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道教文献收录与学术价值
1
作者 戈光月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作为西方汉学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系统地汇编了自16世纪中叶至1924年间用各种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书目中道教文献收录及其学术价值,展示了高第如何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和科学的编目方法,为理解和研...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作为西方汉学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系统地汇编了自16世纪中叶至1924年间用各种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书目中道教文献收录及其学术价值,展示了高第如何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和科学的编目方法,为理解和研究中国道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资源。同时详细分析了《道德经》在西方的翻译和研究历史,以及西方学者对道教神仙概念的关注,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对中国古典宗教文化的认识,也反映了高第在推动东西方文化学术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人论中国书目》 中国道教 道教神仙 《道德经》
下载PDF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之小说史学史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莉华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高第编纂的《西人论中国书目》是西方汉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著录了16世纪以来用各种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研究的著述。该书目中关于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翻译和研究的文献,除了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小说,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 高第编纂的《西人论中国书目》是西方汉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著录了16世纪以来用各种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研究的著述。该书目中关于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翻译和研究的文献,除了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小说,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体现了西方汉学对中国小说史学史的建构。高第通过目录文献,梳理了才子书进入西方的历史,描绘了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的流播史,勾勒了西方学者的中国古典小说学术研究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人论中国书目》 小说史学史 汉学史
原文传递
“高第”略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寅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8-99,共2页
汉朝史籍中常见"高第"一词,通行的解释是"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官吏的考绩优等"等等。然而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却有大量"举高第"之类的词语出现,查阅相关史料,并与"举孝廉"、&qu... 汉朝史籍中常见"高第"一词,通行的解释是"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官吏的考绩优等"等等。然而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却有大量"举高第"之类的词语出现,查阅相关史料,并与"举孝廉"、"举茂才"等岁科察举科目的运作程序相比较,"高第"在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确实为察举制的一种科目,并且属于常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举制
下载PDF
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朵奇葩——杂议话剧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弘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33-44,共12页
话剧是一种源于西方戏剧传统的舶来品。它被介绍到中国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堪称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段佳话。但由于国内在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禁区,所以广大读者对于这一段历史所知甚少,就连权威的话剧史论... 话剧是一种源于西方戏剧传统的舶来品。它被介绍到中国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堪称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段佳话。但由于国内在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禁区,所以广大读者对于这一段历史所知甚少,就连权威的话剧史论著中也因缺乏相关的史料而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盲点。本文的主旨为拾遗补阙,为中国话剧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一些迄今被遗漏的珍贵史料和尚未被史学家们所论及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威廉·辛普森 圣约翰书院 晏摩氏女学 之江大学 周象贤 毛准
下载PDF
穆麟德兄弟与高第汉学目录之争考
5
作者 张明明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3期114-121,204,205,共10页
19世纪70年代,两部西方全面汉学目录相继问世,即德国人穆麟德等的《汉籍目录便览》与法国人高第的《西人论中国书目》。二者均是由侨居中国、从事实务的西方人编写,因编纂条件、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自前作刊前,两书编者间... 19世纪70年代,两部西方全面汉学目录相继问世,即德国人穆麟德等的《汉籍目录便览》与法国人高第的《西人论中国书目》。二者均是由侨居中国、从事实务的西方人编写,因编纂条件、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自前作刊前,两书编者间即有争论,此番论争在技术层面之外,也牵扯到学术的国别之争、人的意气之争等非技术因素。本文拟通过追溯两位编者、两部作品的互动,一窥西方汉学目录作品的生成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籍目录便览》 《西人论中国书目》 穆麟德 穆林德
下载PDF
基于经营模式的差异性更新策略研究--以广州高第街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俊妲 张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87,共9页
老城传统批发市场的更新不是迁与不迁之间非此即彼的问题。通过对高第街批发市场具体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得出高第街分期分步的差异性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策略。高第街的产业成因提示未来更新应顺应在各类因素影响下的发展态势,高第街批发市... 老城传统批发市场的更新不是迁与不迁之间非此即彼的问题。通过对高第街批发市场具体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得出高第街分期分步的差异性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策略。高第街的产业成因提示未来更新应顺应在各类因素影响下的发展态势,高第街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体现出批发业与制造业相渗透和商流物流分离的趋势,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组织反映了经营性移民的聚集现象、商流物流的街区内分布、街道的时空利用方式以及功能对空间的适应性,这为高第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近中远期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发市场 经营模式 历史街区 保护 更新
下载PDF
《水雷秘要》的翻译与晚清西方海军技术的引进
7
作者 郭覃硕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与其他相关文献的承接关系,讨论推动和影响翻译活动的特殊社会因素,考察《水雷秘要》及相关其他译本的翻译与出版对晚清西学和海军相关技术装备引进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雷秘要 鱼雷 徐建寅
下载PDF
叙事空间视角下历史街区的激活方式探讨
8
作者 曾嘉轩 曾克明 周莹怡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8期28-31,60,共5页
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口袋公园在历史街区激活过程中的适配性,探讨如何将口袋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叙事空间,用以激活历史街区。以高第街历史街区的口袋公园设计为例,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叙事空间叙述历史的... 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口袋公园在历史街区激活过程中的适配性,探讨如何将口袋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叙事空间,用以激活历史街区。以高第街历史街区的口袋公园设计为例,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叙事空间叙述历史的总体策略,同时从“历史建筑的保留”“时间序列的重组”“历史场景的再现”“展览空间的回述”四个具体的设计策略论述其设计过程,为历史街区的激活提供设计层面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口袋公园 玉带濠 叙事空间
下载PDF
高第(考狄)档案中的马建忠法文信函——兼论高第与马建忠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骥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马建忠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史料过于庞大和分散,特别是海外史料,需要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法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高第档案里的马建忠法文信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既能从中勾稽出中文史料里所不见、但又有助于建构马建忠生平的一些史... 马建忠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史料过于庞大和分散,特别是海外史料,需要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法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高第档案里的马建忠法文信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既能从中勾稽出中文史料里所不见、但又有助于建构马建忠生平的一些史迹,又能据之扩展研究范围,把一直不为国内外研究者注意的汉学家高第与马建忠的关系纳入研究者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法文信函 马建忠
下载PDF
被动的主动:清末广州高第街妇女权利与地位研究——以契约文书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启龙 徐哲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清中后期,高第街作为广州城的商业老街聚集了众多盐商。在一批反映清末广州南城高第街房地产交易的契约文书中,出现了一些女性参与买卖过程的案例。通过对相关契约内容的分析发现,以寡母(寡妻)为主的一些高第街妇女能够以"买方&quo... 清中后期,高第街作为广州城的商业老街聚集了众多盐商。在一批反映清末广州南城高第街房地产交易的契约文书中,出现了一些女性参与买卖过程的案例。通过对相关契约内容的分析发现,以寡母(寡妻)为主的一些高第街妇女能够以"买方""卖方"和"中人"等多元的身份在家庭大宗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虽然是在特定情况下的被动行为,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社会男性家长制度下女性的经济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州 契约文书 妇女
原文传递
纪念杨聯陞教授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一良 《中国文化》 1992年第1期193-198,共6页
楊聯陞(蓮生)教授是在海峽彼岸、新舊大陸以至港澳等地都蜚聲馳譽的學者,而國內對他的著作反而頗為陌生。美國哈佛大學為他發的訃告說:“
关键词 大陸 吴保安 訃告 吉川幸次郎 人生道路 五斗折腰 贾德 戴密微 弟子 柳色
下载PDF
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高第丕与早期白话文研究——以《文学书官话》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英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高第丕,美国南浸信传道会传教士。他与中国学者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刊定于1869年。《文学书官话》虽然影响巨大,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文学书官话》用汉语官话口语写作,并把官话口语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 高第丕,美国南浸信传道会传教士。他与中国学者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刊定于1869年。《文学书官话》虽然影响巨大,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文学书官话》用汉语官话口语写作,并把官话口语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法书"(刘大白语)。它的特点是划分词类尽量立足于汉语实际;"名头"、"地步"、"位次"、"靠托言"等术语的提出,与后来的汉语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研究 《文学书官话》
下载PDF
郭嵩焘与《古国鉴略》
13
作者 尹德翔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3-97,117,共6页
郭嵩焘摘录《古国鉴略》的文字,每被作为他“对西方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的例证。实际上,《古国鉴略》是美国传教士高第丕用官话写的一本教学用书,内容褊窄且基督教立场明显。郭嵩焘摘录此书,本为求取世界古代史的知识。... 郭嵩焘摘录《古国鉴略》的文字,每被作为他“对西方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的例证。实际上,《古国鉴略》是美国传教士高第丕用官话写的一本教学用书,内容褊窄且基督教立场明显。郭嵩焘摘录此书,本为求取世界古代史的知识。在摘录过程中,郭嵩焘使用了易白话为文言、内容拣选、历史化处理等三种手段,披沙拣金,汰去宗教传说,提炼历史骨架,显示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求学之忱、吸收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古国鉴略》
下载PDF
杨太传别传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礼培 《船山学报》 193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太傅杨公昌浚。字石泉。湘乡人。忠节罗公高第弟子也。幼而好礼。尝随大父入山樵采累石为室。折枝编叶。拟成笔楮。抟泥成人。列席左右。一师据上座。秩(?)如论列状。大父心异之。十岁就外傅。湛(?)内照。深思端诵。日征月迈。文誉著于... 太傅杨公昌浚。字石泉。湘乡人。忠节罗公高第弟子也。幼而好礼。尝随大父入山樵采累石为室。折枝编叶。拟成笔楮。抟泥成人。列席左右。一师据上座。秩(?)如论列状。大父心异之。十岁就外傅。湛(?)内照。深思端诵。日征月迈。文誉著于乡闾。闻忠节讲学。负笈往师之。作自勉慎独两箴。粹(?)儒宗之言。尚书贺公长龄。延忠节主讲私第。公从之不舍。同游其门者。有若壮武公心牧公。讳开仍皆余从祖父壮武公讳錱心牧公李勇毅续宜钟近衡钟近濂易良斡易良翰康景晖左枢。志同道合。以节义事功显于当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 文誉 易良 入山 日征月迈 公讳 景晖 弘演 王萧 儒宗
下载PDF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以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高第丕夫妇在华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晓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1-96,共6页
高第丕夫妇作为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自1852年受差会委派来华后,在华活动近50年,且大部分传教生涯都在山东度过。他们悉心传教,同时从事世俗商业活动与编书工作。后因与差会意见不合,遂而脱离,于1893年自创"泰安福音会"。他们... 高第丕夫妇作为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自1852年受差会委派来华后,在华活动近50年,且大部分传教生涯都在山东度过。他们悉心传教,同时从事世俗商业活动与编书工作。后因与差会意见不合,遂而脱离,于1893年自创"泰安福音会"。他们在与地方社会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逐渐改变传教方针以适应时局,另方面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高氏夫妇的个案映射出近代来华传教士群体的复杂性,他们每每根据当地民众的反应而调整传教方略,从而使教会内部有"异类杂音"的存在。但归根结底,近代来华传教士开展活动仍本着"中华归主"的使命感,其所有活动最终仍旧为传教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浸信会 传教士 山东 丕夫妇
下载PDF
饮食书写与文化对话:高第丕夫人与《造洋饭书》的成书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文章 魏琛琳(译) +1 位作者 赵力瑶(译) 袁楚林(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7-74,共8页
1866年由高第丕夫人撰写的《造洋饭书》,是饮食史上首部以中文写成的外国食谱。高第丕夫人的著书动机,乃是教导不懂英文的佣人为其烹调食物,不料此书出版后,当时不谙英语却又希望一窥外国饮食文化的中国民众,意外成为其主要读者群,令作... 1866年由高第丕夫人撰写的《造洋饭书》,是饮食史上首部以中文写成的外国食谱。高第丕夫人的著书动机,乃是教导不懂英文的佣人为其烹调食物,不料此书出版后,当时不谙英语却又希望一窥外国饮食文化的中国民众,意外成为其主要读者群,令作者始料不及。此书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大部分研究高第丕夫人和饮食文化的学者尚未注意其价值;即使偶有学术著作提及《造洋饭书》,亦大多缺乏深度,导致《造洋饭书》文化意涵长期受到忽略。本文研究动机在于补益前贤研究,并从比较文化视野重新审视《造洋饭书》内容,其目的有二:一是加深学术界对高第丕夫人的认识,通过研究高第丕夫人摘录的食谱,结合时代背景及当时食谱著作特点以及英国、美国及其阿拉巴马州饮食习惯,探讨饮食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并说明食谱可视为文化延续;其二是从社会历史角度进一步探讨饮食文化意义,说明如何将食谱解读为不同文化对话和身份建构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丕夫人 《造洋饭书》 食谱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中国近代兵学译著大成者舒高第
17
作者 高云峰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3期83-84,共2页
舒高第是清政府的官方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最为著名的科技翻译家。本文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为基线,探析了舒高第在西方科技翻译方面的成就,指出了他对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翻译 兵学 近代军事
下载PDF
钱穆:读《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责任
18
作者 叶子 《商业文化》 2016年第14期92-93,共2页
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在下文中,他具体解释了这一观点。(一)生活处皆可读论语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
关键词 读论语 钱穆 孔子思想 圣人之徒 子贡 弟子 孟子说 孔子哲学 儒家思想 刘宝楠
下载PDF
经义樊迟请学稼圃而孔子但言上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至试申其义
19
作者 易克新 《船山学报》 193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班氏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宫。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之序。由班氏谕次农家之言考。则樊迟请学稼学为圃之意。盖欲... 班氏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宫。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之序。由班氏谕次农家之言考。则樊迟请学稼学为圃之意。盖欲以劳农为政教。帅许行为神农之言之流也。不然。樊迟亦圣门高第弟子。何至以鄙事间于孔子。而孔子但言上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至。焉用稼也。吾意当春秋战国时。诸子并兴。而农家者流。则持劳农之说以为治国安民之道。如长沮桀溺荷筱丈人。如许行陈相。此外如庚桑楚庄周之徒。大抵皆然。盖南方之学者相授受之师说也。或者樊迟闻而慕之。遂以问于孔子。孔子同北方之学者。以礼义为政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迟 稼圃 稼学 好义 庄周 劳农 弟子 庚桑楚 此其 鄙事
下载PDF
张贞其人及其《安期生食枣图》
20
作者 张志成 张志勇 《中华书画家》 2020年第11期35-86,共52页
张贞(1637-1712),山东安丘人,字杞园,又字起元,号渠亭山人,乡谥"文孝公"。他是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和鉴藏家。张贞自幼天资聪颖,7岁就学,遂能领会《养正图说》,明其大义。13岁游郡庠,20岁时,山东学使施润章称其为&... 张贞(1637-1712),山东安丘人,字杞园,又字起元,号渠亭山人,乡谥"文孝公"。他是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和鉴藏家。张贞自幼天资聪颖,7岁就学,遂能领会《养正图说》,明其大义。13岁游郡庠,20岁时,山东学使施润章称其为"高第弟子"(1)。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入国子监,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因母病未就徵。康熙二十一年(1682)再次举为博学鸿儒,诏试太和门,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孔目,后改为待诏,皆辞不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鸿儒 康熙十八年 山东安丘 弟子 安期生 国子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