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田红 彭国峰 +1 位作者 谢全 黄志宇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7期60-63,共4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或dimeric)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优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简史、研究概况以及结构特点,表明这种表面活性... 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或dimeric)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优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简史、研究概况以及结构特点,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联接基团 表面活性 协同效应 分子式 研究进展 传统表面活性 结构特点 发展简史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铁柱 胡星琪 刘福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7-59,共3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 (Geminisurfactant)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 ,因而抑制了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的头基分离力 ,极大地提高了表面活性。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概念上... 双子表面活性剂 (Geminisurfactant)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 ,因而抑制了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的头基分离力 ,极大地提高了表面活性。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概念上的突破 ,被誉为新一代的表面活性剂。利用叔胺的烷基化和多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物质的质子转移反应合成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初步测定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 ,该表面活性剂结构独特 ,临界胶团浓度略低于离子头基联接相同碳原子数链的普通表面活性剂 ,具有较高活性 ,可以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GEMINI表面活性 合成 双子 联接基团 表面活性
下载PDF
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Ⅵ)——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聂红艳 徐宝财 周雅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综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如低临界胶束浓度、高表面活性、强增黏能力等;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在性能上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新材料制备、织染、金属防腐、环境保护、三次采油、生物技术和医... 综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如低临界胶束浓度、高表面活性、强增黏能力等;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在性能上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新材料制备、织染、金属防腐、环境保护、三次采油、生物技术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低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 应用
下载PDF
以全氟己基为基础的环保型双子氟表面活性剂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园 唐永帆 +2 位作者 冷雨潇 刘友权 李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58,共4页
针对全氟长链(≥C_8)氟碳表面活性剂存在的生物降解性差的环保问题,以全氟己基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短氟碳链双子氟表面活性剂,并利用表面张力方法考察了其室内性能。实验结果发现,该短氟碳链双子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好,表面活性... 针对全氟长链(≥C_8)氟碳表面活性剂存在的生物降解性差的环保问题,以全氟己基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短氟碳链双子氟表面活性剂,并利用表面张力方法考察了其室内性能。实验结果发现,该短氟碳链双子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好,表面活性强,临界胶束浓度低至3.0×10^(-4)~3.4×10^(-4) mol/L,γ_(cmc)=16.0mN/m;抗盐性能优异,在高矿化度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抗温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强,能够适应高温、强酸强碱复杂环境;并且短氟碳链的氟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伤害小,能够作为全氟长链氟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基 短氟碳链 双子 表面活性 环保
下载PDF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良红 徐彬彬 李绍文 《内江科技》 2013年第10期94-95,共2页
本文综述了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分类、合成方法及独特的性质,即高表面活性、低使用浓度、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优良的僧水僧油性、优良的复配性能、低毒性和其它的优良性能,并认为这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有极大的... 本文综述了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分类、合成方法及独特的性质,即高表面活性、低使用浓度、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优良的僧水僧油性、优良的复配性能、低毒性和其它的优良性能,并认为这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后,具有碳氟链憎水基的表面活性剂被称为氟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表面活性 两性表面活性 三次采油 应用前景 表面活性 合成方法 表面张力 分子结构 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椰壳炭制备高表面活性炭活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梦青 范壮军 +1 位作者 周亚平 周理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海南产椰壳炭和越南产椰壳炭为原料,探讨多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900℃下气相氧化、铁催化氧化均得到比表面高于2200m2g的活性炭.磷酸钾催化氧化制备的活性炭,微孔较少,比表面达2300m2g.越南椰壳炭的炭化程度低,KOH值接活化... 以海南产椰壳炭和越南产椰壳炭为原料,探讨多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900℃下气相氧化、铁催化氧化均得到比表面高于2200m2g的活性炭.磷酸钾催化氧化制备的活性炭,微孔较少,比表面达2300m2g.越南椰壳炭的炭化程度低,KOH值接活化的产品微孔较少,中孔较多,比表面较低.用KOH活化海南椰壳炭,得到微孔发达的活性炭,中孔较多,但经过进一步炭化以后再用KOH活化,比表面积可以提高.KOH活化的收率高于气相氧化法.500℃下用磷酸、氯化锌活化越南炭化料,孔结构没有显著的变化.测定25℃下甲烷在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表明甲烷吸附量随活性炭微孔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气相氧化 椰壳炭 活性 制备
下载PDF
高表面活性矿物对Zn^(2+)的吸附机理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平霄 廖宗文 毛小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5-340,共6页
本文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蒙脱石、蛭石、沸石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对Zn2 +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蒙脱石和蛭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呈双“S”型 ,而沸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则呈“Langmuir”型。三种矿物对Zn2 +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 :蒙脱石 &... 本文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蒙脱石、蛭石、沸石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对Zn2 +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蒙脱石和蛭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呈双“S”型 ,而沸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则呈“Langmuir”型。三种矿物对Zn2 +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 :蒙脱石 >蛭石 >沸石。运用粉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及热重分析等技术对矿物及矿物吸附Zn2 +后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吸附锌后其层间域中吸附锌大量水解形成新的物相 ,而蛭石与沸石吸附锌后水解很少。这为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及其可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矿物 结构 吸附机理 锌离子 蒙脱石 蛭石 沸石
下载PDF
高表面活性矿物对磷矿粉的活化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亚娟 邱慧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用不同方法对加入高表面活性矿物的磷矿粉进行活化处理,在石灰性土壤上的玉米苗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处理对玉米苗期的生长、磷效率和土壤有效磷等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高表面活性矿物对磷矿粉的活化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所有活化... 用不同方法对加入高表面活性矿物的磷矿粉进行活化处理,在石灰性土壤上的玉米苗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处理对玉米苗期的生长、磷效率和土壤有效磷等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高表面活性矿物对磷矿粉的活化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所有活化处理中,磷矿粉+高表面活性矿物4(MPR4)处理有利于作物地上部的生长,而磷矿粉+有机活化剂(MPR5)处理有利于根系的发育;MPR4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比磷矿粉(PR)增加20.73%,为水溶性磷肥(SP)的92.68%;MPR5处理的根系生物量最高,比磷矿粉直接施用处理增加30.74%,为水溶性磷肥(SP)的115.86%。磷矿粉经高表面活性矿物活化后可显著提高植株的磷吸收效率,但不利于磷的利用;磷矿粉经高表面活性矿物活化后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活化处理磷矿粉可使土壤有效磷比PR平均增加0.98mg/kg,其中最佳活化处理可使土壤有效磷比PR增加2.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矿物(HSAM) 磷矿粉(PR) 活化 玉米
下载PDF
变压吸附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柳珉敏 徐文东 关建郁 《煤气与热力》 2010年第10期1-4,40,共5页
变压吸附技术由于具有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费用小等优点,广泛用于气体的分离和回收领域。介绍了变压吸附的原理及应用进展,特别是在炼油厂干气提纯回收、煤层气净化回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变压吸附技术由于具有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费用小等优点,广泛用于气体的分离和回收领域。介绍了变压吸附的原理及应用进展,特别是在炼油厂干气提纯回收、煤层气净化回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传统变压吸附剂存在的吸附量较低、气体回收率不高等缺点,阐述了以高表面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变压吸附在这些领域中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 炼油厂干气 煤层气 表面活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添加材料在新型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军领 关文玲 王旭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就目前新型肥料研制过程中所选用的添加材料或包膜材料进行了归类划分,并对高表面活性矿物、高分子聚合物、抑制剂等材料的化学性质、与肥料养分离子相互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了不同材料对肥料的溶出速率或释放速率的影响,... 就目前新型肥料研制过程中所选用的添加材料或包膜材料进行了归类划分,并对高表面活性矿物、高分子聚合物、抑制剂等材料的化学性质、与肥料养分离子相互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了不同材料对肥料的溶出速率或释放速率的影响,从提高营养元素有效性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讨论了这些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添加材料 表面活性矿物 分子聚合物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下载PDF
高表面活性炭制备工艺的优化
11
作者 靳生龙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为解决化学活化法制备高表面活性炭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在对高表面活性炭制备工艺简单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生产对当前活化比条件下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调试;为达到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的目的对活化比参数以及活化剂添加时间点进行优化... 为解决化学活化法制备高表面活性炭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在对高表面活性炭制备工艺简单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生产对当前活化比条件下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调试;为达到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的目的对活化比参数以及活化剂添加时间点进行优化,最终达到产品比表面积等指标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化学活化法 活化剂 物料黏度 表面
下载PDF
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文东 陈进富 李术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5-58,共4页
综述了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原料制备、电极成型及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修饰和改善高表面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改进电极成型工艺技术和电极的预处... 综述了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原料制备、电极成型及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修饰和改善高表面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改进电极成型工艺技术和电极的预处理方式等。并建议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和 Gouy-Chapman-Stem(GCS)模型理论,计算出高表面活性炭电极表面上的电解质的分布形态,以此作为研究双电层电容器的微观结构和吸附储电机理的突破点,为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用于双电层电容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电极 双电层电容器 活化 成型 修饰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洪波 常俊玲 张红波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24,共4页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和NaOH为活化剂制取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考察了活化剂的种类及其与石油焦配比对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并对KOH和NaOH的混和物在活化过程中金属K和Na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和NaOH为活化剂制取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考察了活化剂的种类及其与石油焦配比对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并对KOH和NaOH的混和物在活化过程中金属K和Na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活化工艺条件可制得比电容高达52.60 F/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它组装成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双电层电容器 比电容 充电特性 放电特性 EDLC 石油焦
下载PDF
高比表面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骏 黄止而 王定珠 《炭素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9,共5页
从不同的碳原料通过氢氧化钾直接活化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采用IR光谱。元素分析仪和TEM对高比表面活性炭的化学组成、孔结构及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了一系列表征。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制备 表面活性 活性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跃伟 卢俊 孔德玉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从高分散性表面活性剂显著影响粉煤灰的形态效应而大幅降低混凝土用水量的角度出发,利用复合激发剂激发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结合粉煤灰自身的微集料效应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手段,探讨了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分散... 本文从高分散性表面活性剂显著影响粉煤灰的形态效应而大幅降低混凝土用水量的角度出发,利用复合激发剂激发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结合粉煤灰自身的微集料效应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手段,探讨了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分散性表面活性剂与复合激发剂的组合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表面活性 复合激发剂 大掺量粉煤灰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萃取分离与利用研发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常鸿雁 程时富 +6 位作者 王国栋 向柠 舒成 辛凡文 张元新 章序文 李克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5期61-66,共6页
以煤焦油馏分油为溶剂,采用萃取—固液分离—溶剂回收等工艺,分离出了约占煤液化残渣总量50%的煤液化沥青,研究了固液分离对煤液化沥青灰分等参数的影响。对不同灰分的煤液化沥青进行了元素、工业和组分等分析,并在防水卷材、C/C复合材... 以煤焦油馏分油为溶剂,采用萃取—固液分离—溶剂回收等工艺,分离出了约占煤液化残渣总量50%的煤液化沥青,研究了固液分离对煤液化沥青灰分等参数的影响。对不同灰分的煤液化沥青进行了元素、工业和组分等分析,并在防水卷材、C/C复合材料浸渍剂沥青、中间相炭微球、针状焦和高比表面活性炭等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剩下约50%的萃余物可作为气化原料,从而实现了煤液化残渣的高效、清洁利用,形成了一套煤液化残渣萃取分离及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萃取分离 煤液化沥青 防水卷材 浸渍剂沥青 中间相炭微球 针状焦 表面活性
下载PDF
高比表面活性炭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中平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2年第18期16-17,共2页
高比表面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性能指标远远高于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积在2500~4000m2/g。美国推出了牌号为AX系列工业产品,日本工业化产品的商品牌号为MAXSORB。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展开了高比表面活性炭... 高比表面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性能指标远远高于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积在2500~4000m2/g。美国推出了牌号为AX系列工业产品,日本工业化产品的商品牌号为MAXSORB。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展开了高比表面活性炭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高比表面活性炭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其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应用研究领域将逐渐拓宽,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医药和精细化工领域以及涉及国防安全的军事领域,将会成为高比表面活性炭产品的巨大应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医药 精细化工 制备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
原文传递
由黑龙江配煤制备的活性炭对苯酚吸附性能研究
18
作者 邵景景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配煤生产活性炭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对七台河煤与依兰混合煤,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在氮气保护下制得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其对苯酚的吸附量随... 配煤生产活性炭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对七台河煤与依兰混合煤,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在氮气保护下制得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其对苯酚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吸附热力学参数△H为-9.6108 kJ·mol-1,△S为-20.0541 J·mol-1·K-1,△G均为负值。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促进了活性炭制备工艺新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并提高了我国活性炭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苯酚 吸附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