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女娲与高禖神——从河津高禖庙说开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闫爱武
-
机构
三晋历史文化研究会
-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2-16,共5页
-
文摘
高禖是与社日一样古老的名词,山西河津市高禖神就是女娲,高禖庙供奉的就是女娲。高禖、女娲与远古社会的生育、繁殖、部落文明、华夏文明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根祖文明之源。
-
关键词
女娲
高禖
高禖神
中华文明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河南民俗遗存与中国古传说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范明三
-
机构
上海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
-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2,共12页
-
文摘
大量文献资料与社会调查资料的相互印证,说明包括淮阳泥玩具在内的河南民俗遗存反映了我国早期各民族古民俗文化的生成、流变及融合,也体现了西部黄土高原炎黄系统部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淮阳"泥泥狗"中的"人祖猴"应是东方部族始祖神的肖像原型所化,其诸多造型反映了原始民俗中交合、怀孕、生育的过程;而河南民俗中的"桑园古风"不仅是远古生殖崇拜遗风的表现,更与关涉部落繁衍和桑间濮上之音的高禖之祭有关;从对人祖伏羲的民俗溯源中可知,"龙凤呈祥"一词反映了中国远古西羌部族(龙图腾)向东发展而东夷部族(凤图腾)向西扩张,两大部族斗争、融合、统一而成为华夏民族的过程;河南民俗美术中常见的"三足蟾"因其祈寿、祈子、祈福而备受欢迎,追溯其源,实乃由川西北古羌族高禖神和水神信仰演化而来,它既是原始生殖崇拜的遗物,又是后世月中蟾蜍观念的演义。通过对淮阳乃至河南各地民俗遗存的研究,可从中发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几乎全部典型事物的遗影,它们是古史研究中民俗美术的精彩物证。
-
关键词
河南民俗遗存
人祖猴
高禖神
人祖伏羲
三足蟾
-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