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教服务出口的潜力 被引量:18
1
作者 曲恒昌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3期60-66,共7页
《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地将高等教育归类于服务贸易 ,进而将留学生教育纳入教育服务贸易的“方式2”即“境外消费”。然而 ,我国在极度关注教育进口即我国出国留学的同时 ,却对来华留学 ,即教育出口不够重视。本文利用国际贸易的核心... 《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地将高等教育归类于服务贸易 ,进而将留学生教育纳入教育服务贸易的“方式2”即“境外消费”。然而 ,我国在极度关注教育进口即我国出国留学的同时 ,却对来华留学 ,即教育出口不够重视。本文利用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比较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教育经济的新视角 ,分析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 ,即我国高教服务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要素构成 ,探讨了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教育出口 比较优势 高教资源 国际贸易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应国良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16-218,共3页
关键词 高教领域 高教管理 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自主办学 权力配置 现代化建设人才 高教资源 教育才能 办学者 教学科研管理
下载PDF
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协调状况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锋亮 刘帆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65,共5页
本研究以2005年全国分省数据为例,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使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各省高教资源的协调状况,并且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教资源 区域 匹配 协调
原文传递
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 被引量:8
4
作者 崔玉平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从事着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由于教育规律的作用使这种生产具有不同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完全的计划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对高教资源配置都缺乏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采用... 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从事着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由于教育规律的作用使这种生产具有不同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完全的计划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对高教资源配置都缺乏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采用“混合经济”模式,即宏观上以计划经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资源 准公共产品 配置方式
下载PDF
学生跨校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爱菊 周敬业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192-192,F003,共2页
如何打破高教园区内的校际界线 ,使现有的教学资源相互融合 ,同时达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这是发展地区高等教育 ,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跨校选课模式作为融合高教资源、合作办学的有益尝试正日益显示出其价值与... 如何打破高教园区内的校际界线 ,使现有的教学资源相互融合 ,同时达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这是发展地区高等教育 ,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跨校选课模式作为融合高教资源、合作办学的有益尝试正日益显示出其价值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园区 高教资源 跨校选课
下载PDF
市场开放:我国进口高教服务的质量保障 被引量:4
6
作者 万丹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我国加入WTO并作出的教育开放承诺,意味着我国教育市场尤其是高教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外高教服务将大量进入我国高教市场。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国高教的长远发展,制定市场评估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我国加入WTO并作出的教育开放承诺,意味着我国教育市场尤其是高教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外高教服务将大量进入我国高教市场。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国高教的长远发展,制定市场评估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质量合作与交流,引导优质高教资源的进入,将劣质高教资源拒之门外,保障高教服务的质量,以达到促进我国高教市场合理有序开放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开放 教育开放 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 中国 国际合作 国际交流 高教资源 质量保障 高教服务
下载PDF
关于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钞秋玲 崔岐恩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随着范围和深度的推进,一些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许多地方应付差事,甚至倒退,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两个矛盾悬而未解是课程改革不顺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教育系统内--现有条件滞后与实施新课程的高要求的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随着范围和深度的推进,一些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许多地方应付差事,甚至倒退,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两个矛盾悬而未解是课程改革不顺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教育系统内--现有条件滞后与实施新课程的高要求的矛盾;另一个是教育系统外--迫切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高教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目前还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因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避免冒进和先破后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教资源 新课程 教育系统 教育需求 矛盾 反思 有限 展开 条件
下载PDF
抓住共建机遇促进区域高教资源深度共享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强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3-14,共2页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好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逐步缩小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京津冀高校应主动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关键词 高教资源 京津冀区域 共享 教育发展水平 协同发展 引领作用 高等教育 交流合作
原文传递
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史静寰 胡茂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3,共6页
构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提升区域高教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推进区域高教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及其自身的深化,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需要... 构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提升区域高教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推进区域高教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及其自身的深化,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凸显区域主体需求的协作机制;完善基于绩效具备区域导向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构建宏观调控与自主适应的学科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重视区域高等教育过程性质量的监控机制;构建引导高校毕业生区域分布合理的就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资源 区域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教资源结构布局
10
作者 李立国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1新质生产力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力三要素的结合跃升,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需要畅通教... 1新质生产力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力三要素的结合跃升,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的良性循环,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教资源 生产力三要素 良性循环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布局 劳动资料 先进生产力
原文传递
高考移民现象与我国高教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召祥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高考移民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人口流动领域的一种异常现象。高考移民现象的持续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但其根源在于当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善。在当前形势下,从教育平等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要求出发,必须切实保障社会大众享有公平教... 高考移民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人口流动领域的一种异常现象。高考移民现象的持续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但其根源在于当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善。在当前形势下,从教育平等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要求出发,必须切实保障社会大众享有公平教育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直面高考移民现象,改变当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和分配的不均衡格局,加快推进高教资源配置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移民 高教资源 配置 改革
下载PDF
以高等教育之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
12
作者 李东泽 倪涛 《群众》 2024年第13期60-61,共2页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人才、科技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人才、科技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教育强省、科技强省,拥有丰富的高教资源。目前,江苏高校共计168所,其中16所高校的48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38所高校26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数量居全国第一。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江苏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新范式,构筑新型生产关系,以高等教育之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强省 江苏高校 高教资源 双一流 从实际出发 生产力发展要求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首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基于1995-2014年论文发表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彦 洪成文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51,共6页
●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域特殊.拥有的优质高教资源最为集中.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且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研究数量不足.而且研究方法仍然相对落后.学术引领作用不强。首都高等教育赶不上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 ●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域特殊.拥有的优质高教资源最为集中.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且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研究数量不足.而且研究方法仍然相对落后.学术引领作用不强。首都高等教育赶不上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既定的事实。●要提升研究水平,须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主题上要更加平衡:研究力量上要扩大和凝聚;重大研究课题上有追求持续性:有重大价值的研究应获得重视和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首都 论文发表 现状 高等教育事业 高教资源 引领作用 普及化
原文传递
呼唤高等教育的“机制革命”——兼谈广东高教体制改革
14
作者 袁锐锷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5,共5页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十几年间使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十几年间使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治理整顿目标基本达到,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政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 高教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专科教育 国家教育委员会 高教资源 管理体制 高教改革 企业内部机制
下载PDF
抓紧时机,加快高教改革与发展步伐──在广西高教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5
作者 李林 《高教论坛》 1994年第1期3-9,共7页
抓紧时机,加快高教改革与发展步伐──在广西高教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李林最近,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大事:一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二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抓紧时机,加快高教改革与发展步伐──在广西高教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李林最近,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大事:一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二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教学会 高教改革 政治生活 《邓小平文选》 政治理论课 市场经济体制 高教资源 高教事业 学校改革 国际交流活动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区域经济与区域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晓兵 崔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年第1期172-180,共9页
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区域性推进教育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利于教育的整体进步。区域教育是区域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区域经济与区域教育相互影响和促进,大学在创新体系中应... 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区域性推进教育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利于教育的整体进步。区域教育是区域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区域经济与区域教育相互影响和促进,大学在创新体系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大学只有合理规划、创新改革,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和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会议综述 人才培养 高教资源 规划专业 应用型本科教育 创新改革
下载PDF
高考移民现象的再认识——从分配公正的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怀章 朱晓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高考移民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高教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重构高教资源分配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策略,促使高教资源在地区之间达致公平为根本改进之道:对人均高考资源较少的地区,加大招生力度;对人均资源... 高考移民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高教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重构高教资源分配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策略,促使高教资源在地区之间达致公平为根本改进之道:对人均高考资源较少的地区,加大招生力度;对人均资源丰富,高考分数低的地区控制招生人数,扩大当地高校外地生源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移民 高教资源 分配公正
下载PDF
论高教运行机制目标模式的设计与操作
18
作者 刘晖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43,共7页
我国高等教育刚刚挣脱计划指令的桎梏,面临选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拍、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目标模式的问题。遵循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对于未来高等教育的命运至关重要。 一。
关键词 教育发展规模 社会自主办学 高教事业 教育资源配置 行政指令 高教资源 办学自主权 中介理论 高教改革 学科结构
下载PDF
国内区域中心城市“招校引院”对襄阳的启示
19
作者 曹丽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19,103,共5页
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撑。论文通过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深圳、苏州、青岛、杭州四地引进优质高教资源的做法、亮点、成效等,梳理出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 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撑。论文通过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深圳、苏州、青岛、杭州四地引进优质高教资源的做法、亮点、成效等,梳理出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般规律。结合地区实际,提出襄阳市“招校引院”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精细化管理;搭建交流平台,形成放射性效应;完善体制机制,提供引导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 “招校引院” 高教资源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市场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彦民 《教育财会研究》 1996年第5期36-40,43,共6页
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培养过程,是劳动力获得较高水平的内含扩大再生产过程。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状况和所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各层次... 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培养过程,是劳动力获得较高水平的内含扩大再生产过程。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状况和所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各层次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真正的人才自然倍受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市场化 计划教育 等院校 高等教育事业 我国高等教育 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育体制 高教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