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皮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舜军 杨柳 +1 位作者 张勉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2-856,共5页
目的分析牡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牡丹皮供试品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地分离了单萜苷、鞣质和酚酮类等38种化学成分。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准分子离子峰,再根据串联飞行时... 目的分析牡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牡丹皮供试品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地分离了单萜苷、鞣质和酚酮类等38种化学成分。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准分子离子峰,再根据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获得进一步的结构信息,推测出其中38种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并对牡丹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结论本方法能快速检测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化学成分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下载PDF
白芍、赤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周海玲 许舜军 +3 位作者 周若龙 马麟 詹晶晶 杨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分析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TOF/MS)对白芍和赤芍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利用HPLC法分离得到单萜苷、鞣质、有机酸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 目的:分析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TOF/MS)对白芍和赤芍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利用HPLC法分离得到单萜苷、鞣质、有机酸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其准分子离子峰,结合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信息推测出其中13种主要成分可能的化学结构,并分析了白芍和赤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结论:HPLC-TOF/MS能快速检测和鉴定白芍和赤芍中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赤芍 化学成分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下载PDF
HPLC-Q-TOF-MS/MS法检测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24种化学物质 被引量:15
3
作者 凌海燕 汤燕 +3 位作者 朱宁 杨军 文筱 杨安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712-4715,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24种化学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流动相为0.05%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 目的:建立检测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24种化学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流动相为0.05%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毛细管电压为4.0 k V,毛细管出口电压为135 V,锥孔电压为65 V,脱溶剂温度为350℃,干燥气流速为10 L/min,雾化器压力为40 psi,碰撞能量为8-45 V,扫描范围为m/z 100-1 700,检测方式为正离子模式(ESI+)。结果: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利血平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32μg/L,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缬沙坦、拉西地平、坎地沙坦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3.0-48μg/L,其余14种化学物质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5-40μg/L(r≥0.995 9);定量限≤2.944 1 ng,检测限≤0.988 5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1%;回收率为81.5%-115.5%(RSD=1.81%-4.86%,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适用于降压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降压类中成药 化学物质 非法添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蜜炙百合与生百合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萍 何丹 +4 位作者 陈林 梁雪娟 唐纯玉 张水寒 黄惠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4-478,共5页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蜜炙百合与生百合质量进行评价。收集23批不同来源的蜜百合与生百合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药典版)建立两类百合对照指纹图谱,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其...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蜜炙百合与生百合质量进行评价。收集23批不同来源的蜜百合与生百合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药典版)建立两类百合对照指纹图谱,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其进行判别分析,筛选其主要差异性组分;并利用HPLC-飞行时间-串联质谱(TOF-MS/MS)法对差异峰进行鉴别。结果显示23批不同来源蜜炙百合与生百合共获得13个共有峰;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准确地分辨了蜜炙百合与生百合,发现王百合苷D和王百合苷B对分辨两类百合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百合 生百合 指纹图谱 随机森林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用于大白菜叶片中的脂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姝宁 张延国 +1 位作者 吕军 徐东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TOF-MS/MS)分析大白菜叶片中脂质的种类、结构、脂肪酸组成并检测其相对含量的方法。以Acquity UPLCTMBEH C8色谱柱为固定相,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信息关联采集-子离子扫描(TOF-MS scan...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TOF-MS/MS)分析大白菜叶片中脂质的种类、结构、脂肪酸组成并检测其相对含量的方法。以Acquity UPLCTMBEH C8色谱柱为固定相,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信息关联采集-子离子扫描(TOF-MS scan-IDA-product ion scan)复合模式实现一次进样分析,同时获得脂质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在大白菜叶片中共鉴定得到232种脂质,包含104种磷脂、63种糖脂和65种甘油酯。其中,磷脂、糖脂和甘油酯中的主要成分分别为磷脂酰胆碱、单半乳糖二酰甘油和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高通量等优点,为植物脂质的代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技术平台,并为进一步的脂质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脂质 大白菜 叶片
下载PDF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青刺果油中的脂质成分 被引量:9
6
作者 卫海莲 吕昕 +3 位作者 谢亚 徐淑玲 陈洪 魏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7-955,共9页
青刺果为多年生稀有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特有民族野生资源。在对青刺果油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脂质分析方法,对其所含脂质的种类、组成、相对含量作分析。结果显示,在青刺果油主要脂肪酸... 青刺果为多年生稀有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特有民族野生资源。在对青刺果油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脂质分析方法,对其所含脂质的种类、组成、相对含量作分析。结果显示,在青刺果油主要脂肪酸的含量为:油酸39.17%、亚油酸36.16%、棕榈酸16.38%;从比例上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接近0.6:1:1。共鉴定出169种脂质,包括76种磷脂,84种甘油酯和9种糖脂;其中磷脂、甘油酯和糖脂的主要成分分别为磷脂酰肌醇、甘油三酯和双半乳糖甘油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木本油料 青刺果油 脂质
下载PDF
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春跃 马梦洁 +4 位作者 牛莉鑫 靳建杰 吴蔓 田蓓 胡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73,共9页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考察粗多糖、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代表成分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个批次的红果参果粗多糖多糖含量为27.59%~37.59%;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22%~1.77%,总花色苷为0.90%~1.14%,总多酚含量为13.11%~18.85%。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从中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0个黄酮、3个有机酸、3个花色苷、3个酚酸、1个氨基酸和1个聚炔类成分。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粗多糖和代表化合物木犀草素的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7.52、37.43和8.03μ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616.17μg/mL)。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红果参果的物质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红果参果具有潜在抗糖尿病活性,为红果参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果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羊耳菊有效组分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巩仔鹏 熊荻菲菲 +8 位作者 李梅 吴林霖 陈亭亭 李月婷 陈思颖 王爱民 李勇军 王永林 兰燕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31-133,152,共4页
[目的]分析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指认其中特征性、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对照品进行比对。[结果]在羊耳菊有效组分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 [目的]分析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指认其中特征性、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对照品进行比对。[结果]在羊耳菊有效组分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东莨菪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6→1)-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结论]明确了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12个化合物,为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中花青苷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上上 郑姝宁 +2 位作者 王学涛 庞静 王艳博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1-348,共8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TOF-MS/MS)技术建立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苷类化合物分析方法。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采用酸化甲醇(0.1%盐酸,v/v)提取,经UPLC BEH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乙腈-水(均含0.1%甲酸,v/v)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TOF-MS/MS)技术建立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苷类化合物分析方法。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采用酸化甲醇(0.1%盐酸,v/v)提取,经UPLC BEH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乙腈-水(均含0.1%甲酸,v/v)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信息关联采集-子离子扫描(TOF-MS scan-IDA-Product ion scan)复合模式进行分析测定,一次进样分析可同时获得花青苷高分辨、高准确质量数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提高花青苷结构鉴定的准确性。最终在黑果腺肋花楸中共鉴定12个花青苷类化合物,其中6种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尚未报道的花青苷类化合物。研究为黑果腺肋花楸花青苷的生物活性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植物样品花青苷类化合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花青苷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厚朴温中汤化学成分快速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胥爱丽 肖观林 +3 位作者 毕晓黎 江洁怡 陈昭 张靖年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目的建立厚朴温中汤中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Waters Cortecs UPLC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厚朴温中汤中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Waters Cortecs UPLC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分析各成分的精确质荷比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质谱数据库信息、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文献报道,对其碎片离子的裂解规律进行匹配,实现厚朴温中汤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并明确成分的药材归属。结果共鉴定出制剂中的51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1个,生物碱类5个,苯丙素类4个,有机酸类3个,三萜类、酚类、倍半萜内酯及柠檬苦素类各2个,并将各化合物归属到了各中药中。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了厚朴温中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制剂的质量控制及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温中汤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原文传递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和HPLC-QTOF-MS法检测保健品中那非类化学药物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爱芬 张挺 彭述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与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检测保健品中的那非类药物,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与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检测保健品中的那非类药物,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对豪莫西地那非的检测限为30μg/mL,对硫代艾地那非、红地那非、那红地那非及伪伐地那非的检测限均为60μg/mL;HPLC-QTOF-MS法对豪莫西地那非、硫代艾地那非、红地那非、那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的检测限为0.2μg/mL.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定性检测结果一致.与HPLC-QTOF-MS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接的特点,可作为样品的快速定性筛查,HPLC-QTOF-MS法可作为阳性样品的进一步确证和精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品 那非类药物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
下载PDF
影响月季花瓣呈色的理化因子及花色苷组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美静 马誉 +3 位作者 巫瑞 康晓玲 丁传雨 杜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9,共15页
【目的】通过对影响月季花瓣呈色的各理化因子的定量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探讨月季花色的形成机理,可为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受体品种,对于探究花色形成机理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8个不同花色的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 【目的】通过对影响月季花瓣呈色的各理化因子的定量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探讨月季花色的形成机理,可为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受体品种,对于探究花色形成机理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8个不同花色的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花瓣颜色参数、细胞液pH值、金属离子含量、总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不同花色月季的理化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细胞液pH值、Fe^(3+)、Ca^(2+)、Al^(3+)含量以及总花色苷、总黄酮含量等因子与花瓣颜色的形成密切相关,总花色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起直接作用,金属离子及细胞液pH值等因素通过改变花色素结构来影响花色。(2)不同花色月季花瓣中所含有的花色苷组分不同。其中,矢车菊素-3,5-葡萄糖苷在月季中占主体地位,主要调控紫红色花朵的形成;其次是天竺葵素-3,5-葡萄糖苷,其主要调控橙色、红色花朵的形成。黄色花朵中花色苷含量很少,主要受类胡萝卜素的调控;橙色花朵受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的双重调控;白色花朵中几乎不含有花色苷。芦丁在8个月季品种中均大量存在,但与花瓣形成无显著相关关系。(3)对8种月季花瓣中花色苷组分进行聚类分析时发现,粉紫色品种‘薰衣草花环’以极高的芦丁含量和少量的花色苷含量始终单独聚为一类。【结论】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月季的花色,黄酮类物质则辅助花色苷的形成,而细胞液pH值、Fe^(3+)、Ca^(2+)、Al^(3+)含量等因子间接影响花色。在8个月季品种中,粉紫色品种‘薰衣草花环’以其优异的花色苷组分及较高的细胞液pH成为最适合进行花色改良的受体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花色 理化因子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花色苷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分析鉴定夏佛塔苷在小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雅芹 王天云 +4 位作者 李雅婷 陈雨浪 廖文星 杜岩 汤道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11-2820,共10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技术,对夏佛塔苷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原形成分及...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技术,对夏佛塔苷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原形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获得徐州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XZMULL201612024)。通过分析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相应的对照品及文献比对,从小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1个原形成分和29个代谢产物。这些成分在小鼠体内代谢的主要途径有去羟基化、羟基化、脱糖化、糖化、氢化、甲基化、乙酰化、硫酸化、葡糖醛酸化等。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夏佛塔苷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佛塔苷 小鼠 原形成分 代谢产物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Q-TOF-MS技术研究黄甲软肝颗粒及其中间体物质基础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彩云 卢敬光 +4 位作者 朱国元 张保献 姜志宏 王宗权 高进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黄甲软肝颗粒及其中间体的化学成分,阐明其复方新药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技术,离子源为ESI,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mm×150mm,... 目的:系统分析黄甲软肝颗粒及其中间体的化学成分,阐明其复方新药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技术,离子源为ESI,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mm×150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洗脱梯度:0~20min,3%~60%B;20min~25min,60%~95%B;25min~30min,95%B;30min~31min,95%~3%B;31min~35min,3%B,流速0.35mL·min^(-1),柱温35℃,进样量1μL。质谱分析采用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100~1700。通过与自建化学成分数据库比对(部分对照品验证)后对各离子峰进行鉴定。结果:从黄甲软肝颗粒中共鉴定出126个化学成分,黄甲软肝中间体中共鉴定出141个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类、酚酸类、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等。结论:建立的UHPLC-TOF-MS分析方法,结合数据库匹配,可全面快速地分析黄甲软肝颗粒及中间体中的化学成分,为其组方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甲软肝颗粒 中间体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新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花青苷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上上 郑姝宁 +2 位作者 王学涛 倪阳 王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6-262,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对伊利亚特、别列里和格尔达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的花青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共鉴定出24种花青苷,包含14种矢车菊素类花青苷、6种芍药素类花青苷、2种飞燕草素类花青苷...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对伊利亚特、别列里和格尔达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的花青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共鉴定出24种花青苷,包含14种矢车菊素类花青苷、6种芍药素类花青苷、2种飞燕草素类花青苷和2种天竺葵素类花青苷,其中9种花青苷为首次在蓝靛果忍冬中被发现。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主要的花青苷均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和矢车菊素-3,5-双葡萄糖苷。比较分析表明,3种蓝靛果忍冬果实中花青苷的组成不同,分别在伊利亚特、别列里和格尔达果实中检测到24、23种和12种花青苷;此外,伊利亚特和别列里果实中花青苷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格尔达。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花青苷在蓝靛果忍冬中合成与积累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选育富含花青苷的蓝靛果忍冬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花青苷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铁棍山药皮中化学成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莉 汪红 +4 位作者 马婧玮 袁永亮 翟南南 郑鹭飞 吴绪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并识别出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探讨其药用和营养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一级、二级质谱信息,与参考文献和数据库进行比对... 目的:系统分析并识别出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探讨其药用和营养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一级、二级质谱信息,与参考文献和数据库进行比对,确认所含化合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筛选以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结果:从铁棍山药皮中共鉴别出33种化合物,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甘草素、山药素Ⅰ等化合物为铁棍山药皮中潜在的发挥功效的重要化合物,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铁棍山药皮主要作用于细胞信号通路、癌症和代谢类等疾病相关通路。结论:本研究基于UPLC-Q/TOF-MS/MS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为铁棍山药皮的成分识别、活性物质筛选、潜在药用和营养价值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皮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生物信息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异鼠李素在小鼠体内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璐卿 陆慧 +1 位作者 高明 范先鹏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64-370,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小鼠灌胃给予异鼠李素后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给药组按100 mg/(kg·d)剂量灌胃给予异鼠李素的0.5%羧甲基纤...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小鼠灌胃给予异鼠李素后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给药组按100 mg/(kg·d)剂量灌胃给予异鼠李素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空白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分别收集小鼠粪便、尿液、血液和胆汁。采用不同的C18柱进行分离,柱温及自动进样器的温度分别为30和4℃,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采用ESI(-)模式,扫描范围m/z 50~1700。结果经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共鉴定出1种原形成分和25种代谢产物,分别分布于粪便(19种)、尿液(15种)、血液(5种)和胆汁(2种)。结论异鼠李素在小鼠体内可分别发生羟基化、去羟基化、糖化、脱糖化、硫酸化、甲基化、乙酰化、氢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反应,这些代谢产物可能是异鼠李素发挥药效的潜在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小鼠 原形成分 代谢产物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向日葵蜂花粉中酚胺类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洲旭 张根生 +3 位作者 孔令杰 乔江涛 肖兴英 张红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183,共7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法对向日葵蜂花粉中的酚胺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质谱数据解...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法对向日葵蜂花粉中的酚胺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质谱数据解析和文献对照,向日葵蜂花粉中共鉴定出8种酚胺类化合物,其中4种为三-对-香豆酰亚精胺,4种为四-对-香豆酰精胺。定量分析显示,鉴定的酚胺类成分在限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HPLC-Q/TOFMS法能够对向日葵蜂花粉中的酚胺类成分进行准确、可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向日葵蜂花粉 酚胺类化合物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明宇 邹联洪 樊麦英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6期349-353,357,共6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层面探索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组织代谢损伤的作用机制,寻找用于PQ中毒的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百草枯处理14d组和28d组,建立PQ中毒动物模型后收集三组动物的肺组织样本。W...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层面探索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组织代谢损伤的作用机制,寻找用于PQ中毒的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百草枯处理14d组和28d组,建立PQ中毒动物模型后收集三组动物的肺组织样本。WB检测肺组织纤维化标志物,采用UPLC-QTOF-MS/MS平台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采用Metaboanalyst 4.0和SIMC-P14.1对数据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和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肺组织中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丙酮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通路。结论氨基酸代谢、葡萄糖代谢、脂肪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可能参与了PQ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高效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代谢组学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UPLC-Q-TOF-MS测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未知西地那非类物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裘一婧 邹耀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西地那非类成分。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采用TOF-MS/MS扫描模式检测。结果样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西地那非类成分。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采用TOF-MS/MS扫描模式检测。结果样品中检测出西地那非类未知化合物,经MSC与Chemispider分析,分式子为C24H34N6O4S2。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未知西地那非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 西地那非类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