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高中提到了初中,放到了初二下学期的《语文》的附录中。二是删掉国标前三章即“范围”、“定义”、“基本规则”部分,仅保留第四章“用法说明”、第五章“标点符号的位置”和第六章“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三是去掉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GB/T15834—1995”字样,直接以“标点符号用法”作为题目。从以上对标点符号内容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一知识内容尚未进入中学教学的正式内容,大纲本和课标本还都是把它作为附录供参考用。本文就此种认识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问题 中学教学 高中语文二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教材 语文 国家标准
下载PDF
比较:感受语言美的有效载体——以《荷花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永芳 《语文月刊》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语言清新洗炼、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有“诗化小说”的美誉。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语言清新洗炼、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有“诗化小说”的美誉。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和青年作家谈话》),叶圣陶认为“离开语言无所谓文艺”(《〈叶圣陶选集〉自序》)。由此看来,语言对于作家与作品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的文学欣赏,又怎能不探究文学语言呢?因此在教这篇课文(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时,如何品味、欣赏清新朴索、富有韵味的语言艺术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淀》 语言美 有效载体 《白洋淀纪事》 高中语文二册 高中语文第五册 文学欣赏 感受
原文传递
《阿房宫赋》中“溶溶”作何解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正官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9年第1期60-60,59,共2页
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为千古名篇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高中语文教科书多选录了此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5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职高语文第三册(2005年版)均将该篇作... 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为千古名篇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高中语文教科书多选录了此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5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职高语文第三册(2005年版)均将该篇作为重点篇目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房宫赋》 高中语文二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科书 语文第三册 名篇 职高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伊索寓言》 被引量:1
4
作者 褚蓓娟 《学语文》 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的《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的一篇随笔。文章的妙处在于开启了另一种解读寓言的方式。钱先生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发简单,愈发幼稚,教得孩子误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因果报应,也像在禽兽之间一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的《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的一篇随笔。文章的妙处在于开启了另一种解读寓言的方式。钱先生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发简单,愈发幼稚,教得孩子误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因果报应,也像在禽兽之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卢梭却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失去了天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 高中语文二册 因果报应 钱钟书 人教版 小孩 纯朴
下载PDF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云南教育》 2007年第05Z期25-27,共3页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高中提到了初中,放到了初二下学期《语文》的附录中。二是删掉国标前三章即“范围”、“定义”、“基本规则”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二册 中学 人教版教材 语文 下学期 附录
下载PDF
论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6
作者 穆念锋 《语文天地》 2018年第7期88-89,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学生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学生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体验,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认知和思想成长的机会。一、创设文本解读环境,促使学生领悟人生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教师从文本人文性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形成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多种情感体验。特别是在文本解读时,教师的生动讲解、背景展示、示范诵读、设置悬疑、多媒体运用都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文本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文本学习探究中,感知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领悟更多人生道理。如教学鲁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然后给出一段启迪的话:“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创造了先进的理论基础,作为奠基人的马克思与世长辞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损失。这篇悼词出自恩格斯之口,其情感抒发给人们带来丰富启迪。让学生亲自聆听悼词的每一个字音,也许可以为我们的思想带来更多触动。”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给出一些思考问题:“这篇悼词是谁何时何地发表的?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包括哪些内容?从悼词中能够体会恩格斯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从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中我们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阅读学习。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给出不少个性解读,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信息,并给出深情提示,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动,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自主 高中语文二册 文本解读
下载PDF
生命的追忆与探索——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与《哭小弟》赏析
7
作者 张羽华 《语文月刊》 2012年第6期84-86,共3页
宗璞,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次女,当代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哭小弟》入选为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本)。宗璞的创作主要... 宗璞,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次女,当代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哭小弟》入选为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本)。宗璞的创作主要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和良知来审视历史沉浮、人世沧桑与当今社会的精神世态,给予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和情感世界做出充分的展示,并以细腻优雅、明丽含蓄的语言捕捉生命历程中的丝丝略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萝瀑布》 生命历程 宗璞 高中语文二册 赏析 散文 追忆 初中语文教材
原文传递
读《伊索寓言》(高中第二册/7)
8
作者 祁兵 《语文学习》 2003年第7期56-63,共8页
关键词 《伊索寓言》 高中语文二册 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寓言
原文传递
绽放在废墟上的那枝奇葩——浅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人性之美
9
作者 金光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读罢此文,心潮起伏。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令人愤慨;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让人同情……但给人印象最深是闪耀在主人公索科洛夫身上的人性之光,他仿佛一枝娇艳欲滴的美丽奇葩,... 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读罢此文,心潮起伏。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令人愤慨;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让人同情……但给人印象最深是闪耀在主人公索科洛夫身上的人性之光,他仿佛一枝娇艳欲滴的美丽奇葩,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人的遭遇》 人性 高中语文二册 废墟 肖洛霍夫 苏联作家 索科洛夫 主人公
下载PDF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10
作者 周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56,共3页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教学设计 《写在人生边上》 高中语文二册 引导学生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下载PDF
“迁移”及其他
11
作者 孙建平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二册 迁移 文学评论 散文风格 自读课文 人教版 体裁 阅读 学生 教学
下载PDF
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一节课
12
作者 王佑军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7年第10期46-47,共2页
有一节这样的课,一定是为人师的一种享受 特级教师王世发老师就曾经有过一节这样的课。那是他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时,学生对“橐”字的写法难以掌握,他先让学生找出一组与“橐”相似的形似字。
关键词 《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语文二册 特级教师 形似字 学生 人师 老师 教学
原文传递
高语第二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13
作者 潘洪刚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3年第6期29-33,39,共6页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二册 期末达标测试 试题 语文教学
下载PDF
“渴睡”与“瞌睡”
14
作者 李丽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二册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 《新华词典》 《辞源》 人教版 朱自清
下载PDF
“冯唐”典故辨析
15
作者 刘慧文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8期23-24,共2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在嗟叹“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时,用了一个典故——冯唐易老。课文释此典故为“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
关键词 “冯唐” 典故 高中语文二册 《滕王阁序》《史记·冯唐传》《汉武故事》 《冬夜书怀》
下载PDF
我与地坛(高中第二册/11)
16
作者 李强 《语文学习》 2003年第7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散文 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 高中语文二册
原文传递
回归也是超越——2006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试题评析
17
作者 李举东 李举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 2006年第10期31-32,共2页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材料采用了寓言形式,根据寓意,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考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已学过,特别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里...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材料采用了寓言形式,根据寓意,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考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已学过,特别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里学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一篇文章,作者对其中的九个寓言有独到深刻的分析点评。通过这种对钱钟书先生的点评,学生对寓言的讽喻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他们一般都能够掌握钱氏的分析方法与技巧,懂得多角度观察,换位思考,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而又符合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评析 高考作文 全国卷 高中语文二册 寓言形式 命题形式
下载PDF
六国论(高中第二册/17)
18
作者 王军 《语文学习》 2003年第7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六国论》 高中语文二册 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城旦舂”是几个词?
19
作者 卢大年 《语文学习》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剃光头发微》一文中.作者何满子引用了“髡钳为城旦舂”这句话。课本在文后只注释了“城旦”却未注解“舂”.这的确高估了学生以至教师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视野。诚如岳泽和老师所讲.教材编者“以为‘舂’易...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剃光头发微》一文中.作者何满子引用了“髡钳为城旦舂”这句话。课本在文后只注释了“城旦”却未注解“舂”.这的确高估了学生以至教师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视野。诚如岳泽和老师所讲.教材编者“以为‘舂’易于理解”,而岳老师据《辞海》中有“城旦舂”这一词条认为:课本把“‘城旦舂’这一刑罚专有名词,错误地当成‘城旦’和‘舂’两个词.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剃光头发微》 高中语文二册 理解能力 专有名词 《辞海》 何满子 人教版 课本
原文传递
《巴黎圣母院》解读
20
作者 刘洪涛 《语文学习》 2007年第5期53-55,共3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一部优秀作品。现就这部作品的阅读理解贡献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高中语文二册 解读 优秀作品 试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