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与抗战胜利初期高校的复员
1
作者 于潇 张玮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全面抗战胜利后,战时被迫内迁高校的复员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成为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议决了多项相关提案,对会后初期高校的复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不过,随着高校复员工作的展开,一些计划欠妥、经费... 全面抗战胜利后,战时被迫内迁高校的复员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成为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议决了多项相关提案,对会后初期高校的复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不过,随着高校复员工作的展开,一些计划欠妥、经费匮乏、运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凸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操控制定推行的高校复员方案的针对性与操作性不强,政府、学校与社会人士的不少主张各异,教育部、交通部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预估不足以及组织协调不力。特别是全面内战的爆发,严重阻碍了高校复员工作,致使会议成果的影响式微。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改革方案需综合各种因素审慎地制定与推行;教育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政局的影响尤为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 全面抗战胜利初期 高校复员
下载PDF
1947年国立英士大学的迁校风潮
2
作者 王瑞瑞 《近代史学刊》 2023年第2期278-292,311,共16页
英士大学作为“战时新生”高校,复员时期在校址“变动”的博弈中无奈迁址金华。现实困境使师生一度掀起“迁校风潮”,两次晋京抗争。其间教育部、浙江省政府多次进行调处,最后以教育部解决校长问题而勉强化解,学潮黯然落幕,校址却无果... 英士大学作为“战时新生”高校,复员时期在校址“变动”的博弈中无奈迁址金华。现实困境使师生一度掀起“迁校风潮”,两次晋京抗争。其间教育部、浙江省政府多次进行调处,最后以教育部解决校长问题而勉强化解,学潮黯然落幕,校址却无果而终。与以往颇受关注的由中共主导的政治性学潮有所不同,此次学潮自始至终都围绕校址问题展开,体现了战后国民党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策”及由此引发的学界矛盾与纠葛,折射了学潮与民国政治的多面及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英士大学 迁校风潮 高校复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