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Ⅱ固氮菌的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测定 被引量:99
1
作者 姚拓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85-90,共6页
对分离自高寒地区燕麦根际的8株联合固氮菌株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和AzospirilluslipoferumChO6具有溶磷能力,但溶磷强度差异较大(83.8~103.5μg/mL),Azospirill... 对分离自高寒地区燕麦根际的8株联合固氮菌株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和AzospirilluslipoferumChO6具有溶磷能力,但溶磷强度差异较大(83.8~103.5μg/mL),AzospirilluslipoferumChO6溶磷能力较Azotobactersp.ChO5和Azotobactersp.ChO4强;8株菌株均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但能力差异较大(2.16~17.31μg/mL),只有Pseudomonassp.ChO3和AzospirilluslipoferumChO6分泌IAA的浓度较高(大于10μg/mL)。研究认为,菌株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AzospirilluslipoferumChO6和AzospirillusbrasilenseChO8等在燕麦菌肥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根际 联合固氮菌 溶磷性 植物生长素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Ι固氮菌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65
2
作者 姚拓 张德罡 胡自治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高寒地区重要饲用植物——燕麦(Avenasativa)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株较少(8株),菌株分布以根系表面(RP)最多,根表土壤(RS)次之,距根系较远的土壤(NRS...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高寒地区重要饲用植物——燕麦(Avenasativa)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株较少(8株),菌株分布以根系表面(RP)最多,根表土壤(RS)次之,距根系较远的土壤(NRS)和根内(HP)最少,即:RP>RS>NRS≥HP;菌株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C2H4112.5~1147.9nmol/mL·h),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较少(C2H4大于500nmol/mL·h只有2株);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分属Azotobacter(3株)、Pseudomonas(3株)和Azospirillus(2株)3个属。相对于其它生境和植物,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种类较为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 根际 联合固氮菌 乙炔还原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武素功 杨永平 费勇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33-250,共18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海拔4200m以上大体是林线以上的高寒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带性植被为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化草原和冰缘植被,然而植物区系仍比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67科,339属,18... 研究了青藏高原海拔4200m以上大体是林线以上的高寒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带性植被为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化草原和冰缘植被,然而植物区系仍比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67科,339属,1816种及204个种下等级(变种、亚种、变型)。对这些属种的地理分布、系统演化关系以及这一地区的古植物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对57种进行了细胞染色体的观察。认为本区系是一个温带性质的植物区系,与中国─喜马拉雅区系关系密切,在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是一个年青的区系,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群落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董世魁 胡自治 +2 位作者 龙瑞军 康慕谊 江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5,共6页
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 3年龄禾草混播草地进行了群落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栽培禾草比天然禾草约提前 15d返青 ,推后 10d成熟 ,整个生长期延长 2 5d左右 ;建植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可以增加草地植被覆盖率 ,提高草地初... 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 3年龄禾草混播草地进行了群落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栽培禾草比天然禾草约提前 15d返青 ,推后 10d成熟 ,整个生长期延长 2 5d左右 ;建植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可以增加草地植被覆盖率 ,提高草地初级生产力 ,改善草地基况 ;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9类混播组合可以归为多叶老芒麦 (或垂穗披碱草 )单优群落和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共优群落两大类 ;全生长季内混播草群的生长速度呈倒“V”字型和倒“U”字型分布 ,草群的平均生长速度介于 0 5 5~ 0 .70cm·d-1;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随组分草种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均匀度则随草种数目增加而下降 ;人工禾草群落间优势种群的重叠程度越大 ,群落的相似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禾草 混播草地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赵锦梅 张德罡 +1 位作者 刘长仲 徐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8-556,共9页
祁连山东段是典型的高寒地区,自然环境脆弱而敏感,探讨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有助于高寒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在实验区内选取了天然草地(NG)、退耕自然恢复地(NRAC)、坡耕地(SC)和人工草地(SG)4种土地利用方式,研... 祁连山东段是典型的高寒地区,自然环境脆弱而敏感,探讨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有助于高寒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在实验区内选取了天然草地(NG)、退耕自然恢复地(NRAC)、坡耕地(SC)和人工草地(SG)4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差异显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NG>SG>NRAC>SC;土壤容重表现为:NRAC>SG>SC>NG;土壤紧实度表现为:SC>SG>NRAC>NG;总孔隙度为NG>SC>SG>NRAC。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NG有机质含量(116.438 g/kg)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NRAC土壤有机质含量(28.541 g/kg)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全N含量NG最大;SC全P和全K含量最大;NG土壤速效N、P、K含量均最高。研究表明,NG在保持和维护土壤性状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SC和SG土壤性状相对较差;退耕4 a的NRAC土壤性状仍然较差,反映出在高寒地区土壤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在自然条件下较难恢复,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土地利用方式 高寒地区 祁连山东段
下载PDF
基于GIS和ANN的中国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 被引量:46
6
作者 李双成 许月卿 傅小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81,共6页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 GIS 中国 模拟分析 西南喀斯特地区 人工神经网络 空间分布格局 1999年 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 政策因素 自然要素 定量分析 地形高程 地形因素 研究结果 相关关系 平均坡度 空间集聚 高寒地区 集中分布 秦巴山地 模拟结果
下载PDF
东北高寒地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苏永春 勾影波 +1 位作者 张忠恒 张崇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13-1619,共7页
东北高寒地区农田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具有单一的峰值 ,其中细菌和放线菌的高峰值在 7月份 ,真菌的高峰值在 6月份。从土壤酶及理化性质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影响的灰色分析表明 ,对土壤动物和... 东北高寒地区农田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具有单一的峰值 ,其中细菌和放线菌的高峰值在 7月份 ,真菌的高峰值在 6月份。从土壤酶及理化性质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影响的灰色分析表明 ,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影响最大的是脲酶、p H值、含水量和速效磷 ,并建立了 8个灰色数学模型 [GM(0 ,5 ) ],最小的为土壤水解氮。这表明了土壤中水和速效磷是该地区土壤生态稳定的主要因素 ,因此调整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和土壤磷肥输入对改善土壤质量和作物生产将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同时加强对脲酶及土壤氮素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土壤动物 微生物 生态特征 灰色分析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苏永春 张崇邦 勾影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4,共5页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苏永春,张崇邦,勾影波(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161601)RelationshipBetweenseasonalQuantitativeVariatio...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苏永春,张崇邦,勾影波(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161601)RelationshipBetweenseasonalQuantitativeVariationofSoilAnimalsi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麦田 环境因子 高寒地区 季节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两种老芒麦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40
9
作者 陈功 贺兰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39-42,共4页
在海拔 32 0 0m的青海环湖地区 ,对多叶老芒麦Elymussibiricuscv duoye和短芒老芒麦E breviaristatum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连续 4年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2种老芒麦在试验区无灌溉条件下 ,均表现出返青早、抗寒、耐旱、产草... 在海拔 32 0 0m的青海环湖地区 ,对多叶老芒麦Elymussibiricuscv duoye和短芒老芒麦E breviaristatum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连续 4年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2种老芒麦在试验区无灌溉条件下 ,均表现出返青早、抗寒、耐旱、产草量高等优良特性。多叶老芒麦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达 11 75和 0 82t/hm2 ,可作为试验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当家草种。短芒老芒麦干草产量可达9 5 0t/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老芒麦 短芒老芒麦 生态适应性 生产性能 高寒地区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引种生态适应性及混播组合筛选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董世魁 马金星 +2 位作者 蒲小鹏 张起荣 潘臻武 《草原与草坪》 CAS 2003年第1期38-41,48,共5页
为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适宜的草种和合理的品种组合、提高人工草地的生态适应性,1998年5月~1999年5月在天祝县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进行了多年生禾草引种及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多叶老芒麦和冰草产草量... 为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适宜的草种和合理的品种组合、提高人工草地的生态适应性,1998年5月~1999年5月在天祝县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进行了多年生禾草引种及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多叶老芒麦和冰草产草量高、越冬性好,是高寒地区首选的引种材料;混合播种时,各组合都能获得与单播相近或高于单播的产草量,其中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冰草和紫羊茅产量均高,且茎叶比较小,是该地区首选的高产优质草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多年生禾草 引种 适应性 混播组合 筛选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高寒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寇明科 王安碌 +2 位作者 张生璨 苗建勋 康秀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4-15,共2页
在甘南碌曲海拔3500m草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对混播(燕麦+春箭豌豆)草地进行不同肥料、施肥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域适当施用羊粪肥和尿素对提高草地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P<0 01),每公顷施羊粪肥15000kg、尿素150kg,可使人工草... 在甘南碌曲海拔3500m草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对混播(燕麦+春箭豌豆)草地进行不同肥料、施肥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域适当施用羊粪肥和尿素对提高草地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P<0 01),每公顷施羊粪肥15000kg、尿素150kg,可使人工草地产草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6 7%和98 1%,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人工草地 施肥处理 产草量 混播草地
下载PDF
高寒地区种植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马春晖 韩建国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2期49-54,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高寒地区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单播及其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的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施肥和刈割对草地的影响 。
关键词 一年生牧草 一年生饲料作物 混播 高寒地区 粗蛋白质产量 产草量 生产 性能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高效PGPR菌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李凤霞 张德罡 姚拓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用乙炔还原法及比色法对高寒草地燕麦根际分离的5个PGPR菌株(O3、O5、O6、O7、O8)在不同光照、pH值、盐分浓度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株PGPR菌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受阻,高强度的光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其... 用乙炔还原法及比色法对高寒草地燕麦根际分离的5个PGPR菌株(O3、O5、O6、O7、O8)在不同光照、pH值、盐分浓度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株PGPR菌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受阻,高强度的光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其最适生长范围为2 000~3 000 Lx;固氮酶活性在pH 7.0~7.2范围之间表现最高;盐分(NaCl)浓度高于1 % 时PGPR菌生长受阻;PGPR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根际 PGPR菌 培养 高寒地区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董世魁 胡自治 +1 位作者 蒲小朋 李春鸣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9-45,共7页
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播相比 ,混播可以使 0~ 2 0 cm土层的生长季≥ 0℃积温和日均温分别提高 4 0 .6℃~ 2 4 6 .7℃、0 .3℃~ 1.7℃ ;混播草地地表... 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播相比 ,混播可以使 0~ 2 0 cm土层的生长季≥ 0℃积温和日均温分别提高 4 0 .6℃~ 2 4 6 .7℃、0 .3℃~ 1.7℃ ;混播草地地表≥ 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为 6月 ,其余土层≥ 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均为 5月 ;与单播草群相比 ,相应的混播群落的光能利用率明显提高 (P<0 .0 5 ) ;四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二、三组分草群 (P<0 .0 5 ) ,二组分草群和三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间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同一环境条件下 ,单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取决于植物的种类 ,而与播种方式 (单播或混播 )无关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多年生禾草 混播草地 生理-生态特性 光能转化率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高寒地区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沈景林 苑吉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12,共5页
本试验于1993年在青海省海晏牧场进行,共引25种优良耐寒、抗旱牧草品种。通过一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筛选出3种豆科牧草,5种禾本科牧草。其中,禾本科牧草产干草4667.75kg/hm2,豆科牧草干草产量1200k... 本试验于1993年在青海省海晏牧场进行,共引25种优良耐寒、抗旱牧草品种。通过一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筛选出3种豆科牧草,5种禾本科牧草。其中,禾本科牧草产干草4667.75kg/hm2,豆科牧草干草产量1200kg/hm2。经营养成分分析,8种牧草的营养成分、适口性均高于当地栽培的燕麦品种,而燕麦品种高于天然草场牧草品种。通过引种试验研究,提高牧草返青、越冬率的技术关键是入冬前覆土或覆盖羊粪,可提高牧草越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率 引种 栽培 牧草 高寒地区
下载PDF
高寒地区箭筈豌豆+燕麦混播复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孙爱华 鲁鸿佩 马绍慧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在高寒阴湿地区利用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光热资源复种饲草 ,是解决家畜冷季饲草不足与营养缺乏的有效途径。尤其以豆科与禾本科饲草以 1∶1混播复种 ,在分枝盛期和茎繁叶茂期各灌水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箭筈豌豆 燕麦 混播 复种试验 产草量 土壤肥力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高寒地区多年生混播禾草叶片特征及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董世魁 丁路明 +2 位作者 徐敏云 龙瑞军 胡自治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 5 0 % +垂穗披碱草 (Clinelymusnutans) 5 0 %、无芒雀麦 5 0 % +多叶老芒麦 (Elymusnutans) 2 5 % +扁穗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 2 5 %、无芒雀麦 2 5 % +多叶...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 5 0 % +垂穗披碱草 (Clinelymusnutans) 5 0 %、无芒雀麦 5 0 % +多叶老芒麦 (Elymusnutans) 2 5 % +扁穗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 2 5 %、无芒雀麦 2 5 % +多叶老芒麦 2 5 % +垂穗披碱草 2 5 % +扁穗冰草 2 5 % ,3类禾草混播草地的放牧试验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混播禾草草地牧草叶片特征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牧 (70 %左右的采食率 )条件下 ,牧草和草群叶面积指数 (LAI)下降 (P <0 .0 5 ) ,叶片光合速率 (Pn)减弱 (P <0 .0 5 ) ,草地牧草现存量减少 (P <0 .0 5 ) ;轻牧 (30 %左右的采食率 )有利于无芒雀麦 +垂穗披碱草草地和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 +扁穗冰草草地补偿性再生和生物量积累 ,中牧 (5 0 %左右的采食率 )有利于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 +垂穗披碱草 +扁穗冰草草地补偿性再生和生物量积累。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前 2类混播草地适宜的放牧利用率为 30 %左右 ,后 1类混播草地适宜的放牧利用率为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高寒地区 多年生混播禾草 叶片特征 草地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林慧龙 董世魁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从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的种间竞争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竞争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竞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3种高寒地区3组分禾... 从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的种间竞争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竞争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竞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3种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群的种间相容性分为两种类型,即不稳定的群落:多叶老芒麦+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和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扁穗冰草,其竞争结局是:群落内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二者共同表现为优势种群,无芒雀麦或扁穗冰草与优势植物的竞争结果将导致其从群落中消失,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种群将能稳定共存;不稳定-稳定过渡群落: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扁穗冰草,在没有多叶老芒麦种群的时候,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可以共存,但是如果多叶老芒麦种群加入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所占的区域,它将导致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趋于灭绝。通过对3个混播试验组计算机模拟竞争模型的竞争效应分析,其结果与方法对科学建植同类型的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多年生禾草 混播草地 种间竞争 数学模型 计算机试验
下载PDF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沈景林 孟杨 +1 位作者 胡文良 连大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12,共5页
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良方法都能改善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以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了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 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良方法都能改善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以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了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7.76%和-6.75%~1.87%;可食牧草增加1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26.81%~39.85%和20.74%~37.85%,莎草科牧草比重下降了11.85%~19.23%,可食牧草增加了1倍;划破草皮改良效果较差,禾本科、豆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了18.17%~23.86%、19.85%~48.10%,莎草科牧草比重下降了4.70%~8.92%,可食牧草增加34.3%~89.7%。由此认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草皮 牧草 草地改良 试验 草地退化
下载PDF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沈景林 孟杨 +1 位作者 胡文良 连大伟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草地资源,素有“高原肉库”之美称。但由于近年来草地利用不合理,家畜载畜量过大,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 种改良措施都可改善草地生境,... 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草地资源,素有“高原肉库”之美称。但由于近年来草地利用不合理,家畜载畜量过大,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 种改良措施都可改善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 ~10.17% 、18.40% ~27.76% 和- 6.57% ~1.87% ,可食牧草增产1 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长26.81% ~39.85% 和20.74% ~37.85% ,莎草科牧草比重下降11.85% ~19.23% ,可食牧草增产1 倍;划破草皮改良效果较差,禾本科、豆科牧草比重分别增长18.17% ~23.86% 、19.85% ~48.10% ,莎草科牧草比例下降4.70%~8.92% ,可食牧草增产34.3% ~89.7% 。由此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围栏封育 草地改良 高寒地区 退化草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