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成矿岩体的高氧逸度特征及区内斑岩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凯旋 梁华英 +2 位作者 黄文婷 张健 陈喜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Sr-Nd同位素组成。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具高的Ce^(4+)/Ce^(3+)比值(250~1415)和高的Eu_N/Eu_N~*比值(0.61~0.75),与智利北部以及中国的玉龙、德兴斑岩型矿床的基本一致,显示高氧化性特征;岩体发育赤铁矿-磁铁矿组合及据锆石微量元素组成计算岩浆lgfO_2值在-2.8~-20.0之间,也表明岩浆具高氧化特征,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岩浆中氧化硫主要通过与岩浆中的Fe^(2+)反应,形成磁铁矿,使氧化硫还原,为硫化物沉淀析出提供还原硫。岩体全岩初始(^(87)Sr/^(86)Sr)_i比值在0.706881~0.706970之间,ε_(Nd)(t)值在-5.0~-5.5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范围在1297~1337 Ma之间,表明其主要为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混有少量幔源组分。滇西北地区发育斑岩Cu-Mo(Mo-Cu)、Cu-Au-Mo及Cu-Au矿床,不同元素组合斑岩矿床成矿岩体岩浆都具高氧化特征,但矿床成矿元素从Cu-Mo→Cu-Au-Mo→Cu-Au,矿化岩体的(^(87)Sr/^(86)Sr)i范围从0.7076~0.7101逐渐减少到0.7053~0.7059,ε_(Nd)(t)值范围从-5.9~-6.1逐渐增加到-2.2~-3.8,显示幔源物质增加或地壳物质减少。这表明区内斑岩-夕卡岩型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受源区控制,斑岩铜金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幔源物质,斑岩铜钼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沟斑岩矿床 锆石微量元素 氧化岩浆 斑岩源区与矿床元素组合 滇西北
下载PDF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岩浆氧化硫与成矿还原硫转换机制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华英 张健 +4 位作者 黄文婷 陈喜连 任龙 李凯旋 王秀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4,共9页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和高氧化岩浆具紧密成因联系,我国及世界主要斑岩铜钼金矿床岩浆期多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组合,个别矿床见岩浆期石膏.这表明斑岩铜(±金-钼)矿床成矿岩浆logf(O_2)>ΔFQM+2,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斑岩...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和高氧化岩浆具紧密成因联系,我国及世界主要斑岩铜钼金矿床岩浆期多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组合,个别矿床见岩浆期石膏.这表明斑岩铜(±金-钼)矿床成矿岩浆logf(O_2)>ΔFQM+2,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斑岩型矿床的硫主要为还原硫.斑岩矿床在岩浆演化晚期及钾化阶段多发育磁铁矿,而岩浆-成矿系统中亚铁(Fe^(2+))和氧化硫反应,可被氧化成为Fe^(3+),形成磁铁矿,氧化硫被还原.因此提出斑岩矿床成矿早期磁铁矿化,使氧化硫被还原形成还原硫,为斑岩矿床硫化物沉淀析出提供充足还原硫,在斑岩矿床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据成矿岩体多发育磁铁矿,提出斑岩型矿床找矿中应注意高磁化率中酸性岩带;斑岩矿床主要成矿多发育于黄铁绢英岩化阶段,而在弱酸性环境下的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磁铁矿会被黄铁矿交代,磁铁矿减少,矿化较强处磁化率会降低.因此,高磁化率带岩体中低磁化率区或高低磁化率变化频繁地段应为寻找富矿的重点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床 成矿岩体 磁铁矿化 氧化岩浆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超大型富金斑岩铜矿的蚀变-矿化特征及高氧化成矿流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光明 李金祥 +2 位作者 秦克章 张天平 肖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11-414,共4页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位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的铁格山岩浆弧中。具O型埃达克岩特征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中侏罗统雁石坪群中。岩体内及其围岩中蚀变强烈,分带明显,各种细脉、细网脉特别发育,矿化为细脉-浸染状,含矿斑岩全...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位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的铁格山岩浆弧中。具O型埃达克岩特征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中侏罗统雁石坪群中。岩体内及其围岩中蚀变强烈,分带明显,各种细脉、细网脉特别发育,矿化为细脉-浸染状,含矿斑岩全岩矿化,少量矿化产于围岩中,矿化为铜-金组合。发育丰富的热液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等,铜、金沉淀与热液磁铁矿的形成关系密切;矿石矿物总体上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铁矿很少,矿区内还发育丰富的石膏脉,说明母岩浆是高氧化性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高温阶段气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普遍共存,中高温阶段液相和气相包裹体共存,暗示流体沸腾可能是主要的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是直接从岩浆熔体中出溶(600~900°C)的具高氧化性、(超)高盐度的富含Cu、Au、S元素的岩浆流体。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系古特提斯洋闭合俯冲增生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岛弧带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 蚀变脉系 热液磁铁矿 流体包裹体 氧化岩浆-流体
下载PDF
冈底斯带南部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有关岩浆特征与成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银桥 陈喜连 +4 位作者 黄文婷 张健 梁华英 许继峰 陈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7-510,共14页
冈底斯南缘经历了新特提斯洋俯冲及其后的陆陆碰撞,发育众多后碰撞环境的斑岩铜矿床,而与洋壳俯冲有关斑岩型矿床却发现不多,目前仅有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本工作在冈底斯南缘东西向200多千米范围内发现多个铜矿化岩体及火山岩。岩体锆... 冈底斯南缘经历了新特提斯洋俯冲及其后的陆陆碰撞,发育众多后碰撞环境的斑岩铜矿床,而与洋壳俯冲有关斑岩型矿床却发现不多,目前仅有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本工作在冈底斯南缘东西向200多千米范围内发现多个铜矿化岩体及火山岩。岩体锆石U-Pb年龄显示其侵位于早中侏罗世。这些铜矿化岩体及火山岩多发育脉状帘石化蚀变,而其周围新生代岩基多未发生蚀变及矿化,显示矿化及蚀变早于新生代岩基;而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矿物组合表明铜矿化与岩浆磁铁矿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关,矿化时代与岩体基本同期。矿化岩体多富含角闪石,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组合,显示岩浆富水氧化特征,而岩浆期榍石、磷灰石及石英中发育原生流体包裹体,显示富水岩浆较早出溶挥发分。综合区内早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冈底斯南缘存在东西向的侏罗纪弧岩浆岩带。该套岩浆岩具有典型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t)值(+10^+16)显示近亏损地幔端元的源区特征。上述证据表明,冈底斯南缘在早中生代发生了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和同期铜矿化,新生下地壳或亏损地幔源区可提供良好的Cu金属来源,高氧化富水的母岩浆有利于亲铜元素的富集与成矿,为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据此,我们提出冈底斯南缘在早中侏罗世可能存在一个包括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在内的高氧化岩浆岩和矿化带,其与新特提斯洋洋壳在侏罗纪俯冲引发的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相关,该带具备良好的斑岩铜矿找矿前景。鉴于冈底斯南缘在白垩纪之后经历了大规模抬升和剥蚀,在该地区寻找新的俯冲型斑岩铜金矿床应主要集中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出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南缘 早中生代岩浆 富水氧化岩浆 斑岩型铜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