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能隙问题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勇 苏刚 《中国科学(G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3-1570,共18页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是最近20多年凝聚态物理中的重大难题之一,而蕴含其中的高温超导体的能隙问题,特别是赝能隙的起源及其与超导能隙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概括综述...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是最近20多年凝聚态物理中的重大难题之一,而蕴含其中的高温超导体的能隙问题,特别是赝能隙的起源及其与超导能隙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概括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能隙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几种能够直接探测赝能隙和超导能隙特性的实验方法,如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扫描隧穿谱和电子拉曼光谱等主要实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介绍了与这些实验结果紧密联系的几种较为流行的理论模型及其结果.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简单的讨论,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发展,期望对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超导机制 单能隙图像 两能隙图像
原文传递
s波超导体绝缘层d_(x^2-y^2)波超导体结的直流Josephson电流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薇 董正超 崔元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60-1365,共6页
在s波超导体 绝缘层 dx2 -y2 波超导体结 (s I d)中 ,考虑到结界面粗糙散射 ,运用Bogoliubov deGennes(BdG)方程和Furusaki Tsukada(FT)电流公式 ,计算超导结中的准粒子传输系数和直流Josephson电流 .结果表明 :s I d超导结的直流Josep... 在s波超导体 绝缘层 dx2 -y2 波超导体结 (s I d)中 ,考虑到结界面粗糙散射 ,运用Bogoliubov deGennes(BdG)方程和Furusaki Tsukada(FT)电流公式 ,计算超导结中的准粒子传输系数和直流Josephson电流 .结果表明 :s I d超导结的直流Josephson电流随温度以及结两侧的相位差变化的关系曲线强烈地依赖于d波超导体的晶轴方位 ;结界面的粗糙散射对Josephson电流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超导体/绝缘层/dx^2-y2波超导体 s/I/d超导 dx^2-y^2波超导体 直流JOSEPHSON电流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原文传递
SrRuO_3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明秋 陶向明 何军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203-2207,共5页
用自洽的全势能线性丸盒轨道能带方法计算了氧化物体系SrRuO3(SR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 .对于理想的立方钙钛矿结构的计算得出的电子结构明显改善了已有的计算结果 :每个元胞的磁矩为 1 2 9μB ,按原子球划分为 0 84μB Ru原子和 0 11μ... 用自洽的全势能线性丸盒轨道能带方法计算了氧化物体系SrRuO3(SR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 .对于理想的立方钙钛矿结构的计算得出的电子结构明显改善了已有的计算结果 :每个元胞的磁矩为 1 2 9μB ,按原子球划分为 0 84μB Ru原子和 0 11μB O原子 ;Sr原子上的自旋磁矩几乎为零 ;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N(EF)为 4 3 5 (states Ryd f.u .) .关于实际的正交结构SRO ,计算得出磁矩为 1 0 8μB f.u .的铁磁性基态 ,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N(EF)为 61 0(states Ryd f.u .) ,电子线性比热系数γ为 10 60mJ mol·K2 .结果说明SRO是一宽能带的巡游铁磁性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磁性 SRRUO3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原文传递
氧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羽 黄新民 王兰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氧对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影响的研究,得出氧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Ⅰ是影响起导体的晶体结构;Ⅱ是影响载流子的浓度。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晶体结构 载流子浓度
下载PDF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氧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路庆凤 杜保立 +1 位作者 刘英豪 李喜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用碘滴定法测定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L a2— x Bax Cu O4— y在不同掺杂浓度下和 YBa2 Cu3O7- y在不同淬火温度下的氧含量 ,得到了氧含量与掺杂浓度 x和淬火温度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氧含量 测定方法 碘滴定法 测定原理 掺杂浓度 淬火温度
下载PDF
超导家族
6
作者 李志涛 《教育学报》 1995年第7期40-44,共5页
超导家族李志涛常温下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很不一样。根据导电能力的不同,一般物质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等几大类。然而物质的导电性与温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导电能力一般并不相同。如金属的电阻在常温下与... 超导家族李志涛常温下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很不一样。根据导电能力的不同,一般物质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等几大类。然而物质的导电性与温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导电能力一般并不相同。如金属的电阻在常温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而在低温下随绝对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超导临界温度 导电性 高临界温度 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有机化合 超导电技术 实际应用 重费米子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下载PDF
新超导体谱学会议概况
7
《国际学术动态》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在美国麻省Falmouth地区Cape COd举行的新超导体谱学会议,由波士顿东北大学物理系主办。与会者200余人。会议主题是高温超导电的基础研究。会上报道的实验工作,如用核磁共振、中子衍射X—光散射、拉曼光谱、角分辨光电子谱、逐道谱等谱... 在美国麻省Falmouth地区Cape COd举行的新超导体谱学会议,由波士顿东北大学物理系主办。与会者200余人。会议主题是高温超导电的基础研究。会上报道的实验工作,如用核磁共振、中子衍射X—光散射、拉曼光谱、角分辨光电子谱、逐道谱等谱仪多为在不同温度、磁场、掺杂等条件下研究高温超导体的热力学性质和输运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角分辨光电子谱 核磁共振 高温超导电性 高温超导体 理论工作 热力学性质 能隙 拉曼光谱 会议
下载PDF
25.6T液氮预冷的脉冲磁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星 李瑞林 +3 位作者 刘光武 杨懋永 刘传福 宣伟明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脉冲磁场装置,包括贮能为64kJ的电容器组、用扁铜线绕制的螺线管磁体.玻璃钢液氮容器和脉冲场测量回路。磁体有用孔径为26mm,最大脉冲磁场达到25.6T,脉冲宽度12.6ms。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液氮预冷 脉冲磁场 磁性能测定
下载PDF
Y_(0.5)Gd_(0.5)Ba_2Cu_3O_(7-δ)体系中通氧时间对超导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参 汪海英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2,193,共5页
研究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Y0.5Gd0.5Ba2Cu3O7-δ体系中通氧时间对超导转变温度及超导转变温区的影响。Y0.5Gd0.5Ba2Cu3O7-δ样品是按相等摩尔数的Gd与Y元素配比,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烧结而成的多晶块材。实验结果显示:Y0.5Gd0.5Ba2Cu3O7... 研究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Y0.5Gd0.5Ba2Cu3O7-δ体系中通氧时间对超导转变温度及超导转变温区的影响。Y0.5Gd0.5Ba2Cu3O7-δ样品是按相等摩尔数的Gd与Y元素配比,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烧结而成的多晶块材。实验结果显示:Y0.5Gd0.5Ba2Cu3O7-δ烧结样品与YBa2Cu3O7-δ烧结样品均具有很好的单相性,在一定的通氧条件下其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与超导初始转变温度TCO值相对YBa2Cu3O7-δ烧结样品有提高。文中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GD掺杂 超导转变温度
下载PDF
关于高温超导的研究
10
作者 韩伯寅 《世界科学》 1989年第3期1-4,23,共5页
本文为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贝特诺兹(J.G.Bednorz)于1988年11月在复旦大学作的学术报告,他着重谈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过程,并解释了各类氧化物超导体的性质和超导机理。文中指出了高温超导体的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 本文为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贝特诺兹(J.G.Bednorz)于1988年11月在复旦大学作的学术报告,他着重谈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过程,并解释了各类氧化物超导体的性质和超导机理。文中指出了高温超导体的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文中最后还对高温超导的最新研究动向作了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超导电性
下载PDF
高温氧化物超导性与电负性的关系
11
作者 鄢小红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8-89,94,共3页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高温超导电性 电负性 电负性平均值 有限差分方法
原文传递
磁通蠕动对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的影响
12
作者 任莲 张炳前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2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研究了Y氧化物超导体的M(t)、Jc(T)和Ueff(M)关系。结果表明,Eu的部分替代引入了新的、更大钉扎势的钉扎中心,从而对临界电流密度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磁通蠕动 临界电流密度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载流特性
下载PDF
研究高温超导的XPS谱仪低温样品台
13
作者 田陆 林树智 《衡阳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Las3000表面分析系统上安装了自制的低温测量装置和真空清洁刮刀,用该装置首次获得-140℃条件下表清洁的YBa2Cu3O7-σ的X射线兴电子能谱,为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提供了最新的低温数据。
关键词 低温样品台 XPS谱仪 真空清洁刮刀 低温测量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下载PDF
H_2O和CO_2对YBCO高温氧化物超导体超导电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录 孙仁和 徐维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23-25,共3页
通过对YBCO高温氧化物超导体长期的实验现测,发现空气中的水份和CO2是逐渐侵独到超导体内部的.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指出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可使高温氧化物超导体长期保持起导特性.
关键词 YBCO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稳定性 渗透
下载PDF
Sm_(1+x)Ba_(2-x)Cu_3O_y固溶体
15
作者 邢献然 乔芝郁 +2 位作者 魏寿昆 陈小龙 梁敬魁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用X射线衍射及氧含量分析法测定了Sm_(1+x)Ba_(2-x)Cu_3O_y固溶区域为0≤x≤0.4。当x<0.25时,Sm_(1+x)Ba_(2-x)Cu_3O_y属正交晶系;x=0.25时,发生从正交到四方的相变;在整个固溶区域内,T_c随x的增加而下降,直至淬灭。同时探讨了Sm_(1+... 用X射线衍射及氧含量分析法测定了Sm_(1+x)Ba_(2-x)Cu_3O_y固溶区域为0≤x≤0.4。当x<0.25时,Sm_(1+x)Ba_(2-x)Cu_3O_y属正交晶系;x=0.25时,发生从正交到四方的相变;在整个固溶区域内,T_c随x的增加而下降,直至淬灭。同时探讨了Sm_(1+x)Ba_(2-x)Cu_3O_y化合物在不同的淬火温度、氧含量与晶体结构、超导电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淬火温度 氧含量
下载PDF
Bi_(0.92)Pb_(0.17)SrCaCu_(1.5)O_y的热处理、物相形成和超导电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程 王军 +5 位作者 傅敏华 李秀海 邱官良 孟庆云 李华 孙燕怡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64,共4页
水文研究了Bi_(0.92)Pb_(0.17)Sr Ca Cu_(1.5)O_y样品的物相结构、物相转变和超导电性与热处理过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830℃/32hrs预烧的粉料中已经有2212相形成。尽管样品的电阻在低温下(60K)仍未到零,但磁化率转变曲线却相当... 水文研究了Bi_(0.92)Pb_(0.17)Sr Ca Cu_(1.5)O_y样品的物相结构、物相转变和超导电性与热处理过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830℃/32hrs预烧的粉料中已经有2212相形成。尽管样品的电阻在低温下(60K)仍未到零,但磁化率转变曲线却相当陡。找不出其它超导相存在的证据。经过850℃/72hrs的高温烧结后,根据X—T曲线和X—T曲线可知,超导转变都是单一行为的,转变宽度很窄,临界温度较高,说明样品结构以2223相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烧结时间居中的样品中,电阻转变曲线出现了三个台阶,磁化率转变曲线也明显加宽,证明有第三个相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倾向于该相产生在两个超导相的界面上,而2223相很可能是从2212相产生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相形成 超导电性 热处理
下载PDF
Zn掺杂La_2CuO_4热电势和磁化率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宏顺 李鹏程 +7 位作者 柴一晟 余旻 李志权 李明德 曹烈兆 闻海虎 龙云泽 陈兆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155-2160,共6页
测量了La2 CuO4 掺Zn样品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330K保温 0 5h ,然后分别以 6K h ,0 2K s的速度降到 8K)的直流磁化率和热电势 .实验结果表明 ,反铁磁温度TN 不随降温速率变化而变化 ,其直流磁化率也未受很大影响 .高温热电势弱的温度依... 测量了La2 CuO4 掺Zn样品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330K保温 0 5h ,然后分别以 6K h ,0 2K s的速度降到 8K)的直流磁化率和热电势 .实验结果表明 ,反铁磁温度TN 不随降温速率变化而变化 ,其直流磁化率也未受很大影响 .高温热电势弱的温度依赖关系表明为极化子气体的贡献 .热电势在转折温度Tdrop之下的快速降低是由于二维反铁磁涨落的贡献 .热电势在更低温度的拐点TS 与载流子的局域化有关 .降温速率变化时 ,Tdrop和TS 都有明显的变化 .Zn掺杂对Tdrop和TS 没有明显影响 ,但导致了更强的载流子局域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掺杂 LA2CUO4 直流磁化率 热电势 锌掺杂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酸镧
原文传递
YBa_2Cu_3O_(7-y)超导体激光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建 任玉芳 +6 位作者 何平 房为捷 姚大立 谭云生 赵文 郑文波 陈华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了利用激光对YBa_2Cu_3O_(7-x)块材进行改性处理。经激光熔融的YBa_2Cu_3O_(7-x)样品分解成BaCuO_2和Y_2Cu_2O_5。熔融样品在O_2中退火后,经过氧的连接又生成YBa_2Cu_3O_(7-x)超导体,说明O_4在123相中不仅起了耦合Cu_1与Cu_2层对超... 研究了利用激光对YBa_2Cu_3O_(7-x)块材进行改性处理。经激光熔融的YBa_2Cu_3O_(7-x)样品分解成BaCuO_2和Y_2Cu_2O_5。熔融样品在O_2中退火后,经过氧的连接又生成YBa_2Cu_3O_(7-x)超导体,说明O_4在123相中不仅起了耦合Cu_1与Cu_2层对超导电性起作用,而且起了支撑晶体结构的作用。经激光改性后的样品,晶粒细化均匀,有序化程度提高,改善了弱连接,其临界电流密度比处理前提高了一倍。而且未烧结的混合样品经激光改性后,变成超导体,T_c=93K,J_c~100A/cm^2有可能为制备超导带材和线材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激光改进 临界电流密度
下载PDF
La_2CuO_4掺锌样品的低温电阻率与热导率研究
19
作者 杨宏顺 李鹏程 +9 位作者 柴一晟 余旻 李志权 杨东升 章良 王喻宏 李明德 曹烈兆 龙云泽 陈兆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9-684,共6页
对La2 CuO4掺锌样品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330K保温 30min后 ,分别以 6K h和 0 2K s的速率冷却至 4 2K)电阻率 (4 2— 330K)和热导率 (80— 30 0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热导率和电阻率都受到很... 对La2 CuO4掺锌样品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330K保温 30min后 ,分别以 6K h和 0 2K s的速率冷却至 4 2K)电阻率 (4 2— 330K)和热导率 (80— 30 0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降温速率下 ,热导率和电阻率都受到很大影响 .快速降温过程使得 130K以上的热导率减小 ,而热导率最小值出现在 130K ,且与降温速率无关 .而低温下的热导率不受降温速率变化的影响 .样品在高温区 (T高于 12 5K)电阻率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低温区电阻率的非线性行为可用变程跳跃行为来描述 .所有样品的热导率和电阻率在反铁磁相变温度都没有出现反常 ,这与能带理论框架下预期的结果和Anderson电荷 自旋分离理论发生了矛盾 ,对此进行了讨论 ,并用极化子理论进行了自洽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CUO4 热导率 低温电阻率 锌掺杂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超导氧化
原文传递
铁掺杂GdBa_2Cu_3O_7的化学键性质和Mossbauer谱研究
20
作者 高发明 张思远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7,共5页
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 Gd Ba2 Cu3O7的化学键参数 ,得到 Cu(1 ) - 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 0 .41 6,Cu(2 ) - 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 0 .2 8。应用由共价性和极化率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 57Fe在 Gd Ba2 Cu3O7中的 Mossbauer同质异... 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 Gd Ba2 Cu3O7的化学键参数 ,得到 Cu(1 ) - 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 0 .41 6,Cu(2 ) - 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 0 .2 8。应用由共价性和极化率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 57Fe在 Gd Ba2 Cu3O7中的 Mossbauer同质异能位移 ,确定了 57Fe在 Gd Ba2 Cu3O7中的价态和占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机制 化学键 Mossbauer效应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掺杂 同质异能位移镉 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