者 金惠 张林 沈珏红 吴世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22-828,共7页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目的层,受成岩作用的改造非常强烈。通过对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详细阐述了主要成岩作用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其产...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目的层,受成岩作用的改造非常强烈。通过对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详细阐述了主要成岩作用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其产物,分析了其对储层的影响。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和部分次生孔隙的主要破坏者;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是次生孔隙的主要建造者,其产生的溶孔、溶洞和裂缝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者,控制了孔隙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川东北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35
5
作者 谢增业 田世澄 +2 位作者 单秀琴 杨威 李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川东北飞仙关组发现了迄今四川盆地最大的它源常压型鲕滩气田。根据天然气组分、储集层沥青以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古油藏原油裂解,为富含H2S的干气,H2S的形成与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作用有关。天然气的运移富集受古隆起... 川东北飞仙关组发现了迄今四川盆地最大的它源常压型鲕滩气田。根据天然气组分、储集层沥青以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古油藏原油裂解,为富含H2S的干气,H2S的形成与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作用有关。天然气的运移富集受古隆起背景的控制,分布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区域性膏盐岩盖层之下,气藏形成于受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中,有岩性构造型和构造型两种成藏模式,控制鲕滩气藏规模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有利沉积相带内经白云岩化、溶蚀次生改造后储集性能极大改善的鲕粒岩和与构造圈闭的有效匹配,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期聚油气、喜马拉雅期调整定型成藏的晚期成藏类型。岩性构造型气藏包括罗家寨、渡口河及铁山坡气藏等,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的鲕粒岩聚油气、液态烃类深埋裂解以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流体局部调整、构造控气的成藏过程;构造型气藏包括金珠坪气藏,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虽有油气运移,但受储集空间所限未形成大规模液态烃类的聚集,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后由构造控气。鲕滩气藏鲕粒岩分布广,资源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沥表 晚期成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硅质海绵礁—鲕滩组合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熙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42,共18页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生物礁—鲕滩组合属于马鞍塘组(汉旺组),分布于现今龙门山边缘的绵竹、安县、江油辖区,是作者于1975年带领地质填图小组发现的。文中通过对研究区生物礁进行微相分析,以及与世界同类生物礁对比,认为研究区的生物礁...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生物礁—鲕滩组合属于马鞍塘组(汉旺组),分布于现今龙门山边缘的绵竹、安县、江油辖区,是作者于1975年带领地质填图小组发现的。文中通过对研究区生物礁进行微相分析,以及与世界同类生物礁对比,认为研究区的生物礁是以六射海绵为主的硅质海绵障积作用与以蓝细菌为主形成的凝块石粘结作用共同造礁,是一种深水粘结—障积型生物礁丘,也是灰泥基质支撑的生物礁。通过微相分析,尤其与世界镶边陆架模式及缓坡模式的标准微相对比,确定了研究区生物礁群的生长基底(鲕粒滩及生屑滩)不仅是形成于缓坡,而且是形成于同斜缓坡。川西北卡尼期同斜缓坡的推论、生物礁窗模式的建立及沉积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是认识川西北晚三叠世早期大地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卡尼期 硅质海绵礁 微相分析 同斜缓坡 宏观沉积相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沉积与成岩对储集层的控制 被引量:28
7
作者 赫云兰 付孝悦 +5 位作者 刘波 周明辉 张学丰 高计县 杨云坤 石开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443,共10页
通过连井对比、沉积相和微相划分、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了川东北普光、元坝地区鲕滩的沉积与成岩特征,并探讨它们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大,不同层段垂向叠置,横向迁移距离小;而元坝地区鲕滩... 通过连井对比、沉积相和微相划分、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了川东北普光、元坝地区鲕滩的沉积与成岩特征,并探讨它们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大,不同层段垂向叠置,横向迁移距离小;而元坝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小,分布面积广,横向迁移距离远。普光和元坝地区鲕滩都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前者早期溶蚀作用较强,且发生了大范围的白云石化作用,发育高孔、高渗的Ⅰ类储集层;后者压实、压溶作用较强,晚期还发生了埋藏胶结作用,发育低孔、低渗的Ⅲ类储集层。古地形差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是造成沉积、成岩差异的主要原因。沉积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分布和厚度,成岩作用决定储集层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并最终决定储集层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飞仙关组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国军 郑荣才 +2 位作者 唐玉林 汪洋 唐楷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64-70,共7页
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8个体系域,分析了飞仙关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川东北地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一度开宽水深的台盆... 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8个体系域,分析了飞仙关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川东北地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一度开宽水深的台盆水体逐渐变浅而转化为开阔台地相沉积环境,其中台地边缘和台内的鲕滩相极为发育,是形成整个飞仙关组鲕滩的主要时期,其中尤以海侵期的鲕滩最为发育;SQ2层序时期,由于受极度干旱炎热的气候影响,海平面下降和水循环受限及台地暴露,川东北地区鲕滩消减,进入局限和蒸发台地沉积环境,最后沉积地貌基本被填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岩相古地理 下三叠统 飞仙关组 川东北
下载PDF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以扬子地块北缘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1 位作者 金惠 沈珏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9-756,共8页
成岩相是研究成岩作用展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与沉积相不同,反映岩石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下发生的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表现。在详细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扬子地块北缘地区飞仙关组8类成岩相、7类成岩亚相,总结了各类成... 成岩相是研究成岩作用展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与沉积相不同,反映岩石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下发生的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表现。在详细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扬子地块北缘地区飞仙关组8类成岩相、7类成岩亚相,总结了各类成岩相(亚相)的识别标志,探索了成岩相与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关系,探索了成岩相在点、线、面上的分布,预测了有利成岩相区展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成岩相研究方法,并将成岩相研究成果应用到勘探实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碳酸盐岩 油气勘探 扬子地块北缘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戴荔果 郑荣才 +2 位作者 李爽 郑超 胡忠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以沉积相分析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和6个体系域,编制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研究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属于区域性... 以沉积相分析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和6个体系域,编制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研究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属于区域性缓慢海进—缓慢海退沉积旋回的产物,一度开阔深水的台盆逐渐变浅而转化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台地边缘与台内鲕滩的沉积相分异和沉积作用十分活跃,是形成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要时期,尤以海侵期鲕滩最为发育;SQ2层序发育期,受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水循环受限和干旱炎热气候的影响,区域沉积格局由开阔台地转化为局限台地,鲕滩逐渐消失,最终进入频繁暴露的蒸发台地环境,以沉积膏云岩为主,为飞仙关组天然气藏最重要的第一套区域性致密盖层发育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岩相古地理 储层 川东-渝北地区
下载PDF
自然伽马反演在双家坝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明华 王绪本 李学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46-349,共4页
以往川东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主要采用常规剖面寻找"亮点"反射,或作速度反演寻找低速异常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勘探的深入,认识到"亮点"反射或低速异常体不一定真正是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当飞一—... 以往川东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主要采用常规剖面寻找"亮点"反射,或作速度反演寻找低速异常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勘探的深入,认识到"亮点"反射或低速异常体不一定真正是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当飞一—飞三段内发育有膏盐层或较厚的泥灰岩段时,也会形成"亮点"反射或低速异常体,如果只靠常规剖面或速度反演,就可能造成误解。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伽马反演,来排除因泥质含量增加形成的低速异常现象,再结合速度反演,较准确地预测出了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鲕滩的发育情况,落实了其分布范围,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反演 飞仙关组 储层预测 地震响应 速度反演 双家坝构造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成因模式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3 位作者 金惠 张林 沈珏红 吴世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是该盆地最近的勘探重点。指出该类气藏储集岩主要有残余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其中残余鲕粒白云岩是最好的储层;主要的孔隙空间为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铸模孔和裂缝... 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是该盆地最近的勘探重点。指出该类气藏储集岩主要有残余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其中残余鲕粒白云岩是最好的储层;主要的孔隙空间为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铸模孔和裂缝;储层为低孔低渗性裂缝-孔隙型,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相、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裂缝控制;优质储层主要由台缘鲕滩发生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蚀作用所形成——台缘鲕滩沉积初期发育大量的原生粒间孔,后经过压实和胶结作用,孔隙几乎全部被破坏,再经过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蚀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大量的次生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模式 川东北 飞仙关组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1 位作者 林良彪 陈安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5-1064,共10页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针对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川东南...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针对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川东南飞仙关期发育海相地层,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二者皆为Ⅱ型层序。SQ1TST期,由于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区发育较深水环境的混积陆棚;进入SQ1HST期由于前期的沉积填充,盆地水体逐渐变浅盆地进入了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开始了鲕滩发育演化阶段。SQ2TST和SQ2EHST期研究区沉积格局基本上延续了SQ1HST期沉积特征,其中鲕滩在SQ2EHST进入了发展最高峰期;SQ2LHST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和沉积物的继续填充,研究区转入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一套区域上分布广泛的紫红色泥岩、白云岩、膏岩组合。SQ2EHST为研究区鲕粒滩最发育层位,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岩相古地理 飞仙关组 下三叠统 川东南
下载PDF
四川龙岗西区碳酸盐岩礁、滩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18
14
作者 纪学武 张延庆 +3 位作者 臧殿光 沈平 冯许魁 徐宝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9-314,185,共6页
近年来先后在普光、龙岗地区礁、滩体油气勘探中获得的重大发现,揭示开江—梁平海槽区礁、滩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基于叠前偏移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勘探成果数据,在沉积、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拉平、体曲率、层序地层学... 近年来先后在普光、龙岗地区礁、滩体油气勘探中获得的重大发现,揭示开江—梁平海槽区礁、滩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基于叠前偏移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勘探成果数据,在沉积、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拉平、体曲率、层序地层学解释及叠前反演等技术,在龙岗西区开展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和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预测和描述,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初步形成一套礁、滩体识别的系列技术及配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生物礁 层拉平 体曲率
下载PDF
川东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分布及其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雨 张静 张光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川东地区在早三叠世飞仙期沉积环境是在继承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台地上相带分化明显 ,广泛的发育鲕粒滩体 ,滩体随着台地的发展而逐渐迁移。根据勘探资料 ,可以划分出 4个较厚的鲕粒岩分布区。川东飞仙关组目前已钻... 川东地区在早三叠世飞仙期沉积环境是在继承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台地上相带分化明显 ,广泛的发育鲕粒滩体 ,滩体随着台地的发展而逐渐迁移。根据勘探资料 ,可以划分出 4个较厚的鲕粒岩分布区。川东飞仙关组目前已钻获众多的鲕滩工业井 ,其储层均位于鲕粒岩发育较厚的区块的溶孔白云岩及溶孔灰岩中 ,并获得了较大的工业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飞仙关组 气藏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分布规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建强 罗冰 +5 位作者 谭秀成 江兴福 李宗银 乔琳 薛玖火 赵长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5-814,814+813,共10页
对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分布规律的认识不清,极大地制约着该区鲕滩气藏的勘探开发成效.以四川东北部飞仙关组为例,分析台缘带鲕滩的发育特征,探索其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区内飞仙关组鲕滩沿台地边缘呈NW向展布,并在NE、NW两组基底正... 对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分布规律的认识不清,极大地制约着该区鲕滩气藏的勘探开发成效.以四川东北部飞仙关组为例,分析台缘带鲕滩的发育特征,探索其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区内飞仙关组鲕滩沿台地边缘呈NW向展布,并在NE、NW两组基底正断裂交叉处向台地内部呈指状延伸,其延伸方向与台地边缘近于垂直.讨论认为基底断裂同沉积活动形成的古地理格局、沉积古地貌与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该区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的纵、横分布规律.指出NW向基底断裂的同沉积张裂活动形成了台坳分异的沉积格局,控制了台缘带及台缘带鲕滩相带展布;NE向基底断裂的同沉积正断活动加剧了台地边缘带的沉积地貌分异,台缘带鲕滩发育于NE-SW向基底断裂"断隆"地貌高地,并向台地内部延展,形成"北西控带、北东修饰"的断控型台缘鲕滩指状窄相带分布规律.考虑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对鲕滩沉积厚度及沉积范围的叠加影响,总结了台缘鲕滩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断裂 台地边缘 飞仙关组 川东北地区 沉积学 油气藏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龙岗地区礁滩型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冰 周肖 +2 位作者 唐雪萍 梁涛 张树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1,104,共4页
随着四川盆地龙岗、普光等大型礁滩型气藏的发现,礁滩型气藏的勘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该类气藏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储层... 随着四川盆地龙岗、普光等大型礁滩型气藏的发现,礁滩型气藏的勘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该类气藏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储层有效性评价存在困难,从而导致探井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为此,开展了针对龙岗地区礁滩型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攻关,从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入手,分析研究不同沉积相、不同岩性、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有效性,将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相结合,利用自然伽马、地层倾角、成像测井等方法识别沉积相,ECS元素俘获测井识别岩性,常规测井结合MDT流度、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等测井新技术评价储层有效性。该方法较之以往更注重沉积相的识别及储层渗透性评价,经勘探、开发实践验证,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使该区测井储层解释符合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岗地区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 生物礁 测井 符合率
下载PDF
白云石化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以普光、元坝气田飞仙关组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厚东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9-452,共4页
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飞仙关组均发育一套鲕粒碳酸盐岩储层,不同的是普光气田为鲕粒云岩而元坝气田为鲕粒灰岩,同时前者在储层物性上比后者高出了1个数量级左右。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 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飞仙关组均发育一套鲕粒碳酸盐岩储层,不同的是普光气田为鲕粒云岩而元坝气田为鲕粒灰岩,同时前者在储层物性上比后者高出了1个数量级左右。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普光气田鲕滩云岩碳、氧同位素特征与原始海相灰岩一致,而锶同位素略高于同期海水变化范围,说明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粒云岩属于早期低温白云石化范畴;普光气田由于经历了早期白云石化,其储层孔喉结构得到了优化,为暴露溶蚀流体提供了大量的渗滤通道,因而,相对于元坝气田,形成了更为多样化的储渗空间,最终形成了更为优质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飞仙关组 普光气田 元坝气田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喜亭 谭秀成 +3 位作者 毕建霞 李凌 曾伟 罗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1,16,共5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滩相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碳酸盐岩滩控型储层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后续的开发井钻探表明,传统沉积相研究提出的成带分布的台缘滩并不稳定,因此,研究鲕滩发育分布规律尤为必要。以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研...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滩相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碳酸盐岩滩控型储层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后续的开发井钻探表明,传统沉积相研究提出的成带分布的台缘滩并不稳定,因此,研究鲕滩发育分布规律尤为必要。以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颗粒岩测井识别模型、滩体的环境微相及其分布主控因素分析,深入探索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的发育分布规律。依据颗粒岩与地层厚度之比把台缘滩划分为滩核、滩缘及滩间微相,从而给碳酸盐岩微相赋予更多的环境和储集意义。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发育台缘鲕滩和台内鲕滩2种滩体。鲕滩分布受控于沉积期地貌变化,总体上沿台地边缘呈带状分布,但其内部存在的次一级微地貌变化导致了滩体横向分布的变化,进而导致了滩相储层严重的横向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飞仙关组 普光气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元军 尹兵祥 +1 位作者 徐筱兵 樊佳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6期617-620,共4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储集岩体主要为经晚期白云岩化改造的鲕滩坝沉积的致密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铁山坡地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边缘,具备发育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条件。但是,复杂多变的围岩和... 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储集岩体主要为经晚期白云岩化改造的鲕滩坝沉积的致密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铁山坡地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边缘,具备发育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条件。但是,复杂多变的围岩和严重的非均质性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为此,在储层预测中采用了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地质模型约束地震反演,把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元地学信息统一到同一个模型上,将各类信息在模型空间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了反演的信息使用量、信息匹配精度和反演结果的置信度。同时,利用空间地质约束相干识别技术对储层的含气、含水及气水关系等进行了检测和识别,检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储层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