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能的研究:Ⅰ.油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10
1
作者 吴钦孝 李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0,共6页
采用保留和去掉茎叶两种处理方法,模拟测定了黄土高原几种常见的天然草本植物根系提高表层土壤抗冲刷的能力,定量研究了土壤冲刷过程中土壤冲刷量与冲刷历时的关系。研究表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对减少土壤冲刷起一定作用,地下部分根... 采用保留和去掉茎叶两种处理方法,模拟测定了黄土高原几种常见的天然草本植物根系提高表层土壤抗冲刷的能力,定量研究了土壤冲刷过程中土壤冲刷量与冲刷历时的关系。研究表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对减少土壤冲刷起一定作用,地下部分根系在降低土壤冲刷量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根系对土壤抗冲刷力的增强作用是提高土壤抗冲性的重要原因。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利用植物根系固持土体的巨大功效,进行大面积种草应成为实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根系 土壤 抗冲性 油松 高原
下载PDF
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2
作者 高钰琪 黄庆愿 刘福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有很大影响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 ,劳动能力明显降低 ,部分人可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但人体对高原环境也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 ,在一定限度内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 ,可以有效加快个体或群体的习服过程 ,促进高... 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有很大影响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 ,劳动能力明显降低 ,部分人可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但人体对高原环境也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 ,在一定限度内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 ,可以有效加快个体或群体的习服过程 ,促进高原习服。促习服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阶梯习服、适应性运动锻炼、缺氧预适应、高原富氧室、药物、促习服因子、营养和高原耐缺氧食品等。平原人在由平原进入高原的过程中阶梯习服复合适应性体格锻炼是促进高原习服最有效的措施 ,在此过程中 ,辅以药物预防可能会起到更为有效的效果。有关其作用的模式和效果更为显著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高原睡眠质量 ,合理的营养均有利于促进高原习服。预缺氧作为一种新的促习服措施 ,目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对预缺氧方式的选择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积极研究寻找有效的生物促习服因子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综述国内外有关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原 习服措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 被引量:72
3
作者 苗秋菊 徐祥德 张胜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9,共7页
文中采用“箱体”模型边界的整层水汽输送特征描述长江流域梅雨带水汽收支总体效应 ,发现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箱体”模型整层水汽输送收支总量呈显著相关 ;青藏高原动力、热力强迫构成周边水汽输送特殊流型结构 ,大地形动力强迫导致高... 文中采用“箱体”模型边界的整层水汽输送特征描述长江流域梅雨带水汽收支总体效应 ,发现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箱体”模型整层水汽输送收支总量呈显著相关 ;青藏高原动力、热力强迫构成周边水汽输送特殊流型结构 ,大地形动力强迫导致高原周边水汽输送在高原南侧与东侧存在经向或纬向不同分量的水汽流型 ,且它们分别对长江流域梅雨带“箱体”模型水汽收支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高原南侧经向水汽输送与高原东侧纬向水汽输送分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特征 ,此研究揭示了长江流域洪涝过程上游高原周边关键区水汽输送不同分量间的“转换”特征 ,且此类水汽输送流型对夏季长江全流域各区域降水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上述高原周边水汽输送经向 纬向分量间的相互“转换”效应 ,是认识长江流域异常洪涝过程形成的关键环节之一。高原周边水汽输送分量相关结构及区域边界水汽收支问题将为长江流域洪涝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长江流域 水汽收支 高原 分量 特征描述 夏季降水 热力强迫 动力强迫 相关特征 区域降水 关键环节 科学依据 洪涝预报 区域边界 相关结构 梅雨带 周边 体效应 模型 箱体 原动力 流型 纬向 经向 大地形 关键区
下载PDF
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对我国夏季旱涝不同影响关系的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4
作者 陈兴芳 宋文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5-592,共8页
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异常对我国夏季旱涝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它们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基本上是相反的。通过冬季积雪与北半球 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从春季和夏季平均环流场对前期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异常的不... 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异常对我国夏季旱涝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它们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基本上是相反的。通过冬季积雪与北半球 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从春季和夏季平均环流场对前期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异常的不同响应,来探讨冬季高原积雪和欧亚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不同相关关系的原因,也为积雪因子在我国汛期旱涝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积雪 相关分析 高原 夏季 旱涝 环流特征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年沙尘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对春季高原地面感热的响应 被引量:63
5
作者 李栋梁 钟海玲 +1 位作者 魏丽 吕兰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45,共9页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从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年沙尘暴日数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从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年沙尘暴日数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空间上有5个自然尘源区,即河西走廊、南疆盆地南缘、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尘暴高发区。比较近50年来中国沙尘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总体趋势在减少,20世纪90年代是近5个年代中最少的。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沙尘暴日数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沙尘暴与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关系密切,当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呈EOF1模态时,当年中国北方沙尘暴日数明显较常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 年沙尘暴日数 气候特征 地面感热 高原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57
6
作者 何池全 赵魁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44,共7页
论述了川西北高寒湿地的自然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该区湿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布有具有世界意义的特有物种(黑颈鹤)和珍稀濒危物种,并且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 论述了川西北高寒湿地的自然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该区湿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布有具有世界意义的特有物种(黑颈鹤)和珍稀濒危物种,并且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而提出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发挥本地优势,利用泥炭治沙;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生物多样性 湿地保护 泥炭治沙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河北坝上高原土壤风蚀物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哈斯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4,共6页
根据河北坝上高原农田土壤风蚀物的观测与采样分析结果,风蚀物含量随高度的增加,在0~20cm高度内以指数函数规律递减,反映了以跃移质为主的风沙流结构;在20~100cm高度内以幂函数规律递减,反映的是悬移质为主的风沙流... 根据河北坝上高原农田土壤风蚀物的观测与采样分析结果,风蚀物含量随高度的增加,在0~20cm高度内以指数函数规律递减,反映了以跃移质为主的风沙流结构;在20~100cm高度内以幂函数规律递减,反映的是悬移质为主的风沙流结构。在风蚀物粒度组成中,随高度增加,砂级颗粒含量减少而粉砂及粘土含量增多;随风速与输沙率的增加,砂级颗粒含量增多而粉砂及粘土含量减少。对风蚀物各粒级含量与高度的相关分析表明:易以迁移形式运动的粒径0.25~0.1mm土粒百分量以幂函数形式向上递减;沉降速度较低的粒径<0.1mm土粒百分含量成幂函数形式向上递增。此外,风蚀物平均粒径随高度变细且在50cm处细于0.1mm,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风蚀物 垂直分布 土壤 河北
下载PDF
高峰还是高原?——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态及其对养老金体系影响的再思考 被引量:57
8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3,共11页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形态决定着整个经济社会政策应对的策略选择。目前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形态研究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中国将在21世纪50年代前后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这一概念无法准确表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真实形态。中...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形态决定着整个经济社会政策应对的策略选择。目前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形态研究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中国将在21世纪50年代前后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这一概念无法准确表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真实形态。中国人口老龄化确实将在21世纪50年代前后达到最严重的时期,但并不会在此之后发生逆转,而是将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从长期来看将进入老龄化高原时期。这一判断决定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影响是长期的,必须用战略眼光重构中国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并辅之以参量改革,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高原 高峰 养老金体系 三支柱
下载PDF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 被引量:41
9
作者 郑洪波 KatherineButcher ChrisPowell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的岩性主要由中新世的细粒泥岩和砂岩 (乌恰群 ) ,上新世的砂岩夹薄层砾岩 (阿图什组 )及上新世—更新世的粗粒砾岩 (西域组 )构成。中新世的沉积以细颗粒泥砂岩为主 ,表明物源区较远 ,古流域坡度较小 ,搬运距离较... 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的岩性主要由中新世的细粒泥岩和砂岩 (乌恰群 ) ,上新世的砂岩夹薄层砾岩 (阿图什组 )及上新世—更新世的粗粒砾岩 (西域组 )构成。中新世的沉积以细颗粒泥砂岩为主 ,表明物源区较远 ,古流域坡度较小 ,搬运距离较长。古流向分析显示物源区位于南和偏南方 ,此时昆仑山的地势起伏尚不大。到上新世的阿图什组沉积时 ,开始出现砾石沉积 ,反映西昆仑山已经开始有规模地隆升。西域砾岩的沉积标志着作为物源区的西昆仑山已有相当的高度 ,随着山系的隆升 ,基底岩石被暴露和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晚新生代 盆地演化 隆升 地层学 高原 岩石地层 磁性地层 砂岩
下载PDF
甘孜黄土与青藏高原冰冻圈演化 被引量:47
10
作者 方小敏 李吉均 +1 位作者 陈富斌 施雅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0期1865-1867,共3页
一旦高原进入冰冻圈或冰川规模达到最大,高原的反照率和冷源作用将会大大增强,对亚洲季风环流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何时进入冰冻圈和高原上最大冰期发生于何时,是冰川学和全球变化研究中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施... 一旦高原进入冰冻圈或冰川规模达到最大,高原的反照率和冷源作用将会大大增强,对亚洲季风环流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何时进入冰冻圈和高原上最大冰期发生于何时,是冰川学和全球变化研究中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施雅风等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综合推导,认为最大冰期出现时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阶段(0.72~0.52 MaBP),但是何时进入冰冻圈至今仍无确切证据。本文根据目前所知青藏高原上最厚的甘孜黄土剖面最新磁性年代和石英砂类型分析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石英砂 最大冰期 冰冻圈 高原 冰川
原文传递
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宋敏红 钱正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6-564,共9页
为了寻找西太副高南北急剧摆动的中、短期预报着眼点 ,本文利用 1998和 1991年 6~ 8月的逐日天气图资料、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的实测资料 ,以及NCEP/NCAR的 2 .5°× 2 .5°经 /纬度格点的日平均u、v及高度再分析... 为了寻找西太副高南北急剧摆动的中、短期预报着眼点 ,本文利用 1998和 1991年 6~ 8月的逐日天气图资料、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的实测资料 ,以及NCEP/NCAR的 2 .5°× 2 .5°经 /纬度格点的日平均u、v及高度再分析资料等 ,分析了高原涡东移、南亚高压南北摆动 ,以及北方冷空气入侵等对西太副高脊线及其相伴雨带摆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凡高原东部气柱平均厚度ΔH3 0 050 0 ≥392gpdm时 ,未来高原涡将东移出高原 ,激发西南涡产生东移 ,使西太副高南落 ,长江中、下游流域产生暴雨 ;2 )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和西太副高西段脊线的南北摆动趋势相同 ,但前者更稳定 ,且常提前 3天 ,可据此预报西太副高的摆动及其相伴雨带的位置 ;3)若北方有冷空气持续南下 ,华北与华南、江南分别出现 2m·s-1以上的南风负、正距平 ,将易在该南风正、负距平过渡区且偏于负距平区一侧产生暴雨 ,并使西太副高稳定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1991年 夏季 西太副高脊线 南亚高压脊线 冷空气 暴雨 1998年 降水
下载PDF
东准噶尔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50
12
作者 朱志新 李少贞 李嵩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固结初期,新陆壳裂谷向高原火山岩演化的同岩浆源、同沉积盆地、同火山作用的钙碱系列双峰式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东准噶尔 体系特征 火山碎屑沉积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双峰式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陆相火山岩 沉积体系 火山熔岩 岩石化学 系统研究 造山期后 沉积盆地 火山作用 中酸性 岩浆源 基性 演化 高原 裂谷 陆壳
下载PDF
312名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 被引量:33
13
作者 吴兴曲 王倩云 +7 位作者 杨来启 胡淑芳 邓自和 王惠利 王晓峰 李拴德 马文涛 刘光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了解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诊断标准 ,对 312例高原汽车兵进行诊断 ,按有无PTSD分为患者组和正常组 ,并采用艾... 目的 :了解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诊断标准 ,对 312例高原汽车兵进行诊断 ,按有无PTSD分为患者组和正常组 ,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和应付方式量表 (CSQ)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 :96名汽车兵遭受过灾害事故 ,其中 2 7例 (2 8.1% )符合PTSD诊断标准。与正常组比较 ,患者组SAS、SDS总粗分和标准总分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SCL - 90各因子分显著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EPQ -E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EPQ -N分显著增高 (P <0 .0 1) ;对主观支持分和支持的利用度分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积极应付方式和消极应付方式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高原汽车兵是PTSD的高危人群 ,PTSD的发生可能与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高原 汽车兵 心理创伤 应激障碍 相关因素 PTSD
下载PDF
高原湿地纳帕海退化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陆梅 田昆 +2 位作者 陈玉惠 常凤来 莫剑锋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滇西北纳帕海退化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系统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干扰下不同湿地类型间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地、草地、耕地逐渐减少;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 对滇西北纳帕海退化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系统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干扰下不同湿地类型间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地、草地、耕地逐渐减少;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顺序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多酚氧化酶则与此相反.经分析比较,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退化密切相关,且不同酶活性间也存在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土壤退化程度,可作为评价该地区高原湿地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原 湿地 纳帕海 土壤养分 酶活性 生态系统 退化
下载PDF
高原鼢鼠活动与巢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周文扬 窦丰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文通过无线电遥测及剖洞观察等方法,对在地下活动的高原鼢鼠(Myspalax baileyi)的日活动节律、季节性活动、交配活动、地面活动及其巢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具有明显的似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全天活动高潮一般在日... 本文通过无线电遥测及剖洞观察等方法,对在地下活动的高原鼢鼠(Myspalax baileyi)的日活动节律、季节性活动、交配活动、地面活动及其巢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具有明显的似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全天活动高潮一般在日落前数小时;一年四季依次出现交配繁殖、哺乳育幼、分居贮粮、巢内越冬等四个不同的活动时期。交配时期雄鼠活动范围和时间均远超过雌鼠;夏秋两季鼢鼠有到地面活动行为,这是幼体分居和种群扩散的重要途径。高原鼢鼠的巢区面积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平方米,雄鼠最大巢区面积可超过1500平方米,最大洞道总长度达226米,巢区面积是春>秋>夏>冬;雌鼠秋季巢面积最大,其变化规律是秋>夏>春>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鼢鼠 活动 巢区 高原 无线电遥测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6
16
作者 赵泽文 仲小舟 赵至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高原LC围手术期管理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 1年3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一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L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高原LC围手术期管理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 1年3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一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L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FT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3±19) min和(59 ±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5±6)h、(36±9)h、(5.6±1.3)d、(10.8±1.1)千元和(10±4)h、(23±5)h、(3.1±1.3)d、(7.9±1.3)千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67,-6.40,-4.08,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 (2/44)和2.3% (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1,P>0.05).结论 FTS应用于高原LC围手术期,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检查 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高原
原文传递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44
17
作者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对过去30年来关于“高原季风”的研究作了一扼要的总结性回顾。指出“高原季风”是高原气候形成的主宰者,是高原的热力作用转化为动力效果的高效率杠杆;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整个过程中,高原季风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高... 本文对过去30年来关于“高原季风”的研究作了一扼要的总结性回顾。指出“高原季风”是高原气候形成的主宰者,是高原的热力作用转化为动力效果的高效率杠杆;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整个过程中,高原季风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高原隆起的水平尺度和垂直高度与高原季风形成所要求的临界尺度之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季风 气候
下载PDF
高原环境重型车用柴油机热负荷性能分析 被引量:45
18
作者 王宪成 郭猛超 +1 位作者 张晶 孙志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高原修正的广安博之喷雾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某特种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模型。海拔3 700m的实车试验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在4.3%以内。在不改变发动机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最大循环供油... 以高原修正的广安博之喷雾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某特种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模型。海拔3 700m的实车试验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在4.3%以内。在不改变发动机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最大循环供油量,可改善高原运行时特种车辆柴油机的热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m时,供油提前角提前4°CA可使涡前温度最高下降30℃,活塞表面温度最高下降15℃,且表面温度场分布稍有改善,但缸内温度峰值上升20℃;在满足任务工况功率需求的基础上,供油量调整螺钉拧入角度为255°时,热负荷参数满足发动机控制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车用柴油机 热负荷 广安博之模型 高原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吴天一 陈秋红 +7 位作者 李万寿 魏春英 李琰 王小珍 崔志忠 赵国强 更登 金元寿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由笼统的定性标准转为记分定量的综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确定高原世居及移居健康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范围,确立最适Hct值,确定症状频度分布,判定低氧血... 目的:为了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由笼统的定性标准转为记分定量的综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确定高原世居及移居健康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范围,确立最适Hct值,确定症状频度分布,判定低氧血症的程度及与症状、血相的关系;结果:建立诊断标准的条件包括在高原发病,10项最常见症状的记分≥11,红细胞增多三指标值,明显低氧血症,必须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当转至海拔低处病状好转,红细胞压积降低;结论:按以上标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红细胞增多症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of the ground surfac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5
20
作者 YANG MeiXue YAO TanDong +4 位作者 GOU XiaoHua HIROSE Nozomu FUJII Hide Yuki HAO LiSheng D. F. LEV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The exchange of energy and water between the lithosphere and atmosphere mainly takes place at the ground surface. Therefore, freeze/thaw condition at the ground surfa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x- amining the intera... The exchange of energy and water between the lithosphere and atmosphere mainly takes place at the ground surface. Therefore, freeze/thaw condition at the ground surfa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x- amin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btained by CEOP/CAMP-Tibet, the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of the ground surface near Naqu,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was preliminari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layer was completely frozen for approximately one month. However, the time that the ground surface experienced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was about 6 months. The high frequency of freeze/thaw cycles at the ground surfa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s between ground and atmosphere over half a year.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e ground and atmosphere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such as complete thaw, complete freeze and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are issues worthy of further examina- 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原 地貌 冻结层 解冻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