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曲剧的前世今生与时代瞭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鹿永国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0,共3页
北京曲剧是由以魏喜奎为代表的一代曲艺名家创演的一个新兴剧种,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经老舍先生提议,更名为曲剧。一、北京曲剧的历史回望北京曲剧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清兵入关,定都北京,随之将满族的民间乐器八... 北京曲剧是由以魏喜奎为代表的一代曲艺名家创演的一个新兴剧种,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经老舍先生提议,更名为曲剧。一、北京曲剧的历史回望北京曲剧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清兵入关,定都北京,随之将满族的民间乐器八角鼓带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曲剧 北京市 魏喜奎 曲艺剧 戏曲作品
原文传递
甄莹
2
《中华艺术论丛》 2009年第1期517-518,共2页
甄莹(1957—),女,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早在读小学和中学时,甄莹已经是附近学校中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了。
关键词 文艺骨干 魏喜奎 北京曲剧 清宫怨 《四世同堂》 艺术天赋 正红旗下 同名小说 古月轩 珍妃
原文传递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 本刊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文艺晚会
3
《新闻与写作》 1987年第6期44-46,共3页
5月24日,本刊编辑部与北京市文联、首都信息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联合举办文艺晚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首都著名表演艺术家及文艺新秀享宗义(北京京剧院)、魏喜奎(北京曲艺团)、季谷一(中国... 5月24日,本刊编辑部与北京市文联、首都信息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联合举办文艺晚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首都著名表演艺术家及文艺新秀享宗义(北京京剧院)、魏喜奎(北京曲艺团)、季谷一(中国轻音乐团)、关牧村(天津歌舞团)、邓玉华(中国煤矿文工团)、赵青、柳石明(中国歌剧舞剧院)、金乃千(中央戏剧学院)、刘萍(中国评剧院)、刘玉玲(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李金斗、陈涌泉、曹俊卿、马魁尧、甄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喜奎 中国评剧院 文艺晚会 刘玉玲 中国歌剧舞剧院 中央戏剧学院 天津歌舞团 陈涌泉 李金斗 北京京剧院
原文传递
青春长驻魏喜奎
4
作者 姬威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2-53,共2页
早就仰慕魏喜奎女士这位曲艺、曲剧两栖的著名艺术家;最近又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里,几次看到她的倩影,听到她的清歌。由此使我产生拜访她的念头。知道她已逾花甲之年,又见她的名字近时一直没有在剧团的演出广告。
关键词 魏喜奎 曲艺演员 吴素秋 国画大师 张君秋 奉调大鼓 许麟庐 京剧团 出访日本 娄师白
原文传递
力求进取──谢涛
5
作者 李德彪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2-34,共3页
力求进取──谢涛李德彪1993年初春,谢涛以《深宫情魂》中的精湛演艺夺得山西演艺界最高奖杏花奖。盛夏,谢涛被当地新闻界"爆炒"成新闻热点。山西电视台连续6次分别以40分钟的时间,对她和剧团作介绍,播放演出录像,各种专... 力求进取──谢涛李德彪1993年初春,谢涛以《深宫情魂》中的精湛演艺夺得山西演艺界最高奖杏花奖。盛夏,谢涛被当地新闻界"爆炒"成新闻热点。山西电视台连续6次分别以40分钟的时间,对她和剧团作介绍,播放演出录像,各种专访和评论在报刊上纷纷扬扬。金秋,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涛 新闻热点 魏喜奎 梨园世家 丁果仙 京剧表演艺术 甩发 卧虎令 杀狗 艺术生涯
原文传递
魏喜奎和京剧
6
作者 周桓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魏喜奎 京剧 表演艺术家 演艺生涯 人物塑造 唱腔
原文传递
怀念曲艺团
7
作者 姜昆 《曲艺》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我非常怀念中国各地的曲艺团。 老一代的人们把北京曲艺团叫成"北曲";天津的则叫"天曲";把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称作"中广",没有叫"中说"的。中国有上行下效的传统,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内蒙的广播部门都效仿"中广"成立过"... 我非常怀念中国各地的曲艺团。 老一代的人们把北京曲艺团叫成"北曲";天津的则叫"天曲";把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称作"中广",没有叫"中说"的。中国有上行下效的传统,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内蒙的广播部门都效仿"中广"成立过"说唱团",如果分别叫成"湖(胡)说"、"陕(山)说"、"蒙(猛)说",那就真成了我们相声的包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广播艺术团 天曲 中国各地 中广 曲艺演员 中说 中国曲艺 北京琴书 曲艺艺术 魏喜奎
原文传递
北京曲剧《啼笑因缘》中的〔四季相思〕作品简介
8
作者 刘吉典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64-64+63,63,共2页
《中国戏剧》1992年第七期,在魏喜奎同志的《出访台湾四十天》一文中,曾多次提及《啼笑因缘》中的[四季相思],可见这支曲子已成为喜奎同志在出访交往中,讲学、课徒和多次演出中的一个重要曲目了。这究竟是支什么曲子呢?下面我想简略地... 《中国戏剧》1992年第七期,在魏喜奎同志的《出访台湾四十天》一文中,曾多次提及《啼笑因缘》中的[四季相思],可见这支曲子已成为喜奎同志在出访交往中,讲学、课徒和多次演出中的一个重要曲目了。这究竟是支什么曲子呢?下面我想简略地介绍一下它的来历。[四季相思]本是一支江南小曲,但在北京曲剧《啼笑因缘》中所用的[四季相思]并不是小曲的原型,而是我(当时任该剧的音乐指导兼部分音乐设计)根据剧情的需要,参考了《时调小曲丛钞》(清,无名氏辑)中[四季相思]传统曲词及江南同名小曲的曲情、音调,而从曲词到曲调到伴奏的配器重新创作的一支适用于戏曲的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啼笑因缘 北京曲剧 曲词 中国戏剧 魏喜奎 音乐设计 作品简介 沈凤喜 曲情 课徒
原文传递
天桥之三:天桥与文化名人
9
作者 初小玲 《今日中国》 1993年第11期29-31,共3页
北京的许多老艺术家、老文化名人,在回顾自己的文化艺术生涯时,很少有不提到天桥的。12岁从河南来到北京、第二年就在天桥街北的庆乐戏院唱红的著名曲艺家魏喜奎曾经这样感慨道:“这方圆二里五方杂处之地,可是藏龙卧虎之所啊!”
关键词 魏喜奎 艺术生涯 新凤霞 第二年 侯宝林 京剧演员 言情小说 《骆驼祥子》 现代著名作家 讲义气
下载PDF
花脸的“反衬”艺术
10
作者 何光表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27,共3页
前辈艺术家们在戏曲舞台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花脸的“反衬”艺术,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反衬,就是以大显小,用动显静,形象一点说,就是:没有深谷不显高山,疾风衬劲草,绿叶衬红花的艺术手法。“反衬”这种艺术手法,在... 前辈艺术家们在戏曲舞台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花脸的“反衬”艺术,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反衬,就是以大显小,用动显静,形象一点说,就是:没有深谷不显高山,疾风衬劲草,绿叶衬红花的艺术手法。“反衬”这种艺术手法,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是普遍使用的。例如,在文学创作中,恩格斯有句关于人物描写的名言:应该“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区别得更加鲜明”。也就是说,为了使人物的特色鲜明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描写 戏曲舞台 文学创作 造型动作 中都 魏喜奎 唐州 金震雷 现实生活 主要人物
下载PDF
曲剧大师魏喜奎首次访台演出
11
作者 曾淑芝 《今日中国》 1992年第8期69-70,共2页
应台湾“大汉育集剧艺团”之邀,大鼓名家、国家级曲艺名演员魏喜奎于今春二月从北京前往海峡彼岸进行她首次赴台交流演出。魏女士此次台湾之行,引起台岛曲艺界同行及热爱曲艺的台胞们的极大关注。她在台北市共演出四场。
关键词 魏喜奎 舞台生涯 荀慧生 疑位 一九 老舍先生 武家坡 曲鬓 大阴 杜十娘
下载PDF
人的花朵
12
作者 赵淮青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0期36-37,共2页
徽班进京200周年时,我见到了久违的关肃霜。她已年过花甲,这次来京,是向首都观众作告别演出。如今,纪念活动虽过去多日,但每当想起她那精彩的表演,犹如想起我的旧游之地昆明一样,心中依然激动并荡起暖暖春意。 那晚,她一连衔领主演了《... 徽班进京200周年时,我见到了久违的关肃霜。她已年过花甲,这次来京,是向首都观众作告别演出。如今,纪念活动虽过去多日,但每当想起她那精彩的表演,犹如想起我的旧游之地昆明一样,心中依然激动并荡起暖暖春意。 那晚,她一连衔领主演了《盗库银》、《伯牙碎琴》、《战洪州》三个剧目,文唱武打,风彩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肃霜 李少春 纪念活动 旧游 徽班 魏喜奎 伯牙 铁弓缘 文武老生 名角儿
原文传递
周恩来的戏曲情缘
13
作者 江涛 陈慧 《觉悟》 2013年第2期40-41,12,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日理万机,但他非常关心文艺戏曲。他虽然不是戏剧家,却和戏曲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周恩来说过,他老了,退休后,想当一个业务导演。邓颖超曾经说过,周恩来和她都是戏迷。早年"表演"情缘1913年8...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日理万机,但他非常关心文艺戏曲。他虽然不是戏剧家,却和戏曲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周恩来说过,他老了,退休后,想当一个业务导演。邓颖超曾经说过,周恩来和她都是戏迷。早年"表演"情缘1913年8月,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他不仅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也是表演话剧的活跃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话剧 南开学校 北京曲剧 中国戏曲研究院 政府总理 南开新剧团 李瑞芳 魏喜奎 北京电影制片厂
原文传递
首都戏剧界与灾区人民心连心——首都戏剧界举行赈灾义演
14
作者 晓耕 高扬 +1 位作者 罗松 新宇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9-14,24,共7页
为了表达首都戏剧界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及北京市剧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艺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市演出公司联合... 为了表达首都戏剧界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及北京市剧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艺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市演出公司联合发起,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人民剧场等单位协办的“首都戏剧界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赈灾义演大型戏剧文艺晚会和优秀现代京剧、歌剧选场晚会,经过精心准备,于8月10日、11日在人民剧场举行。这次义演得到在京戏剧院团的大力支持,著名表演艺术家踊跃报名,整个晚会阵容强大,节目精采。参演单位有中国京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实验话剧院 人民剧场 中国评剧院 赈灾义演 中国京剧院 北方昆曲剧院 李慧芳 赵燕侠 魏喜奎 艺术剧院
原文传递
吴素秋和她的舞台姐妹
15
作者 周桓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60,共2页
京、评、曲三名家 吴素秋、小白玉霜、魏喜奎三位是戏曲爱好者熟知的戏曲名家。 吴素秋是当今硕果仅存、年龄最高的京剧“尚(小云)”“荀(慧生)”两派优秀传人。她13岁时,拜尚小云先生为师。次年,她母亲觉得从她的体形、性格来看,更... 京、评、曲三名家 吴素秋、小白玉霜、魏喜奎三位是戏曲爱好者熟知的戏曲名家。 吴素秋是当今硕果仅存、年龄最高的京剧“尚(小云)”“荀(慧生)”两派优秀传人。她13岁时,拜尚小云先生为师。次年,她母亲觉得从她的体形、性格来看,更适于学“荀派”,就跟荀先生说:“我想让素秋拜您为师,学习您的荀派”。荀先生说:“跟我学,我义不容辞;已经拜了尚先生,就不要拜我啦!“我觉得有个师徒名份,不是显得关系更近一层吗!”听她母亲这么一说,荀先生表示:“那就认个干爹吧!”从此吴素秋兼学“尚”、“荀”两派。成年以后,艺术有了一定造诣,她便在这两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演的带有武功的《十三妹》,以唱、做为主的《孔雀东南飞》,反映天真活泼娇龄女子的《铁弓缘》、《拾玉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霜 评剧 魏喜奎 曲艺演员 吴素秋 舞台姐妹
原文传递
明珠闪光探秘
16
作者 步正洲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9-43,共5页
她,陕西省政协委员,剧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在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二年内,曾两次访问美国.一次是八七年七月,应美国国际娱乐公司之邀,为与美籍华人,旅美华侨联欢,并进行艺术交流,以我国著名曲艺、曲剧艺术家魏喜奎为团长的中国曲艺... 她,陕西省政协委员,剧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在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二年内,曾两次访问美国.一次是八七年七月,应美国国际娱乐公司之邀,为与美籍华人,旅美华侨联欢,并进行艺术交流,以我国著名曲艺、曲剧艺术家魏喜奎为团长的中国曲艺代表团一行七人赴美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访问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喜奎 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曲艺 一九 艺术交流 陕西省政协 尚小云 剧协 八年 京剧团
下载PDF
老北京民俗文化亟待拯救
17
作者 刘晓伟 《北方人》 2014年第2期55-56,共2页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大师们的离去,天桥的鼓曲艺术,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几乎销声匿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调大鼓 魏喜奎 鼓曲 关学曾 北京琴书 马派 登父 刘宝全 老北京人 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鼓认生
18
《快乐语文》 2022年第2期65-65,共1页
魏喜奎是我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是奉调大鼓和北京曲剧演员。一次在老舍茶馆,魏喜奎演唱奉调大鼓。弦子一响,她随即敲响了鼓板。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那面鼓突然不听话地从鼓架上滚落下来,“嘭”的一声掉在了地板上,台底下顿时一片喧哗。
关键词 北京曲剧 老舍茶馆 鼓板 魏喜奎 奉调大鼓 曲艺 表演艺术家 演员
原文传递
师傅给徒弟挎刀
19
作者 田京辉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6-46,共1页
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老艺术家魏喜奎为扶持青年甘当配角的行动传为美谈。这次戏剧节,北京市曲剧团演出了《啼笑因缘》、《杨乃武与小白菜》、《方珍珠》等几个曲剧选段。其中,《啼笑因缘》自1957年首演后,一直由魏喜奎饰女主角沈凤喜... 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老艺术家魏喜奎为扶持青年甘当配角的行动传为美谈。这次戏剧节,北京市曲剧团演出了《啼笑因缘》、《杨乃武与小白菜》、《方珍珠》等几个曲剧选段。其中,《啼笑因缘》自1957年首演后,一直由魏喜奎饰女主角沈凤喜,累计演出700余场,受到观众好评。这次演出,她如果继续扮演这个角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喜奎 啼笑因缘 戏剧节 沈凤喜 师望 将军府 保留地
原文传递
李万春纪念活动四月在京举行
20
作者 周桓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34,共1页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北京戏剧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京剧武生宗师李万春诞生80年、逝世5周年,并其艺术回忆录《艺海竞渡》问世纪念活动,于4月27日至月末在北京举行。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中国戏剧家协会负责人赵寻、刘...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北京戏剧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京剧武生宗师李万春诞生80年、逝世5周年,并其艺术回忆录《艺海竞渡》问世纪念活动,于4月27日至月末在北京举行。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中国戏剧家协会负责人赵寻、刘厚生、霍大寿,老一辈戏剧家马少波、李超、吴素秋、魏喜奎、刘雪涛等百余人,出席27日的纪念会,并分别观看、参加28日至30日的演出。李万春毕生热衷于京剧艺术,勇于改革,勤于创新。荣(高棠)老赋诗:“驰骋菊坛六十年,创新传艺各领先;鞠躬尽瘁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万春 吴素秋 魏喜奎 纪念活动 中国戏剧家协会 纪念会 李庆春 荣高棠 高占祥 老一辈艺术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