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尹炜 翟红娟 +2 位作者 邓志民 赵彦伟 陈炼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6,65,共7页
可调水量一直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争论的焦点,水源区生态需水是合理确定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要重... 可调水量一直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争论的焦点,水源区生态需水是合理确定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生态需水应统筹考虑川陕哲罗鲑等关键物种、河岸植被等优势群落、干旱河谷等典型生态系统,深入研究高寒脆弱区关键保护对象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以及协调节点-河段-河流廊道多尺度、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多目标的生态流量需求核算。此外,提出了“识别特殊需求-建立响应关系-统筹核算水量”的生态需水研究思路,以及节约用水、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高寒脆弱 干旱河谷 川陕哲罗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青海省长江黄河源区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竟虎 王建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的对比,运用GIS方法,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的对比,运用GIS方法,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下降.土地利用动态转化过程以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土地、湿地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逆转为草地为主要特征,全区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大于其数量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高寒生态脆弱 江河源 遥感 GIS
下载PDF
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花 赵雪雁 +1 位作者 王伟军 李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4-813,共10页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呈"梭型"分异,其中,高、中、低脆弱性乡镇分别占18.95%、47.37%、33.68%。②社会固有脆弱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高山峡谷区-山地丘陵区-山原区,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增加;同时,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度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升高,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降低。③社会固有脆弱性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不均衡分布,敏感性呈"中间高四周低"的集聚分布,适应能力呈相对均衡的"碎片化"分布。④气温、生育结构、民族结构、住房安全性、社会弱势群体比重、经济条件、信息可得性和参保比例是影响社会固有脆弱性的关键因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适应能力 社会固有脆弱 甘南高原 高寒生态脆弱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黑土滩”草地植被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虎 李显刚 +1 位作者 姚拓 蒲小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4-222,共9页
为从微观视野认识“黑土滩”草地退化机理及为该类型草地改良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地为例,测定分析了草地植被、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和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 为从微观视野认识“黑土滩”草地退化机理及为该类型草地改良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地为例,测定分析了草地植被、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和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和嫌气性固氮菌)在空间层次和不同季节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滩”草地植被以微孔草和香薷为优势种,其盖度和植物量较低;微生物主要分布在0~20 cm,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分别占总数的84.60%和0.17%;氮素生理群数量以好气性固氮菌最多、嫌气性固氮菌最少,分别占总数的57.51%和0.05%。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8月份达到最大值,除土壤细菌(10月)之外,真菌、放线菌和各氮素生理群微生物最小值都出现在4月份。土壤氮素含量、草地植物量均与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反硝化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滩”草地 土壤微生物 氮素生理群 高寒生态脆弱 土壤氮素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包卫星 《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0-224,共5页
依托新疆果子沟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开展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结合高寒生态脆弱区特点,在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避免污染为核心,针对公路不同单元:路堤、路堑边坡、... 依托新疆果子沟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开展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结合高寒生态脆弱区特点,在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避免污染为核心,针对公路不同单元:路堤、路堑边坡、桥梁、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等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柔性景观设计,实现生态良好、环保达标、景观协调、安全畅通的公路建设。针对高寒生态脆弱区特点和项目建设特点,确定生态环境、水环境方面为技术重点,在进行重点设计的同时,提出详细的公路建设期、施工期生态环境、水环境等相关保护措施,以指导施工期和营运期环保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高寒生态脆弱 生态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高寒生态脆弱地区城市绿色工业选择与布局研究——以拉萨市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阎欣 甄峰 席广亮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9-1145,共7页
绿色工业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物,是在新形势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尤其在我国高寒生态脆弱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了首要问题。以拉萨为例,试图就高寒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绿色工业选... 绿色工业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物,是在新形势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尤其在我国高寒生态脆弱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了首要问题。以拉萨为例,试图就高寒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绿色工业选择与布局展开论述与研究。从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两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工业发展进行选择;同时对城市工业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建立绿色工业空间敏感度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多层次叠合分析对工业布局进行定位,进而引导绿色工业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生态脆弱 绿色工业 选择与布局 拉萨
原文传递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牧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激励机制与政策模拟——以藏北牧区为例
7
作者 孙勇 周侃 +2 位作者 滕鹤郅 刘汉初 孙中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85-3198,共14页
高寒生态脆弱区环境本底敏感而脆弱,生活垃圾不当处理极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风险,揭示区内农牧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多主体互动机制及政策激励效果对落实生活垃圾治理、降低生态风险和提升人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藏北牧区的案例,考... 高寒生态脆弱区环境本底敏感而脆弱,生活垃圾不当处理极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风险,揭示区内农牧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多主体互动机制及政策激励效果对落实生活垃圾治理、降低生态风险和提升人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藏北牧区的案例,考虑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高寒、牧民定居点分散等现实约束,构建村镇基层政府和农牧民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区内农牧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激励机制。结果显示:①农牧民参与是提高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效率的关键,村镇基层政府的奖惩措施能够显著激励农牧民参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奖惩机制中惩罚的约束作用更为显著。②村镇基层政府的宣传和设施建设措施能够显著促进农牧民参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配置对农牧民参与行为影响的敏感度明显大于宣传教育,完善设施建设是促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关键措施。③优化高寒生态脆弱区农牧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的政策导向:立足高寒生态脆弱区气候高寒、牧民定居点分散及产污特性,优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村镇基层政府参与治理的检查评估和行政管理、完善农牧民参与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高寒生态脆弱 农牧民 村镇政府 政策模拟 演化博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