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脑灌注分析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闫天志 张超 +3 位作者 刘清祥 黄琦 黄显军 周运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目的通过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及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成像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斑块... 目的通过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及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成像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斑块特征及血流灌注进行分析,探寻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相关的高危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发病时间小于4周的症状性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HRMR-VWI及CTP影像资料。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和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A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组,分析两组斑块特征、灌注参数及侧支评分的差异,构建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显著变量及其联合模型对ACI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64例患者。TIA组共25例,女10例,年龄(55.12±11.20)岁。ACI组共39例,女11例,年龄(57.90±9.62)岁。两组间性别(P=0.327)、年龄(P=0.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IA组相比,ACI组的斑块长度更长[6.10(3.20,12.3)mm vs.4.10(2.15,5.55)mm,P=0.006]、负荷更大[86.83%(80.26%,100.00%)vs.78.46%(72.70%,87.66%),P=0.007]、狭窄程度[86.76%(76.19%,100.00%)vs.75.72%(60.94%,85.84%),P=0.008]、强化程度(P<0.001)及强化指数[(1.19±0.55)vs.(0.58±0.46),P<0.001]均更高,同时其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1.19±0.22)vs.(1.05±0.17),P=0.007]、相对流出时间(relative time to drain,rTTD)[(1.52±0.47)vs.(1.19±0.30),P=0.003]、相对剩余函数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the center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rTmax)[(2.26±1.33)vs.(1.55±0.67),P=0.007]均更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长度(OR=1.17,95%CI:1.001~1.362,P=0.049)、强化程度(OR=5.18,95%CI:1.848~14.522,P=0.002)及rTmax(OR=2.32,95%CI:1.019~5.298,P=0.045)为ACI的独立预测因子。斑块长度、强化程度及rTmax三者联合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CT灌注成像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 短暂性脑缺发作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内易损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华 高阳 +3 位作者 吴琼 何金龙 罗彤 王丽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
目的 使用Meta分析定性评估颅内易损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 HR-VWI... 目的 使用Meta分析定性评估颅内易损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 HR-VWI)评估颅内易损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相关性的研究。两位独立的评价者提取了研究设计、HR-VWI技术和人群特征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和合并不同易损斑块特征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 HR),还进行了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24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在19项回顾性研究中,斑块强化(OR:8.84,95%CI:6.21~12.59)、斑块内出血(OR:5.23,95%CI:3.60~7.59)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在5项前瞻性研究中,斑块强化(HR:5.21,95%CI:2.92~9.31)、斑块内出血(HR:2.07,95%CI:1.41~3.02)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根据现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斑块强化和斑块内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未来需要对颅内斑块进行前瞻性、大样本量的HR-VWI研究,以改善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脑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星 贾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11-1116,共6页
与传统血管成像技术(CTA、MRA及DSA)相比,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动脉瘤不同时期的形态学特征,更可以清晰的显示血管壁的结构,钆对比剂注射后还可以反映出血管壁的炎性改变,通过评估动脉瘤壁强化,从而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 与传统血管成像技术(CTA、MRA及DSA)相比,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动脉瘤不同时期的形态学特征,更可以清晰的显示血管壁的结构,钆对比剂注射后还可以反映出血管壁的炎性改变,通过评估动脉瘤壁强化,从而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本文对HR-VWI在评估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稳定性 动脉瘤壁强化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对颈动脉体瘤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欣栋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0,94,共6页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CBT)的危险因素,探讨颈动脉体瘤与同侧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讨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对CBT及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优势。材料与方法 ...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CBT)的危险因素,探讨颈动脉体瘤与同侧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讨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对CBT及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优势。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HR-VWI检查并且常年居住在青海地区的患者194例。将患者分为CBT组及无C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T的危险因素。若CBT同侧合并颈动脉斑块,则确定斑块的性质及数目,分析CBT与同侧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 性别(OR=20.082,95%CI:6.661~60.997,P<0.001)、年龄(OR=0.958,95%CI:0.926~0.991,P=0.014)、居住地海拔高度(OR=1.001,95%CI:1.000~1.002,P=0.018)、血红蛋白(OR=1.022,95%CI:1.003~1.043,P=0.026)、平均血红蛋白浓度(OR=0.936,95%CI:0.895~0.979,P=0.004)为CBT的危险因素;CBT会使同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增高(χ^(2)=7.260,P<0.05);斑块发生率与CBT分型无关(χ^(2)=1.117,P>0.05);斑块性质与CBT分型无关(χ2=1.138,P>0.05)。结论 CBT会使同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增高;HR-VWI能够对CBT及颈动脉斑块进行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RA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对不同时期颈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伟琼 陈康胤 +2 位作者 林红东 江桂华 蓝博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52-1358,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颈颅内动脉夹层(CCAD)诊断及病程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7支)CCAD患者,均采用常规MRA和HRMR-VWI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不同时期的管腔和管壁改变进行...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颈颅内动脉夹层(CCAD)诊断及病程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7支)CCAD患者,均采用常规MRA和HRMR-VWI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不同时期的管腔和管壁改变进行评估并对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进行对比;然后通过Vesselmass软件对血管壁的参数进行定量评估。结果HRMR-VWI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时可在所有患者中检测到典型夹层征象,尤其是在内膜瓣/双腔征的检测上,与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A在超过半数的患者检测到典型夹层征象,在慢性期时与HRMR-VWI相比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1.000/1.000/0.761)。HRMR-VWI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对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高于慢性期(P=0.028),而MRA对不同时期的典型夹层征象检出并无差异(P=0.682/1.000)。壁间血肿、血管壁相对信号强度、壁厚指数、狭窄百分比自急性期至慢性期逐渐降低,在慢性恢复组中各定量指标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慢性不完全修复组中,壁厚指数与血管壁增强相对信号强度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61)。结论HRMR-VWI可早期诊断CCAD并有助于指导其病程分期和预后,从而用于指导治疗。MRA诊断的效能虽然不如HRMR-VWI,但可作为评估CCAD,尤其是慢性期时常规检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颅内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不同分期
原文传递
豆纹动脉和脑小血管病相关特征与豆纹动脉区域梗死亚型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任思勰 姚海波 +2 位作者 张园园 邓珍萍 于霞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453-2458,共6页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和脑小血管病相关特征与LSA区域梗死亚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4例LSA供血区首次单发近期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组和...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和脑小血管病相关特征与LSA区域梗死亚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4例LSA供血区首次单发近期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组和近期腔隙性梗死(LI)组。对LSA区域梗死亚型(BAD组25例,LI组19例)和正常组(20例)的LSA特征、脑小血管病相关指标和临床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SA区域梗死亚型的影响因素。结果BAD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高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患病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LSA总长度和腔隙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组和LI组高血压患病率、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BAD组和LI组LSA总长度短于正常组,且BAD组短于LI组(P<0.05);LI组腔隙灶发生率高于BAD组和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正常组作为对照,LDL和LSA总长度是LSA区域梗死(BAD或L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以BAD组作为对照,LSA总长度和腔隙灶是L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SA总长度和腔隙灶可作为区别LSA区域梗死亚型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腔隙性梗死 豆纹动脉 脑小管病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时3D SPACE T1压脂与非压脂序列对MCA狭窄病人图像信号、血管壁及斑块的影响
7
作者 董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时利用可变翻转角实现最优化采集的3D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T1压脂与非压脂序列对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病人图像信号、血管壁及斑块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时利用可变翻转角实现最优化采集的3D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T1压脂与非压脂序列对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病人图像信号、血管壁及斑块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颅内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检查并确诊的MCA狭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CA MRI检查,然后再分别用3D SPACE T1压脂与非压脂序列测量,分析图像信号差异情况,对比不同序列测量的血管断面、管腔及斑块面积情况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分析不同医师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不同序列测量均可以清晰地将MCA斑块显示出来,但测量出的信号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序列测量血管断面、管腔面积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3D SPACE T1非压脂序列测量斑块面积大于压脂序列测量面积(P<0.05);2种序列管腔显示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图像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生图像质量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时3D SPACE T1非压脂序更有助于对MCA狭窄病人图像信号、血管壁及斑块的测量,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3D SPACE T1压脂序列 非压脂序列 大脑中动脉狭窄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春 许永华 +3 位作者 朱勇 姚佩 程禹 席刚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2779-278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VW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磁共振...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VW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磁共振图像表现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8例和无症状组36例。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及斑块的特点。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别及2组患者中斑块在磁共振特征的不同。结果2组患者间主要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及血管重构指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血管偏心程度及斑块强化程度较无症状组高。结论HRMR-VWI在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的定量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斑块
下载PDF
非狭窄性斑块在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晏玉凤 李爽 +2 位作者 宋小燕 王国栋 王乔树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非狭窄性斑块在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SU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并完成相关检查的59例ESUS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Osirix软件对患者HRMRI图像序列进行3D重组,用V... 目的研究非狭窄性斑块在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SU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并完成相关检查的59例ESUS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Osirix软件对患者HRMRI图像序列进行3D重组,用Vessel MAS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责任血管中责任斑块与病灶对侧非责任血管中非责任斑块的血管官腔面积、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内高信号、斑块表面规则性及血管重构指数和血管狭窄率。结果在59例ESUS患者颅内血管中发现责任斑块43处,非责任斑块41处。与非责任斑块比较,责任斑块面积更大(0.73±0.13mm 2 vs 0.04±0.02mm 2,P=0.000),斑块负荷更大(0.27±0.13PB vs 0.21±0.10PB,P=0.019),并且责任斑块内高信号比例更高(69.77%vs 46.34%,P=0.029)。另外与非责任血管比较,责任血管出现正向重构的比例更高(65.12%vs 41.46%,P=0.030)。结论ESUS患者中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比较,具有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更大、正向重构比例高、斑块内高信号及斑块表面不规则等斑块不稳定性特征,提示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ESUS患者发病机制中重要的栓子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瘤样扩张一例
10
作者 林国辉 宋建勋 +1 位作者 符念霞 黄腾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28,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3。患者男,3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一个搏动性包块,四肢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无高血压...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3。患者男,3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一个搏动性包块,四肢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颈段巨大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内动脉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瘤样扩张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RSNA201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玉川 颜林枫 +2 位作者 韩宇 田强 崔光彬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RSNA2013报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亮点主要包括:①脑肿瘤基因组学:灌注影像基因组图谱揭示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的基因组靶点;MRI作为药物开发基因组靶标发现的一种筛选技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基因组图谱的建立;脑胶质... RSNA2013报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亮点主要包括:①脑肿瘤基因组学:灌注影像基因组图谱揭示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的基因组靶点;MRI作为药物开发基因组靶标发现的一种筛选技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基因组图谱的建立;脑胶质瘤术前诊断、分子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方面等研究;②脑血管疾病研究: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补充了TOF MRA的不足;MSDE-3D-TSE序列评估钆增强后脑动脉壁强化模式;CT灌注血脑屏障渗透性(BBBP)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梗塞;DTI分析脑桥梗死后的锥体束变性;将fMRI分析用于脑缺血偏瘫患者大脑可塑性的研究。③多种MR新技术用于AD患者脑部超微结构改变、灌注改变、海马区铁沉积、鉴别不同认知功能障碍及判断预后等诸多方面。④癫痫影像研究进展:内侧颞叶癫痫(MTLE)轴突连接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磁共振三维结构分析(3DTA)揭示癫痫患者白质和深部灰质轻微结构改变。⑤认知与精神疾病:定量磁敏感成像(QSM)应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静息态fMRI检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脑功能连接异常。此外,全脑CT灌注成像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体现了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管病 脑肿瘤基因组学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磁共振三维结构分析
下载PDF
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分析
12
作者 吴丽鹏 郑艳龙 +2 位作者 张扬 张曦 赵启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技术对脑动脉硬化患者斑块的检出率,并比较轻、中、重度患者之间的差异。再将MRI检出患者分为无症状组56例和有症状组54例,利用MRI软件处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和斑块量化指标,如斑块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稳定性等。结果 与MSCT相比,HR-VWI可准确检测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斑块特征、血管重构率、狭窄率、斑块负荷、斑块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WI对非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 HR-VWI技术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效能较高,可准确检测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硬化斑块,并能准确分析斑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技术 脑动脉硬化 斑块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顾刚 陶剑 +2 位作者 石海 陈小宇 陆海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VWI扫描,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2组,其中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责任斑块组(42例),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非责任斑块组(40例)。对2组的斑块数目及相关影像学特征(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斑块负荷)进行分析、比较。对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并进行HR-VWI随访复查。结果82例患者中共有84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4个,非责任斑块40个。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8个,轻度强化23个,无强化3个;非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0个,轻度强化17个,无强化13个。责任斑块组的斑块强化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责任斑块组斑块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低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药物治疗后,责任斑块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大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HR-VWI对急性卒中的责任斑块可进行清晰定位并准确分析斑块特征,可作为治疗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经治疗后患者的责任斑块负荷减小,斑块特征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急性卒中 责任斑块 斑块强化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斑块特征间的关系:一项基于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隋莹 孙佳莉 +4 位作者 陈悦 邹文轩 周忠凯 徐畅 王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9-247,共9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探究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在椎动脉优势(VAD)作用下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科连续收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探究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在椎动脉优势(VAD)作用下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科连续收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VAD判定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与非VAD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和临床资料如实验室检查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及影像学资料(MR检查资料),并根据HR-VWI图像分析基底动脉斑块特点,确定斑块的横向分布(包括腹侧壁、背侧壁、侧壁)以及纵向分布(远端、近端)。获得基底动脉最大管腔狭窄层面和参考层面的短轴横断面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狭窄层和参考层)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及血管面积,并根据公式计算狭窄程度、重构指数等,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及基底动脉形态学特征、斑块特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纳入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1例,其中VAD组51例,非VAD组20例。与非VAD组比较,VAD组年龄更大[(62±12)岁比(56±16)岁,t=2.243,P=0.027],男性患者比例更高[74.5%(38例)比45.0%(9例),χ^(2)=5.591,P=0.018],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2.7±0.9) mmol/L比(2.3±0.8) mmol/L,t=2.356,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底动脉斑块的横向分布(χ^(2)=7.361,P=0.020)、纵向分布(χ^(2)=13.578,P=0.004)、狭窄程度[31.2(17.6,60.0)%比31.0(11.0,50.0)%,Z=7.55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D组狭窄处血管面积多于非VAD组[7.63(5.10,10.38) mm2比6.00(4.01,10.16) mm2,Z=6.018,P<0.01];VAD组基底动脉弯曲度较高[2.20(1.19,4.70) mm比0.35(0,1.86) mm;Z=3.428,P<0.01],且多向右侧弯曲[45.1%(23/51)比15.0%(3/20);χ^(2)=12.905,P=0.001]。结论 VAD对基底动脉斑块分布、狭窄程度及弯曲方向、弯曲程度等可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基底动脉弯曲 椎动脉优势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剑 陆海凤 +3 位作者 顾刚 高水生 陈小宇 石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R-VMI)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发作频次将其分为频发组(24 ...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R-VMI)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发作频次将其分为频发组(24 h内发作频次≥2次,n=60)和非频发组(24 h内发作频次<2次,n=102)。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HR-VMI检测两组大脑中动脉斑块位置、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特点(包括强化等级和强化模式)及血管重塑情况。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斑块位置、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等级、斑块强化模式及血管重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位置、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等级、斑块强化模式及血管重塑情况是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于HR-VMI检测的斑块位置、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等级、斑块强化模式及血管重塑情况是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发作 短暂性 前循环短暂性脑缺发作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技术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胥继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脑血管内斑块患者60例,根据是否出现梗死灶分为有症状组(n=34)和无症状组(n=26),均行HR-MRI扫...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脑血管内斑块患者60例,根据是否出现梗死灶分为有症状组(n=34)和无症状组(n=26),均行HR-MRI扫描,比较两组HR-MRI信号特征及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评估脑血管内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有症状组HR-MRI扫描T_(1)加权图像、T_(2)加权图像高信号征比例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HR-MRI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水平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HR-MRI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评估脑血管内斑块的阈值分别为1.25 mm^(2)、74.20%、75.45%、1.05,其中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的曲线下面积(95%CI)最大,诊断灵敏度为85.3%、82.4%,特异度为92.3%、84.6%。结论:HR-MRI斑块参数评估脑血管内斑块均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诊断效能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斑块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管壁成像技术 评估价值
下载PDF
MR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NSE、Hcy检测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陈敏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MR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MR HR-VWI)结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阳春市人民医院因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的103... 目的:探讨MR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MR HR-VWI)结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阳春市人民医院因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的103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是否有易损性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58例)和斑块不稳定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 HR-VWI检查以及血清NSE、Hcy指标检测,观察三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比较MR HR-VWI检查以及血清NSE、Hcy指标检测与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效果。结果:斑块不稳定组患者血清NSE、Hcy指标水平值高于斑块稳定组(P <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NSE、Hcy水平值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呈正相关(r=0.526、0.558,P <0.05);MR HR-VWI单独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11%、87.93%、80.58%,血清NSE、Hcy指标单独检测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7.78%、91.38%、76.70%,二者联合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3%、91.38%、92.23%,MR HR-VWI单一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血清NSE、Hcy指标单一检测诊断的AUC为0.746,二者联合诊断AUC为0.924,联合检测诊断的诊断效能均较单一检测诊断更高。结论:MR HR-VWI联合血清NSE、Hcy指标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可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 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斑块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明宇 陈红燕 马丁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评估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患者头部进行MRI平扫、HRWR-VWI扫描,记录管壁...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评估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患者头部进行MRI平扫、HRWR-VWI扫描,记录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模式、有无斑块及斑块的特点、管腔狭窄程度,测算血管重构指数。结果 80例患者共检测到124处斑块,其中椎动脉斑块48处(38.71%)、基底动脉斑块76处(61.29%)。支配侧管壁增厚程度、斑块表面不规则率、斑块T1高信号率、斑块强化程度、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支配侧(P<0.05);89处(71.77%)血管发生正性重构,35处(28.23%)血管发生负性重构。正性重构血管的RI值明显高于负性重构血管(1.32±0.18 vs. 0.77±0.17,P=0.001),参考层面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正性重构血管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最窄层面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均明显大于负性重构血管(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的狭窄程度、管壁的增厚模式、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模式、血管重构情况有关,HRWR-VWI技术可清晰地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及预后水平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椎-基底动脉硬化 急性脑梗死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CE-MRA与磁共振管壁成像联合应用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尹伟 王馨蕊 +2 位作者 陈录广 周振 王敏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MRA与MR管壁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行3.0T HR-MRI多序列动脉瘤管壁成像的患者50例,共65例动脉瘤,其中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于检查前后行DSA检查,与DSA做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MRA与MR管壁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行3.0T HR-MRI多序列动脉瘤管壁成像的患者50例,共65例动脉瘤,其中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于检查前后行DSA检查,与DSA做比较,评估CE-MRA与MR-VWI对动脉瘤管腔形态学测量精准度;再对动脉瘤增强前后进行诊断分析,观察瘤壁情况以评估动脉瘤的不稳定性。结果 (1)21例行DSA检查的动脉瘤最大径均值为(12.35mm±8.57mm),CE-MRA和MRVWI在颅内动脉瘤最大径测量上的结果与在DSA上测量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1、0.118)。(2)65动脉瘤瘤体平均最大径为(6.9mm±6.1mm),动脉瘤管壁增厚及瘤壁增强率为41.54(27/65),瘤壁强化情况与瘤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瘤体的增大,瘤壁强化率呈增高趋势。结论 CE-MRA与MR-VWI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精准显示动脉瘤管腔的形态学结构,也可以较传统的MRA提供更多的瘤壁信息-如瘤壁的增厚强化、附壁血栓等,对颅内动脉瘤管壁的不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管造影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夹层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特征及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0
作者 欧洁琳 廖伟华 杨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7-474,共8页
目的: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导致中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凶险,不及时诊疗容易发生严重后果,早期确诊并及时干预可极大地改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CAD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 目的: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导致中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凶险,不及时诊疗容易发生严重后果,早期确诊并及时干预可极大地改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CAD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中的影像学表现及CAD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经HRMR-VWI确诊为CAD且有相关影像学复查资料的19例患者(共计26支病变血管)的临床及HRMR-VWI资料。将病变血管分为恢复组、未恢复组。经治疗后,无残留动脉夹层表现,管腔无残留狭窄的病变血管纳入恢复组;治疗后依然存在狭窄、闭塞或仍残留夹层改变的病变血管纳入未恢复组。根据病变血管供血区有无缺血性卒中,将病变血管分为缺血性卒中组和非缺血性卒中组。比较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在26支受累血管中,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14支(53.8%),椎动脉颅外段夹层8支(30.8%),椎动脉颅内段夹层3支(11.5%),基底动脉夹层1支(3.9%);有16支病变血管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病变血管基线HRMR-VWI中均可观测到壁间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恢复组共18支(69.2%)血管,未恢复组共8支(30.8%)血管,未恢复组血管较恢复组多见于颅内段(P<0.05),但2组间性别、年龄、夹层影像学表现、病变血管长度、复查间隔时间、血管闭塞和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卒中组与非缺血性卒中组间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情况,病变血管位置,血管闭塞情况,病变血管长度以及双腔征、内膜片及腔内血栓等影像学表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壁间血肿为CAD常见的影像学表现,HRMR-VWI可清楚准确地显示壁间血肿。CAD病变血管的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性脑卒中 管再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