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8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85
1
作者 冯刚 陈梦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9,共6页
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化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凝聚共识、踊跃探索... 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化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凝聚共识、踊跃探索,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教学主体参与性不强、教学方法亲和力不足、教学内容模板化突出、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评价体系结构面单一等问题和困境。针对以上问题和困境,亟须进一步厘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价值,探索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的实现路径,进而不断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 立德树人 规律
下载PDF
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 被引量:77
2
作者 韩淼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0,共6页
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研究的聚焦点。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慕课、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随后将三者融合,在学堂在线平台上选取某高校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研究的聚焦点。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慕课、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随后将三者融合,在学堂在线平台上选取某高校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进行了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设计教学过程、多角度分析教学效果,文章对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 被引量:67
3
作者 王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7,共3页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其挑性战也不容忽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思政课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遭到削...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其挑性战也不容忽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思政课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遭到削弱。置身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必须及时抓住机遇、冷静应对挑战,使得高校思政课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群体,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 被引量:66
4
作者 赵庆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167,共6页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重大变革,但也出现了盲目追逐技术装备、过多依赖技术手段、过度沉迷技术景观等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出现既受到认识不足、理解偏差和管理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技术缺陷、开发能力等客观...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重大变革,但也出现了盲目追逐技术装备、过多依赖技术手段、过度沉迷技术景观等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出现既受到认识不足、理解偏差和管理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技术缺陷、开发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想克服异化现象,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特点和本质要求,通过教学方法的精细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准对接,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 治教育 深度融合
下载PDF
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 被引量:64
5
作者 刘玲 韩美群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1,共7页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高校师生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高校师生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要将中共党史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从树立正确党史观、构建多层次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学课程、打造优良师资团队、完善保障考核制度五个方面,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促使大学生成长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观 高校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要善用红色文化资源 被引量:55
6
作者 王延光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2-44,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文化强国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资源 创造活力 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 文化强国建设
原文传递
高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军刚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高校思政课MOOC的兴起催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MOOC的兴起催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政课传统课堂,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化与完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相关论述为指导,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传统教学优势相融合,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研讨紧密结合,完善“混合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式”教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混合式”教学模式 MOOC
下载PDF
深度整合:“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2
8
作者 马福运 侯艳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探索科学高效、规范长效、常态实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健康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频互促的重要课题。在汲取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 探索科学高效、规范长效、常态实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健康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频互促的重要课题。在汲取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功能的深度整合,探索形成的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和网络延展式教学“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惑。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 模式 立体化 整合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与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驰 古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融入思政课具有时代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稳定国家和社会安全、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实需要。融入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理论层面的法治中国思想和实践层...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融入思政课具有时代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稳定国家和社会安全、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实需要。融入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理论层面的法治中国思想和实践层面的平安中国思想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融入的路径包括: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增强思政课教师"学透"、"讲清"、"善教"的教学本领,夯实"全员"育人基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形成其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全过程"育人局面;提升校园文化的主场所教育功能,构建多元主体的"全方位"环境育人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法治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周红 巩倩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93,共5页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研判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全面分析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高校思政课这一逻辑起点,...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研判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全面分析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高校思政课这一逻辑起点,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导入、表达和呈现上研究具体融合路径,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探索"线上+线下"、多院联动和校际协同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分析"显性+隐性""直接+间接""近期+远期"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高校 融合路径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维论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黄蓉生 石海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4,共6页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实效,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价值。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刻理论逻辑在于,二者目的相通、思想贯通、内...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实效,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价值。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刻理论逻辑在于,二者目的相通、思想贯通、内容融通。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作为特别目标取向,以课堂主渠道夯实融入的理论根基,以网络主阵地推动融入的技术创新,以实践平台谋求融入的丰富多样,以教师主导性确保融入的质量上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 育人价值 理论逻辑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6
12
作者 齐卫平 樊士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12,共5页
党的二十大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迈进新征程、进军新目标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个人与社会的共进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昂扬向上... 党的二十大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迈进新征程、进军新目标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个人与社会的共进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歌。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突出主题,讲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要求;抓住重点,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创新理论;丰富形式,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整体效能;回应时代,激励青年学生绽放绚丽光彩。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高校 “大 “三全育人”
下载PDF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蓉生 胡红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7,共7页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必然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渠道共筑;立...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必然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渠道共筑;立足理论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目标融通;立足实践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同向发力。立足历史、理论、实践论域,回答了党史学习教育“为何”“以何”“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 生成逻辑
下载PDF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巍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第10期7-9,共3页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且迅速崛起,其主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信息融通以及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型网络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且迅速崛起,其主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信息融通以及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型网络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成果,越来越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时期,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技术不断被涌现,不可避免的会对大学生的思政教学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进行完善。立足于此,就"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传统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挑战,阐述了互"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结合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同时对"互联网+"技术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及传统教学方式转型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高校 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与思路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巧针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高校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随之备受青睐。目前,诸如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思政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高校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随之备受青睐。目前,诸如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日渐成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重形态轻质量、重宣传轻评价、重成果轻反思等问题。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及时扭转教学改革的不良倾向,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在守正的前提下基于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改革 问题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 被引量:31
16
作者 韩宁 阎占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7-193,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教学是其神圣责任和基本要求。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政课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教学是其神圣责任和基本要求。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学要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要认识到高校思政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中华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优势,让思政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二者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教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智慧化教学创新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华君 王沛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38,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而传统的教学场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需求,资源共享渠道的缺乏导致教育信息断层,普适性的教学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而传统的教学场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需求,资源共享渠道的缺乏导致教育信息断层,普适性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个性化的新一代青年学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时代的开启对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构建、教学模式带来了显著影响。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支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过程都可以被感知和互联,实现智慧化教学。高校思政课应主动迎合时代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教学创新路径,这也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 智慧化教学 建构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8
18
作者 马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5,共3页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应从课程设置、课程主体、课程运行、课程方法等层...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应从课程设置、课程主体、课程运行、课程方法等层面明确其逻辑理路,循序渐进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使其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大学生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之“道”“术”“效”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争春 于天真 狄神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7,共5页
混合式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层”与实现载体“分工”、教学内容“互补”与选材内容“开放”、教学方法“互... 混合式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层”与实现载体“分工”、教学内容“互补”与选材内容“开放”、教学方法“互动”与表现方式“多元”。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效解决了高校思政课“教”与“学”失衡的问题、教学内容“变”与“不变”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高校 教学设计 教学成效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阿兰 《高教论坛》 2016年第10期-,共3页
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意义出发,剖析了当前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 互联网+ 教学改革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