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19
1
作者 彭京备 张庆云 布和朝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2006年夏季,四川、重庆发生了50年一遇的高温大旱。利用中国730站中JII渝地区58个测站2006年1月1日~9月8日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这次高温干旱的特征及成因机理,重点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副热带... 2006年夏季,四川、重庆发生了50年一遇的高温大旱。利用中国730站中JII渝地区58个测站2006年1月1日~9月8日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这次高温干旱的特征及成因机理,重点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动以及西风带与热带环流的特征。研究指出,东亚西风带扰动偏弱、偏北,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减弱,使得川渝地区上空长时间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2006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维持与菲律宾以东洋面及南海地区的对流加强、孟加拉湾地区降水异常增多导致的加热场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青藏高压 潜热释放 中纬度西风
下载PDF
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覆盖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肖润林 王久荣 +3 位作者 汤宇 刘永胜 彭晚霞 宋同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研究了高温干旱季节采用遮阳网覆盖红壤丘陵茶园的生态作用和对茶树生理的影响。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 ,遮阳网覆盖处理茶园在高温干旱季节 ,各个观测时段的气温、树冠温度、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 ,茶园土壤水分含量、... 研究了高温干旱季节采用遮阳网覆盖红壤丘陵茶园的生态作用和对茶树生理的影响。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 ,遮阳网覆盖处理茶园在高温干旱季节 ,各个观测时段的气温、树冠温度、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 ,茶园土壤水分含量、空气湿度和茶叶含水量明显提高 ,茶叶新梢的叶绿素、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大幅度提高 ,茶多酚含量降低 11. 6 %。连续高温干旱 2 7~ 2 9d后遮阳网覆盖下茶树的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露地对照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茶园 遮阳网 生态效应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2022年夏季中国高温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0
3
作者 孙博 王会军 +3 位作者 黄艳艳 尹志聪 周波涛 段明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2022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发生了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给经济、农业、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回顾了此次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其主要成因。2022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区域平均的极端高温频次、日最高温度平均值、高温日数... 2022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发生了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给经济、农业、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回顾了此次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其主要成因。2022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区域平均的极端高温频次、日最高温度平均值、高温日数等指标均达到了1979年以来的最大值,区域平均降水则达到了1979年以来的最低值。此次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夏季中国中东部受强大的高压系统控制,与偏强的西太副高、中纬度的西风带扰动以及热带海温的影响有关。此外,本文探讨了全球增暖趋势对极端高温事件增多的影响,以及未来中国地区高温和干旱事件的可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极端事件 西太副高 西风带 海温 全球变暖
下载PDF
2003年云南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解明恩 程建刚 +1 位作者 范菠 高锡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7,共6页
2003年夏季云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自1961年以来云南最严重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之一,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仅次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进入气温偏暖期后的一次夏季极端气候事件,打破多项历... 2003年夏季云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自1961年以来云南最严重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之一,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仅次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进入气温偏暖期后的一次夏季极端气候事件,打破多项历史纪录。利用高度、OLR、TBB等资料对此次气候灾害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且偏强偏西,季风低压偏弱偏西,云南TBB值偏高,降水云系较少,OLR值偏高,对流活动抑制,云南正好处于东、西两个垂直环流圈的下沉气流控制区是形成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云南 诊断研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20世纪80年代 2003年夏季 极端气候事件 干旱天气 异常高温 夏季高温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 持续时间 历史纪录 诊断分析 灾害过程 降水云系 对流活动 下沉气流 垂直环流 大范围
下载PDF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上)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真和 陈青云 +4 位作者 高丽红 王娟娟 沈军 李中民 张雪艳 《蔬菜》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近30年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让全国人民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历史性跨越。本期"业界观察",几位专家学者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 近30年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让全国人民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历史性跨越。本期"业界观察",几位专家学者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指导性非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对策 大陆性季风气候 设施 纬度地区 科技工作者 高温多雨 高温干旱
下载PDF
2013年夏季湖南严重高温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被引量:37
6
作者 罗伯良 李易芝 《干旱气象》 2014年第4期593-598,共6页
利用湖南省97个台站降水、气温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场资料,系统分析了2013年6月30日至8月14日湖南持续高温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是湖南1951年以来降水最少、高温干旱... 利用湖南省97个台站降水、气温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场资料,系统分析了2013年6月30日至8月14日湖南持续高温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是湖南1951年以来降水最少、高温干旱程度最严重的一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湖南处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是发生持续高温干旱的直接原因;西太平洋副高内增强的下沉气流,致使多数县市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位于菲律宾附近的OLR低值带中心偏西,致使副热带地区下沉区偏西,进而造成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此外,湖南地区上空为水汽输送异常辐散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干旱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高温干旱 大气环流
下载PDF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重大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忆平 张金玉 +8 位作者 岳平 王素萍 查鹏飞 王丽娟 沙莎 张良 曾鼎文 任余龙 胡蝶 《干旱气象》 2022年第5期733-747,共15页
干旱是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2022年夏季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异常高温干旱事件不仅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是一次罕见的重大干旱事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鉴于这次事件的极端性,本文在客观分析此次事件演变特征... 干旱是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2022年夏季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异常高温干旱事件不仅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是一次罕见的重大干旱事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鉴于这次事件的极端性,本文在客观分析此次事件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揭示大气环流和外强迫异常对此次高温干旱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气象干旱指数及土壤湿度监测结果一致表明本次旱情从6月开始出现,7月迅速发展,进入8月后范围进一步扩展、强度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流域内整体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40 d。此外,夏季整个流域的蒸散量距平是1960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仅次于2013年高温伏旱),进一步加剧了长江流域的水分亏缺程度。从环流特征来看,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伸、极涡面积偏小及强度偏弱、南亚高压偏强东移,共同导致长江流域的水汽输送条件偏弱、下沉气流盛行,使得整体条件不利于降水发生。而前期拉尼娜事件的持续、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的出现以及春季青藏高原西北部积雪负异常的持续,可能是导致今年夏季环流异常的主要外强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夏季 长江流域 高温干旱 特征 成因
下载PDF
2005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刘瑜 赵尔旭 +2 位作者 黄玮 孙丹 琚建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2005年春末夏初云南出现了55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此异常气候主要原因是中高层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滞后,冷空气活动偏北;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热带对流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强、偏西。
关键词 云南 高温干旱 南海季风 副热带高压 热带对流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传染病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清臻 邵新玺 周广平 《医学动物防制》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本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CO2及其他有害气体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环境破坏,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据估计至21世纪地球温度将升高1.5~3.5℃,温度升高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暴风洪水、高温干旱等恶劣气候更加频繁。全球气候变... 本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CO2及其他有害气体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环境破坏,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据估计至21世纪地球温度将升高1.5~3.5℃,温度升高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暴风洪水、高温干旱等恶劣气候更加频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媒介昆虫孳生分布、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改变 升高 病原体 孳生 影响 高温干旱 媒介昆虫 有害气体
下载PDF
花期高温干旱对玉米雄穗发育、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闫振华 刘东尧 +4 位作者 贾绪存 杨琴 陈艺博 董朋飞 王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592-3608,共17页
【目的】全球季节性高温、干旱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阶段高温干旱气候特征,旨在探究夏玉米花期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其雄穗发育、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连... 【目的】全球季节性高温、干旱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阶段高温干旱气候特征,旨在探究夏玉米花期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其雄穗发育、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利用人工智能温室,采用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和华农138(HN138)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高温胁迫(T)、干旱胁迫(D)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TD)4个处理,研究了夏玉米雄穗形态、花药、花粉结构、花粉活力及雄穗抗氧化指标和产量对花期高温、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2年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使玉米雄穗分枝数、主轴小花数和分枝小花密度显著减少,T处理3个参数分别平均比CK减少17.31%、15.70%、13.56%,D和TD处理分别比CK减少33.85%、24.87%、27.08%和45.59%、32.02%、26.00%,干旱及复合胁迫使玉米雄穗主轴比CK平均显著缩短23.64%和27.51%。花期高温、干旱胁迫均导致花药皱缩变形,绒毡层细胞结构松散,花粉粒表面凸起,复合胁迫加剧了花药皱缩变形,绒毡层细胞裂解,药隔维管束变细减少,花粉粒网纹状凸起更为明显,萌发孔内陷。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显著降低雄穗日散粉量,T、D和TD处理日散粉量分别比CK平均减少22.18%、54.75%和67.28%,且使最大散粉量日期提前;T、D和TD处理高活力花粉所占比例显著低于CK,且两两间差异达显著水平。T处理雄穗SOD、POD酶活性升高,较CK平均提高21.91%、32.50%,D和TD处理较CK平均增加24.95%(SOD)、53.37%(POD)和17.12%(SOD)、67.24%(POD),峰值均与CK有极显著差异;T、D和TD处理下雄穗MDA含量较CK平均增加44.18%、64.24%和79.12%,O_(2)^(−∙)含量较CK平均增加22.55%、51.65%和72.29%,处理间峰值差异达显著水平。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玉米产量和行粒数大幅度降低,T、D和TD产量比CK平均降低18.05%、34.58%、46.24%,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温干旱 雄穗形态 花粉结构与活力 抗氧化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2022年长江中下游夏季异常干旱高温事件之环流异常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郝立生 马宁 何丽烨 《干旱气象》 2022年第5期721-732,共12页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温气候事件,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为深入认识这次干旱高温气候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1951—2022年2400多测站气温、降水数据和NCEP/...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温气候事件,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为深入认识这次干旱高温气候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1951—2022年2400多测站气温、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等资料,采用T-N波作用通量、视热源Q_(1)(Q_(2))诊断和合成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从大气环流异常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22年夏季,500 hPa源自北大西洋地区的扰动异常偏强,在沿中高纬西风带向东传播时引发了明显的大槽大脊活动,波动能量主要沿西风带向东传播,没有出现在东亚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造成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很难影响到长江流域。(2)2022年夏季,500 hPa高度场在青藏高原上空出现明显正距平扰动,尤其8月扰动进一步加强,东移到长江流域,诱发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使得副热带高压呈现东西带状分布。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部完全控制了长江流域地区,一方面副高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另一方面副高长时间维持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发生,有利于下沉增温。(3)2022年夏季,热带对流区(视热源)位置异常偏南到赤道以南(气候态在5°N—20°N),有两方面影响:一是造成哈德来经圈环流(Hadley Cell)上升支异常偏南,长江流域在8月为异常下沉区,不利于降水发生,有利于下沉增温效应的出现;另一方面造成2022年夏季亚洲热带夏季风偏弱、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低频信号向长江中下游传播明显偏弱,这些都不利于长江中下游降水过程的发生。(4)高纬、中低纬、低纬热带地区环流异常协同作用造成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出现异常的干旱高温气候事件。要预测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或高温干旱,需提前关注500 hPa北大西洋地区扰动信号的发生及未来传播特征,青藏高原上空高度场扰动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环流异常 诊断分析 归因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夏秋季高温干旱对江西省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卢冬梅 刘文英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近43年来(1961-2003年)夏秋季高温干旱出现的站次、发生频率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夏秋季高温干旱累计站次与晚稻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高温干旱累计≥120站次时,晚稻减产显著,发生频率高达85.7%;高...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近43年来(1961-2003年)夏秋季高温干旱出现的站次、发生频率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夏秋季高温干旱累计站次与晚稻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高温干旱累计≥120站次时,晚稻减产显著,发生频率高达85.7%;高温干旱累计≥77站次时,每增加10站次,晚稻减产8.09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季 高温干旱 气象产量 江西省
下载PDF
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丽华 周率 +2 位作者 党建涛 胡晔 盛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91,共7页
利用1970 2000年、2006年6—8月的NCEP资料,研究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通过敏感性试验和控制性试验的对比分析发现,感热加热对青藏高原、川渝地区地面温度的升高、500 hPa高度场的增强有显著作用,而高原高度... 利用1970 2000年、2006年6—8月的NCEP资料,研究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通过敏感性试验和控制性试验的对比分析发现,感热加热对青藏高原、川渝地区地面温度的升高、500 hPa高度场的增强有显著作用,而高原高度场的加强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的加强西伸和大陆高压的加强东进;对动力作用的分析发现,高原动力作用在这次高温干旱事件中的作用不是唯一的,川渝地区上空异常强盛的下沉气流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以及高原北侧南伸气流共同作用造成的;感热加热是导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天气发生和维持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数值试验 物理机制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下载PDF
2006年夏季川渝高温干旱的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 被引量:23
14
作者 毛留喜 钱拴 +1 位作者 侯英雨 李朝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8,I0004-I0005,共8页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6年夏季发生在我国川渝地区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所创建的基于植被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EMI)模型,计算分析了6—8月川渝地区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及其等级。结果...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6年夏季发生在我国川渝地区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所创建的基于植被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EMI)模型,计算分析了6—8月川渝地区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及其等级。结果表明,川渝地区生态气象评价指数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四川33%、重庆43%的地区生态气象等级较差或很差。两地6月与8月生态气象等级较差的范围大,7月较小。各生态系统中,城镇等生态气象等级很差;农田、草灌等明显偏差;林地生态气象等级正常稍差。干旱造成的生态影响多数是可逆的,气象条件得到改善后可以恢复。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恢复各类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生态系统 监测评估
下载PDF
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景红 梁轶 +1 位作者 柏秦凤 郭民主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7期105-110,共6页
为了掌握猕猴桃果实膨大期高温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水平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风险区划研究,为果业部门开展猕猴桃生产的防灾减灾,以及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保险设计、理赔以及避灾抗灾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自然... 为了掌握猕猴桃果实膨大期高温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水平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风险区划研究,为果业部门开展猕猴桃生产的防灾减灾,以及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保险设计、理赔以及避灾抗灾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利用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历史灾情等方面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构建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GIS技术,开展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关中东部渭河下游低海拔地区,该区域重度高温干旱灾害约3年1遇,同时存在约2年1遇的中度、1年1遇的轻度高温干旱灾害;中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关中中东部和陕南汉江下游两岸部分地区,该区中度高温干旱灾害2~3年1遇,同时存在3~4年1遇的重度灾害和少于1年1遇的轻度灾害;轻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关中中度风险区南部、北部和西部,以及陕南汉江及其支流两岸、金钱河、丹江及其支流两岸、南洛河两岸海拔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高温干旱 灾害 风险区划
下载PDF
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特征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彭莉莉 戴泽军 +2 位作者 罗伯良 孙佳庆 黄晚华 《干旱气象》 2015年第2期195-201,226,共8页
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了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特征、成因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强,使得湖南一直处在高压下... 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了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特征、成因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强,使得湖南一直处在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形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副高变异的原因主要有:(1)2012年冬季至2013年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高,使得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得到加强,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加强;(2)南亚高压一次次东伸,通过强烈高空负涡度平流的动力强迫,造成西太平洋副高区内的下沉运动,导致副高稳定维持,天气晴热高温;(3)西风急流较常年偏北,纬向环流偏强,导致副热带高压在偏北位置稳定维持,200 h Pa高空辐合增强,辐合中心位于30°N以北,造成500 h Pa副高下沉运动区位置偏北、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西太平洋副高 海温 南亚高压
下载PDF
2006年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及其与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9
17
作者 齐冬梅 李英 +1 位作者 李跃清 刘昆鹏 《干旱气象》 2015年第4期555-565,共11页
利用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37个测站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和NCEP/NCAR R2再分析日平均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研究分析了高原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特征,讨论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夏... 利用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37个测站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和NCEP/NCAR R2再分析日平均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研究分析了高原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特征,讨论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风的变化和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当高原夏季风偏强(弱)时,南亚高压、中高纬度环流、西太副高、西风带环流、低层流场以及垂直运动等均有显著变化,进而影响到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候。高原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高原夏季风的异常变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季风 大气环流异常 高原热源 高温干旱 西南地区东部
下载PDF
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和茎秆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邵靖宜 李小凡 +4 位作者 于维祯 刘鹏 赵斌 张吉旺 任佰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23-3631,共9页
【目的】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玉米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设置高温(T... 【目的】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玉米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设置高温(T)、干旱(D)、高温干旱复合胁迫(T+D),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CK),处理持续6 d,研究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花粉活力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后夏玉米皮层厚度、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和小维管束数目显著降低,较CK分别下降8.8%、14.1%、9.4%、13.7%。此外,高温干旱后夏玉米花粉活力、光合特性和成熟期总干重显著降低,T、D、T+D各处理花粉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较CK降低23.1%、8.3%、30.7%和23.7%、16.6%、37.5%,成熟期干物质总积累量较CK降低19.7%、5.1%、26.6%,进而导致产量显著下降,T、D和T+D各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63.2%、13.2%和71.7%。【结论】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夏玉米茎秆发育异常,光合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产量显著降低,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和茎秆显微结构的影响大于高温或干旱单一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温干旱 茎秆显微结构 产量
下载PDF
江西盛夏高温干旱的气候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超美 文绮新 +2 位作者 尹洁 张传江 刘文英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逐日降水及最高气温资料,计算了盛夏高温干旱指数;应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西太平洋副高(简称副高)特征量、海温资料,分析了盛夏高温干旱与副高、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副高偏强偏西是盛夏高温干旱的典型特征;冬季厄尔尼诺偏强、上... 采用逐日降水及最高气温资料,计算了盛夏高温干旱指数;应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西太平洋副高(简称副高)特征量、海温资料,分析了盛夏高温干旱与副高、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副高偏强偏西是盛夏高温干旱的典型特征;冬季厄尔尼诺偏强、上年秋冬季赣中降水量异常偏多及4月赣南气温明显偏高是有利于全省盛夏高温干旱发生的强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指数 环流背景 预测研究
下载PDF
从四川高温干旱限电事件看新型电力系统保供挑战与应对展望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红均 郭明浩 +2 位作者 刘俊勇 刘挺坚 贺帅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17-4537,共21页
2022年8月,四川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从而面临“三最”叠加的局面,即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温度、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四川水电大幅减发,而负荷又急剧攀升,造成较大的电力供需缺口,继而发生严峻的应急限电事件,引起业界... 2022年8月,四川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从而面临“三最”叠加的局面,即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温度、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四川水电大幅减发,而负荷又急剧攀升,造成较大的电力供需缺口,继而发生严峻的应急限电事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基于此,从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出发,剖析了四川限电事件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着重对四川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从电力保供维度归纳了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随机化、电网侧互联化、负荷侧电气化、灵活资源市场化与运行控制智能化等多维特征。进一步,从规划、运行、交易、政策4个层面研判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的保供挑战。最后,对规划、运行、交易、政策4个层面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解决思路与建议,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保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限电事件 保供 新型电力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