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腐蚀过程中高锡青铜的形貌变化和元素迁移 被引量:12
1
作者 汤琪 王菊琳 马菁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75-3181,共7页
采用在含模拟土壤介质(0.010 4 mol/L Na2SO4+0.028 2 mol/L NaCl+0.016 4 mol/L NaHCO3)的土壤中埋藏铸造青铜试样的方法研究高锡青铜的土壤腐蚀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前后青铜的结构变化,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EDS)对微区成... 采用在含模拟土壤介质(0.010 4 mol/L Na2SO4+0.028 2 mol/L NaCl+0.016 4 mol/L NaHCO3)的土壤中埋藏铸造青铜试样的方法研究高锡青铜的土壤腐蚀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前后青铜的结构变化,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EDS)对微区成分进行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检测埋藏试样周围土壤中元素含量,同时用残留因子fCu/Sn和fCu/Pb定量分析腐蚀产物中Cu、Sn和Pb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该环境下高锡青铜腐蚀首先从α相与δ相界面开始,且α相先于δ相发生腐蚀,留下未腐蚀的岛屿状δ相;高锡青铜腐蚀过程中Cu优先向周围土壤中迁移,最终形成的含O、C腐蚀产物中富含Sn和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土壤 腐蚀 迁移
下载PDF
金沙遗址出土铜片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国锋 毛振伟 +2 位作者 秦颍 王昌燧 龚明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手段,分析金沙遗址出土铜片的元素成分和金相组织,探讨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铜片为高温热锻成形,其热锻温度范围在500-700℃之间,符合现代金属学原理。铜片表面的树形纹饰是用预先制... 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手段,分析金沙遗址出土铜片的元素成分和金相组织,探讨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铜片为高温热锻成形,其热锻温度范围在500-700℃之间,符合现代金属学原理。铜片表面的树形纹饰是用预先制作的树模在铜片上压印而成。这一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成都平原的青铜加工技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金沙遗址 青铜 热锻 金相分析
下载PDF
湖南益阳商代青铜角形器的科学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江波 吴晓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8,共6页
益阳谢林港出土了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角形器,是上古铜器中少见的一类器物。由于考古信息缺失,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固体表面热电离质谱仪对该角形器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器物为铸造成型,合金材质为锡含量16.54%的高锡含... 益阳谢林港出土了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角形器,是上古铜器中少见的一类器物。由于考古信息缺失,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固体表面热电离质谱仪对该角形器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器物为铸造成型,合金材质为锡含量16.54%的高锡含量青铜,铅同位素组成为高放射成因铅,其合金和铅同位素特征与中原殷墟二期铜器相同,结合器物纹饰,益阳青铜角形器应为殷墟二期的器物。殷墟二期铜器普遍具有高锡现象,表明商代晚期铸铜工匠对铜锡合金机械性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商代晚期铜锡合金青铜器的大规模铸造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锡高峰,反映了古代锡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质的提升,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阳 商代 青铜角形器 青铜 放射成因铅
下载PDF
安徽南陵出土部分青铜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莹 刘平生 黄允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5,共10页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南陵 青铜 金相组织 热锻淬火
下载PDF
云南古代的青铜制作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0-64,共5页
云南古代的青铜制作技术李晓岑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3千年。稍晚的青铜文化遗址则在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剑川鳌凤... 云南古代的青铜制作技术李晓岑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3千年。稍晚的青铜文化遗址则在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剑川鳌凤山、江川李家山、安宁太极山、晋宁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技术 石寨山 失蜡法 古滇国 云南青铜 万家坝型 中原地区 合金配比 青铜 铅同位素考证
下载PDF
由金相分析看鄂城铜镜的热处理技术
6
作者 何堂坤 熊亚云 《江汉考古》 1988年第3期88-95,9,共9页
一、有关研究的一般情况对我国古镜的金相分析约终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时,1933和1937年,日本学者小松茂、山内淑人计分析了五十六枚古镜,其中有四十八枚可算是战国至明代的;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分析较早,也是数量较大的一宗。七十年代... 一、有关研究的一般情况对我国古镜的金相分析约终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时,1933和1937年,日本学者小松茂、山内淑人计分析了五十六枚古镜,其中有四十八枚可算是战国至明代的;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分析较早,也是数量较大的一宗。七十年代后,有关研究多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者 古镜 七十年 神兽镜 金相分析 文献记载 汉唐 博物馆 圆方形 青铜
下载PDF
高锡青铜镜石膏型熔模铸造工艺探讨
7
作者 陈绍兴 袁军平 +1 位作者 吴海超 陈烈雄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9-542,共4页
针对采用砂型铸造高锡青铜镜存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不佳的问题,试验了石膏型熔模铸造高锡青铜镜工艺,并探讨了高锡青铜镜在石膏型熔模铸造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高锡青铜镜的铸造质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它对铜镜... 针对采用砂型铸造高锡青铜镜存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不佳的问题,试验了石膏型熔模铸造高锡青铜镜工艺,并探讨了高锡青铜镜在石膏型熔模铸造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高锡青铜镜的铸造质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它对铜镜材质、工艺设计、蜡模制作、铸型制作及熔炼浇注等均有一定的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铜镜 石膏型 熔模铸造
下载PDF
四羊方尊口沿和羊角残片科学研究
8
作者 周文丽 吴世磊 +1 位作者 袁鑫 吴小燕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7年第1期583-591,共9页
本文对湖南省博物馆藏四羊方尊口沿和羊角残片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和微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四羊方尊的口沿和羊角残片均为铸造组织,口沿残片为含锡19.5%、铅4.6%的铅锡青铜,羊角残片为含锡19.1%的锡青铜。四羊方尊选用了高锡青... 本文对湖南省博物馆藏四羊方尊口沿和羊角残片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和微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四羊方尊的口沿和羊角残片均为铸造组织,口沿残片为含锡19.5%、铅4.6%的铅锡青铜,羊角残片为含锡19.1%的锡青铜。四羊方尊选用了高锡青铜,与殷墟二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的合金成分,表明其可能是商代晚期贵族使用的重要礼器。四羊方尊口沿和羊角残片采用了不同的合金配比,可能是为了较好地铸接。另外,口沿残片上云雷纹硅橡胶模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云雷纹为模作纹,铸后经过打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羊方尊 口沿 羊角 分铸 青铜 模作纹
原文传递
高锡青铜的熔炼和铸造
9
作者 郑平 孙益勇 +2 位作者 王克亮 潘鹏飞 傅恺源 《上海汽轮机》 1994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阐述重力铸造条件下,生产优质高锡青铜的一种方法,全文侧重于熔炼工作的改进。将25mm厚基尔试块(砂型)的力学性能作为考核的依据,并以厚断面上疏松程度的改善作为辅助的判据。材料成分要求:88.0~90.0%Cu、1... 本文阐述重力铸造条件下,生产优质高锡青铜的一种方法,全文侧重于熔炼工作的改进。将25mm厚基尔试块(砂型)的力学性能作为考核的依据,并以厚断面上疏松程度的改善作为辅助的判据。材料成分要求:88.0~90.0%Cu、10.0~12.0%Sn、0.3~0.6%Ni,≤0.3%P、≤0.50%Zn、Pb和其它杂质总量。砂型试块力学性能要求:σ0.2≥158N/mm2、σb≥261.8N/mm2、δ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熔炼 铸造
下载PDF
大佛钟的铸造
10
作者 刘自生 何根祥 沈文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8-49,共2页
一、前言1989年5月,我厂铸造的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天坛大佛瑜珈焰口大钟,高3.3m,口径2m,重6t(图1)。钟钮由两条蒲牢(传说中龙生的第九子)戏珠组成。钟体由六部分组成:最上层有一圈莲花,共16瓣;第二层上有一座钟铭牌。
关键词 佛钟 青铜 铸造
下载PDF
恒电位脉冲电沉积高锡青铜耐蚀镀层工艺研究
11
作者 包任 周根树 李宏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5-591,共7页
针对所提出的恒电位脉冲电沉积铜锡技术,研究工艺条件对镀层成分、晶粒尺寸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摸索恒电位脉冲电沉积高锡青铜的最优工艺。利用SEM观察分析恒电位脉冲与恒电流脉冲电沉积铜锡镀层的形貌及晶粒尺寸,结合EDS分析电沉积... 针对所提出的恒电位脉冲电沉积铜锡技术,研究工艺条件对镀层成分、晶粒尺寸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摸索恒电位脉冲电沉积高锡青铜的最优工艺。利用SEM观察分析恒电位脉冲与恒电流脉冲电沉积铜锡镀层的形貌及晶粒尺寸,结合EDS分析电沉积方式对镀层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表征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使用占空比33%、沉积电位3 V的恒电位脉冲电沉积工艺,降低了镀层溶解几率而维持络合离子迁移、沉积驱动力,因而对不同尺寸零件均可稳定获得高锡青铜镀层。相同初始条件下,恒电流脉冲镀层平均厚度约6μm;而恒电位脉冲具有更大的沉积速率,膜层厚度在10μm以上,且镀层成分比恒电流脉冲镀层更均匀、孔隙率低、晶粒团簇少、耐蚀性能优良,在截面积为78.5 mm^2的试样上镀层阻抗较恒电流脉冲提高了两倍。恒电位脉冲还可获得纳米Cu-Sn镀层,晶粒尺寸小于100 nm。相对恒电流脉冲,恒电位脉冲电沉积提高了铜锡镀层质量及耐蚀性,且有利于复杂零件的成分控制及自动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恒电位脉冲 恒电流脉冲 电沉积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电磁搅拌对高锡青铜C5240反偏析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辉辉 刘昆 +1 位作者 曾延琦 孙云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17,22,共4页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高锡青铜C5240反偏析和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电磁搅拌有益于C5240铸坯反偏析的改善。在距离铸坯上表面0~1.5 mm厚度范围内,未电磁搅拌铸坯的反偏析程度明显高于电磁搅拌的铸坯,最大偏析处的Sn含量高达18%,大约为铸坯内...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高锡青铜C5240反偏析和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电磁搅拌有益于C5240铸坯反偏析的改善。在距离铸坯上表面0~1.5 mm厚度范围内,未电磁搅拌铸坯的反偏析程度明显高于电磁搅拌的铸坯,最大偏析处的Sn含量高达18%,大约为铸坯内部Sn含量的两倍。经过电磁搅拌的铸坯成分较为均匀,反偏析程度较小。在距离铸坯上表面1.5~3.5mm厚度范围内,两种铸坯反偏析都不明显。电磁搅拌有益于改善反偏析的原因在于由粗大树枝晶转变为细化的等轴晶,减少液态Cu_(31)Sn_(8)相流向铸坯表面的晶间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240青铜 电磁搅拌 反偏析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六齐”、商周青铜器化学成分及其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来明 《文物》 1986年第11期76-84,共9页
从二十年代起,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对商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发展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文献——《考工记·六齐》——的科学性、青铜器实际成分和"六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各种原... 从二十年代起,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对商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发展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文献——《考工记·六齐》——的科学性、青铜器实际成分和"六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的结论互不相同。尽管如此,他们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启迪意义的。究竟哪些观点比较正确?本文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试从"六齐"所分各类器物的使用要求出发,以Cu-Sn-Pb三元系代替传统的Cu—Sn二元系研究方法,用现代冶金学知识来评价和探讨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 青铜 化学成分 青铜合金 青铜 机械性能 配料比 使用要求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离心铸造高铅锡青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越 陈超 吕文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了高铅锡青铜(ZCu Pb22Sn1.5)合金,研究了载荷和摩擦速度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发现:在0.05 m/s摩擦速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加,高铅锡青铜合金摩擦系数减小,磨损率增加,当载荷增加到120 N后,摩擦...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了高铅锡青铜(ZCu Pb22Sn1.5)合金,研究了载荷和摩擦速度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发现:在0.05 m/s摩擦速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加,高铅锡青铜合金摩擦系数减小,磨损率增加,当载荷增加到120 N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在100 N载荷下,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磨损率增加,摩擦速度增加到0.10 m/s以后,摩擦系数迅速减小,到0.20 m/s以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当继续增加载荷和摩擦速度时,由于铅润滑膜的破坏而增加了磨损率.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容易在摩擦表面形成软质铅润滑膜从而起到耐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离心铸造 摩擦磨损 载荷 黏着磨损
下载PDF
PbS对高铅锡青铜合金离心铸造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越 陈超 +1 位作者 齐占军 吕文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516,共5页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了高铅锡青铜合金,研究了Pb S对高铅锡青铜合金离心铸造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加Pb S时铅偏析严重,铅呈块状及条带状集中分布;加入Pb S后,形成Cu2S化合物均匀分布在晶界上成为结晶核心,Cu2S不断增...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了高铅锡青铜合金,研究了Pb S对高铅锡青铜合金离心铸造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加Pb S时铅偏析严重,铅呈块状及条带状集中分布;加入Pb S后,形成Cu2S化合物均匀分布在晶界上成为结晶核心,Cu2S不断增加连络成网络状,阻碍铅的偏析;随着Pb S质量分数的增加,铅偏析程度减小,晶粒逐渐细化,硬度增加;加入3.0%Pb S时,铅偏析程度最小,铅分布均匀,晶粒得到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离心铸造 偏析 微观组织 晶粒
下载PDF
QSn7-3-7铸棒矫直断裂和磨削缺肉现象分析
16
作者 张文芹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4-586,共3页
针对实际生产高铅锡青铜QSn7 3 7铸态磨光棒时,棒坯在矫直过程中出现断裂和在磨削时出现掉块造成表面缺肉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对熔体进行变质处理措施,消除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使成品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青铜 铸棒 断裂 缺肉 熔体 变质处理
下载PDF
火湿法冶金并用从工业废料中回收高铅锡青铜
17
作者 Robah,MA 许孙曲 《国外锡工业》 1998年第4期10-21,共12页
用湿法冶金与火法冶金联合处理法回收符合DIN1617技术规格的青铜合金是本研究的主要产品。湿法冶金浸出过程是采用过氧化氢氨溶液选择性溶解铜。铅和锡则在加热条件下用盐酸浸出。用冷却法沉出氯化铅,再用碳酸钠溶液将这样浸出... 用湿法冶金与火法冶金联合处理法回收符合DIN1617技术规格的青铜合金是本研究的主要产品。湿法冶金浸出过程是采用过氧化氢氨溶液选择性溶解铜。铅和锡则在加热条件下用盐酸浸出。用冷却法沉出氯化铅,再用碳酸钠溶液将这样浸出的氯化铅转变为碳酸盐。用热还原法从浸出产品中回收铜,铅和锡金属。火法冶金处理包括在1150-1300℃下用碳/碱性硼酸盐熔剂熔融,控制炉渣数量,给出影响回收效率的参数,如时间,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铜 青铜 工业废料 金属回收
下载PDF
武汉造世界最大佛钟 重达109t
18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3-963,共1页
40轮大卡车为座驾,前方有警车开道。一尊重达109吨,钟身铭刻92306字"万佛名经"的世界最大佛钟,在武汉重工铸锻车间吊装运往广西柳州西来寺。据了解,这尊佛钟经过10多道复杂工序,历时近两年。
关键词 佛钟 铸造工艺 材质 青铜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湿法联合火法冶金法在工业废料中回收高铅锡青铜合金
19
作者 李伟东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18期22-24,共3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得到了长足地进步,但与此同时,大量工业废料的产生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生产对于资源能源的依赖不断提升,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不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制约了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得到了长足地进步,但与此同时,大量工业废料的产生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生产对于资源能源的依赖不断提升,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不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制约了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采用湿法与火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工业废料再加工,能够针对废料当中的高铅锡青铜合金进行有效回收,从而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升金属资源利用率,使工业生产效益得到质的飞跃,引领工业生产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工业废料回收 青铜合金
下载PDF
陕西汉中出土商代四足铜鬲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长孙樱子 付文斌 卢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陕西汉中曾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城固县龙头出土的一件商代四足铜鬲,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分析了该器物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铅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该四足铜鬲为高铅铅锡合金,铸造成型;微量元素中银的含量较高... 陕西汉中曾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城固县龙头出土的一件商代四足铜鬲,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分析了该器物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铅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该四足铜鬲为高铅铅锡合金,铸造成型;微量元素中银的含量较高,可能由铅矿引入;其铅同位素比值为商代常见的高放射成因铅,所用铅矿的产地与郑州、盘龙城、殷墟等遗址出土铜器相同,说明与商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从合金技术和铅同位素比值的角度讨论了汉中四足铜鬲的年代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 商代 四足鬲 铅铅青铜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