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臭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影响的生产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岳尚超 王启山 +5 位作者 张伟林 李思思 张怡然 刘艳芳 鲁金凤 赵文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通过进行预臭氧化—紫外线联合氯消毒工艺处理高温高藻期滦河水的生产性试验,检测和分析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了整套水处理工艺,尤其是预臭氧化单元对氯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效果。同时,研... 通过进行预臭氧化—紫外线联合氯消毒工艺处理高温高藻期滦河水的生产性试验,检测和分析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了整套水处理工艺,尤其是预臭氧化单元对氯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效果。同时,研究了甲醛和溴酸盐这两种臭氧化副产物在处理过程中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预臭氧化单元对THMFP和HAAF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2.43%和15.06%,整套工艺对THMFP和HAAFP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39.33%和54.12%,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得到有效去除;出水中甲醛含量低于50μg/L,溴酸盐的含量小于6μg/L,臭氧氧化副产物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化 消毒副产物 THMFP HAAFP 甲醛 溴酸盐 高温
下载PDF
水厂高藻期污泥量的确定与调节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颖 何文杰 +2 位作者 赵建伟 徐正 刘杨 《供水技术》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依据沉淀池和排水池的排泥规律确定了日排泥水总量,采用物料平衡法、排泥现场测定法、排泥水处理系统参数监测法及公式法确定日总干污泥量。结果表明:排泥水处理系统监测法操作容易、设备简单且数据可靠。通过污泥量的确定,可调节排泥... 依据沉淀池和排水池的排泥规律确定了日排泥水总量,采用物料平衡法、排泥现场测定法、排泥水处理系统参数监测法及公式法确定日总干污泥量。结果表明:排泥水处理系统监测法操作容易、设备简单且数据可靠。通过污泥量的确定,可调节排泥规律和排泥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及浓度,并可降低排泥水对系统的冲击负荷,使水厂在高温高藻期达到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 高温 排泥水 污泥量
下载PDF
预臭氧和预氯化在北方典型水质条件下的强化常规作用分析
3
作者 史永浩 孙东洋 +5 位作者 张怡然 魏振彦 李晓岩 张建锋 王小 解跃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4,共7页
针对北方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水源水质特点,以北方某水厂为例,通过分析水厂18个月运行数据及现场中试研究,评估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过滤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水厂采用预... 针对北方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水源水质特点,以北方某水厂为例,通过分析水厂18个月运行数据及现场中试研究,评估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过滤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水厂采用预臭氧强化常规工艺结合适当调整混凝剂投量的调节方式,可有效应对原水水质特点,有助于提升滤后水质,保障供水安全。预臭氧和预氯化都具有强化常规净水工艺的作用,但两种预氧化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条件,夏季高温高藻期,预臭氧的强化作用优于预氯化,此时建议采用预臭氧工艺改善出水水质;冬季低温低浊期,预臭氧和预氯化的强化作用没有明显差别,此时建议改用预氯化工艺降低净水成本。预臭氧和预氯化对滤层生物膜的形成影响不同,预臭氧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预臭氧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预氯化后水中仍有较高余氯量,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低温低浊 预臭氧 预氯化 滤池
下载PDF
引滦水混凝药剂投加优化试验研究
4
作者 魏俊起 时宝衡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2-34,共3页
针对滦河水高温高藻、低温低浊的特点,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对混凝沉淀后水质分析表明,聚氯化铝和三氯化铁搭配使用并以HCA作助凝剂时混凝效果最佳,聚氯化铝混凝效果优于三氯化铁,且对pH影响小。两种混凝剂共同使用能起到互补作用使混凝... 针对滦河水高温高藻、低温低浊的特点,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对混凝沉淀后水质分析表明,聚氯化铝和三氯化铁搭配使用并以HCA作助凝剂时混凝效果最佳,聚氯化铝混凝效果优于三氯化铁,且对pH影响小。两种混凝剂共同使用能起到互补作用使混凝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混凝沉淀 浊度 絮凝剂 助凝剂 HCA
下载PDF
残余铝在全流程净水工艺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5
作者 邹放 刘畅 +3 位作者 谢若溦 路维嘉 黄璐萌 韩梅 《城镇供水》 2024年第5期23-29,43,共8页
为控制净水厂出水残余铝浓度,以南水北调水源为研究对象,从残余铝在净水工艺沿程变化的角度上,提出控制残余铝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沉淀池出水中溶解铝的含量对控制出水中残余铝含量有重要影响;高温高藻期,采用聚合氯化铝与氯化铁双药... 为控制净水厂出水残余铝浓度,以南水北调水源为研究对象,从残余铝在净水工艺沿程变化的角度上,提出控制残余铝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沉淀池出水中溶解铝的含量对控制出水中残余铝含量有重要影响;高温高藻期,采用聚合氯化铝与氯化铁双药投加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沉淀池出水中溶解铝的含量,进一步降低后续滤池工艺对残余铝的去除负荷;低温低浊期出水残余铝含量较高温高藻期明显下降,但单药投加仍存在残余铝超标风险,双药投加对低温低浊期残余铝控制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出水残余铝降低至28μg/L以下。研究为净水厂控制出水残余铝超标风险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铝 溶解铝 双药投加 高温 低温低浊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