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尔基体糖蛋白7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叶佩灵 吴晓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83-86,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实验组患者53例、肝病对照组患者88例、肝癌复发监测组患者8例、肝癌疗效观察组13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实验组患者53例、肝病对照组患者88例、肝癌复发监测组患者8例、肝癌疗效观察组13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法测定血清GP73的浓度,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汗酸(TBA)的水平。结果:肝癌实验组血清GP73水平高于肝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水平分别与ALT、DBIL、TBA水平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水平与门脉癌栓的发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疗效观察组有3例血清GP73浓度随着有效治疗下降;肝癌复发监测组8例GP73随着肿瘤复发而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73可作为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肝损伤的血清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监测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 原发性肝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N-糖基化修饰蛋白gp73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玉波 李鑫 +6 位作者 乔雍 常路丝 肖凡 魏红莲 张仁雯 成军 魏红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评价N-糖基化修饰蛋白gp73的血清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所观察的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及住院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观察患者共610例,其中男性患者... 目的评价N-糖基化修饰蛋白gp73的血清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所观察的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及住院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观察患者共610例,其中男性患者448例,年龄17~82岁,平均48岁;女性患者162例,年龄18~76岁,平均55岁。入组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主要依据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腹水及肝性脑病评价等5项指标。血清gp73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伴随肝功能衰退,血清gp73水平也相应升高。血清gp73水平Child-Pugh为C级的患者(255.78 ng/mL±100.89 ng/mL)显著高于B级(203.30 ng/mL±99.15 ng/mL)和A级的患者(125.28 ng/mL±67.05 ng/mL)。血清gp73与白蛋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001)。结论 HBV感染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水平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 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HBV DNA、AFP 、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包海林 谢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CHB患者160例,根据标准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肝衰竭,根据Masson...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CHB患者160例,根据标准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肝衰竭,根据Masson染色进行纤维化分级,S2~S4为纤维化。选择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HBV DNA、AFP、GP73水平。结果:CHB患者的AFP、GP7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严重程度增加,AFP、GP73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随着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增加,HBV DNA、AFP、GP73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AFP、GP73与CHB病情严重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HBV DNA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AFP、GP73对CHB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11和0.729。HBV DNA、AFP、GP73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04、0.745和0.758。结论:AFP、GP73与CHB病情严重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并且其对CHB病情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HBV DNA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异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 甲胎蛋白(AFP) 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
下载PDF
软坚四逆散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GP-73及GPC-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邬谨鸿 吴晓凤 +1 位作者 钟崇 陈湘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软坚四逆散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30例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软坚四逆散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5例。常规化疗组给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软坚四逆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及GP-73和GPC-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1)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62/65),常规化疗组为76.92%(50/6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胸闷气短、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苔淡薄、脉细弱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3)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常规化疗组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GP-73及GPC-3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对GP-73及GPC-3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软坚四逆散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GP-73和GPC-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软坚四逆散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 磷脂酰肌醇蛋白3(gpC-3)
原文传递
血清中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及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曹风华 汪顺才 +6 位作者 马洁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陈明泉 经继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及GP73浓度,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中GPC3 m RNA及GP7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PC3及GP7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16.81±0.56)μg/L、(115.92±7.01)ng/ml,肝硬化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7.41±0.25)μg/L、(64.63±3.07)ng/ml,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GPC3值为9.3μg/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和96.77%,阳性预测值97.20%,阴性预测值88.20%;GP73截断值为77.68 ng/ml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83.87%,阳性预测值87.80%,阴性预测值89.70%。肝癌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1±3.70、68.41±32.86,肝硬化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0.58、2.32±0.25,肝癌组GPC3 m RNA、GP73 m RNA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上述结果可知肝癌患者癌组织GPC3、GP73 m 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蛋白浓度一致。肝癌患者中外周血GP73、GPC3蛋白浓度及组织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肝癌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患者GPC3表达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理分级为3级的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低于1-2级患者。结论:GP73、GPC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灵敏度高于AFP,而特异度与其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较好早期诊断HCC的血清标志物;另外,GPC3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磷酯酰肌醇蛋白-3(gpC3)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 肿瘤标志物 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