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高黎贡变质带热史演化与变形时限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丹丹
李宝龙
+3 位作者
季建清
宋述光
魏春景
龚俊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900,共14页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NS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热演化史和变形时限不清晰。本文选取变质带内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和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NS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热演化史和变形时限不清晰。本文选取变质带内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和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和KAr法地质测年,获得40Ar/39Ar年龄结果为33.7~10.18Ma,KAr年龄结果主要集中在1O~13Ma和16.7~22.8Ma。据野外地质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的变形时限为35Ma之后。综合研究区内40Ar/39Ar年代学和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变质带热演化史显示高黎贡变质带在24Ma伴随部分基性岩浆侵位并隆升,古温度降低至350~300℃,12~10Ma变质带继续隆升冷却至300~220℃,此后经历缓慢冷却过程,约5.5Ma降至120~60℃,热年代学年龄数值结果显示从南向北隆升幅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和变形作用
热史演化
40Ar
39Ar年代学
高黎贡
变质
带
滇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淡色花岗岩脉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唐渊
王冬兵
+3 位作者
廖世勇
王保弟
尹福光
王立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47-2366,共20页
高黎贡构造带作为藏东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上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被认为是该地区发生"大陆逃逸"与地块旋转的西边界。本文以高黎贡构造带中的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黎贡变质...
高黎贡构造带作为藏东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上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被认为是该地区发生"大陆逃逸"与地块旋转的西边界。本文以高黎贡构造带中的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进行详细地构造解析,发现其内部广泛发育一系列或顺岩石面理、或切割面理分布的淡色花岗岩脉;并选取了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这5个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主要分布于二个区间:68~40Ma和24~21Ma,并在45Ma左右形成一个巨大的峰值。基于锆石的晶形、晶内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方面进行锆石成因学分析,认为本文所测试的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的锆石为深熔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从而推测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发生深熔作用并形成淡色花岗岩脉的时代主要集中于68~40Ma和24~2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
变质
岩
带
构造特征
淡色花岗岩脉
U-PB定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高黎贡变质带热史演化与变形时限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丹丹
李宝龙
季建清
宋述光
魏春景
龚俊峰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90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149
40930419)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资助专项(编号K1309)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NS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热演化史和变形时限不清晰。本文选取变质带内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和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和KAr法地质测年,获得40Ar/39Ar年龄结果为33.7~10.18Ma,KAr年龄结果主要集中在1O~13Ma和16.7~22.8Ma。据野外地质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的变形时限为35Ma之后。综合研究区内40Ar/39Ar年代学和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变质带热演化史显示高黎贡变质带在24Ma伴随部分基性岩浆侵位并隆升,古温度降低至350~300℃,12~10Ma变质带继续隆升冷却至300~220℃,此后经历缓慢冷却过程,约5.5Ma降至120~60℃,热年代学年龄数值结果显示从南向北隆升幅度差异。
关键词
变质
和变形作用
热史演化
40Ar
39Ar年代学
高黎贡
变质
带
滇西
Keywords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
Gaoligong metamorphic belt
West Yunnan thermal history revolution
40Ar/39Ar chronology
分类号
P53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淡色花岗岩脉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唐渊
王冬兵
廖世勇
王保弟
尹福光
王立全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47-2366,共20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5CB452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170
+3 种基金
41302157)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000150009
121201010000150007
1212011220412)联合资助
文摘
高黎贡构造带作为藏东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上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被认为是该地区发生"大陆逃逸"与地块旋转的西边界。本文以高黎贡构造带中的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进行详细地构造解析,发现其内部广泛发育一系列或顺岩石面理、或切割面理分布的淡色花岗岩脉;并选取了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这5个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主要分布于二个区间:68~40Ma和24~21Ma,并在45Ma左右形成一个巨大的峰值。基于锆石的晶形、晶内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方面进行锆石成因学分析,认为本文所测试的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的锆石为深熔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从而推测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发生深熔作用并形成淡色花岗岩脉的时代主要集中于68~40Ma和24~21Ma。
关键词
高黎贡
变质
岩
带
构造特征
淡色花岗岩脉
U-PB定年
Keywords
Gaoligong metamorphic zon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Leucogranite
U-Pb dating
分类号
P588.13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高黎贡变质带热史演化与变形时限研究
王丹丹
李宝龙
季建清
宋述光
魏春景
龚俊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滇西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淡色花岗岩脉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唐渊
王冬兵
廖世勇
王保弟
尹福光
王立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