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被引量:290
1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方法 ,首先在马达加斯加提出和应用 ,取得了成倍的增产效果。近年来 ,在印尼、菲律宾等国以及我国都在进行试验 ,初步显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对SRI这一新的栽培体系的主要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体系 SRI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被引量:143
2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7 位作者 常勇 龚金龙 郭振华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5-1248,共14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干物质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干物质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确保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的前提下)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关不显著;(2)群体干物重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均是手栽稻最高,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小,并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大,而单茎干物重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稻最大,直播稻最小;(3)阶段干物质积累上,播种至拔节期差异较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都是手栽稻极显著高于机插稻,机插稻极显著高于直播稻,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播种至拔节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大体相当,抽穗至成熟期依次降低;(4)干物质分配上,成熟期穗和茎干物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而叶和鞘的比例依次增大,但叶的比例在孕穗、抽穗、蜡熟3个时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5)物质输出和转化上,叶、茎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且蜡熟期后茎都有物质回运现象,手栽回运的最多,直播最少;鞘物质输出率相当,转化率手栽和机插低于直播;(6)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有效叶面积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高产栽培 干物质生产特征 光合生产特征
下载PDF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99
3
作者 陈永忠 彭邵锋 +3 位作者 王湘南 杨小胡 贺军辉 王德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0-655,共6页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高产栽培 配方施肥 正交试验 成林 幼林
下载PDF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黄开健 杨华铨 +1 位作者 谭华 韦国能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研究采用 7个密度 ,4个施肥水平在地力 5 10 0kg/hm2 条件下进行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和肥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不同剂量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高肥条件下未能引起产量显著下降 ,供试品... 本研究采用 7个密度 ,4个施肥水平在地力 5 10 0kg/hm2 条件下进行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和肥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不同剂量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高肥条件下未能引起产量显著下降 ,供试品种桂单 2 2具有一定的耐肥性。玉米产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提高 ,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 ,产量不显著上升 ,也不显著下降。高产栽培技术的组配是密度 6 0万株 /hm2 ,氮磷钾纯养分 315~ 42 0kg/hm2 ,氮磷钾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 半紧凑型杂交种 栽植密度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3
5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2 位作者 姜东 戴廷波 朱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率提高 ,群体质量明显改善 ;但群体茎蘖数和穗数不足 ,限制了 SRI的产量。在 SRI条件下 ,双本栽插能显著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 ,改善营养器官物质的运转和群体质量 ,有助于提高 SRI的产量 ;增施氮肥在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的同时降低了营养器官物质的转运 ,因此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植株生理 群体发育 水稻 节水栽培 高产栽培 产量形成
下载PDF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0
6
作者 邹应斌 黄见良 +3 位作者 屠乃美 李合松 黄升平 张杨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350,共8页
1996~ 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 ( N2 7°2 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 ( 6.67hm2 )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1)早稻 V4 0 2单产 7981.5~ 84 94 .5kg/ hm2 ,晚稻 V198为 84 81.5~ 8980 .5kg/ hm... 1996~ 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 ( N2 7°2 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 ( 6.67hm2 )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1)早稻 V4 0 2单产 7981.5~ 84 94 .5kg/ hm2 ,晚稻 V198为 84 81.5~ 8980 .5kg/ hm2 ,分别比传统栽培增产 11.7%和 13.3% ;( 2 )高产水稻群体成穗率高 ( 71.3%~ 76.8% ) ,群体内透光好 ,净同化率高 ,干物质生产量大 ( 4年平均 V4 0 2为 13973.1kg/ hm2 ,V198为 15560 .6kg/ hm2 ) ,前期干物质生产量大的早发群体与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的比例顺调 ,但早稻前期干物质生产年间因气温不同有差异 (分蘖期占成熟期总干重的 10 .6%~ 17.5% ) ;( 3)根系生长量和吸收表面积随地上部植株生长迅速增加 ,齐穗期早稻接近最大值 ,晚稻仍缓慢增加 ,但在“旺壮重”栽培条件下 ,抽穗后仍具有较强的根系活力与吸收能力 ,吸收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 5%的 P素和约 10 %的 N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 根系活力 净同化率 双季杂交稻 产量形成 “旺壮重”栽培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2)──高产水稻的若干生物学规律 被引量:66
7
作者 蒋彭炎 《中国稻米》 1994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 栽培理论 栽培技术 光合作用 生物学规律 群体生物学 分蘖数 茎蘖成穗率
下载PDF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 被引量:72
8
作者 彭长青 李世峰 +3 位作者 卞新民 吴九林 周宇 刘蓉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9-1623,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育秧、移栽、肥料运筹等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em。)150~180g为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它复合肥处理,复合肥处理苗...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育秧、移栽、肥料运筹等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em。)150~180g为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它复合肥处理,复合肥处理苗床的用量以N:P2O5:K2O=10:10:5及150g·m^-2复合肥较好;双膜育秧的秧苗须在播后21d内机插大田;小棵密植(取秧面积1.26cm^2、株距11.7cm、行距30cm)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的个体质量及群体水平;大田施N量为315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的显著提高是机插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高产栽培
下载PDF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生育特点及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李安东 任卫国 +1 位作者 王才斌 沙继锋 《花生学报》 2004年第2期17-22,共6页
阐述了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总结了单粒精播高产花生生育特点和关键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制定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高产栽培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育种与栽培相结合 紧凑型玉米创高产 被引量:55
10
作者 李登海 张永慧 +1 位作者 杨今胜 柳京国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回顾了育种与栽培相结合培创玉米高产的研究过程。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总结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创造... 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回顾了育种与栽培相结合培创玉米高产的研究过程。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总结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创造出16444.35kg/hm2的夏玉米高产纪录,推动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产量育种 高产栽培 生理特征 品种推广
下载PDF
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方式对不同生育类型粳稻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59
11
作者 霍中洋 李杰 +4 位作者 许轲 戴其根 魏海燕 龚金龙 张洪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932-3945,共14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条件下手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条件下手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并对米质性状与灌浆结实期的温光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糙米率在不同种植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早熟晚粳手栽>机插>直播,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2)垩白率手栽>机插>直播,垩白大小机插>手栽>直播,垩白度早熟晚粳和常规迟熟中粳手栽>机插>直播,中熟中粳和杂交迟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3)直链淀粉含量直播>机插>手栽,胶稠度手栽>机插>直播;(4)蛋白质含量手栽与机插基本相当,直播略低,且除中熟中粳外与手栽和机插的差异不显著;(5)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手栽>机插>直播,回复值直播>机插>手栽,峰值时间不同种植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最终黏度早熟晚粳和常规迟熟中粳手栽>机插>直播,中熟中粳和杂交迟熟中粳直播>机插>手栽,糊化温度早熟晚粳和常规迟熟中粳直播>机插>手栽,中熟中粳和杂交迟熟中粳手栽>机插>直播。【结论】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外观品质略优,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变劣;手栽与机插间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优劣因品种类型而异,蒸煮食味品质手栽优于机插,营养品质大体相当。因此,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并配套适宜的水稻品种类型,有利于获得优良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育类型 种植方式 高产栽培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南疆棉花高产栽培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郑德明 姜益娟 +4 位作者 朱朝阳 吕双庆 万素梅 聂林学 郝为刚 《中国棉花》 1999年第7期17-18,共2页
2250~2400kg·hm-2高产棉花一生中的干物质积累总趋势与一般高产棉相一致,但前期略快,花铃期较稳,后期下降缓慢;棉花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分配是:出苗至开花,棉花积累的干物质主要分配给叶茎;开花后,干物质分... 2250~2400kg·hm-2高产棉花一生中的干物质积累总趋势与一般高产棉相一致,但前期略快,花铃期较稳,后期下降缓慢;棉花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分配是:出苗至开花,棉花积累的干物质主要分配给叶茎;开花后,干物质分配逐渐转向蕾铃为主,到吐絮期时,铃干重占单株总重量的55.5%,这要比一般高产棉花铃重占干物质总重的比值高,经济系数在0.36~0.43;棉花生长发育要求茎粗节短,生长稳健矮壮,打顶后的株高控制在70~7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棉花 高产栽培 干物质积累 生长
下载PDF
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8 位作者 常勇 龚金龙 胡雅杰 龙厚元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08-2220,共13页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分别减产5.05%和13.68%。(2)群体根数,直播>机插>手栽,但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小,总根长拔节期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机插>手栽>直播;单茎根数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较小,总根长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显著水平;每条根长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直播,根直径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3)群体根系干重拔节期机插和直播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手栽,抽穗期不同方式间差异均不显著,成熟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机插>手栽,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单茎根系干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手栽;地上部干重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小,根冠比则依次增大。(4)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的土层内,特别是直播,65%的根系分布在0~5cm的土层内;0~5cm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5~10cm、10~15cm和15cm以下均依次减小。(5)群体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成熟期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单茎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和成熟期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6)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手栽、机插、直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超级稻 高产栽培 根系 形态生理特征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被引量:51
14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1 位作者 赵明 马国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对3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施肥水平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不同,陕单8806和郑单958在6万~7.5万株/hm2,不能低于6万株/hm2,京科519在6万株/hm2左右,不能高于7.5万株/hm2。这3个品种在... 对3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施肥水平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不同,陕单8806和郑单958在6万~7.5万株/hm2,不能低于6万株/hm2,京科519在6万株/hm2左右,不能高于7.5万株/hm2。这3个品种在陕西关中夏播区的高产栽培群体性状指标为LAI在5.5左右,GAR在14.0 g/m2.d以上,吐丝期全株的光能截获量在92%以上,穗位以下叶的光能截获量不低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 密度 产量 群体指标
下载PDF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王克如 李少昆 +2 位作者 宋光杰 陈刚 曹栓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8-644,共7页
通过研究提出实现公顷产皮棉 30 0 0kg的栽培生理指标是 :总干物质积累 194 80kg/ha ,积累速率最大值Vmax出现在盛铃初期 (8月 1日左右 ) ,为 315 .2kg1·ha-1·d-1,籽棉收获指数 36 .70 % ,皮棉收获指数 15 .5 6 % ;LAI在苗期... 通过研究提出实现公顷产皮棉 30 0 0kg的栽培生理指标是 :总干物质积累 194 80kg/ha ,积累速率最大值Vmax出现在盛铃初期 (8月 1日左右 ) ,为 315 .2kg1·ha-1·d-1,籽棉收获指数 36 .70 % ,皮棉收获指数 15 .5 6 % ;LAI在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分别为 0 .2、0 .72、2 .35和 3.94 ,在盛铃期达最大 ,为 4 .2 8;总光合势 3.6 5×10 6m2 /d ,其中见絮至盛絮期占 17.0 % ;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在一生中呈单峰曲线 ,盛铃期达最大 ,CAPmax为 5 .4 0gCO2 ·m-2 ·h-1,盛絮期仍保持在 2 .0 5gCO2 ·m-2 ·h-1;单位叶面积负载的果节量控制在 84~ 97果节 /m2 叶 ,叶铃数目比 3.93~ 4 .5 9∶1,单位叶面积载铃量 30 .3个铃 /m2 叶 ,单位叶面积负载的皮棉重 0 .0 6 9~ 0 .0 78kg/m2 叶 ;产量结构冀棉 2 0为收获株数 12 .4万~ 13.6万株 /ha,单株成铃 8.9~ 10 .0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 12 0万个 ,铃重 6 g ,衣分 4 2 % ;中棉所 2 3和石远 32 1为收获株数 13.1万~ 14 .7万株 /ha,单株成铃 9.4~ 9.8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130万个 ,铃重 5 .6 g ,衣分 4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高产栽培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6
作者 陈新军 戚存扣 +1 位作者 高建芹 伍贻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以杂交油菜宁杂 1号和宁杂 3号为材料 ,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表明 ,密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 ,密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 ,密... 以杂交油菜宁杂 1号和宁杂 3号为材料 ,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表明 ,密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 ,密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 ,密度与单株角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栽培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高产栽培
下载PDF
钵苗机插水稻生产特点及其利用的核心技术 被引量:50
17
作者 张洪程 《农机市场》 2012年第8期19-21,共3页
一、为什么要研究推广钵苗机插高产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我国农村劳力锐减与从农人口老龄化、妇女化的现实,使得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更加迫切。其中机械化移栽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核心。
关键词 生产特点 水稻 技术 全程机械化 利用 人口老龄化 农业现代化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马均 陶诗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对作者提出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高产原理及技术进行了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不仅能获高产,而且能节省种子、劳力等生产成本,是多熟制地区特别是迟栽田及发挥重穗型品种增产潜... 以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对作者提出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高产原理及技术进行了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不仅能获高产,而且能节省种子、劳力等生产成本,是多熟制地区特别是迟栽田及发挥重穗型品种增产潜力的一条重要的高产途径。“两超”栽培高产的直接原因是颖花数量的增加和籽粒的良好充实。“两超”栽培高素质的“超多蘖壮秧”和本田期健壮的个体生长是其穗足、穗大粒多的前提,而其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和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是其籽粒灌浆结实良好和单穗重提高的物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超多蘖壮秧 超稀植栽培 高产栽培
下载PDF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7
19
作者 李世峰 刘蓉蓉 吴九林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秧田播量、移栽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cm^2)150~180g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他复合肥处理,苗床如用复合肥处理,则其用量以N:P...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秧田播量、移栽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cm^2)150~180g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他复合肥处理,苗床如用复合肥处理,则其用量以N:P2O5:K2O(10:10:5)复合肥150g/m^2较好;双膜育秧的秧苗须在播后21d内机插大田;小棵密植(取秧面积1.26cm^2、株距11.7cm、行距30cm)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的个体质量及群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量 密度 机插 高产栽培
下载PDF
黄精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杨子龙 王世清 左敏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黄精栽培的管理技术 ,为发展黄精生产 ,从繁殖、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黄精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黄精 高产栽培 药用植物 繁殖 移栽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