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东北部冬季区域冷空气次数的变化特征及其诊断预测
1
作者 时盛博 段丽君 张调风 《青海科技》 2018年第4期39-45,共7页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台站,1961~2015年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统计整理了冬季各月冷空气过程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过程持续期以及冷空气过程强度指数I(含次数)序列,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区域冷气次数的变化特征及其预测的关系模...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台站,1961~2015年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统计整理了冬季各月冷空气过程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过程持续期以及冷空气过程强度指数I(含次数)序列,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区域冷气次数的变化特征及其预测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变化的趋势上,1961~2015年全区和3个分区冬季冷空气过程次数每10年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60和+0.003、-0.139、-0.063次,全区和柴达木盆地增多的趋势不显著,而东部区和南部减少的趋势也不显著。在周期变化上,3、11年准周期出现的频次相对较高,17年等其他准周期出现的频次相对较低。在时段变化上,1963~1987年呈(显著)增多趋势,而1988~1991、2009~2014年呈(显著)减少趋势。冬季东欧至西亚的高压脊、贝加尔湖低压槽、鄂霍次克海高压脊持续偏强时,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容易沿偏西北路和西北路径影响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冷空气过境的通道上,青藏高原东北部冷空气次数容易偏多;相反,冷空气次数容易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次数 变化特征 诊断预测 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库仑应力积累演化对大地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9
2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1 位作者 曾跃华 盛书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假定地震可以模拟为多层弹粘性介质中的位错,考虑大地震(M≥7.0)和GPS数据得出的长期构造加载为形变源,依据多层麦克斯韦弹粘性介质中位错产生的应力变化,计算得到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1920年以来积累库仑破裂应... 假定地震可以模拟为多层弹粘性介质中的位错,考虑大地震(M≥7.0)和GPS数据得出的长期构造加载为形变源,依据多层麦克斯韦弹粘性介质中位错产生的应力变化,计算得到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1920年以来积累库仑破裂应力演化.地震破裂的断层长度、宽度和滑动量根据前人统计公式和野外地质调查得到.研究表明,20次M≥7.0地震中,除1990年共和地震、1952年当雄地震和1976年松潘双震的后一个事件外,17次大地震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触发率达85%.本研究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估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触发 青藏高原东北部 积累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兼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3
3
作者 王志才 张培震 +3 位作者 张广良 李传友 郑德文 袁道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35,共17页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早期的北东边界,其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两侧的新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和构造变形。在构造带南侧滩歌盆地自古近纪中晚期堆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砾岩和砂岩地层,但未见新近纪地层;沿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中部在中新世形成具有剪切拉张性质的武山—漳县盆地,沉积了厚度超过千米的砾岩、砂岩和泥岩序列;在构造带北侧陇西盆地从古近纪中晚期至中新世晚期一直处于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沉积了连续的新生代地层序列。在中新世晚期以后,整个构造带遭受挤压变形,逆冲活动强烈,中部的武山—漳县盆地和北侧的陇西盆地相继消亡,新生代地层发生强烈构造变形,位于构造带南侧的滩歌盆地也同时发生轻微缩短变形。第四纪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断裂活动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方式,而逆冲断裂活动则迁移到了北东方向的海原断裂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又称中卫—同心断裂)等构造带之上,实现了大区域范围内的应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化 被引量:46
4
作者 刘时银 上官冬辉 +6 位作者 丁永建 韩海东 张勇 王建 谢昌卫 丁良福 李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采用地形图、航空摄影相片、中巴资源卫星和Landsat TM数字影像, 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区20世纪初以来的冰川变化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该地区冰川对 20 世纪后期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20世纪初期至1980年, 研究区的冰川基本处... 采用地形图、航空摄影相片、中巴资源卫星和Landsat TM数字影像, 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区20世纪初以来的冰川变化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该地区冰川对 20 世纪后期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20世纪初期至1980年, 研究区的冰川基本处于退缩状态, 期间冰川面积减少了13 8%, 储量减少了9 8%, 储量减少量相当于249 2×108 m3水当量, 因冰川萎缩导致其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了一半左右. 1980年以来, 本区气候表现出升温和降水增加, 在此气候变化背景下, 冰川总体呈面积减小的退缩状态, 但有一定数量的冰川处于前进之中, 这可能与不同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点和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冰川变化 水资源影响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谌芸 )李强 李泽椿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98-103,共6页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降水特点,定义青藏高原强降水概念,利用该区域内各测站自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和强降水次数自...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降水特点,定义青藏高原强降水概念,利用该区域内各测站自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和强降水次数自东向西呈阶梯性递减趋势,分别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外流河谷地区和东南部四川北部地区存在大值中心;外流河谷地区两侧山脉的年降雨量较大,年均强降水日数较多,河源处相对较小,具有河谷地形的特点;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段集中,雨强大,局地性强,且具有夜发性的特点;强降水日数和站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近10年来出现区域性强降水的次数增加;青藏高原东北部外流河谷地区强降水的相对强度较大,同长江以南地区暴雨相对强度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强降水 气候特征 相对强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邻区快速走滑断层作用的散逸 被引量:39
6
作者 A.R.Duvall M.K.Clark +1 位作者 郭慧(译) 赵爱华(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0年第4期46-51,共6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构造模式、全球定位系统(GPS)速度和第四纪断层的滑动速率表明,自昆仑断裂到东北方向海原断裂的200km宽的横跨带内发生了左旋滑动,地壳有小的缩短与旋转。相关的形变也至少持续了数百千米,海原断裂的北部进入到一个扩...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构造模式、全球定位系统(GPS)速度和第四纪断层的滑动速率表明,自昆仑断裂到东北方向海原断裂的200km宽的横跨带内发生了左旋滑动,地壳有小的缩短与旋转。相关的形变也至少持续了数百千米,海原断裂的北部进入到一个扩散的张性(?)剪切或旋转区,该区之下有平均厚度的地壳。沿昆仑断裂中部的快速、局部滑动转换为下地壳软弱区域横跨500km的分散形变。穿过该区平行于断层的GPS速度分布暗示断层滑动向断层的东端变小,向青藏高原的北部而非以前所提出的东部逐渐散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走滑断层作用 海原断裂 邻区 全球定位系统 滑动速率 速度分布 第四纪断层
下载PDF
Spatial differences in rock uplift rates inferred from channel steepness indices along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Qilian Mountain,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8
7
作者 HU XlaoFei PAN BaoTian +3 位作者 KIRBY Eric LI QingYang GENG HaoPeng CHEN JiF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7期3205-3214,共10页
The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deformation along the Qilian Mountain,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high topography associated with the plateau.Recently,a number of empirica... The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deformation along the Qilian Mountain,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high topography associated with the plateau.Recently,a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have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contention,common to most models of fluvial incision,that rock uplift rate exerts a first-order control on the gradient of longitudinal river profiles.Along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this method is used to extra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ifferential rock uplift.Analysis of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s of bedrock channels reveals systematic differences in the channel steepness index along the trend of the frontal ranges.Local comparisons of channel steepness reveal that lithology and precipitation have limited influence on channel steepness.Similarly,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channel steepness is influenc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sediment loads.We argu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steepnes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is most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tial rates of rock uplift.Thus,channel steepness indices reveal a lower rock uplift rate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 and a higher rate in the middle and west.The highest rates appear to occur in the middle-west portions of the range,just to the west of the Yumu 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隆升速率 祁连山 通道 空间差异 隆起 北缘 剖面分析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草地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吕晓蓉 吕晓英 《中国草地》 CSCD 2002年第4期8-13,共6页
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 ,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 0 .3℃ / 10年和 0 .5℃ / 10年 ,年降水量减少... 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 ,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 0 .3℃ / 10年和 0 .5℃ / 10年 ,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 - 2 8.6mm/ 10年和- 2 3.5mm/ 10年。 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比 5 0~ 70年代升高了 0 .4~ 0 .8℃ ;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 ,最多减少了 87.5mm ;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1℃时 ,年蒸发量分别增加 99mm和 114mm。气候暖干化 ,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 ,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 ,草畜矛盾加剧 ,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 ,也影响到长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草地 气候暖干化 趋势分析 牧区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东昆仑、玉树、汶川地震的发生规律和形成机理:兼论大陆地震成因与预测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德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9-192,共14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汶川、玉树等强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不对称发育,伴随余震有规律地分别向东、南东和北北东方向迁移,很可能是源于恒河盆地流经亚东、当雄、安多、库赛湖、治多、玉树、甘孜、汶川的弧形下地壳"热河"的流速... 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汶川、玉树等强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不对称发育,伴随余震有规律地分别向东、南东和北北东方向迁移,很可能是源于恒河盆地流经亚东、当雄、安多、库赛湖、治多、玉树、甘孜、汶川的弧形下地壳"热河"的流速和流向变化形成的,下地壳热流物质正在向云南及邻区汇聚形成下地壳"热海",导致长时间跨季度构造热干旱,其影响超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地表破裂不一定受断层控制,震源也不在断层面上,下地壳流动导致中地壳发震并进一步影响上地壳形成同震脆性破裂系统。大陆板内盆山过渡带地震密集,大陆板内地震是在下地壳层流的热动力作用下导致活动地壳分层变形的产物。在大陆盆山耦合、圈层耦合的非线性开放系统中,从大洋底部的软流圈层流进入大陆底部使得地幔软流圈加厚,底辟上升为大陆下地壳流动,为地震活动提供了巨量热能;热软化的下地壳缓慢的韧性流动孕育了大陆板内地震;中地壳韧-脆性剪切带易于积累能量,发生热能与应变能的转化,产生地震,形成震源层;上地壳脆性断层活动和地表破裂是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载体和方式之一。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依据应当是地壳的活动性而不是断层的活动性。大陆活动构造区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实际上是下地壳地震能量的聚散过程,体现在下地壳热主导的韧性流动构造与上地壳应力主导的脆性破裂构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地壳热软化物质流动过程中流速、流向等突然改变触发地震,并产生共振波。大陆下地壳流层在厚度、温度、粘度、流速、流向上的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温度异常、流体异常及与其相关的大气层、电场、磁场、重力场、地球化学场、应力场、应变场、生物场等异常。合理布置天空网、地面网、地下网,综合立体监测有效的地震前兆,系统地开展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壳层流 盆山耦合 热地震机理 强震预测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次强暴雨过程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生辰 巩远发 王田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5,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8月25日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北部的强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特征、不稳定条件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强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生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8月25日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北部的强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特征、不稳定条件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强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生成于高原中部的热低压及自高原北侧移入的冷温槽。(2)高原东北侧的冷空气移上高原后,呈楔形插入高原南侧西南暖湿气流的下部,高低层之间产生的强风切变和暴雨区上空形成强盛上升气流是暴雨发生的有利环流条件。(3)热低压中的上升气流与冷锋后的下沉气流构成纬向(纬圈方向)闭合环流,经向(经圈方向)闭合环流是由高原热低压中的上升气流与副热带高压中的下沉气流构成的,垂直闭合环流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上升气流和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持续的降水造成了暴雨天气。(4)θse线的锋区进入暴雨区,配合强上升运动和高原中部热低压暖中心的加强伸展到高原东部,在暴雨中心区(36°N、102°E)附近上空的中低层之间产生了强的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是暴雨发生的稳定度条件。(5)由于高原中部热低压逐渐东移,在热低压东部和西伸副热带高压西部之间形成强暖湿气流带,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原东北部,同时冷空气通过祁连山进入高原东北部,在暴雨区上空形成偏南和偏西的强水汽辐合带,暖湿气流交汇造成强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强暴雨 层结不稳定 水汽输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1
作者 谌芸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及复杂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西部副型是高原东北部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流型,对大到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云系的叠置可为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暴雨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为高原暴雨的进一步诊断分析提供高分辨率资料。高原大到暴雨过程的水汽初始源地,有直接水汽源和陆地水汽源。暴雨盛期,物理量场配置与平原地区不同。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的加强所产生的强上升运动是造成较大降水的原因,中低层出现θse的Ω型场是一种不稳定的层结,暴雨区出现在暖舌中。高原东北部的特殊河谷地形及叠加在高原大地形上的中尺度地形对冷暖空气的作用对暴雨过程至关重要,地形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动力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北部 区域性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暴雨天气过程 2003年7月 暴雨过程 物理量场 暴雨预报 MM5V3 中尺度地形 格点资料 时间间隔 NCEP 探测资料 天气形势 复杂地形 演变特征 卫星云图 南亚高压
下载PDF
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球动力学相关的深部构造问题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椿镛 李永华 楼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39-2263,共25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探索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相关研究获得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基本特征.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揭示高原的地壳增厚,且具有低P波速度、低电阻率和高热流值...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探索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相关研究获得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基本特征.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揭示高原的地壳增厚,且具有低P波速度、低电阻率和高热流值的特点;体波走时层析成像、面波频散和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反演共同显示中下地壳的低剪切波速度.回顾青藏高原东北部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梳理出当前存在一些与地球动力学相关的问题.它们是:(1)中上地壳的低速-高导层;(2)高原地壳的增厚方式;(3)地壳和地幔各向异性;(4)下地壳通道流;(5)向南俯冲的欧亚大陆岩石圈.这些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不同的深部构造模型和观点使得对例如"下地壳通道流"和"俯冲的欧亚大陆岩石圈"有关议题争论持续不断.未能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和上地幔深处的细节.在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的基础上,正在实施的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观测,以及重点地区开展高分辨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将较大幅度地改善目标模型的分辨率和可靠性.这是增进青藏高原东北部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地壳增厚 深部结构 下地壳流 地震台阵 地壳泊松比
原文传递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丰成友 张大权 +3 位作者 李东生 孙艳 李国臣 马圣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共2页
青海祁漫塔格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东昆仑复合造山带的西段,近十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青藏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的相继开展,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和商业性投入的各类矿产勘查... 青海祁漫塔格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东昆仑复合造山带的西段,近十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青藏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的相继开展,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和商业性投入的各类矿产勘查工作的进行,该地区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评价、矿产勘查等方面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在近几年对祁漫塔格地区金属矿床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初步总结了其区域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矽卡岩型 基础地质调查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东昆仑 国土资源大调查 青海省 区域成矿规律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下载PDF
History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2
14
作者 ZHANG DongJu DONG GuangHui +4 位作者 WANG Hui REN XiaoYan HA PiPu'u QIANG MingRui CHEN Fa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65-1778,共14页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consider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region. By reviewing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e propose that the first people on the plateau initially spread into the He-Huang region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n moved to the low elevatio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perhaps subsequently to the entire plateau. This process consisted of four stages.(1) During the climatic amelioration of the Last Deglacial period(15–11.6 ka BP), Upper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ith a developed microlithic technology first spread into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2) In the early-mid Holocene(11.6–6 ka BP), Epipaleolithic micr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astern plateau and spread southwards to the interior plateau, possibly with millet agriculture developed in the neighboring low elevation regions.(3) In the mid-late Holocene(6–4 ka BP), Neolithic millet farmers spread into low elevation river valleys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plateau areas.(4) In the late Holocene(4–2.3 ka BP), Bronze Age barley and wheat farmers further settled on the high elevation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especially after 3.6 ka BP.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all of the reported Paleolithic sites earlier than the LGM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eed furthe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Human mi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Crust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y receiver function inversion 被引量:22
15
作者 LIU QiMin ZHAO JunMeng +1 位作者 LU Fang LIU HongB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741-750,共10页
Using seismic data of about one year recorded by 18 broadband stations of ASCENT project, we obtained 2547 receiver func- 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Moho depths under 14 sta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seismic data of about one year recorded by 18 broadband stations of ASCENT project, we obtained 2547 receiver func- 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Moho depths under 14 sta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applying the H-x domain search algorithm. The Moho depths under the stations with lower signal-noise ratio (SNR) were estimated by the time delay of the PS conver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ho depth varies in a range of -40--60 kin. The Moho near the Haiyuan fault is vague, and its depth is larger than those on its two sides. In the Qinling-Qilian Block, the Moho becomes shallower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To the east of 105~E,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Moho is 45 km, whereas the west is 50 km or even deeper. Combining our results with surface wave research, we suggest a boundary between the Qinling and the Qilian Mountains at around 105~E. S wave velocities beneath 15 st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through a linear inversion by using Crust2.0 as an ini- tial model, and the crustal thickness that was derived by H-x domain search algorithm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active source studies. The resulting figure indicates that low velocity layers devel- op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Tibet Block and western Qinling,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regional faults and deep earth dynamics. The velocit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increases from the Songpan Block to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the velocity of the crus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w velocity zon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rst (Poisson's ratio), we infer that the crust thickening results from the crust shortening along the direc- tion of com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receiver function crustal structure crust flow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湖泊孢粉记录的生态与气候解释:不同海拔地区的湿度变化差异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8-1096,共9页
文章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3个湖泊(克鲁克湖、托素湖和尕海)不同时间尺度(过去50年、1000年和10000年)、不同分辨率(年际、十年际和百年际)以孢粉为主的多指标记录,以期更系统地了解该区全新世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与气候历史,... 文章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3个湖泊(克鲁克湖、托素湖和尕海)不同时间尺度(过去50年、1000年和10000年)、不同分辨率(年际、十年际和百年际)以孢粉为主的多指标记录,以期更系统地了解该区全新世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与气候历史,理解不同海拔地区湿度变化可能存在的差异与机制。孢粉现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蒿藜比对湿度变化很敏感,可以作为研究区气候重建的一个敏感指标。该区湖泊不同时间尺度孢粉数据的植物生态指示意义可能不同,即过去50年,晚全新世和整个全新世湖泊孢粉记录表明蒿藜比值分别指示孢粉产量、植被组成或植被类型的变化信息,但它们都反映出年、十年到千年尺度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孢粉的蒿藜比和其他指标揭示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与邻近高海拔地区记录(青海湖、敦德冰芯和德令哈树轮)的湿度变化模式不一致。这一差别在季风强盛期尤其明显,如过去50年记录的1970s,过去1000年记录的过去300年,过去10000年记录的早、晚全新世的湿度变化。区域地形导致的上升下沉气流机制可能是形成这种湿度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孢粉 全新世 湿度差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群活动和生存环境基础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宗礼 曹辉辉 +3 位作者 肖永明 何建华 张山佳 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采集炭屑样品开展碳十四年代测定,建立了沙隆卡遗址年代序列,结合出土的遗存和群尖盆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揭示了史前人群的活动历史。结果显示,史前人群在约8500~7300 cal.a B.P.、约5300~4600 cal.a B.P.、约4100~3900 cal.a B.P.以及约3200~2900 cal.a B.P.在沙隆卡遗址活动。沙隆卡遗址的海拔和地貌特征适合渔猎、粟黍和麦类作物种植,而其所处的群尖盆地海拔高差大的特点也为多种生业模式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是促成不同生业人群在沙隆卡遗址活动的主要因素,而群尖盆地漫滩洪水的频率以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对沙隆卡遗址的人群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从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类活动与局地-区域尺度环境和文化关系研究入手,为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群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青铜时代 14C年代 生业模式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多尺度重力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毕奔腾 胡祥云 +3 位作者 李丽清 张恒磊 刘双 蔡建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3-555,共13页
由于受到SN和EW双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处于年轻高原与古老地块交接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强烈变形,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为了整体性地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重力场和深部动力学机制,本文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 由于受到SN和EW双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处于年轻高原与古老地块交接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强烈变形,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为了整体性地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重力场和深部动力学机制,本文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获得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信息;同时反演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通过构建穿越龙门山造山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两条剖面的岩石圈密度结构模型,分析了地壳上地幔内不同介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显示十分复杂的塑性体的特征,其重力异常走向多以EW或SSE为主,反映了高原岩石圈物质向东运移的趋势;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薄,边缘造山带深部并没有发现"山根"痕迹,结合该地区低重力的特征,推测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岩石圈发生过大规模地幔流底侵作用;地幔流上涌的动力可能来源于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激发了地幔流体侧向移动,在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附近受到坚硬岩石圈的阻挡而被迫上移,并因此造成龙门山与西秦岭的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重力场 岩石圈结构 密度模型 EGM2008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各向异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永东 郑勇 +1 位作者 熊熊 胡祥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2-1145,共14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特殊的主要构造域,毗邻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华北克拉通,属于不同构造类型块体俯冲、碰撞及陆内汇聚的结合部,在中国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特殊的主要构造域,毗邻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华北克拉通,属于不同构造类型块体俯冲、碰撞及陆内汇聚的结合部,在中国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及其各向异性与岩石圈流变性、力学结构紧密相连,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Te及其各向异性将为我们认识大陆岩石圈的流变性及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基于Fan小波相关性分析法,运用布格重力和地形资料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Te及其各向异性二维分布的详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Te的分布范围在5~100km之间;松潘—甘孜地块、祁连山造山带和龙门山地区的Te较薄(5km<Te<40km)、各向异性较强;而周缘的断裂带、缝合带的Te值都较低,其中龙门山断裂带Te只有5~20km,且南、北两段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内部的若尔盖盆地Te值略显高值,说明其是仍保留有刚性的块体;北缘的柴达木盆地下伏为古生代的地壳,被认为是古老的克拉通碎片,Te较大(50km<Te<90km),显示为轮廓分明的刚性块体.并且我们发现研究区域内Te的各向异性轴垂直于大的块体边界.通过比较Te各向异性与SKS波的快波偏振方向、Rayleigh面波方位角各向异性的相互关系我们推测阿拉善地块各向异性源自地幔橄榄岩晶格的优势取向,岩石圈变形趋于垂直连贯变形模式;柴达木盆地各向异性源于历史构造事件残留在岩石圈中的"化石"各向异性;松潘—甘孜地块各向异性源自物质的侧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有效弹性厚度 各向异性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典型花粉类型埋藏特征及其与植被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清海 李月丛 +2 位作者 阳小兰 陈辉 吕新苗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取自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植被类型的6个土壤剖面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表土花粉较好地代表当地植被的组成,区域外花粉百分比低于30%,但桦、杨花粉在植被中的代表性较差;土壤剖面典型花粉类型的埋藏特征表明:在土壤表层8cm以下,花粉总... 取自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植被类型的6个土壤剖面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表土花粉较好地代表当地植被的组成,区域外花粉百分比低于30%,但桦、杨花粉在植被中的代表性较差;土壤剖面典型花粉类型的埋藏特征表明:在土壤表层8cm以下,花粉总浓度迅速降低。氧化作用对花粉的破坏性最大,花粉浓度随土壤的pH值升高呈指数形式递减,pH值7.6以上,花粉浓度迅速降低,花粉在土壤中的运移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土壤剖面 PH值 花粉保存 花粉运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