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芯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1
作者 申红光 《信息产业报道》 2024年第8期0242-024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及其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前 景。通过采用创新的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技术,以及优化电池结构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提高锂离子电 池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及其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前 景。通过采用创新的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技术,以及优化电池结构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提高锂离子电 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硅负极表面改性技术和开发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显著提高 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采用高分子材料优化了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快充能力和能量效率。结论指出,持 续的材料创新和技术优化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而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为实现低碳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标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固态电解质界面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究”项目介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915-918,共4页
2015年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实施方案并于11月12日发布了2016年项目指南,共支持19个项目,其中"1.1"为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通过竞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申请的"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 2015年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实施方案并于11月12日发布了2016年项目指南,共支持19个项目,其中"1.1"为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通过竞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申请的"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究"项目,与北京大学牵头申请的"高比能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共同获得了支持。本文介绍了"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指标,课题安排,研究基础,研究挑战和预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半固态电池 固态空气电池 电动汽车
下载PDF
车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态势——基于全球专利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靳文婷 廖满生 +1 位作者 黄骥 魏子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0-358,共9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源,其能量密度直接决定着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与长远发展。为了解该领域技术的全球发展态势,本文以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为基础,阐述了全球及中国专利年度申请...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源,其能量密度直接决定着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与长远发展。为了解该领域技术的全球发展态势,本文以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为基础,阐述了全球及中国专利年度申请量的演变趋势,对比分析了专利申请主要来源国和主要申请人的专利技术情况,基于IPC技术分类,着重介绍了主要申请人关注的技术主题和实现的技术功效。结果表明:车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及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虽然数量最多,但基础专利、核心专利较少,且专利布局主要局限于本土;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的掌控上,与日企仍具有差距;改进电池电芯的主要材料、制造工艺和电池模块成组技术是提升能量密度的主要技术路径;能够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技术是当前研发的薄弱地带也是未来抢占研发先机的关键领域。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在车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及技术研发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专利分析 数据挖掘 知识产权
下载PDF
Amprius公司生产硅电池作为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动力
4
《国际航空》 2024年第5期75-75,共1页
美国初创公司AIBot选用安普瑞斯公司所生产的硅阳极电池,为重型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提供动力。这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品牌名称为“硅核”(SiCore),计划用于AlBot公司的aiEVTOL型无人机,该型无人机预计于年底发布。
关键词 电池 初创公司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品牌名称 EVT 垂直起降 无人机
原文传递
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及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研究获进展 被引量:1
5
《浙江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41-41,共1页
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终端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产业界主要采取硅碳复合路线来提升硅基负极应用水平,450 mAh/g以下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循环性、倍率性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应用要求;450 mAh/g以上的硅基... 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终端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产业界主要采取硅碳复合路线来提升硅基负极应用水平,450 mAh/g以下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循环性、倍率性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应用要求;450 mAh/g以上的硅基负极应用还存在技术难点。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开发充满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碳负极材料 高比容量 动力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终端产品 石墨烯
下载PDF
新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来啦
6
作者 映雪 《少儿科技》 2021年第6期8-8,共1页
如今,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终端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开发充满挑战。不久前,我国科研团队构筑出高机械稳定的自机械抑制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这项研究进一步解决了... 如今,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终端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开发充满挑战。不久前,我国科研团队构筑出高机械稳定的自机械抑制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这项研究进一步解决了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材料 高比容量 动力电池 石墨烯 科研团队 终端产品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