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省温江县鱼凫村遗址调查与试掘
被引量:
38
1
作者
蒋成
李明斌
黄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8-56,共19页
鱼凫村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城关北约5.5公里处,东南距成都市区20公里,西南距江安河约2公里,离岷江7公里。温(江)郫(县)公路东北——西南向贯穿遗址北部和西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49′、北纬30°45′,海拔高度556~560...
鱼凫村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城关北约5.5公里处,东南距成都市区20公里,西南距江安河约2公里,离岷江7公里。温(江)郫(县)公路东北——西南向贯穿遗址北部和西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49′、北纬30°45′,海拔高度556~560米(图一)。遗址属成都平原中部,地势平坦,整个走向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该处以湿润、四季分明为特色,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利于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四川省
喇叭口形
标本
口径
绳纹
局部堆
温江
成都市
粘土
原文传递
四川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蒋成
李明斌
《东南文化》
CSSCI
1998年第4期15-25,29-29+4,共16页
文章通过对以鱼凫村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成都平原从龙山时代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发展序列,指出早期蜀文化是由川西地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鱼
凫
村
遗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江章华
《寻根》
1997年第4期8+7+9-10,共4页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江章华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又有岷江水系之利,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但关于这一区域古代历史的记载虽然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王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鳖灵治...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江章华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又有岷江水系之利,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但关于这一区域古代历史的记载虽然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王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鳖灵治水、杜宇禅让等说法,但多带有某种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史前城址
三星堆文化
鱼
凫
村
遗址
宝墩文化
三星堆
遗址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文化面貌
手工工具
原文传递
温江鱼凫村遗址的分期研究与土墙功能考察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昊德
李蜀蕾
《四川文物》
2005年第4期44-50,共7页
鱼凫村遗址是宝墩村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村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村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
鱼凫村遗址是宝墩村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村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村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土墙的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分期
土墙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李明斌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000~3700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鱼凫村文化"。相信这一判断,对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先秦考古学文化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宝墩文化
鱼
凫
村
遗址
第三期遗存
性质
原文传递
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
被引量:
9
6
作者
宋治民
黄剑华
《四川文物》
2000年第2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四川
温江
鱼
凫
村
遗址
新津宝墩
遗址
郫县古城
遗址
中国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卷首语
7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1,共1页
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附近的下靳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480座,其中A类墓为长方形小型竖穴墓,出土陶、玉石、骨角器等遗物,以彩陶瓶和镶嵌绿松石的手镯为罕见。下靳墓地A类墓的年代相当于陶寺墓地早期,是继陶寺遗址之...
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附近的下靳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480座,其中A类墓为长方形小型竖穴墓,出土陶、玉石、骨角器等遗物,以彩陶瓶和镶嵌绿松石的手镯为罕见。下靳墓地A类墓的年代相当于陶寺墓地早期,是继陶寺遗址之后临汾盆地的又一较重要的考古发现。本期刊发了简报。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地区多次发现古代城址,本期介绍的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即为其中之一。1996年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对该遗址做了较详细的调查和试掘,可以初步将该遗址分为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平原地区
临汾盆地
考古研究
山西省
考古发现
文物考古工作
绿松石
骨角器
竖穴墓
原文传递
题名
四川省温江县鱼凫村遗址调查与试掘
被引量:
38
1
作者
蒋成
李明斌
黄伟
机构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
温江县文管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8-56,共19页
文摘
鱼凫村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城关北约5.5公里处,东南距成都市区20公里,西南距江安河约2公里,离岷江7公里。温(江)郫(县)公路东北——西南向贯穿遗址北部和西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49′、北纬30°45′,海拔高度556~560米(图一)。遗址属成都平原中部,地势平坦,整个走向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该处以湿润、四季分明为特色,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利于耕作。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四川省
喇叭口形
标本
口径
绳纹
局部堆
温江
成都市
粘土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四川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蒋成
李明斌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8年第4期15-25,29-29+4,共16页
文摘
文章通过对以鱼凫村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成都平原从龙山时代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发展序列,指出早期蜀文化是由川西地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鱼
凫
村
遗址
Keywords
Chengdu plain Yufu village site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江章华
出处
《寻根》
1997年第4期8+7+9-10,共4页
文摘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江章华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又有岷江水系之利,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但关于这一区域古代历史的记载虽然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王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鳖灵治水、杜宇禅让等说法,但多带有某种传...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史前城址
三星堆文化
鱼
凫
村
遗址
宝墩文化
三星堆
遗址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文化面貌
手工工具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温江鱼凫村遗址的分期研究与土墙功能考察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昊德
李蜀蕾
机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四川文物》
2005年第4期44-50,共7页
文摘
鱼凫村遗址是宝墩村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村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村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土墙的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洪。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分期
土墙功能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李明斌
机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文摘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000~3700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鱼凫村文化"。相信这一判断,对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先秦考古学文化是有所裨益的。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宝墩文化
鱼
凫
村
遗址
第三期遗存
性质
Keywords
Chengdu Plain
Baodun Culture
Remains belonging to the 3rd phase of Yufu Village Site
Character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
被引量:
9
6
作者
宋治民
黄剑华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系
不详
出处
《四川文物》
2000年第2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四川
温江
鱼
凫
村
遗址
新津宝墩
遗址
郫县古城
遗址
中国
文物考古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卷首语
7
机构
文物编辑部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1,共1页
文摘
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附近的下靳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480座,其中A类墓为长方形小型竖穴墓,出土陶、玉石、骨角器等遗物,以彩陶瓶和镶嵌绿松石的手镯为罕见。下靳墓地A类墓的年代相当于陶寺墓地早期,是继陶寺遗址之后临汾盆地的又一较重要的考古发现。本期刊发了简报。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地区多次发现古代城址,本期介绍的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即为其中之一。1996年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对该遗址做了较详细的调查和试掘,可以初步将该遗址分为三期。
关键词
鱼
凫
村
遗址
平原地区
临汾盆地
考古研究
山西省
考古发现
文物考古工作
绿松石
骨角器
竖穴墓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省温江县鱼凫村遗址调查与试掘
蒋成
李明斌
黄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8
原文传递
2
四川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分析
蒋成
李明斌
《东南文化》
CSSCI
199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
江章华
《寻根》
1997
4
原文传递
4
温江鱼凫村遗址的分期研究与土墙功能考察
黄昊德
李蜀蕾
《四川文物》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李明斌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1
原文传递
6
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
宋治民
黄剑华
《四川文物》
2000
9
全文增补中
7
卷首语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