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声调发生的五项前提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晓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80,共20页
声调产生需要五个必要前提,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或三步语言学前提:(LP1)语音前提是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LP2)音法一词法前提是高响度单音节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
声调产生需要五个必要前提,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或三步语言学前提:(LP1)语音前提是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LP2)音法一词法前提是高响度单音节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大和加强。这两项是普适性前提。(LP3)音法化;上述加强了的音高模式范畴化为音法单位一声调,这是具体语言中的特定过程。简单地说,最初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一旦上升为区别特征,就形成了声调。汉语四声的产生被作为例子讨论特定语言中的声调起源。更进一步,在语音前提LP1之上有两个气候和生理学前提条件:(N1)湿热大陆有利于产生气声;(N2)人种体型矮小有利于产生假声。这两种条件集中出现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所以这一片地域是产生、维持最复杂的声域拱度复合型声调的地方。现有的声调起源理论在文中择要加以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起因
发声态
高
响度
音节
单
音节
词
音法化
湿热气候
小体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调发生的五项前提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晓农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80,共20页
文摘
声调产生需要五个必要前提,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或三步语言学前提:(LP1)语音前提是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LP2)音法一词法前提是高响度单音节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大和加强。这两项是普适性前提。(LP3)音法化;上述加强了的音高模式范畴化为音法单位一声调,这是具体语言中的特定过程。简单地说,最初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一旦上升为区别特征,就形成了声调。汉语四声的产生被作为例子讨论特定语言中的声调起源。更进一步,在语音前提LP1之上有两个气候和生理学前提条件:(N1)湿热大陆有利于产生气声;(N2)人种体型矮小有利于产生假声。这两种条件集中出现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所以这一片地域是产生、维持最复杂的声域拱度复合型声调的地方。现有的声调起源理论在文中择要加以评论。
关键词
声调起因
发声态
高
响度
音节
单
音节
词
音法化
湿热气候
小体型
Keywords
Tonogenesis
phonation types
sonorous syllable
mono-syllabic words
phonologicaization
humidcimates
smalbody-size
分类号
H11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声调发生的五项前提
朱晓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