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与白:步落稽人东迁的混融与共生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培红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共30页
步落稽作为一个政权或势力集团,仅在《周书·异域传》中有列传。从传文可知步落稽有刘、乔、郝、白、穆等姓,实际上是西域龟兹、粟特等民族在东迁过程中融合匈奴系民族而形成的民族混合体。步落稽为突厥语bal?k之音译汉字,其意为鱼... 步落稽作为一个政权或势力集团,仅在《周书·异域传》中有列传。从传文可知步落稽有刘、乔、郝、白、穆等姓,实际上是西域龟兹、粟特等民族在东迁过程中融合匈奴系民族而形成的民族混合体。步落稽为突厥语bal?k之音译汉字,其意为鱼,所以除以上诸姓外,步落稽中还有鱼姓,出自西域鱼国(即跋禄迦国)。东迁后的鱼氏部族主要居住在黄河两岸晋陕一带,到唐代形成晋阳鱼氏、冯翊(下邽)鱼氏、京兆鱼氏等郡望。步落稽中的白姓出自西域龟兹,与跋禄迦为邻国,龟兹白氏与跋禄迦鱼氏东迁至黄河两岸后混融共生形成了步落稽。白居易家族从太原经韩城迁徙至冯翊下邽,与鱼氏部族的活动路线恰相吻合,实际上他们都是步落稽人,原本来自西域,在东迁过程中发生了混融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落稽 龟兹
下载PDF
关于细颈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夫德 李凯 《文博》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陕西宝鸡市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遗址,1958年的发掘中,除出土一件精美的船形彩陶壶(图1)之外,还出土有一件可以和船形壶媲美的鸟鱼纹彩陶细颈瓶(图2,3).瓶高21.6 cm,腹部直径20.7 cm,口部内径2.1 cm,外径9.6 cm,底径8.4 cm.器形略似...   陕西宝鸡市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遗址,1958年的发掘中,除出土一件精美的船形彩陶壶(图1)之外,还出土有一件可以和船形壶媲美的鸟鱼纹彩陶细颈瓶(图2,3).瓶高21.6 cm,腹部直径20.7 cm,口部内径2.1 cm,外径9.6 cm,底径8.4 cm.器形略似一只葫芦,唯口部略大,下腹略收.口沿部饰放射状纹饰,肩腹部饰水鸟啄鱼纹.器物造型优雅,纹饰流畅美丽,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饰 黄帝 船形 句芒 亚腰葫芦 细颈
下载PDF
塔城地区种牛场牛布氏菌病暴发流行专项监测报告
3
作者 李斌 卿燕 +3 位作者 邰新萍 木合塔尔 王月明 宋秀生 《新疆畜牧业》 1992年第1期34-36,共3页
新疆塔城地区是全国14个省、自治区的15个地(市、州、盟)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监测点之一。监测范围,方法及要求是执行(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关于颁发“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本文就该方案第(五)项要求“暴发... 新疆塔城地区是全国14个省、自治区的15个地(市、州、盟)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监测点之一。监测范围,方法及要求是执行(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关于颁发“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本文就该方案第(五)项要求“暴发或出现人、畜间布病疫情的监测”提出专项监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病 流行 监测
下载PDF
布鲁氏菌无凝集原性M-111活菌苗对山羊的免疫及血清学试验
4
作者 余勇 谭本旭 +4 位作者 张大维 杨培豫 殷善述 王健 贾开勤 《四川畜牧兽医》 1991年第3期8-11,共4页
多年来我省阿坝等地在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措施以后,山羊布病现已趋于基本控制.为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和最终消灭布病,采用目前国内的布氏菌猪二号苗(S_2苗)或羊五号苗(S_5苗)
关键词 山羊 免疫 血清学 菌病
下载PDF
广西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3
5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6 位作者 刘加波 谢丽基 庞耀珊 谢志勤 董建宝 黄伟德 刘远新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这4株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生爱德华氏菌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鲴 爱德华 迟钝爱德华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养殖乌鳢诺卡氏菌病及其病原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国良 徐益军 +2 位作者 金珊 祝璟琳 朱文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83,共7页
2006年6月至7月,浙江萧山的部分乌鳢养殖池塘出现大规模死鱼现象,发病率达35%,死亡率100%。病死鱼鱼龄多在18个月左右,体长30-35cm。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鳍条充血,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直径1-5mm的乳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肝脏和肾脏... 2006年6月至7月,浙江萧山的部分乌鳢养殖池塘出现大规模死鱼现象,发病率达35%,死亡率100%。病死鱼鱼龄多在18个月左右,体长30-35cm。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鳍条充血,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直径1-5mm的乳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菌株W060622,经光镜、电镜观察,在形态上均表现为长或短的分支状杆菌。回归感染试验证实W060622即为引起此次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菌。通过16S rRNA基因的全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发现W060622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3360T(Z36925)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结合菌株回归感染、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及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W060622为鱼诺卡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诺卡菌病 回归感染 16S RRNA 诺卡
下载PDF
养殖卵形鲳鲹诺卡氏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瑞旋 刘广锋 +3 位作者 王江勇 冯娟 郭志勋 徐力文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报道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病鱼以体表和心、脾、肾等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光镜、电镜检查,均发现长或短的丝状分枝状杆菌,用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回归感染,证实为此次... 报道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病鱼以体表和心、脾、肾等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光镜、电镜检查,均发现长或短的丝状分枝状杆菌,用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回归感染,证实为此次卵形鲳鲹结节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病原为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发现该病原菌对多种常用水产药物均产生了抗药性,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仅20种受试药物中仅对环丙沙星、氯霉素、链霉素等中度敏感,试管稀释法结果显示8种药物中仅对1×10-6的盐酸恩诺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结节病 诺卡
下载PDF
乌鳢结节病病原-诺卡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曹铮 沈锦玉 +5 位作者 谢荣林 潘晓艺 吕伟清 郝贵杰 尹文林 吴颖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8-341,共4页
关键词 乌鳢 诺卡 培养基 16S RRNA基因
下载PDF
鱼类致病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的LAMP检测技术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国良 刘璐 徐益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鰤鱼诺卡氏菌16S—23S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设计了四条LAMP引物,在外内引物浓度比1:8、dNTP浓度0.8—1.2mmol/L、Mg2+浓度10—14mmol/L、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 针对鰤鱼诺卡氏菌16S—23S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设计了四条LAMP引物,在外内引物浓度比1:8、dNTP浓度0.8—1.2mmol/L、Mg2+浓度10—14mmol/L、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建立的LAMP法具有高灵敏度,达到10-7μg/μlDNA浓度,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取自养殖场的乌鳢、大黄鱼、黄姑鱼组织样品检测,结果在16份组织样品中有7份检出自然感染的鰤鱼诺卡氏菌,与同步取样品鱼组织的细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相一致,并显示既能检测发病鱼,又能检出未发病且已感染的病鱼。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能快速、简易、特异、敏感的检测鱼类致病鰤鱼诺卡氏菌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16S-23S RRNA基因 环介导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
下载PDF
蛳鱼诺卡氏菌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国良 刘璐 李思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9-513,共5页
根据GenBank中蛳鱼诺卡氏菌16S-23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蛳鱼诺卡氏菌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溶解曲线分析显示产... 根据GenBank中蛳鱼诺卡氏菌16S-23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蛳鱼诺卡氏菌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溶解曲线分析显示产物为单一的特异峰;检测灵敏度可达10 6μg/μL的DNA含量,与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麦氏弧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建立的方法在蛳鱼诺卡氏菌病爆发时期,对16份鱼体组织、养殖水体、饲料等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7份为阳性,与细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 100%相符。既能检测发病鱼,又能检出未发病且已感染的病鱼,对病害的早期防控体现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等优点,可用于蛳鱼类致病鱼诺卡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SYBR-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大黄鱼结节病病原菌—诺卡氏菌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国良 袁思平 金珊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一株分离自浙江台州、舟山海水网箱养殖患结节病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及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该菌株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一株分离自浙江台州、舟山海水网箱养殖患结节病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及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该菌株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不水解酪素、黄嘌呤、酪氨酸、淀粉和明胶,能以柠檬酸盐为唯一碳源生长。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 336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据此鉴定结果认为,该菌株为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属 (师)诺卡 16S RRNA 系统发育 大黄
下载PDF
鱼诺卡氏菌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6
12
作者 夏立群 王蓓 +3 位作者 夏洪丽 黄郁葱 简纪常 鲁义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6,共6页
对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ZJ0503的增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盐度、初始pH对鱼诺卡氏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添... 对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ZJ0503的增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盐度、初始pH对鱼诺卡氏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鱼诺卡氏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5℃、盐度5、pH 6.5±0.2;经筛选,鱼诺卡氏菌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促生长作用最强的2种无机盐是磷酸氢二钾(K2HPO4)和氯化钙(CaCl2);确立了培养基优化配方为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2HPO40.75 g·L-1,CaCl20.2 g·L-1(单独灭菌),氯化钠(NaCl)5 g·L-1,pH 6.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培养基 培养条件 优化
下载PDF
鰤鱼诺卡氏菌感染卵形鲳鲹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满其蒙 徐力文 +3 位作者 区又君 苏友禄 郭志勋 冯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32-135,F0002,共5页
从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病灶中分离出病原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并人工回接感染卵形鲳鲹,病鱼的脾脏、肾脏、肝脏、鳃、心脏等器官出现直径为0.1-0.3 cm的白色结节,对患病卵形鲳鲹进行病... 从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病灶中分离出病原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并人工回接感染卵形鲳鲹,病鱼的脾脏、肾脏、肝脏、鳃、心脏等器官出现直径为0.1-0.3 cm的白色结节,对患病卵形鲳鲹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脾脏出血,淋巴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增生;肝脂肪变性;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棒状化;心肌细胞肿胀,断裂,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诺卡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乌鳢致病诺卡氏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国良 徐益军 金珊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4,共6页
2006年6月,浙江萧山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Cantor)暴发一种类似细菌性的结节病,从患典型症状乌鳢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纯度一致的菌株W060622。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菌株W060622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 2006年6月,浙江萧山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Cantor)暴发一种类似细菌性的结节病,从患典型症状乌鳢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纯度一致的菌株W060622。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菌株W060622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常规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基本特性。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 336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据此鉴定菌株W060622为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师]诺卡 结节病 生理生化 16S RRN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灭活鱼诺卡氏菌对乌醴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解俊 彭程远 +4 位作者 金珊 赵青松 陈寅儿 王锡波 王国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
应用浓度为108CFU/ml的0.4%甲醛灭活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经超声波破碎后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0.5ml/尾,对照组同法等量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0、3、6、9、12、15、18、21天抽取乌鳢血液,测定其血细胞数、血清... 应用浓度为108CFU/ml的0.4%甲醛灭活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经超声波破碎后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0.5ml/尾,对照组同法等量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0、3、6、9、12、15、18、21天抽取乌鳢血液,测定其血细胞数、血清总蛋白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注射灭活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第12天时注射组血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实验第9天后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灭活菌苗的刺激能引起乌醴血细胞的增殖以及血清中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从而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乌醴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下载PDF
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基 陈建林 +2 位作者 侯素莹 鲁义善 夏立群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39-4446,共8页
人工养殖乌斑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受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侵害日益严重,为深入研究该菌的致病机理,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的感染模型亟待建立。本研究通过对菌液浓度与吸光值、半致死剂量、组织... 人工养殖乌斑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受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侵害日益严重,为深入研究该菌的致病机理,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的感染模型亟待建立。本研究通过对菌液浓度与吸光值、半致死剂量、组织病理学和病理组织切片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液浓度为4.75×10^4~4.75×10^7 cfu/mL范围时与其吸光值呈线性关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确定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2×10^5 cfu/尾。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会引起皮肤溃烂、内脏器官肿大,形成白色结节。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结节中心呈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大量细胞浸润。研究结果为建立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乌斑杂交鳢的动物模型及研究鰤鱼诺卡氏菌致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乌斑杂交鳢 人工感染 LD50病理切片
原文传递
鰤鱼诺卡氏菌对乌鳢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东雨 沈理 +3 位作者 金珊 缪燕萍 赵青松 陈寅儿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应用浓度为106cfu/mL的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菌悬液腹腔注射乌鳢,人工感染诺卡氏菌病。在感染后3d、6d、9d、12d、18d和24d时抽取乌鳢血液,检测乌鳢的血细胞数、血细胞脆性、溶菌酶、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 应用浓度为106cfu/mL的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菌悬液腹腔注射乌鳢,人工感染诺卡氏菌病。在感染后3d、6d、9d、12d、18d和24d时抽取乌鳢血液,检测乌鳢的血细胞数、血细胞脆性、溶菌酶、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尿素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鰤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血细胞脆性在各实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血清溶菌酶、血清总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等均呈先降低后增高再降低的趋势,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增加。说明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会引起乌鳢血液指标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乌鳢 血液指标
下载PDF
基于浒苔暴发海水池塘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春忠 孙富林 +3 位作者 侯代云 肖懿哲 林国荣 严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为研究浒苔对海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生态的影响,采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冬季垦区进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水体以及底泥中菌群结构,分析进水区、池塘养殖区和排水区的环境微生物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γ-变形细菌、α-... 为研究浒苔对海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生态的影响,采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冬季垦区进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水体以及底泥中菌群结构,分析进水区、池塘养殖区和排水区的环境微生物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γ-变形细菌、α-变形细菌、放线菌、拟杆菌和δ-变形细菌为海水养殖区的优势细菌门类;(2)进水区水体和底泥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浒苔池塘和排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浒苔池塘的水体微生物以异养细菌为主,底泥以脱硫杆菌等厌氧细菌为主,增加了底泥潜在产生硫化氢的危害;(4)进水区水体含有丰度较高的弧菌和鱼立克次氏体等条件致病性病原菌,而浒苔池塘中含量较低,说明浒苔对弧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中另一种潜在致病菌黄杆菌类的丰度较高,养殖品种务必防患此类病菌感染疾病的发生。本文从微生态学角度全面揭示浒苔对近岸海区、海水池塘和排水区微生态演变过程的影响,发现了浒苔具有抑制和增加不同致病菌的双重作用,这对水产养殖有一定指导,也为浒苔发生原因、预报、预防等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弧菌 立克次 黄杆菌
下载PDF
鱼诺卡氏菌全肽聚糖对乌鳢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程远 解俊 +3 位作者 金珊 赵青松 陈寅儿 王国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50-2159,共10页
为了解鱼诺卡氏菌全肽聚糖(WPG)对鱼类的免疫效应,应用1%鱼诺卡氏菌WPG溶液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在注射后第0、1、2、3、4、5、6、7、8天对乌鳢血液、黏液、肝脏、头肾组织进行取样,测定血细胞吞噬指数(PI)、血清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 为了解鱼诺卡氏菌全肽聚糖(WPG)对鱼类的免疫效应,应用1%鱼诺卡氏菌WPG溶液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在注射后第0、1、2、3、4、5、6、7、8天对乌鳢血液、黏液、肝脏、头肾组织进行取样,测定血细胞吞噬指数(PI)、血清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以及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同法等量注射0.7%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此外,通过攻毒试验测定鱼诺卡氏菌WPG对感染鱼诺卡氏菌乌鳢的免疫保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红细胞和白细胞PI及血清ACH50在注射后第1天就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并分别在注射后第2天、第2天和第1天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2.45%、3.64%和306.67 unit/mL。试验组血清中LSZ和AKP活力分别从注射后第3天和第4天开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中ACP和SOD活力则在注射后第1~7天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注射鱼诺卡氏菌WPG后,黏液、肝脏、头肾中ACP活力均有升高现象,达峰值时间分别为第2天、第4天、第7天;黏液和头肾中AKP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中AKP活力仅在第3天、第4天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和头肾中SOD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黏液中SOD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黏液和肝脏中LSZ活力在第1天就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第2天均达峰值,而头肾LSZ活力呈现逐渐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仅在第5天表现出显著升高(P<0.05)。鱼诺卡氏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鱼诺卡氏菌WPG腹腔注射免疫7、21、35 d后对乌鳢的保护率分别为35%、55%、60%。以上结果说明,鱼诺卡氏菌WPG对乌鳢血细胞PI、血清ACH50及组织中ACP、AKP、SOD、LSZ活力具有明显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全肽聚糖 乌鳢 非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保护
下载PDF
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海新 朱宇嘉 +4 位作者 董碧莲 朱志东 蔡廷渠 宋健平 朱盛山 《科学养鱼》 2021年第3期48-51,共4页
诺卡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源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细菌主要有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杀鲑诺卡氏菌(Nocardia salmonicida)。鱼类诺卡氏菌病在每年的4-11月皆... 诺卡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源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细菌主要有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杀鲑诺卡氏菌(Nocardia salmonicida)。鱼类诺卡氏菌病在每年的4-11月皆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10月,在水温25~28℃时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病 条件致病菌 星形诺卡 诺卡 发病高峰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