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超声速高焓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宗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7-355,共9页
高焓风洞及其试验技术是助力人类进入高超声速飞行时代的基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四种典型驱动模式的高焓风洞,即直接加热型高超声速风洞、加热轻气体驱动激波风洞、自由活塞驱动激波风洞和爆轰驱动激波风洞。... 高焓风洞及其试验技术是助力人类进入高超声速飞行时代的基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四种典型驱动模式的高焓风洞,即直接加热型高超声速风洞、加热轻气体驱动激波风洞、自由活塞驱动激波风洞和爆轰驱动激波风洞。通过这些代表性风洞的介绍,讨论了相关风洞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及其长处与不足。由于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具高温热化学反应特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还包含着针对高焓特色的测量技术发展。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测量技术:气动热测量技术、气动天平技术和光学测量技术。这些技术是依据常规风洞试验测量需求而研制的,又根据高焓风洞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最后对高超声速高焓风洞试验技术发展做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激波风洞 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力/热特性 测量技术
下载PDF
电弧风洞高焓流动模拟及壁面催化效应研究
2
作者 周凯 武建英 +1 位作者 李小鹏 欧东斌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4期803-811,共9页
对电弧风洞高焓流动进行模拟时,基于其高温复杂流场特性,对比不同热化学模型、壁面催化条件、流场一体化及分体计算等多种数值计算条件下,电弧风洞内部、出口流场特性及典型模型壁面热流分布。结果表明,模型距离喷管出口较近时,流场分... 对电弧风洞高焓流动进行模拟时,基于其高温复杂流场特性,对比不同热化学模型、壁面催化条件、流场一体化及分体计算等多种数值计算条件下,电弧风洞内部、出口流场特性及典型模型壁面热流分布。结果表明,模型距离喷管出口较近时,流场分体计算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是模型距离喷管出口较远时,则必须采用一体化计算保证计算精度,数值模拟单温度热平衡模型计算得到的等热流模型表面热流高出双温度热非平衡模型6.99%。同时对电弧风洞高焓流动壁面催化效应开展研究,通过X射线扫描电镜对3组类型热流传感器表面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热流传感器表面催化属性对气动热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催化效应会显著增加试验模型表面气动热环境,采用无氧铜基体的塞式量热计进行电弧风洞热流测量时,其表面会被氧化成CuO,数值模拟壁面采用有限催化条件γ=0.022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接近,也与文献中CuO的催化复合系数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风洞 流动 数值模拟 壁面催化效应 热流率
下载PDF
在强干扰和中分辨率条件下用氮分子第一负系(O,O)带测量转动温度
3
作者 杨富荣 韩隆恒 岳斌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5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强干扰和中分辨率条件下,用氮分子第一负系(O,O)带测量转动温度的相对子带积分强度方法。
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 光谱测量 温度测量 流动
下载PDF
钝锥模型高焓流动的再压缩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康 胡宗民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6-350,共5页
在钝体高焓流动中,热化学非平衡效应使膨胀区壁面压力显著低于冻结流动,相关研究表明,再压缩效应可以消除上述差异.为详细分析此问题,数值求解了Euler方程,化学反应源项采用有限速率模型并考虑了5个组分,17个基元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再... 在钝体高焓流动中,热化学非平衡效应使膨胀区壁面压力显著低于冻结流动,相关研究表明,再压缩效应可以消除上述差异.为详细分析此问题,数值求解了Euler方程,化学反应源项采用有限速率模型并考虑了5个组分,17个基元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再压缩角的增大,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引起锥面压力先降后增非单调变化,这是由于再压缩流场中放热复合反应与吸热分解反应的强度变化决定的,其宏观表现为比热比的空间不均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热化学非平衡 再压缩效应 气动力规律 不均衡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