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34
1
作者 陶悦 傅启华 莫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基因测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两种方法之一,其检测原理区别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势及挑战。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原基因测序方法。mNGS对病原广覆盖的特点不但使其对于新型冠状病... 基因测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两种方法之一,其检测原理区别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势及挑战。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原基因测序方法。mNGS对病原广覆盖的特点不但使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这类新发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具有其他方法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还可以同时为其他病原和混合感染的精准诊断提供依据。但另一方面,由于mNGS操作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原因,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上无法实现大范围推广、快速诊断的目的。因此,mNGS可与RT-PCR技术联合使用,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方法在重症肺炎病原体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孝荣 马东礼 +7 位作者 姜含芳 陈虹宇 蔡德丰 朱纯青 郑跃杰 粟东芳 杨振宇 刘艳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 建立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儿童医院就诊的76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实验组)和18例气管软化并排除细菌感染的患者(对照组),采集肺泡灌洗... 目的 建立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儿童医院就诊的76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实验组)和18例气管软化并排除细菌感染的患者(对照组),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同时进行临床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并对高通量测序的结果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然后对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对高通量测序组和非高通量测序组的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建立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检测流程及方法,该流程包括:标本收集、DNA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76例重症肺炎患者中,66例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阳性,灵敏度86.84%,显著高于传统临床检验所用的细菌培养、免疫荧光法和定量PCR 3种方法综合检测的灵敏度(68.42%,52/76,χ^2=7.426,P〈0.001).66份高通量测序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到13种病原体,其中主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腺病毒等,非高通量测序法共检测到9种病原体.比较临床检验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在76份实验组标本中,发现61份(80.26%)标本两者结果完全一致,15份(19.74%)标本结果不完全一致,这些不一致检出的标本主要集中在高通量测序检测出腺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而临床培养和免疫荧光方法不能检出这些病原体.PCR验证结果显示高通量检测结果与PCR的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2),高通量检测结果与培养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lt;0.001).结论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出未知病原体,优于传统临床检验所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五种产前筛查策略对唐氏综合征检出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瑞芳 李洁 +2 位作者 段红蕾 张颖 薛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2-638,共7页
目的通过对5种产前筛查策略检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最优的产前筛查策略。方法以2002年至200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孕产妇数据为依据,按照血清学DS筛查高风险(≥1/27... 目的通过对5种产前筛查策略检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最优的产前筛查策略。方法以2002年至200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孕产妇数据为依据,按照血清学DS筛查高风险(≥1/270)、临界风险(≥1/1000-〈1/270)和高龄孕妇(预产年龄≥35岁)的定义分组,分析26803例以母体中孕期血清学二联筛查(甲胎蛋白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行DS产前筛查的资料。利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5种DS筛查策略f策略1:全体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高风险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2:全体孕妇行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检测,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3:对高龄孕妇行NIPT检测,其余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对NIPT阳性、可疑阳性和血清学二联筛查高风险者,行产前诊断。策略4: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后,对高风险者直接进行产前诊断;对临界风险者行NIPT检测,再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5: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后,对高风险、临界风险者均行NIPT检测,再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及产前诊断接受率、NIPT价格变化的影响。结果(1)26803例中,Ds高风险1244例(4.64%),其中检出21-三体5例;临界风险3925例(14.64%),其中检出21-三体4例;高龄300例(1.12%),其中检出21-三体1例。血清学筛查低风险孕妇中未检出21-三体。(2)成本效果分析:策略3和4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负值;策略1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0,成本效果比为15833764.53;策略2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9 865 746.10,远大于策略5(63 049.56);策略4的成本效果比为586 703.63,低于策略1-3,但高于策略5。策略5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新生儿筛查 产前诊断 成本及成本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遗传检测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增阁 郭奇伟 周裕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7-409,共3页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一类较常见的染色体病,对其的检测在儿科、出生缺陷防控和肿瘤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于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实时荧光PCR、多重连接依赖探针...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一类较常见的染色体病,对其的检测在儿科、出生缺陷防控和肿瘤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于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实时荧光PCR、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等。本文就这些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评析,以期推进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临床检测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重复 原位杂交 荧光 微阵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老年人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余莉 李红 王思平 《胃肠病学》 2019年第9期517-523,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备受关注。目的:探讨增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方法:收集30例健康老年人(60~80岁)和10例健康青年人(18~40岁)的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备受关注。目的:探讨增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方法:收集30例健康老年人(60~80岁)和10例健康青年人(18~40岁)的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所有粪便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序列,使用MiSeq 16S宏基因组APP和Qimme软件分析菌群物种分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样本组间显著性差异和各组生物学标志物。结果:老年健康组与青年健康组肠道菌群OTU均数接近,物种多样性相似(P>0.05)。Metastats分析显示,在菌门水平上,两组间优势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属水平上,两组间共有20余种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健康组八叠球菌属(Sarcin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Olsenella、Rheinheimera、Terrisporobacter、食酸菌属(Acidovorax)、红蝽菌科(Coriobacteriaceae_UCG-003)、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Gelria、Aquabacterium、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Caldicop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Turicibacter丰度显著增高,青年健康组厌氧乙酸属(Acetanaerobacterium)、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_UCG-009)、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粪球菌属_2(Coprococcus_2)丰度显著增高。LEfSe分析显示,老年健康组生物学标志物富集于食酸菌属、缠结优杆菌(Eubacterium_nodatum_group)、梭菌科_1(Clostridiaceae_1)、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青年健康组则富集于普氏菌属_2(Prevotella_2)、罗氏菌属(Roseburia)、厌氧乙酸属。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老年人产丁酸盐细菌明显减少,同时机会致病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肠道菌群 老年人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与基因诊断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6
作者 应艳琴 罗小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串联质谱检测已逐步成为扩展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方法。基因测序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遗传代谢病诊断。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和疾病谱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已...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串联质谱检测已逐步成为扩展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方法。基因测序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遗传代谢病诊断。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和疾病谱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已发表的中国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遗传代谢病数据总结我国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疾病谱以及单一遗传代谢病发病率,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基因测序技术的建立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先天性 新生儿筛查 基因检测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阴道微生物群落的构成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丁晖 唐玲丽 +6 位作者 杨佳锦 蒋传好 吴宜林 陈建林 郭鑫武 陈明 邓中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5-510,共6页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集2014年7月至2015 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22名健康女性(对照)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18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患者24例的阴道分...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集2014年7月至2015 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22名健康女性(对照)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18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患者24例的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份标本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3、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再采用Uparse软件、Mothur分析流程和LefSe统计软件,分析阴道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和结构,并对各组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CINⅡ/Ⅲ组标本的Alpha多样性指标(Chao:63±32;ACE:72±38;辛普森指数:0.70±0.27;香农指数:0.70±0.63)与对照组(Chao:48±24;ACE:54±25;辛普森指数:0.71±0.27;香农指数:0.65±0.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192,P=0.11;W=189,P=0.10;W=281,P=0.72;W=241,P=0.62);CINⅠ组样本的ACE值(85±37)和Chao值(66±25)与对照组(ACE:54±25;Chao:4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99,P=0.006;W=113,P=0.02).在门水平,对照组中阴道菌群78.69%(309 020/392 722)由厚壁菌门组成,放线菌门占16%(62 846/392 722).CINⅠ组中厚壁菌门减少至64.86%(208 422/321 318),放线菌门增加至27.71%(89 040/321 318).CINⅡ/Ⅲ组阴道菌群构成和对照组相似.在属水平,CINⅡ/Ⅲ组和对照组菌群结构相似,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属[71.81%(307 658/418 424)],同时还包括加德纳菌属[12.91%(55 299/428 424)],其他如普雷沃菌属、奇异菌属等含量较少.在CINⅠ组中,乳酸杆菌属含量下降[56.26%(180 787/321 318)],加德纳菌属相对丰度上升[19.62%(63 057/321 318)],奇异菌属含量上升[7.7%(24 746/321 318)].本研究发现大部分样本阴道菌群类型(CST)为CSTⅢ、CSTⅠ,分别以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3组间阴道菌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 P=0.949).L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奥捷 朱朝锋 +4 位作者 薛淑文 崔思颖 屈素真 刘宁 孔祥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5-769,共5页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IPS)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NIPS的孕妇5 566例,其中单胎孕妇5 230例(93.96%,5 230/5 566),双胎孕妇336例(6.04%,3...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IPS)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NIPS的孕妇5 566例,其中单胎孕妇5 230例(93.96%,5 230/5 566),双胎孕妇336例(6.04%,336/5 566)。5 230例单胎孕妇中,高龄者(分娩年龄≥35岁)1 809例(34.59%,1 809/5 230),非高龄者3 421例(65.41%,3 421/5 230)。非高龄单胎孕妇包括超声软指标异常者、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及临界者、自愿行NIPS者。NIPS结果为高风险(Z值≥3分或≤-3分)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绒毛穿刺取样术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进行NIPS检测的孕妇中,69例(1.24%,69/5 566)的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其中66例为单胎者,3例为双胎者(2例为单绒毛膜性双胎,1例为双绒毛膜性双胎)。NIPS对诊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0.9%和100.0%,诊断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55.6%,经随访均无漏诊。NIPS结果为高风险的高龄单胎和非高龄单胎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分别为1.11%(20/1 809)、0.94%(32/3 421)。3 421例非高龄单胎孕妇中,超声软指标异常者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1.44%(7/487),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94%(7/747),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为临界风险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89%(9/1 016),自愿NIPS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77%(9/1 171),4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结论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提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妇,其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NIPS检出率,与自愿行NIPS的孕妇相似;考虑到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漏检的风险,NIPS更适合作为胎儿超声无异常单胎孕妇的产前一线筛查方法;但对于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非整倍性 唐氏综合征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应用高通量平行测序技术产前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德刚 马肇华 +3 位作者 梁少霞 唐海深 江陵 董兴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高通量平行测序技术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using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NIPT)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广东省中... 目的评价基于高通量平行测序技术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using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NIPT)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MPS-NIPT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共4 271例。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游离胎儿DNA进行MPS-NIPT。MPS-NIPT高风险孕妇行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随访所有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生后3个月的健康状况。 结果MPS-NIPT筛查胎儿非整倍体的高风险率为1.83%(78/4 271),经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55例。78例高风险病例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34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3例,1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5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21例,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5例。高风险病例中3例(1例为2-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例为XXX-三体综合征高风险)拒绝行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另外75例行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检出55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符合率为73.33%(55/75)。剔除流产和引产病例,有效随访3 734例,MPS-NIPT筛查常见非整倍体(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总检出率为96.43%,总假阳性率为0.46%,总阳性预测值为76.06%,总准确率为99.49%。MPS-NIPT低风险病例中漏诊1例13-三体综合征和1例XYY-综合征。 结论MPS-NIPT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检出率高,假阳性率极低,可常规用于单胎妊娠胎儿常见非整倍的产前筛查。但对低风险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测,防止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整倍性 染色体畸变 产前诊断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路阳 戴一博 +2 位作者 李立伟 王志启 王建六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97-704,共8页
目的探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TCGA分子分型的EC患者共66例,EC的TCGA分子分型分为4种,DNA聚合酶ε... 目的探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TCGA分子分型的EC患者共66例,EC的TCGA分子分型分为4种,DNA聚合酶ε(POLE)超突变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回顾性分析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66例E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24~78岁)。其中,POLE超突变型3例(5%),MSI-H型11例(17%,其中Lynch综合征2例),低拷贝型42例(64%),高拷贝型10例(15%)。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情况、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病理类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拷贝型患者晚期(Ⅲ~Ⅳ期)、深肌层浸润、LVSI阳性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而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体质指数、代谢综合征相关合并症、术前血清CA125及人附睾蛋白4水平、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仅指子宫内膜样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66例EC患者中,27例患者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患者行肿瘤突变负荷(TMB)检测,POLE超突变型及MSI-H型患者的PD-L1阳性表达率、TMB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拷贝型、高拷贝型患者(P<0.05)。(3)预后分析:66例E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范围:0~28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例(低拷贝型1例、高拷贝型1例),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3例(低拷贝型1例、高拷贝型2例)。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100%、100%、98%、80%,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100%、9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DNA聚合酶Ⅱ 微卫星不稳定性 DNA拷贝数变异 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上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敏 李伯安 邱广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2-494,共3页
过去十余年,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从科研走向了临床诊断领域,并以其简单快速、高分辨率、高通量的特点,在肿瘤个性化诊疗、无创产前筛查和遗传性疾病筛查中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性疾病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过去十余年,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从科研走向了临床诊断领域,并以其简单快速、高分辨率、高通量的特点,在肿瘤个性化诊疗、无创产前筛查和遗传性疾病筛查中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性疾病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针对NGS技术在不同感染性疾病检测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感染 突变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技术在流产胚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戚红 蔡莉蓉 +4 位作者 祝建疆 杨锴 闻小慧 曾雯 陈佳靓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NGS—CNVA)技术在流产胚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74例(孕6~13周),对其流产组织物行绒毛染色体核型...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NGS—CNVA)技术在流产胚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74例(孕6~13周),对其流产组织物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和NGS—CNVA;对NGS.CNVA结果进行染色体核型的复核,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不同临床应用特点。结果(1)74例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分辨率均在320条带左右,获得结果的时间平均为22d,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30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8例。(2)74份样本均获得NGS.CNVA的有效结果,获得结果的时间为7,10d。(3)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或数目异常的56例患者中,NGS—CNV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未发现基因拷贝数变异(CNV)者有28例(28/56,50%),发现CNV〈10Mb的重复或缺失19例(19/56,34%),NGS—CNVA中发现CNV≥10Mb的重复或缺失诊断不符9例(16%,9/56)。(4)再次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复核结果,30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者中有7例CNV〈10Mb的重复或缺失,3例CNV≥10Mb的重复或缺失。(5)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染色体结构异常者18例,复核染色体结果,其中罗氏易位6例,通过NGS—CNVA技术能明确提示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片段的具体区域;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仍不明确者,NGS-CNVA结果可协助确定区带、明确诊断,但不能提示染色体的空间位置。结论NGS-CNVA技术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比较,其实验失败率低,标本要求低,染色体分辨率高,获得结果的时间早。NGS—CNVA技术可以作为流产组织物遗传学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稽留 绒毛膜绒毛 核型分析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继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3-539,共7页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也称新一代(或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迅猛发展,在操作流程不断简化、检测通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检测成本也大大降低,使其在感染病原检测中呈现出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采用NGS技术对临床标...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也称新一代(或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迅猛发展,在操作流程不断简化、检测通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检测成本也大大降低,使其在感染病原检测中呈现出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采用NGS技术对临床标本直接进行病原检测的策略包括目标扩增子测序和基于宏基因组测序(mNGS),尤以后者应用更广。mNGS通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病原核酸,帮助明确标本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相对数量,无需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即能够帮助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目前的检测服务多由专业的测序公司提供。对检测结果及其应用价值的考察和评价应从以下几项技术指标进行:测序深度、序列数量、覆盖度、置信度、相对丰度。此外,使用NGS数据对病原生物学特性(如药物敏感性)也可进行准确分析,在结核杆菌等病原的检测中已得到良好的应用。未来,NGS在检测技术、检测流程、检测性能、检测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临床感染病原检测带来巨大的技术和应用革新,同时也必将给相关从业者带来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传染病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微小RNA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丽 周伟 +4 位作者 尧杰 袁伟明 荣箫 李雁彬 唐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Bell分期Ⅱ期及Ⅱ期以上的NEC患儿25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Bell分期Ⅱ期及Ⅱ期以上的NEC患儿25例,同期非NEC新生儿25例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提取白细胞。随机选取对照组与NEC组各5例的标本,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筛选出有差异的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生物学功能分析。其余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的相对表达量,验证上述高通量测序的结果。应用DEGseq软件对2组数据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g〈0.001,1Log2Ratiol≥1作为差异表达的筛选标准。采用MeV4.6软件对NEC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NEC组与对照组有482个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6个为已知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上调58个,下调68个。表达上调的hsa—miR-223—5p、hsa—miR-183—3P和hsa—miR-2225p,以及下调的hsa—miR-23b5p、hsa—miR150—5p、hsa—miR-146a-3p和hsa—miR—1298—5p的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NEC患儿中有显著差异的miRNA的靶基因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JAK—STAT等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结论NEC患儿外周血白细胞mi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miRNA可能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参与NEC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微RNAS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目标外显子捕获技术在胎儿骨骼畸形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蔓丽 卢彦平 +6 位作者 李芮冰 叶明侠 黄柯 游艳琴 汪淑娟 汪龙霞 李亚里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 探讨利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骨骼畸形致病基因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均于妊娠18~24周和/或30~32周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其中10例孕妇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骨骼畸形... 目的 探讨利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骨骼畸形致病基因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均于妊娠18~24周和/或30~32周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其中10例孕妇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骨骼畸形,纳入研究.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留取羊水或脐带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取羊水或脐带血,或引产后取胎儿组织,或分娩后留取新生儿血样,同时留取胎儿/新生儿父母的静脉血,提取DNA,利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248种骨骼畸形相关基因的筛查,对可疑位点进行一代测序验证.结果 10例骨骼畸形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表明其中3例胎儿存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type Ⅰ,alpha-l,COL1A1)基因出现杂合突变,分别为c.3307G>A、c.1706G>C及c.2101G>A.胎儿父母双方均进行了基因组DNA一代测序,未发现突变.3例胎儿检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3,FGFR3)基因杂合突变,其中2例为c.1138G>A,另一例为c.1118A>G.1例胎儿检出埃利伟综合征(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基因c.884C>G和c.982C>T复合杂合突变,一代测序证实2个突变位点分别来自于胎儿父母.另外3例胎儿未发现明确致病基因. 结论 利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为部分骨骼异常胎儿明确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发育性 肢畸形 先天性 外显子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基因检测 超声检查 产前
原文传递
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在487例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值 张田园 +3 位作者 黄伟 王燕菲 时盼来 孔祥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技术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 初步探讨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技术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 初步探讨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CNV-seq检测的487例NT增厚胎儿的资料, 根据胎儿NT厚度分为≥3.0~<3.5 mm组(n=129)和≥3.5 mm组(n=358)。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及2组染色体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487例NT增厚胎儿中,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26例(25.9%), 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07例(22.0%), 致病/可能致病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19例(3.9%)。NT≥3.5 mm组胎儿的非整倍体检出率高于NT≥3.0~<3.5 mm组[14.0%(18/129)与24.9%(89/358), χ^(2)=6.58, P=0.010]。而2组胎儿致病/可能致病CNV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 P=0.584)。结论 NT增厚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随NT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致病/可能致病CNV发生风险与NT增厚程度无关, 但因样本量较少, 需进一步验证。CNV-seq可用于NT增厚胎儿遗传学病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透明带检查 染色体畸变 DNA拷贝数变异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脊柱非结核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仕元 胡胜平 +3 位作者 费骏 汪翼凡 赖震 陈根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961-967,共7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除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外的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疑似脊柱非结核感染性疾病患者171...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除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外的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疑似脊柱非结核感染性疾病患者171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脊柱病灶穿刺活检或开放手术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灶脓血液或灌洗液均行常规细菌培养及mNGS测序。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在报告时间、敏感度(阳性率)、特异度(真阴性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脊柱感染病原微生物谱,分析标本采集方法、术前抗生素使用、标本类型对病原微生物检出的影响。结果:根据脊柱非结核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明确感染136例,其中明确病原微生物111例。报告时间常规细菌培养为(81.67+15.52)h,mNGS为(36.33+11.92)h。常规细菌培养阳性43例,假阳性5例,敏感度31.62%,特异度85.71%;mNGS阳性76例,假阳性19例,敏感度55.88%,特异度45.71%。mNGS与常规细菌培养在病原微生物检出敏感度、特异度、报告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特异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检出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属。除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外确诊11例特异性感染患者,常规细菌培养阳性2例,mNGS测序真阳性11例,mNGS对少见病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检出率。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4周规范抗生素使用、标本获取方法对常规细菌培结果有明显影响,而标本获取方法对mNGS测序结果无影响。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非结核脊柱感染性疾病对病原微生物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别是对少见病原微生物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感染 宏基因组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实验技术的临床选择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时铭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507,共3页
产前诊断技术对出生缺陷的控制至关重要。孕妇外周血生化标志检测的产前筛查、羊水脱落细胞、绒毛、脐血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基因测序、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产前诊断水平得... 产前诊断技术对出生缺陷的控制至关重要。孕妇外周血生化标志检测的产前筛查、羊水脱落细胞、绒毛、脐血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基因测序、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产前诊断水平得以大幅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应用迎来了产前诊断技术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不断更新、日益增多的检测项目,需要客观地评估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才能科学地选择与组合各项技术进行产前诊断,充分发挥各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下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贤达 吕卫刚 邬玲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9-491,共3页
下一代测序大力推动了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和应用.基于下一代测序的孕妇外周血浆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筛查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征(T21、T18、T13)的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在全球广泛应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常见染色体微... 下一代测序大力推动了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和应用.基于下一代测序的孕妇外周血浆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筛查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征(T21、T18、T13)的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在全球广泛应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常见染色体微重复微缺失综合征以及一些单基因病的无创检测也已在技术上实现.未来NIPT面临的主要挑战将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配套服务和监管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与致病基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戴毅 易鑫 +3 位作者 任海涛 赵燕环 陈琳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4-979,共6页
目的总结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基因诊断,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类少见遗传性肌病。方法对7例基因确诊的家族型或散发型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总结其症状体征、肌酶谱、肌电图、肌肉MRI... 目的总结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基因诊断,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类少见遗传性肌病。方法对7例基因确诊的家族型或散发型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总结其症状体征、肌酶谱、肌电图、肌肉MRI、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性等方面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以COL6A1、COL6A2、COL6A3为致病基因的分别为3例、1例和3例。2例为家族型,5例为散发型。下肢为重的肢体近端无力、关节挛缩为主要临床表现。血肌酸激酶轻微升高。肌电图提示轻度肌源性损害。大腿肌肉MRI示特征性分布肌群受累。肌肉活检病理可见肌营养不良样改变,多数肌纤维结构清楚,肌纤维问胶原结缔组织增牛。结论对于渐进性肌肉无力伴早发关节挛缩,肌酸激酶轻度升高,下肢肌肉MRI呈选择性受累的患者,应注意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可能。临床工作中注意识别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临床特点,对疑诊患者进行高通量测序基因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Ⅵ型 肌疾病 关节挛缩 肌营养不良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